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欣 《电脑迷》2016,(1):28-28
“三网融合”是指现有的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及广播电视网络相互融合。承载着“三网融合”的光纤传输和接入网技术的光纤网络是如何走进千家万户的呢?
  1初窥PON技术原理
  1.1 PON的定义
   PON(无源光网络)是指采用无源光分/合路器或光耦合器分配/汇聚各ONU(光网络单元)信号的光接入网。PON系统:由光线路终端 OLT、光分配网 ODN、光网络单元 ONU 组成的信号传输系统,简称PON 系统。目前主流PON综合接入系统根据采用的技术分为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和GPON(吉比特无源光网络)。  相似文献   

2.
《中国信息化》2008,(2):59-59
到目前为止,光纤到户技术(Fiber To The Home——FTTH)在日本和美国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我国还处于明芽阶段。现有的FTTH技术主要包括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接入技术和小区有源交换光网络(Active Optical Network——AON)接入技术,它们各有优势,适用于不同的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3.
基于千兆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GEPON)代表了宽带接入网的最新发展趋势,其作为解决FTTH的接入方式,一直是接入网技术研究的热点。本文在介绍GEPON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GEPON的FTTH实现方案,方案包括系统设备,业务实现及系统管理三个部分,从这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为运营商实施FTTH工程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援。  相似文献   

4.
吕春丽 《测控技术》2013,32(8):12-15
介绍了一种基于PIC单片机光功率计的设计.该光功率计不但能实现普通光功率的测量需求,并通过特殊设计的光路和电路结构来实现PON系统中对信号光功率测试的特殊要求,即要满足线路上3种光信号波长的同时测试、在线测试和1310 nm信号的突发测试功能,从而大大方便PON系统的安装、管理和维护.该功率计电源电路设计成软开关,实现了仪表的智能化控制.利用PIC16F877A外接的ADS1110 A/D转换芯片实现了A/D转换.PIC单片机低功耗的特性,使整个仪表功耗极低,符合手持式仪表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次设计的PON综合测试仪是针对当前FTTH业务电信运营商工程验收和日常运行维护的管理需求和测试需求而推出的一款手持式专用工具。该测试仪分别由测试主板、液晶接口板、PON模块板、CPU板共4种PCB板组成,各个模块板通过专用接口连接在一起,综合了现场信息采集和测试功能,支持网页浏览,网页测速,具有优秀的多媒体功能,可以直接在线观看全高清视频,提升电信装维形象和用户感知度。  相似文献   

6.
FTTH的大规模部署带来了ODN网络的资源管理难题,智能ODN技术将能够有效地解决该问题。文章通过对传统ODN网络的问题分析,给出智能ODN技术的技术要点、解决方案,为智能ODN在运营商现有ODN网络中的应用提供一种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现场环境及尾焰电磁波衰减近场测试技术进行研究,设计了基于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尾焰电磁波衰减试验验证系统,介绍了尾焰电磁波衰减试验验证总体方案,现场测试方法,尾焰电磁波衰减现场测试系统硬件组成,测试系统原位校准技术,现场测试天线构建和天线位置校准方法等的研究。对构建好的测试系统进行了工程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宽带技术发展迅猛,大众对通信网络的传输速度和交换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宽带光纤接入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容量大、传输质量高、可扩展性好、运维成本低、抗干扰和保密性强等众多优点,对于家庭宽带网络,FTTH被认为是最为理想的接入方案,也是我国电信发展的新的方向。本文详细介绍了FTTH的相关技术特点,分析了基于PON的FTTH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9.
光纤到户(FTTH)一直是光接入网不断追求和探索的技术方向,随着用户对带宽需求的提高,技术的突破和新标准的确定以及光纤光缆及相关元器件价格的大幅度下降,FTTH出现迅速发展的势头,本文为此简述了FTTH的优势,对实现FTTH的关键技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首先对无源光网络(PON)技术进行了概述,然后阐述了光接入系统中PON系统的组成模型,最后对PON在三网融合概况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high speed access services up to 1 Gb/s per customer is estimated for differen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 technologies. While other studies on PON power consumption typically assume a fixed split ratio, we also consider a greenfield approach, where the split ratio can be optimized for each technology, 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its capacity and reach. The split ratio optimization takes into account Quality of Service (QoS) in terms of bandwidth availability and packet loss for triple-play services (voice, television and Internet). This paper includes an in-depth discussion of our split ratio dimensioning approach and our power consumption model for an optical access network in a major city. The obtained results show that statistical gain provided by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as well as power splitting ratio optimization in PONs are key factors for achieving energy efficiency. For access rates up to 900 Mb/s, XG-PON1 turns out to be the most energy efficient option. For higher access rates up to 1 Gb/s, the optimal technology depends on split ratio restrictions. If an existing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ODN) with split ratio 1:64 is used, XG-PON1 remains the most 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y. If higher split ratios up to 1:256 can be achieved, TWDM PON becomes the most energy efficient solution for access rates up to 1 Gb/s.  相似文献   

12.
随着PON技术的不断完善发展,FTTH逐渐成为运营商的主推宽带用户接入方案。ONT的数据配置比较’繁琐,且由于PON接入网络的无源性特点,给分光器的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通过ONT的营业系统预配置,预先定义用户归属关系,可以解决ONT的配置问题和分光器的资源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升电力通信系统光纤线路状态预测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萤火虫(Firefly Algorithm, FA)算法优化的电力光纤线路状态预测模型(FA-ARIMA-GRU)。首先,针对FA寻优过早收敛和寻优精度低等问题,对整体距离进行指数加权平均,设计了迭代衰减步长因子,并且对偏差修正进行考虑,从而改善上述FA所存在的问题;其次,将改进的FA用于ARIMA-GRU光功率预测模型输入参数的优化,从而在一定程度提升ARIMA-GRU预测模型输入参数的准确性;最终,通过仿真试验对FA-ARIMA-GRU预测模型的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FA-ARIMA-GRU预测模型具有较优的预测效果,精准预测光功率值,提前掌握电力光纤的线路状态,预知光纤线路故障、有效规避故障和保障电力通信传输通畅不间断。  相似文献   

14.
大规模光网络用户放装是光网络整体建设的深化。大规模PON网络建设和改造的同时,如何提高光网的运 行维护效率已经成为运营商的首要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基于PON技术光网络城市建设和维护过程中,运营商所面临的一些 问题:如何实现快速业务开通预部署,如何进行光接入网的日常维护,并提出了网络部署和运行维护要点和对策,以及后续维 护体系的建立,以期为光网络建设的运营商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PON技术浅析     
文章讨论了一种很有前途的光接入系统-PON。在描述了网络结构后对PON的几种成风方案(TDM/TDMA、WDM和SCMA)进行了分析,指出WDM是PON系统升级的关键。最后着重从经济性的角度分析了PON的器件技术并对网络升级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下一代光接入网络上构建安全的虚拟专网存在的挑战以及网络编码的特性, 重点研究基于网络编码构建安全多虚拟专网的机制。依据提出的机制, 多个安全的虚拟专网可以在无源光网络的下一代光接入网络的主要实现形式上独立构建。最后分析了提出的虚拟专网机制, 提高了下行数据传输吞吐量。  相似文献   

17.
张建萍  刘希玉 《微机发展》2006,16(11):204-206
介绍了遗传算法在无源光网络(PON)规划中的光分支器(OBD)和光网络单元(ONU)位置分配问题的应用。以建设光学分配网络中总通信费用(路径和)最小为目标,提出了一个更具现实意义的模型,然后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并给出了一个算法求解实例。实验证明文中采用的遗传优化算法可行,并具有较高的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用于高压直流电流测量的光纤传感器的新结构,采用这种光学结构的传感器能够克服原有传感器光路在光输出不对称时,测量误差较大,无法实现对被测量高准确度解调的缺点。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双光路间的衰减系数差异5倍时,被测直流电流的相对误差小于0.2%。  相似文献   

19.
基于PON技术的矿井监控通信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一种最新的适合矿井通信的光纤通信技术———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OpticalNet work)。在详细分析了PON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未来发展后,比较了两种PON技术———APON(ATMPON)和EPON(EthernetPON),并设计了PON在矿井中的应用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