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新城建设在一些区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变得日益突出,但是,新城的开发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的需求变化,是规划需要面对的主要难题。本文以三门滨海新城概念规划为例,从区域背景的分析和新城发展的理性定位入手,尝试更大限度的强化功能策划、行动计划、开发策略等要素与空间布局及城市设计的结合,对规划如何更好的引导新城开发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上海新城建设回顾、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阐述了上海加快新城建设的重要性,然后在回顾上海新城建设历程的基础上对上海新城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了上海新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快上海新城建设的总体思路、建设目标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卡 《城乡建设》2007,(11):66-68
一、我国新城大发展的背景 我国新城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新城建设有一些共通的特征,主城人口膨胀与集聚不经济是新城发展和建设的动力之一,新城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类似的问题.但是我国人口和城市发展所形成的特殊背景也决定了我国新城的主要特征.具体的讲,我国新城发展的主要背景包括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上海临港新城是我国二十一世纪新城建设的一个典型实例。作为临港新城开发建设的规划管理人员,重点从规划管理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规划建设过程中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能对二十一世纪中国大都市区域新城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国外新城建设及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城建设牵涉到城市规划、人口及产业布局、公共建设等方面,本文仅讨论新城建设操作过程中涉及的若干问题,主要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在此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制度、新城建设各主体的职能权限及筹措建设资金的一些方法。最后,文章简要总结了世界新城运动的经验,以期对国内蓬勃开展的新城市的建设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新城实践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但在我国,新城却是新生事物。在刚刚兴起的新城建设中,如何建设新城、形成自身特色而不至于重新成为大城市的“翻版”和“延伸版”,成了讨论和研究的重点之一。对此,松江进行了积极不懈的探索。1 背景 松江新城是上海“十五”计划“一城九镇”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功能的扩张,出现了大城市的郊区化现象,伴随着出现了规划、建设、管理等多方面问题。概述了英国、法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新城建设方面的经验,将我国新城建设现状与发达国家间经验进行了对比,提出以健全法律保障和政策引导、公司化运作、总体规划等方面的新城建设建议。同时,在产业导向、住房布局、绿化预留和公共交通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波 《城乡建设》2013,(11):1-1
近些年,一些城市掀起大规模造城运动。国家发改委课题组对12个省区的调查数据显示,12个省会城市要建新城55个,144个地级市要建新城200个,161个县级市中67个要建新城。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新城吗?  相似文献   

9.
高峰  ;涂向文 《城市建筑》2014,(17):185-185
深圳光明新城是深圳光明新区“一城两轮”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光明新区建设“现代化绿色新城”目标,是光明新城建设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实际项目,对光明新城绿色发展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介绍了韩国汉城新城的布局,交通,环境等方面的规划,对其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对上海新城规划建设具有多方面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上海郊区新城的规划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上海郊区新城规划历程及影响新城发展的重大决策事件,归纳上海新城规划的特点,总结当前制度环境下的规划实践经验,并结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新城规划工作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回顾上海解放以后的新城(卫星城)建设,分析不同新城发展目标设定与现实建设的差异性特征及原因,结合十二五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城市战略,探讨区域空间变量对上海新城定位及空间布局的影响,从整体性和差异性辩证统一的角度提出上海未来新城建设的定位调整及空间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以规划实施初显成效的上海临港新城为例,分析研究新城的规划实施模式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的特殊意义。由此出发,对我国大都市区域的新城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安亭新镇作为上海“一城九镇”率先启动的第一镇以及首批生态示范小区之一,从建设之初,其欧洲传统城镇风格就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争论。结合建成后的实地调研,对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为今后的住区建设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朱霞  焦金玲 《华中建筑》2013,(12):69-73
面对当前新型城镇化的大课题与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要求,以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城镇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地域特征与发展困境的基础上,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城乡统筹、解决民生的目标出发,探讨休闲规划引领城镇化的发展新模式:并提出先策划后规划策略、场域诠释策略、生态建设策略、产业融合策略、落地指导策略五大发展新策略;同时结合新疆木华黎镇休闲区发展规划案例加以阐释,为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Does the megacity have to inevitably represent the urban future? Could the seemingly onward march of rapid and large-scale urbanisation in fact be interceded by 2050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smaller local towns? Architect and Professor Emeritus at ETH Zurich Franz Oswald is the founding president of the New Ethiopian Sustainable Town (NESTown). He describes here how he and a small group of Ethiopian and Swiss professionals intervened in 2010 in urban migration by founding the new farming community of Buranest in the Amhara region of Ethiopia, and what the impact of this invention might be 35 years hence.  相似文献   

17.
叶明 《时代建筑》2012,(1):23-25
纵观青浦的发展历程,青浦与水结缘,新城建设离不开其地域文化根基的影响,水文化与古文化孕育了青浦历史。文章把青浦新城发展阶段划分为三个部分: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城镇化阶段,21世纪初的"新江南水乡"阶段与如今的"湖滨新城阶段"。青浦各个时期的建设都把尊重地方特色作为发展的原则,通过十多年的运作和精心打造,出现了一批新建筑和一批年青的建筑师,青浦的地域特点和文化底蕴更加厚重和凝练,青浦新城的建设体现了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源自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英国新城运动,为世界范围内的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重读Peter Hall编写的《新城--英国的经验》一书,审视新城规划理论的变迁,以及新城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经验,可得出一些对当代中国大城市地域空间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随着福州市新区的建设开发,大面积的征地工作正在进行,由此引发的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成为阻碍建设开展的难题。本文在对上海、浙江等地新城建设及征地安置政策的考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福建省及福州市政府的相关政策,根据新区具体情况,提出留用地换保障等安置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