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杨素妨 《山西建筑》2007,33(25):352-353
阐述了确定性区域间拓扑关系的分析方法和现有模型,对不确定性区域间拓扑关系的分析方法和现有模型进行了介绍,并探讨了区域间拓扑关系模型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利于空间关系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时态GIS数据模型及其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基于时态的多维、动态的GIS数据模型(简称时态GIS,TGIS),并直接应用于隧道工程的数字化施工.文中首先以厦门海底隧道工程为案例,阐述了时态数据的操作和处理过程以及表达时态属性数据变化的方法;其次建立了应用于隧道施工的时态GIS数据模型,并实现了基于时态数据库的查询和检索;最后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时态GIS数据模型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对隧道工程的数字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瑞馨  张楠 《建筑与文化》2021,(12):129-130
以历史文化街区的场景点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句法理论,采用"拓扑"的形式对场景点进行编辑.通过分析街区现状的拓扑结构特征,找出空间关系的系统性问题,结合场景点的活化需求,提出编辑策略,以提升街区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功能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关系,得到了两个造型拓扑定理,为设计实践提供了简单可行的方法,并利用一些实例说明了这两个拓扑定理在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19)
<正>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及主谓一致是中考英语的重难点也是热点之一。宾语从句常考查连接词的选择、从句的语序、主句和从句的时态等,解题时应先从连接词着手,判断从句的语序,注意主句与从句在时态上的呼应,耐心分析;状语从句常考查主从句的时态,解题时应注意判断主从句的关系以及主句从句时态的选择;定语从句常考查关系代词、关系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拓扑关系的理论阐述,将拓扑原理应用到建筑学专业的设计课程教学中,探求一种建筑设计教学的道路,更好的引导建筑专业的学生走上建筑创作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40)
<正>元认知策略是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创新教学策略,可以改变学生目前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更好的学习高中英语知识。英语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时态教学中不断应用元认知策略来提高学生的时态掌握能力。可见,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时态教学中的应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元认知策略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4)
<正>非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是非谓语动词的考查难点。如何确定时态和语态,往往是考生感到颇为困惑的问题。本文就此做点探讨,以期对于考生有所帮助。1.非谓语动词的时态所谓非谓语动词的时态,指的是非谓语动词动作与句子的谓语动作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有时也指非谓语动作与说话时间的先后关系。非谓语动词不同的形式分别表示不同的时态。具体情形如下:(1) to do/to be done (不定式一般式):在谓语动作(说话时间)之后发生。(2) doing/being done (现在分词一般式):与谓语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离散型拓扑优化理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在遗传算法和渐进结构优化算法的基础上对有支撑钢框架的离散型拓扑优化设计进行了分析.通过引入拓扑变量并修改无效杆件的弹性模量,提出了一个能适用于桁架结构、刚架结构和桁架刚架混合结构的离散型拓扑优化问题统一数学列式.该统一数学列式能解决桁架拓扑优化问题中以截面面积作为设计变量而...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14)
英语中的时态是英语教学中必然要涉及的基本概念,与传统语法、系统功能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不一样,兰盖克把语法和人的认知结合起来,从概念形成的角度对时态进行论述,从更加深刻和全新的角度研究英语。本文把兰盖克和其他学者新近完善起来的入场理论运用到时态层面,探究过去时、现在时等时态进入句子的场景的路径以及入场元素的语法性。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介绍了博物馆展示流线设计的功能需求,以及拓扑学一笔画问题的相关理论成果,尝试将流线平面化并与拓扑学理论相结合进行研究,把功能需求拓扑化进而转化为数学已知条件,建立数学模型。同时以实际案例辅助说明了拓扑学理论在博物馆流线设计中三个不同方面的具体应用,分别为泡泡图向流线图转化时的应用、判断现有空间能否单流线连通时的应用,以及放大并深化设计连通图中的节点时的应用。最后举出几个在运用拓扑学理论辅助博物馆流线设计的同时应考虑和注意的问题作为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12.
Short‐term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on a large‐scale road network is challenging due to the complex spatial–temporal dependencies, the directed network topology, and the high computational cost.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this article develops a graph deep learning framework to predict large‐scale network traffic flow with high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Specifically, we model the dynamics of the traffic flow on a road network as an irreducible and aperiodic Markov chain on a directed graph. Based on the representation, a novel spatial–temporal graph inception residual network (STGI‐ResNet) is developed for network‐based traffic prediction. This model integrates multiple spatial–temporal graph convolution (STGC) operators, residual learning, and the inception structure. The proposed STGC operators can adaptively extract spatial–temporal features from multiple traffic periodicities while preserving the topology information of the road network. The proposed STGI‐ResNet inherits the advantages of residual learning and inception structure to improve prediction accuracy, accelerate the model training process, and reduce difficult parameter tuning efforts.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s linearly 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road links, which enables citywide short‐term traffic prediction. Experiments using a car‐hailing traffic data set at 10‐, 30‐, and 60‐min intervals for a large road network in a Chinese city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outperformed various state‐of‐the‐art baselines for short‐term network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相似文献   

13.
拓扑结构是对物质内在关系的研究,山体作用在中学拓扑结构上引起的起伏形态是结构弹性形变的表现,然而中学本身的结构没有改变。本文从拓扑结构入手进行山地中学设计,通过对各功能间深层关系、学生行为习惯、相关规范硬性指标的研究,找到中学的拓扑结构,以这种拓扑结构作为指导山地设计的首要原则,然后将实际的盘龙中学山体环境作用于中学拓扑结构,结合相关山地研究成果,分析在山地中是如何遵循中学拓扑结构进行设计、解决矛盾、创造形式、体现的山地建筑特性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借鉴拓扑几何学原理作为窑居形态转换的媒质,对绿色窑居在功能的多适性、空间的弹性生长、空间的兼容性与长寿多适4个方面的设计对策进行了探讨,并对绿色窑居单元动态弹性空间的拓扑转换形态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专业人士与使用者协作建造绿色窑居提供适宜的参照模版。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重大灾害事故情景表示的规范性及演变路径分析的准确性,针对灾情分布具有空间上群聚、时间上群发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情景元的事故情景分析方法。在界定情景与情景元概念的基础上,利用知识元理论,识别特征要素,表示事故情景元。分析特征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及情景元演变的路径关系,构建重大灾害事故演变链路关系图。以大连“7·16”油库爆炸火灾为例,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索穹顶结构施工成形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索穹顶结构由拉索和压杆组成的几何拓扑关系,提出一种新的施工成形方案——由外及里逐圈按阶段分批调节压杆长度到原长的成形方案;并采用抛物线单元建立已知原长的构件变形后节点坐标与构件内力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动力松弛法、控制构件原长求解各阶段平衡态时杆件内力和节点坐标的理论分析方法;最后通过设计加工一直径为5 m的索穹顶模型试验对该施工成形方案的可行性及理论分析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模拟和验证。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基本符合,表明基于动力松弛法、控制构件原长的找形分析方法是正确有效的、由外及里逐圈分批调节压杆长度到原长的施工成形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李婧 《南方建筑》2013,(1):44-48
本论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如何应用拓扑学来解决拉萨市城乡建设中的防紫外线问题,应用拓扑学知识对我国古代建筑及现代建筑进行研究,展开对建筑物这一体块进行紫外线辐射研究,对一个方盒子进行了不同的拓扑变换,将得到的变换结构模型进行紫外线辐射分析,并将紫外线辐射弱的模型进行细部模拟,再进行紫外线辐射分析,逐渐的深入、细化,使一种既可以满足空间要求,又可以使得紫外线辐射不强的理想模型应用到实际建设中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当前人居环境建设存在 的矛盾与问题,提出了地区建筑营建体系概 念, 并借鉴文学批评中的原型、生命科学的 基因、控制论下的系统工程方法、拓扑几何 学等相关学科的原理与规律,从多维视角诠 释了地区建筑营建体系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裂隙介质网络水流模型的拓扑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提出一个基于代数拓扑理论的裂隙网络中流体分布的离散模型。用拓扑理论给出一个框架,使其起一个数据结构组织者的作用,而网络中每个分支上和的解均为解析解。因此,整个网络解的精度是很高的。对于网络中的稳定流,可直接解出各点的压降;而对于非稳定流,可求出各点压降在拉氏变换空间的解,然后用数值拉氏反变换转回实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