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场构造须四段储层压裂改造难点和工艺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新场构造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埋藏深、温度高、异常高压,压裂改造难度很大。通过对新855井须四段储层的特征进行描述,分析了压裂技术改造难点,并制定了采用常规加砂量、低砂比、段塞冲刷、多种粒径支撑剂组合、线性加砂、测试压裂等针对性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说明高温、高压、高难度压裂改造气藏只要采取的加砂压裂工艺技术得当,仍然可以取得很好的加砂压裂效果。  相似文献   

2.
巴喀油田柯柯亚区块气藏埋深3100~3900m,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该区块储层常规试油资料表明,储层钻井污染较重。常规试油求产天然气产量均较低,通过酸化解堵后产气量也达不到工业油气流标准,必须进行压裂改造。由于气藏地层属高温高压地层,进行水力压裂很容易发生砂堵,极大限制了气藏的有效开发。针对吐哈油田深层致密气藏储层增产改造的技术难点,开展了醇酸酸化处理技术、低浓度陶粒段塞技术、不同粒径陶粒组合技术、分层压裂改造技术、施工排量优化技术、裂缝缝长优化技术、高温延迟压裂液体系、快速返排技术并进行了现场试验,成功实施6口井,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深层高压致密气藏的压裂改造提供了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克拉美丽气藏滴西18井区的储层特征,通过对石炭系气藏压裂的难点分析,探讨了前置液段塞技术、提高前置液比例、采用较大的施工排量、变排量工艺、小阶梯砂比加砂工艺等压裂改造技术,同时研制出适合低渗致密气藏压裂改造的防水锁压裂液体系,这些技术的应用保证了滴西184井压裂改造的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4.
根据苏里格气藏石盒子组和山西组的地质、工程情况,结合辽河油田压裂工艺实践,有针对性的筛选了适合该气藏的压裂增产工艺技术,即对施工井产层段的施工规模、压裂液体系、用砂强度等进行了优化,成功地实现了提高产能的目的,为苏10区块乃至苏里格气田低孔低渗气藏难动用储量的开发提供了压裂改造技术思路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川西气田压裂液及压裂工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川西气田低孔渗、非均质、多层系、多压力系统、多数井不经储层改造难以形成工业产能的情况,以压裂液的配伍性为基础、携砂性能为重点,研究应用于低温、中高温两种压裂液体系;实施了分层压裂、重复压裂、测试压裂、喷砂射孔预处理等一整套适合致密碎岩气藏特色的压裂改造工艺技术,并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龙女寺构造须家河组低效气藏压裂改造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龙女寺构造须家河组气藏具有低孔低渗和特低孔特低渗特征,加砂压裂是主要投产或增产方法。但该气藏储层物性差、储量丰度低、非均质性强,增产改造效果难以保证。在分析储层的岩性和物性特征基础上,总结该区块加砂压裂的难点,进而提出测试压裂、支撑剂段塞、拟线性加砂、快速返排等一系列提高压裂效果的技术对策。实施6口井(7井次)的加砂压裂现场试验,施工成功率70%,获得测试产量16.78×104 m3/d,为该气藏今后压裂改造效果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针对沈阳油田砂岩油藏特点,在应用压裂防砂技术过程中形成以防砂为主的大井段多层人工井壁一压裂防砂技术和以改造增产为主的压裂防砂改造技术,归纳了压裂防砂技术体系和压裂防砂技术应用体系,认为人工井壁一压裂防砂措施进入现场应用衰退期,压裂防砂改造技术进入现场应用成长期,脱砂压裂防砂技术进入技术储备期.  相似文献   

8.
新场气田沙溪庙组A、B气藏低砂比压裂工艺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场气田沙溪庙组A层、B层气藏是典型的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采用常规的压裂技术不能满足地层对裂缝的供给能力与裂缝对井筒供给能力相匹配,造成裂缝导流能力的浪费;同时由于地层致密坚硬,施工中经常出现砂堵和泵压异常偏高的情况,导致加砂压裂施工失败。从理论上分析了在新场气田A、B气藏进行低砂比压裂改造的可行性和低砂比压裂优化设计的原则,并开展3口井的现场试验。现场试验表明,低砂比压裂工艺技术克服了常规压裂技术适应性差和施工容易砂堵等技术难题,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在新场气田A、B层气藏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向洪  隋阳  王静  王波  杨雄 《石油钻采工艺》2021,43(3):368-373
针对胜北区块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前期直井压裂效果差、难以实现储量有效动用的问题,吐哈油田从2019年起结合区块储层地质特征,以提高储层改造体积、保证裂缝导流能力、降低压裂施工风险为核心,开展了水平井体积压裂工艺技术研究,形成了以“细分切割分段分簇+大规模体积改造+高温混合压裂液体系+高温可溶桥塞+小粒径组合粒径支撑剂+控制施工砂比”等为核心的压裂技术。截至2021年2月,共完成3口井的现场实施,单井产量取得突破,胜北503H井压裂后最高油气当量近100 t/d。现场实践证明,该技术在胜北区块深层致密气藏适应性良好,为区块致密气藏的有效动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河包场-界石场”储层具有低压、低孔、低渗、高束缚水饱和度的特点,是四川盆地低压致密砂岩气藏的典型代表。该气藏单井自然产能低,气井压裂前基本不具备经济开采价值。水力加砂压裂工艺技术是该气藏获得工业性开采的必要手段,但前期压裂效果表明,常规的低渗透水力加砂工艺技术在该区域改造效果不明显。文章基于“河包场-界石场”低压致密气藏阶段研究成果,从储层压裂潜力识别、岩石力学、地应力以及水力加砂压裂优化设计等方面,探讨了水力压裂改造技术在低压致密气藏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油田克深区块超深井温度高、压力高、射孔段长,利用常规压裂手段很难达到储层改造目的。通过对目标井的地质分析和储层评价,针对该井压裂改造的难点,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造思路并进行现场施工。研究提出以冻胶压裂为主,滑溜水体积压裂为辅的混合压裂方式,采用分簇射孔和纤维暂堵转向工艺进行分级施工,并根据监测裂缝发育情况实时调整压裂施工方案。最终通过纤维转向压裂技术为主的现场压裂施工,成功实现了超深高温高压井的分层压裂改造,将目标井产量从1.5×104m3/d增加到21×104m3/d。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对该区块同类型井的储层改造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致密砂岩气藏普遍具有储层物性差、孔喉细、黏土矿物含量高的特征,水力压裂易导致储层产生水敏、水锁等液相伤害,影响增产效果。针对此问题,研究了CO2准干法压裂技术,重点开展了准干法压裂工作液组成、携砂性能、耐温耐剪切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一种液态CO2中含有少量水基压裂液的均匀混合相体系,具有液相伤害小、造缝携砂性能好、现场操作性强等特点,可满足大砂量、高砂比压裂施工要求。该技术在冀东油田南堡5号构造深层致密砂岩气藏进行先导试验,压后单井日增油2.5倍,日增气8.6倍,增产效果理想。   相似文献   

13.
中原油田刘庄、白庙地区构造复杂,储层埋藏深,物性差,油气水层电性特征不明显,气藏类型复杂,试采井生产压差大,自然产能低,反凝析现象严重,加之地层高温高压,开采难度较大。针对这一现象开展了压裂综合技术研究,通过分析影响该地区压裂效果的因素,研究出一套压裂改造配套技术,并通过实例证实了该配套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复合压裂技术是将高能气体压裂和水力压裂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增产增注技术。通过对几种不同压裂方法的比较,阐述了复合压裂技术的增产机理和设计原则,现场统计表明,复合压裂工艺增产效果明显好于单纯的水力压裂或高能气体压裂工艺,且不会对套管和水泥环造成破坏。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户部寨气藏低渗、低应力、气水关系复杂、微裂缝发育等特点、研究出适合该区的压裂增产技术,包括降低压裂液粘度,减少压裂前置液用量并加粉砂,强制闭合,优选井层的制定区块整体压裂方案等技术,使压裂增产幅度明显加入,有较期增长,为同类气藏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牛圈湖油田西山窑油藏具有低孔、特低渗以及低温、低压特征,单井自然产能极低,绝大多数油井都需经过压裂改造才能获得高产。根据油藏特征,分析了压裂改造技术的难点:压裂液破胶返排困难、要求裂缝高导流能力及适当控制缝高延伸。针对上述难题,研究开发了低聚物压裂液体系,体系具有耐温、耐剪切性能好、残渣含量低、地层伤害小、现场配制方便、摩阻低、成本低等性能优点。该液体体系应用于牛圈湖油田,增产效果显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7.
地下自动发泡的新型类泡沫压裂液研究及现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川西新场气田中浅层低渗透气藏采出程度的增加,地层压力越来越低,采用常规压裂液施工滤失伤害严重,返排困难,压裂增产效果变差。为了解决上述难题,开发出了一种地下自动发泡的新型类泡沫压裂液。这种新型压裂液自动升温增压、地下自动泡沫化形成类似"泡沫压裂液"的混合物,具有优良的携砂性能、降滤失性能、破胶性能,自动增压助排,用于低压气井自喷返排率高,伤害率低。它兼具泡沫压裂液的优点和常规水基压裂液的经济性,腐蚀性低,施工方便,在8口井中获得成功应用,自喷返排率高,增产效果好,为川西中浅层剩余难动用储量的压裂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在低压低渗油气田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煤层压裂工艺技术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煤储层的机械性质及煤层气的形成、储集、运移、产出机理 ,均与常规油气储层不同 ,因而煤层气的压裂具有特殊性。本文针对煤粉的产生及危害、煤层压裂处理压力过高、压裂液对煤储层的危害、压裂液滤失的危害及控制等几方面原因对煤储层的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 ,提出了煤层压裂设计中应选择合适的压裂模型、适宜的压裂液及支撑剂。结合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开发经验 ,对比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压裂方法 (凝胶压裂、加砂水压裂、不加砂水压裂及泡沫压裂 )的压裂效果  相似文献   

19.
低渗透含硫化氢气藏储层改造中的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含硫化氢气藏大部分成熟度较高,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的高低明显地受储层的岩性控制,天然气中硫化氢主要来自干酪根中含硫有机物的热解和储集层中沉积硫酸盐(石膏和硬石膏)的细菌还原作用或高温热化学还原作用,其储集层具有埋深大、地温高、物性条件差的特征。含硫气藏储层特性和硫化氢强烈的还原性给储层改造提出了诸多挑战。水力压裂对低渗透含硫气藏改造的适应性很差,酸压是目前我国含硫气藏储层改造最有效的增产措施,但仍面临严重的单质流沉积和硫化亚铁沉淀对储层的二次伤害问题。要提高对含硫气藏储层改造的成功率和改造效果,有效地解决储层改造中的控硫控铁难点问题,必须立足于对含硫化氢气藏储层特性和硫化氢特定理化性质的系统研究,弄清高温、高压、高含硫条件下Fe(Ⅱ)-H2S、Fe(Ⅲ)-H2S的反应特性、储层酸-岩反应机理及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强的酸液体系与酸压工艺。  相似文献   

20.
高能气体压裂联作技术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国内高能气体压裂增产技术已经由单一的有壳弹、无壳弹、液体药、可控脉冲等高能气体压裂,进展到与射孔、水力压裂、酸化、化学解堵等技术相联作的综合压裂阶段。分别对高能气体压裂与射孔、水力压裂和化学解堵等联作技术的基本原理、现场试验、作业效果等进行了介绍。高能气体压裂已发展成一种基本成熟的、综合性油气田增产改造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