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观察鄂尔多斯煤系地层的镜下薄片,以苏里格地区山西组1段与石盒子组8段为例,对盆地南部煤系地层中致密砂岩的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岩作用对储层特征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区主要岩石类型为岩屑石英砂岩,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是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结合区域成岩演化序列,认为研究层段已经进入到中成岩阶段B期。通过对砂岩的储层物性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的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特征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压实作用、压溶作用及胶结作用在成岩作用早期破坏了储层孔隙结构,使储集物性变差,进入成岩作用中期之后,溶蚀作用开始产生次生孔隙,储层物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高邮凹陷花庄油田的主要含油层系为阜三段,岩性主要为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分析,对阜三段储层的成岩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识别出研究区所经历的主要成岩作用有压实、胶结、交代及溶蚀等,阜三段地层整体处于晚成岩A阶段。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遭到了破坏,而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对储层物性起到了明显的改善。深入研究成岩作用,能为进一步储层评价及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普光地区飞仙关组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储层的微观特征出发,通过铸体薄片、阴极发光等资料分析认为;普光地区飞仙关组储层的岩性以晶粒云岩、颗粒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孔隙(溶孔、溶洞等),裂缝整体不发育.沉积环境控制储层的发育和分布,是普光地区储层形成的重要条件.成岩改造是储层形成的关键,多期次的构造运动导致储层的成岩作用呈多期次、多类型的特征,其结果将地层内的滩相沉积体由原生孔隙为主改造成以次生孔隙占优势的储层,加之储层孔隙较好的保存条件,从而形成了目前储层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4.
吕恒宇  胡望水 《中州煤炭》2018,(12):108-112
为分析太二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以岩心观察和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对太二段砂岩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类型、孔隙结构、成岩作用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太二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砂岩及岩屑质石英砂岩,颗粒分选性较好,但磨圆度较差;储层物性表现为特低孔—超低孔、特低渗—超低渗的特征,孔、渗相关性较好;孔隙类型以粒间溶蚀孔隙为主,次生粒内溶孔为辅,发育Ⅰ、Ⅱ、Ⅲ、Ⅳ四类孔隙结构类型;沉积作用是该区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之一,其中障壁砂坝物性最好,其次为砂坪和潮汐三角洲砂体;太二段经历了4种成岩作用类型,溶解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好,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交代作用为破坏性成岩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一段(盒一段)致密砂岩气甜点储层的特征及主控因素不明确,制约着此地区天然气的产能。本文综合运用岩芯观察、铸体薄片、压汞实验及测井资料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J58井区盒一段致密高产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层物性、沉积相及成岩作用进行研究,识别并划分研究区盒一段有利区沉积-成岩相类型,建立测井响应特征与沉积成岩相之间对应关系模式,探讨J58井区沉积微相控制型甜点发育规律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杭锦旗地区储层在整体致密的背景下仍发育较多甜点区; 高产气区岩性以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为主,颗粒大、分选好,原始沉积环境以水动力强的三角洲-辫状河为主; 甜点区主要受控于沉积相,甜点储层主要发育在高能沉积相带和有利的成岩作用相带,甜点储层的预测与评价集中在中弱压实-岩屑溶蚀成岩相和高能心滩沉积微相叠合区。  相似文献   

6.
威远-安岳地区茅口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储层是威远-安岳地区下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岩的主要储层,是东吴期岩溶作用的结果.研究区下二叠统茅口组是一套富含生物的碳酸盐岩,岩石基质岩性致密、孔隙不发育,储层主要发育在岩溶作用发育段,储集空间主要岩溶作用产生的溶蚀孔、缝、洞.储层电性具有茅二段和茅四段两种响应特征,主要差别表现自然伽马值茅四段由于上覆龙潭组泥岩的充填作用使得其高于茅二段储层.缝洞储层的主要成岩作用均与大气淡水岩溶作用有关,岩溶作用是其中最主要的成岩作用之一.储层的发育影响控制因素主要是岩溶作用和褶皱断裂作用.  相似文献   

7.
三角洲相储层砂体相变快、非均质性强,其物性受到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的双重控制,而常规的单相(沉积相)控随机建模难以精确表征储层物性的三维分布。以红岗油田高台子油藏为例,通过岩芯观察、薄片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储层进行沉积相和成岩相精细研究,建立研究区沉积微相和成岩相平面展布图。并以成岩相作为约束条件储层三维属性模型。模型分析表明,采用成岩相控建立的储层属性模型精度较高,较好表征了三角洲相储层内部物性的非均质性,为后续剩余油分布研究和开发方案调整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松辽盆地齐家地区泉头组四段砂岩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与物性特征、胶结物类型及成岩作用的详细研究表明,泉头组四段储集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主要的成岩作用包括机械压实、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解作用,成岩演化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和B期。压实作用是导致砂岩储层质量变差的主要原因之一;碳酸盐是造成砂岩物性降低的主要胶结物,其次是石英次生加大,再次是粘土矿物胶结。长石和方解石的溶解作用是次生孔隙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从而改善砂岩储层质量。  相似文献   

9.
塔河地区泥盆系东河塘组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河地区泥盆系地层分布在托浦台工区,研究区砂体总体上近南北向展布,北西厚南东薄。储层的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隙、粒间溶蚀孔隙、粒内溶蚀孔隙等次生孔隙为主,其他类型孔隙较少。储层喉道分选中等偏差,喉道多为细喉型。本区东河砂岩储层主要发育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成岩作用类型。根据储层物性以及储层评价标准,我们将该区储层划分为3类,并对其进行了分类评价。  相似文献   

10.
罗熙康 《中州煤炭》2022,(11):96-101,106
储层特征不明确是目前制约研究区沙河子组油气突破的关键难题,通过综合运用薄片观察、扫描电镜、物性测试等多种手段,系统开展了研究区沙河子组储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类型以长石质岩屑砂岩、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不同区块存在差异;主要发育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铸膜孔等孔隙类型。其中,徐东、徐西以粒间溶孔、微裂缝为主,安达地区以粒内溶孔、铸膜孔为主;物性差,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储层发育受埋深、沉积相类型、岩性、成岩作用控制。不同因素控制作用存在差异,埋深、沉积相控制作用更强,扇三角洲前缘席状砂、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物性最好;凝灰质含砾砂岩、凝灰质砂岩、凝灰质含砾砂岩岩性孔隙度最高。建立研究区储层评价标准,优选Ⅰ类储层,该研究成果为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下部勘探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1.
普光气田是近年来在川东北发现的大型气田,气田富含硫化氢,其中飞仙关组是气田的主要产气层位之一,主要发育白云岩.飞仙关组储层经历了复杂的成岩作用,主要的成岩事件有压实压溶作用、方解石胶结作用、多期溶蚀作用、重结晶、白云石化作用及破裂作用成岩现象等.根据对孔隙形成、发展的影响分为建设性和破坏性的成岩作用,对储层起建设作用的有溶蚀、白云石化、重结晶以及破裂等作用.这些起建设作用的成岩作用是飞仙关成为一套重要的碳酸盐岩储层.  相似文献   

12.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分析资料,研究了南充构造香溪群香四段成岩作用特征,并分析了成岩作用对孔隙发育的影响.研究认为该区机械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十分强烈,是造成该段储层低孔特低渗的主要因素,溶蚀作用不强烈,但也为储层提供了可观的储集空间.香四上亚段软质岩屑相对较多,早期机械压实作用强烈,加之铁绿泥石环边不发育,保留下来的残余粒间孔几乎因石英自生加大而完全损失,仅见少量次生溶孔;香四下亚段由于刚性颗粒含量高,铁绿泥石环边较为发育,保留了较多的残余粒间孔,碎屑岩体在溶蚀作用的改造下,成为物性良好的储集体.  相似文献   

13.
塔中顺9井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为典型的超低渗透砂岩储层,目前勘探开发面临着很大困难。综合利用岩芯、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以及物性等资料,详细探讨了该套储层岩石学、物性、孔隙结构和类型等特征以及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顺9井区柯坪塔格组主要为一套超低渗透储层。沉积微相在宏观上控制砂体物性的空间展布。滨岸砂坝、砂坪和潮汐水道等砂体是有利的储集相带。在砂岩的岩矿组成中,随石英含量的增加,储层物性变好。研究区经历了较强的成岩作用。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导致储层物性变差的重要因素。溶蚀作用和构造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集性能。这一认识为该区进一步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酒泉盆地青西油田泥砾岩储层中发育的次生孔隙和裂缝系统构成了油藏主要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储层综合评价及成因分析表明,泥砾岩储层中的次生溶孔和裂缝不但对储层储集性能有较大程度的改善,而且显著改善了储层渗流能力。成岩及构造作用的不均性使得储层物性特征差异悬殊。浊积扇砾石成分和粒径的变化是控制储层孔缝类型及其组合的主要因素。自生胶结物的溶蚀、交代以及碎屑颗粒的差异(选择性)溶蚀是提高储层物性的主要成岩作用。喜山构造作用形成的北西向逆断层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明显,北东向调节断层进一步造成裂缝系统差异性发育。  相似文献   

15.
针对延安气田天然气储层的特征及增压开采技术进行研究,从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及结构、成岩作用、物性特征4个方面分析天然气储层特征,再结合天然气开采现状,评估气井资源量。在合理选择气井位置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气井最低生产压力和气田增压方式之间的关系,通过经济效益对比分析,作出最优的增压开采决策。测试结果表明,延安气田天然气储层的碎屑成分主要为石英、岩屑以及水云母等,白钛矿、高岭石等相对含量极少;孔隙结构孔喉较窄,排驱压力偏大,主要喉道贡献较低,分选情况不佳;中石英砂岩物性最佳,其孔隙度与渗透率较好。选择气井最低生产压力1.2 MPa、区域增压方式开采天然气,可实现开采经济效益最大化,并大幅度提升采收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大量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及阴极发光等的观察,分析了临兴地区下石盒子组成岩作用类型、成岩作用对物性的影响以及与油气分布规律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下石盒子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以及胶结弱溶蚀;而且压实作用大大降低了原生孔隙体积,胶结作用堵塞了孔隙和喉道,溶蚀作用提高了砂岩的储集性能。成岩作用在砂体不同部位的差异是形成岩性圈闭的条件,纵向上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底部和顶部为低渗储层,中部位为渗透层,因此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可成为一套岩性圈闭;在平面上原生孔+次生孔相和次生孔相分布于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等分选较好,粒度较粗的微相中。分选较差、粒度较细的远砂坝和席状砂微相发育的砂岩杂基含量较高,主要为低渗砂岩,为油气富集区形成横向遮挡条件。总体上来说,沉积相为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成岩相为原生孔+次生孔相以及次生孔相为有利的储层,是油气的最为有利聚集场所,其次为远砂坝和席状砂微相,成岩相为自生高岭石充填粒间孔相和胶结弱溶蚀相的储层,含气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7.
在岩石结构复杂的低孔渗储层中,如何根据已有的岩芯、测井等资料来更加精确地求取储层物性参数是十分重要也十分困难的。不同工区的地质特征、流体性质、储集特征各不相同,因此也应对不同的测井解释模型。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工区的岩芯、测井资料,利用交会图和直方图技术建立了针对本工区的储层测井解释模型,提高了本工区低孔渗储层的测井解释精度,为后期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了崭新思路和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国内外碎屑岩低渗透储层矿物岩石与储集空间特征相关研究调研,总结了低渗透储层矿物岩石组成的相似性及其储集空间特征的对应性,明确了不同矿物岩石组成低渗透储层的成因。不同研究区低渗透储层根据原始沉积矿物组分的相似性,可分为石英砂岩、长石/岩屑质长石砂岩、岩屑/长石质岩屑砂岩低渗透储层3类;成岩自生矿物是原始沉积矿物与成岩环境综合作用的产物,在3种不同原始沉积组合的储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储集空间表现出低渗储层的共性均为喉道细小的储集空间。成岩自生矿物及储集空间的演化是低渗透储层原始沉积作用与后期成岩作用耦合演化的动态过程,在沉积作用的基础上以原始沉积的储层矿物和储层原始孔隙为起点,伴随成岩环境的演化发生对应的成岩作用,形成成岩自生矿物,改造储集空间,形成现今的低渗透储层组构形貌。明确了3种低渗透储层的低渗成因机制,以石英砂岩为主的低渗透储层压实作用主控、硅质胶结主导、晚期碳酸盐胶结强化;以长石/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的低渗透储层压实作用主控,早期碳酸盐胶结主导,晚期粘土矿物保护;以岩屑/长石质岩屑砂岩为主的低渗透储层强压实、早期碳酸盐胶结主控,后期酸性溶蚀主导的低渗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乌审旗气田盒8段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环境。储层主要岩性为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地层在岩性上的分布差异是控制储层非均质性发育的基础性因素,以岩屑石英砂岩对研究区更具有控制意义。其他主要控制因素还有地质背景、砂岩厚度、砂岩粒度、成岩作用等,也对储层非均质性产生明显的影响。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乌审旗气田盒8段储层非均质性控制因素的分析,为研究盒8段天然气的分布规律提供地质基础,并有利于指导后期的天然气勘探和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20.
杭锦旗锦3井区上石盒子期以河道边滩沉积为主,其顶、底部各沉积了一套厚层状河道砂体,岩性分别为砾状粗粒长石砂岩和砾状粗粒岩屑石英砂岩,根据岩心常规薄片、铸体薄片、物性、压汞等实验分析资料对二叠统上石盒子组储层的岩石学特征,主要成岩作用、孔渗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孔喉结构特征及层内非均质性等储集岩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作出相应的储层分类和评价.认为上石盒子组储层具有中低孔渗低压特性,岩性制约着储集空间类型发育,顶部储集岩较底部的粗孔喉发育,可孔喉连通性和分选性则较差,但层内的均质程度则较之高,顶部储集岩类型以Ⅰ类为主,底部则以Ⅱ类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