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于由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结合能曲线经过晶格反演获得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对Ni3Fe合金反相畴界的结构和界面能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保守型反相畴界的能量低于非保守型反相畴界对的能量,前者的弛豫现象也没有后者明显;FeNi型反相畴界出现收缩;NiNi型反相畴界出现扩张.二者相伴出现,形成平行非保守对,这为实验上发现的平行非保守反相畴界对提供了间接证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由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结合能曲线经过晶格反演获得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对势,计算了Fe3Al合金的反相畴界(Antiphase Boundary,APB)的畴界能,并对DO3型Fe3Al不同位置进行元素代换,计算了合金的择优代位情况,其结果证实或扩充了已知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由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结合能曲线经过晶格反演获得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对势,计算了Fe3Al合金的反相畴界(AntiphaseBoundary,APB)的畴界能,并对DO3型Fe3Al不同位置进行元素代换,计算了合金的择优代位情况,其结果证实或扩充了已知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电场作用下[100]cub切型PMN-PT弛豫铁电单晶电畴组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正向电场作用下,当电场强度超过2.45 kV/cm时,平行于电场方向小畴条带慢慢消失,当电场强度升高到7.15 kV/cm时,原畴壁逐渐消失,在接近电极附近试样上优先出现了垂直于电场方向的新电畴;在反向电场作用下,电场强度超过2.05 kV/cm时,电畴条带沿电场方向扩展,当电场强度升到7.15 kV/cm时,平行于电场方向电畴消失,而出现许多垂直于电场方向电畴;在交流电场驱动下,电畴以低于50 Hz的频率做周期性振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弛豫铁电单晶PMN-32PT电畴在电场下的极化反转,利用偏光显微镜研究了电场下[001]_(cub)切型PMN-32PT单晶电畴组态的变化,建立了极化反转模型.在[001]_(cub)单晶切片中,当电场强度达到4kV/cm时,电畴开始极化反转,出现平行于电场方向的畴壁,畴壁沿垂直自身的方向运动,畴壁的运动实际是畴的横向扩张;当电场强度增至6kV/cm时,畴壁消失,又出现垂直于电场方向的新畴壁;而电场强度进一步增至10kV/cm时,新畴壁也消失,且电畴消光,这表明多畴已单畴化.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弛豫铁电单晶PMN-32PT电畴在电场下的极化反转,利用偏光显微镜研究了电场下[001]cub切型PMN-32PT单晶电畴组态的变化,建立了极化反转模型.在[001]cub单晶切片中,当电场强度达到4kV/cm时,电畴开始极化反转,出现平行于电场方向的畴壁,畴壁沿垂直自身的方向运动,畴壁的运动实际是畴的横向扩张;当电场强度增至6kV/cm时,畴壁消失,又出现垂直于电场方向的新畴壁;而电场强度进一步增至10kV/cm时,新畴壁也消失,且电畴消光,这表明多畴已单畴化.  相似文献   

7.
用电镜观察了急冷铸造的Al-Zr合金各时效时期的变形位错组织。Al-Zr合金的析出强化相为β′-Al_3Zr,Al-Li合金的强化相是δ′-Al_3Li,二者均具有Ll_2型有序结构。但Al-Zr合金与Al-Li合金不同,在时效的各个时期位错均以单一形式运动,并绕过β′质点。Al-Zr合金中位错的这种行为,是由于β′相的反相畴界能高和析出相的体积百分比低所致。  相似文献   

8.
耦合损耗因子是表征耦合系统间能量传递特征的重要参数。本文应用统计能量分析理论,分析和研究了点和线非保守耦合平行板系统,给出了两种耦合情况下耦合损耗因子的计算公式。当耦合为保守情况时,公式可以简化,这些简化公式与[1]中计算同一类型保守耦合损耗因子的公式完全一致。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验证,实验测量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其误差在3dB以内。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铁磁材料在拉伸损伤过程中磁特征变化规律,以45钢试样为对象开展准静态拉伸实验.选用粉纹法进行不同拉伸损伤状态下45钢试样的磁畴观测.实验结果表明:45钢退火试样金相组织中含有珠光体和铁素体.在未施加载荷时,其表面的微观磁畴结构排列无序、分布较为杂乱.随着拉伸的进行,45钢试样磁畴组织由180°畴、点状畴等形态转变为迷宫畴、90°畴,拉应力的增加破坏了系统局部能量平衡,使得磁畴间距逐渐变大,畴壁宽度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不整合面和断层等的存在,往往使得缝洞型储层出现界面不平行,而这种非平行界面会使得双侧向响应存在误差。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缝洞型储层进行模拟,研究了上界面倾角、溶洞距测井仪器中心的距离、溶洞大小,溶洞内流体电阻率、垂直裂缝张开度,垂直裂缝内流体电阻率对双侧向测井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平井中,上界面倾角越大,对双侧向响应影响越大;在水平井非平行界面中,溶洞大小和溶洞距测井仪器中心的距离对双侧向响应影响较大,而溶洞内流体电阻率、裂缝张开度和裂缝流体电阻率对双侧向测井响应影响较小。该研究对水平井非平行界面缝洞型储层的测井解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