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针对能源危机的现状,对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使用电动汽车智能监控和管理系统对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进行监测和管理,能够系统地对电池的电量、电压、电流、车辆运行速度、车辆方向、车辆位置、报警信息、故障情况等因素进行监测,将车辆在充电过程和运行过程中各项电池参数的数据进行采集,研究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规律,分析锂离子电池的总电压、总电流、单体最高电压、单体最低电压、模块最高温度和模块最低温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的应用中性能稳定且规律,电池的一致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可以为驾驶员提供重要信息,自电动汽车诞生以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硬件电路进行设计,以STC12C5A60S2微控制器为核心,对电池管理系统电流、电压、温度检测电路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3.
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出平板式Ni-YSZ|YSZ|LSM单体电池 ,电池以H2 为燃料 ,O2 为氧化剂气体。设计组装了电池性能测试系统 ,在 4 0 0~ 10 0 0℃的温度范围内 ,测试了电池开路电压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分析了变化的原因 ;考察了单体电池的电流电压特性和电流功率特性 ,计算了电池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镍氢电池因其安全性高,可过充、过放的优异性在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储能电池组安全、高效运行,同时尽可能的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因而需要电池管理系统的维护.根据电池组在储能系统中的特性,本文开发了基于Freescale S12X系列微处理器和电源管理芯片LTC6803的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实现了12路电压模组和8路温度点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文章给出了该储能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着重介绍了电压和温度采样环节的硬件设计电路及软件处理方法,同时在采样角度对比了其它电源管理方案,实验结果验证了LTC6803电源管理专用芯片能够满足现实储能系统的采样需要以及在储能管理系统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鉴于目前国内只有48 V锂离子电池组能够通过安全标准认证的现实情况,标准电池储能系统不能被直接用来为几百伏额定电压的电机/泵类电器负荷提供应急电源。本文开发了一种名为电池电子标准单元的模块化设计系统,该系统可以将48 V的电池/变频器模块以即插即用的形式根据负荷的实际需要整合到一起。该系统提供了一种新颖的、集成的电池及电力电子系统控制构架,该构架能够在不使用额外的电池管理系统(BMS)的情况下构建稳定可靠的储能系统。基于上述概念,一种新颖的、被定义为能源计算机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构架被本文提出并与普通个人计算机进行了类比说明。  相似文献   

6.
<正>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成立于2011年,公司总部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公司致力于通过先进的电池技术,为全球绿色能源的应用提供高效的能源存储解决方案,公司建立了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完整的研发、制造能力拥有材料、电芯、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公司研发生产电动汽车及储能系统的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电池模组,电动汽车电池系统,动力总成,大型电网储能系统,智能电网储能系统,分布式家庭储能系统,及电池管理系统(BMS)。在电动汽车领域,公司已与德国、美国等国际顶级汽车厂  相似文献   

7.
环境和能源问题要求未来的汽车提高效率、降低污染,辅助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将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本文以混合动力摩托车为平台,研究设计了动力电池的监测系统,该系统可实时对每块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进行检测,并估计电池的荷电状态,并可对电池的电压、温度及电池间电压不均衡性进行监测预警,提供能量管理系统的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8.
为考核电动汽车锂电池在实际道路工况运行时电池性能,开发了基于GPRS无线监测终端。无线监测终端可实时采集电池电压、电流及温度等状态信息并通过GPRS网络传回监控中心。车辆实际道路运行表明,监测终端运行稳定可靠,满足电池无线监测设计需求,为评价锂电池实际使用性能及优化纯电动汽车电池匹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基于GPRS的纯电动汽车锂电池无线监测终端的设计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考核电动汽车锂电池在实际道路工况运行时电池性能,开发了基于GPRS无线监测终端.无线监测终端可实时采集电池电压、电流及温度等状态信息并通过GPRS网络传回监控中心.车辆实际道路运行表明,监测终端运行稳定可靠,满足电池无线监测设计需求,为评价锂电池实际使用性能及优化纯电动汽车电池匹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退役的动力电池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的加速发展而逐渐增多,为了对退役的锂电池进行评估、维护、梯次利用,本工作提出一种老化锂电池模组关键电池性能参数的量化分析研究方法,采用免拆解的"零时间成本"的快速检测方法,仅需要一次充电数据即可在单体层面上对内阻、相对充电时间差值和充电截止电压等关键电池参数(key battery ...  相似文献   

11.
在大规模的电池储能应用中,单体电池需要串并联应用,以使电压和容量达到要求,而生产,使用过程中的差异导致电池单体的不一致性是影响储能电站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储能电池在长期充放电过程中,蓄电池组内各单体电压的离散性会逐渐变大,致使整组电池寿命下降甚至失效,因此普遍采取各种均衡电路降低电池不一致性的影响.本文对几种常用的蓄电池组均衡电路做了简单的比较,包括能量耗散型均衡电路和能量非耗散型均衡电路,着重对开关电容法工作原理及其工作效率进行了分析,得出开关电容法的均衡效率与电池初始状态有关,而与电容容值大小无关等结论.  相似文献   

12.
锂离子电池作为目前电动汽车的主要能源电池,其在外界滥用条件下的热失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研究不同滥用下尤其是多种滥用共同作用下的电池热失控特性可有效提高电池使用安全性。本工作以车用50 Ah方型动力三元锂离子电池单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大功率充放电循环仪和电加热装置,进行了1 C倍率过充、150 W局部过热及其共同作用下的电池热失控实验。对不同工况下热失控实验现象、质量损失、温度变化、升温速率变化、升温部位和电压变化等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过充过热共同作用下电池热失控具有更大危险性,电池热失控时间比单一滥用减少约35%,热失控时电池SOC比过充减小约35%,电池电压会出现“持续上升—突降至零”现象。本研究可为车用三元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安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动汽车接入充电增加了发电、输电和配电等方面的压力问题,提出电动汽车接入充电对配电网电压波动的影响。从交流充电桩、充电站、电池充换站几方面分析当前常见电动汽车接入充电设施,并指出电动汽车接入充电设施运行原理。以三相平衡负荷、单相负荷2种充电方式为主,分析汽车接入充电对电压波动产生的影响。采用增强配电网的供电能力、静止无功补偿器和有源滤波器改善电压波动。实验结果表明:不可控整流状态下,电动汽车接入充电对配电网电压产生的影响较大,不可直接接入电网,但在PWM整流状态下,接入充电对配电网电压产生的影响较小,电压波动在标准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Ni-YSZ|YSZ|LSM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性能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出平板式Ni-YSZ|YSZ|LSM单体电池;设计组装了电池性能测试系统;以H2为燃料,O2为氧化剂气体,在温度为500-900℃时测试了电池开路电压随温度和燃料气体流量变化而变化的对应关系;并分析了变化的原因,同时考察了电流电压特性和电流功率特性,发现电池的输出电流和输出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电池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动力电池的工作特性对合理使用、优化电池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电池能量利用率、延长使用寿命。针对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工作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电池的充放电截止电压和拐点电压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而不受放电电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工程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国继续将"新能源汽车"列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重点专项课题,对新能源汽车专用动力电池提出更高的要求。低成本、高容量、长寿命和高安全性的锂离子电池设计与制造是新能源汽车对于下一代动力电池提出的基本目标。电池管理系统(BMS)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总成  相似文献   

17.
储能电池组中单体电压不一致性问题严重影响储能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三绕组变压器的任意单体-单体类型主动均衡拓扑,该拓扑可实现均衡能量在电压最高电池单体与电压最低电池单体之间直接传输,具有均衡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搭建仿真模型与小型实验电路,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了新型拓扑在均衡速度和效率方面的优势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电动汽车因为节能环保和能量转化效率高等特性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在低温下,作为动力来源的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功率和容量等性能严重衰减,影响着电动汽车在北方极寒地区的发展和普及。因此,如何在低温下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可靠、高效、安全地低温加热显得尤为重要。以三元锂方块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电池在不同工况下的低温特性,得出了电池电特性和热特性参数。建立单体电池低温电热耦合模型,通过神经网络方法拟合实验数据,得到电池低温加热仿真模型。通过电池不同工况下的温升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精度。本文提出了电池多段恒流复合加热方法,建立了电池老化、加热时间、容量收益的多目标非线性优化模型,揭示了电池老化、加热时间和容量收益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评价加权权重矩阵。利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NSGA-Ⅱ)和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得到单体电池平衡加热策略,探究了电池不同初始状态对优化目标的影响规律。根据电池的不同初始状态以平衡加热策略为基础建立了单体电池加热电流数据库。电池初始温度为-20℃时,加热到10℃,所需加热时间为253 s,容量收益为4.72 Ah,电池老化为0.482‱,峰值功率收益为1104 W。  相似文献   

19.
动力电池寿命极大程度上影响电动汽车使用寿命,是决定车辆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除已有研究的单体寿命外,模组和电池系统寿命接近整车使用状态,更具有研究意义。在电池单体基础上,增加模组和电池系统,率先构建单体-模组-电池系统三维层级。以锰酸锂软包单体电池为最小电池单元,研究以此构成的两个型号、三维层级间电池循环老化过程中电化学特性、容量衰减和循环温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特定冷却环境下,在循环容量衰减方面,三个层级间关系为电池系统衰减 > 模组衰减 > 单体衰减;在循环温度方面,模组温度 > 单体温度 > 系统温度。电池三维层级关系构建的结果,说明了循环容量衰减和循环温度两方面的层级间构效关系,为锰酸锂动力电池体系循环老化过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发展高比能动力锂离子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实现长续航里程的关键手段之一,然而,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不断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就会受到影响。本文以能量密度300W·h/Kg单体电池为对象,从材料体系的选择、电芯结构设计以及系统安全防护措施等多维度展开论述,探究了高安全高比能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