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城乡一体化的时代浪潮中,乡村建设在农业经济、基础建设、文化传承等领域涌现出诸多成果。乡村外部公共空间的营造作为新农村建设中关键性环节,从城乡融合对乡村空间的多面影响出发,本文针对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农村,分析其外部公共空间之于乡村建设整体环境中存在的退缩趋势,以及空间承载的社会功能退化现象。从乡村社会学角度切入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和作用,主张回归乡村景观优势,在空间的布局、关系及功能多方面塑造现代乡村的空间公共性,提升乡村的空间活力,满足乡村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助力振兴乡村。  相似文献   

2.
1979年至2019年,深圳蛇口飞速发展。由于城市化进程和移民涌入,蛇口海岸线因填海造地导致原有的自然海岸线不断扩张。传统村落文化和景观逐渐消逝,使其失去了本土文化的内涵与风貌,引发了城市记忆危机。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的一部分,不单单是满足民众功能的需求,更应以艺术化、有趣化的表现形式改变原有空间固有形态,以艺术的力量激活城市空间的活力。文章从城市记忆角度切入,以深圳蛇口影剧院广场的记忆装置为例,解读如何以不同特性的公共艺术设计介入的方式打造具有感染力与号召力的城市公共空间,为延续城市的记忆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艺术动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城市景观建设可以提高城市品位、显示城市文化、愉悦人们心情的功能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城市街道场景,路边的树,露天广场和公园也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目光,作为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小品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景观小品在烘托气氛,深化环境意境的重要作用不可低估,现代都市的设计师们设计时不仅可以利用园林小品展现城市的发展,也提高了城市的生活品位,文章就园林景观和园林小品的作用,及现在设计城市景观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给各位读者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小城镇公共空间规划的特征,探讨新型小城镇公共空间景观的设计原则,分析东北地区新型小城镇公共空间景观存在的景观设计缺乏时代性与现代审美理念的问题,研究提出提升东北地区新型小城镇公共空间景观活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城市户外家具是城市环境和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户外家具的体量、形式、轮廓、色彩、质感以及内涵等直接反映了户外景观的形象。但城市户外家具既不等同于公共环境设施又不等同于园林小品,是家具却又不同于室内家具。本文阐述了城市户外家具独特的设计原则,为其以后的设计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秋艳 《广西轻工业》2008,24(12):111-111
高品质的现代城市应有一定数量的公共环境空间,其空间应具备综合性的功能,多样化的景观表现形式,与此同时空间形式应突出人文历史特性和环境特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镇化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使得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重视城市公共空间夜景形象的塑造,而城市地域特色作为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因素,在技术性和艺术性结合的公共空间照明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云南芒市特色为基点,对芒市公共空间的照明艺术展开分析,主要包括道路、广场和公园这三方面的亮化。并讨论了地方特色与城市照明艺术交叉融合之后,在展示城市文化、提高艺术审美、特色品牌塑造以及旅游经济发展上具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城市即生活,生活在城市。城市作为大众生产生活的公共空间,街道更是连通各大区块的骨架之躯,是活力所在。传统的城市发展在脱离单纯的选址和聚落生活之后,随着时代变迁中不断革新与完善,当人们对于社会生活提出新要求时,智慧城市、绿色城市、宜居城市等代名词逐渐涌现,街道景观作为城市设计中重要的环节,承载着城市的记忆,亦是城市的名片与特色所在,全新时代下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也在不断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探索康复性医疗景观小品在医疗景观空间中起到的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理心理病理上的帮助。通过归纳总结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病理的普遍特征,实地考察国内疗养机构的现状不足,分析研究国外典型的医疗景观小品,从互动、助力、提示、降压等四个方面着力,设计适合老年心血管病患的医疗景观小品,提供便捷安全舒适的疗养生活环境,为医疗景观小品设计和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园林园艺小品建筑作为园林的构成要素,在城市开放空间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就园林园艺小品建筑的功能、分类以及设计要点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11.
本次研究选择了公共空间艺术建设载体,这是城市文化中与城市形象中最为重要的,同时也是最为直观的建设载体,基于我国城市文化跟公共空间之间艺术关系,对现阶段城市文化建设中公共艺术空间的有效拓展途径进行针对的阐述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的拓展。提示,在后期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怎样完成城市文化形象的打造,最后完成生命力极强城市品牌的塑造,完成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凸显,最后实现城市影响力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灯饰自古就是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从最初单一照明的灯具到传统节庆中的灯彩,再到现代城市夜景中的灯光艺术,灯饰作为夜晚公共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将原本只是室内照明和装饰的小品,正日益外延成为城市夜景中引发大众围观的地标形象。灯饰作为公共艺术尤其在城市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占据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3.
都市屏幕     
以LED户外大屏幕为代表的都市屏幕,它不仅具有新技术特性,展示出的新媒体形态和当代城市景观、媒介发展的新趋势,而且在城市公共空间形成了新的都市公共文化,正日益影响着城市文化的新格局。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下,公共屏幕还出现了跨文化传播和国家形象建构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万物瞬息万变,生活节拍不断加速,生活水平提升随之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也日益增大,更需要——以人为本、实用价值高、合理、绿色生态的公共空间。本文基于当下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现状,从公共空间人性化角度入手,结合景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总结和思考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与景观设计相关概念,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面貌的改善,无论是城市的内在功能还是外在形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城市公共空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公共空间对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城市公共空间的积极作用,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本文将对公共空间互动性景观设计展开研究,借此为我国的公共空间互动景观设计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时尚景观是一个涉及文化符号与象征意义的表达过程,体现着都市社群对于文化的选择、进化与认同,反映着城市群体共享的价值观。本文以观看和体验为出发点来理解城市中的时尚现象,剖析其背后的文化驱动力;论述时尚景观的演变和价值建构,即时尚地标的物化空间以及时尚氛围对空间的塑造,亦可通过市民对城市时尚景观文化关系的感知而实现。时尚景观是外界观看、感知与理解城市独特坐标之媒介,可作为城市的"文化动力因子",打造"时尚之都",创建文化型城市品牌,实现其价值的重构。  相似文献   

17.
王珂 《广西轻工业》2010,26(10):108-109,130
沩江滨河绿地景观以自然生态为基础,将地域历史、文化特色融入丰富多样的景观形态中,使其成为一个集观赏、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中面向公众开放使用和进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自然、地理气候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于城市的物质形态表现。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的合理设计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到底人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共空间,各地都在为此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与尝试。文章通过人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体验,对设计中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合理性提出疑问,因此有必要从树立正确的空间发展理念、扩大公众的公共交往活动、强调了人、人的行为活动、活动的场所三位一体的设计思想。以完善的公共空间功能推动整个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色彩是表现城市公共艺术景观的关键要素,不仅在心理上影响了人们在城市中生活的体验,同时也体现了整个城市的精神与文化。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论述色彩的应用在城市公共艺术表现中的重要性,并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色彩在城市公共艺术景观中的设计原则,希望借此对城市公共艺术景观的设计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CBD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的浪潮,文章以我国典型城市CBD建设为例,论述了城市CBD建设的原则及趋势,提出当代城市CBD建设应以人为本,为塑造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