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山金矿带地表植被覆盖较厚,传统的方法难以探寻深部的隐伏矿体,CASMT方法具有探测范围广、分辨率高等特点,运用该方法在阳山金矿带进行深部找矿预测并经钻探深部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1)斜长花岗斑岩具有高阻低极化的特点,研究区斜长花岗岩与成矿有着密切的关系;(2)矿体的空间形态受构造破碎带控制,深部的高极化低阻异常可作为寻找构造破碎带的重要标志;(3)阳山金矿带深部异常体较多,进一步表明阳山金矿带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河南银洞坡金矿是我国探明的重要的特大型混合热液型金矿床。矿体(或矿脉群)、控矿构造、岩浆岩、赋矿地层以及周围地质体之间存在某种物性差异,因而具有明显的地球物理异常特征。通过对矿床深部激电异常特征进行解译,并对低阻、高极化率异常进行了钻探验证,钻孔深部见矿位置与异常吻合性较好。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地质成矿类型得知,矿床东段主要工业矿体呈鞍状、似层状分布于Pt3W22厚层碳质绢云石英片岩内,由于矿化碳质绢云石英片岩呈低阻、高极化特征,可见具有低阻、高极化特征的矿化碳质绢云石英片岩为矿区金矿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在青海白日其利金矿高效开展深部找矿预测工作,结合相关地质工作成果,运用幔枝构造成矿理论分析了区域幔枝构造特征、矿区幔枝构造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并进一步讨论了幔枝成矿控矿因素、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研究表明:(1)矿区已圈定的矿体及矿化带均产于1∶25 000水系沉积物HW4异常和1∶10 000激电中梯高极化低阻异常中,矿体均赋存于次级拆离滑脱断层及其次级断裂构造中,赋矿岩性为具有强烈黄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的脆—韧性剪切动力变质岩;(2)区内核部岩浆杂岩、核部变质杂岩、拆离滑脱断裂及韧性剪切带为主要的控矿因素,受印支期变质核杂岩构造控制,核部变质杂岩并非矿源层,金矿质来源于深部,随幔枝构造向上运移,在韧—脆性次级拆离滑脱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构造中成矿,属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为典型的幔枝构造核部岩浆-变质杂岩成矿区,具有幔枝构造成矿模式;(3)核部岩浆杂岩、变质杂岩、拆离滑脱断裂、韧性剪切带、矿化蚀变及物化探异常为重要的找矿标志。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成矿预测,认为区内核部岩浆杂岩、变质杂岩、拆离滑脱断裂带、韧性剪切带、矿化带和矿化体及其深部复合金综合化探异常区为重要的成矿预测区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以青海沟里地区为例,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及工作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法在该区寻找断裂构造破碎带,实现间接找矿的目的。通过勘查,有效地划分了工作区内低阻特征的断裂构造破碎带,经钻探工程验证,在断裂构造内发现了金矿体。实践表明,音频大地电磁法的成功运用在该区取得了一定的找矿效果,可供类似矿体找矿参考。  相似文献   

5.
白日其利金矿产于秦祁昆晚加里东造山系、东昆中陆块之东昆中岩浆弧带中的破碎蚀变带中,属于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本文详细介绍了白日其利金矿地质背景、成矿控制因素、矿化体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找矿标志、深部预测六个方面。经综合分析,认为白日其利金矿区金水口岩群为赋矿源层,广泛发育的破碎蚀变带提供运移通道,华力西-印支期中酸性侵入活动是形成该金矿床重要的热动力条件。最后对该区深部进行了原生晕分析,依据构造叠加晕模型,前缘晕元素与尾晕元素互相叠加,出现了反分带特征,一方面说明该区成矿具有多期叠加的特点,另一方面还说明深部还可能具有第二矿体富集带。  相似文献   

6.
沃尔给金矿产于铁沟逆断层和力士山—围当山北西向断裂间北西西向次级断裂中,矿床产出于花岗岩体附近。矿体的产出严格受岩体接触带附近的断裂控制,Au、Sb、As化学异常显示与区内花岗闪长岩体有关,异常区的展布与金矿化构造蚀变破碎带吻合。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的研究,指出了花岗闪长岩体与热液蚀变作用对区内金矿的形成有直接关系,花岗闪长岩体与其围岩接触带是成矿的有利部位。本区深部具有寻找大型金矿的有利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7.
岗讲铜钼矿床为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中段典型的斑岩型矿床。为寻求岗讲矿区找矿突破,加快区内探矿工作步伐,基于区内地质工作成果,详细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特征,并采用EH-4大地电磁测深手段开展了深部找矿预测工作。研究表明:1矿体水平投影呈开口向西的U形展布特征,二长花岗斑岩为主要的赋矿岩石,后期花岗闪长斑岩、流纹斑岩、英云闪长玢岩等对矿体起到破坏、进一步改造富集的作用。2矿体品位具有单峰分布特征,Cu品位多集中于0.2%~0.4%,Mo品位多集中于0.01%~0.03%,北段矿体厚度明显大于南段矿体,南段矿体品位略高于北段矿体。3结合矿区已有的探矿工程资料,对EH-4测量反演成果进行了地质解译,圈定出了A类高阻电性体(视电阻率1 800~3 600Ω·m)、B类中阻电性体(400~1 800Ω·m)以及C类低阻电性体(视电阻率小于400Ω·m),其中,C_2低阻异常呈长轴状分布于近地表附近,标高4 800 m以浅,可能为氧化矿(化)体所致,C_1低阻异常规模较大,向深部具有较好的连续性,推测为深部原生矿(化)体所致;1∶10 000激电中梯测量验证表明,C_1、C_2异常为矿致异常的可能性较大,深部找矿前景较好。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详细总结了直接找矿标志(矿化露头)和间接找矿标志(蚀变、构造、物探异常等),对于区内进一步进行深部找矿预测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新疆新源县卡特把阿苏金矿区激电中梯剖面视极化率异常平面特征的研究,发现了控矿断裂构造带、中酸性侵入岩蚀变带分布和范围,间接探索了与控矿断裂构造带、中酸性侵入岩蚀变带相关金铜矿体分布区段。通过对激电测深剖面的研究,发现金铜矿体在纵向方面的延伸情况。中-低阻异常反映了断裂构造带、中酸性侵入岩蚀变带相关的控矿体。上述特征得到钻探工程的验证,在找矿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胶东牧牛山成矿区是胶东地区重要的金成矿区域,烟台辽上金矿床即位于该成矿区中部。本区地质构造背景复杂,成矿条件优越。本文通过对矿区深部和外围开展矿床学研究工作,试图查明该金矿床的成矿规律及进行初步的远景评价研究,为矿床深部及外围的进一步勘探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次勘探研究工作在矿区范围内发现金矿体56个,其中工业矿体42个,低品位矿体14个,以Ⅲ-9矿体规模最大,单矿体金资源量占本次探获资源总量的44.4%。从近矿围岩与总结的成矿模式看,荆山群大理岩、含石墨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以及燕山期中基型脉岩,与成矿关系密切,可做为找矿标志。另外,硅化、黄铁矿化、绢英岩化等蚀变标志及金地球化学异常也是很有效的找矿标志。本次勘查工作共发现五个规模较大金矿体,资源量规模已达特大型,但是沿倾向均未封闭,因此,矿区深部及外围的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0.
激发极化法在内蒙某铅锌矿点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研究矿点成矿潜力,野外采用DWJ-3B型微机激电仪开展中间梯度法扫面测量,圈定出一长1600m、主体宽约200m的高极化异常带。为进一步评价异常带深部潜力,采用GDP-32Ⅱ多功能电测系统开展时间域单极-偶极激电测深工作,测量结果显示深部亦存在高极化异常。平面、深部极化异常与矿区已知矿化露头相对应,推测激发极化异常为矿体引起。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认为,矿区具有较好成矿前景,激发极化法对矿区进一步找矿评价工作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孟银生  张瑞忠 《金属矿山》2016,45(9):137-143
招平金矿带是我国胶东金矿集区的重要金成矿带。在该金矿带长百余千米的断裂带内及其旁侧已探明金资源储量达千余吨,金矿带中南段覆盖区深部是下一步找矿的核心区域,但覆盖层下的矿化信息难以获取,实现找矿突破难度较大。为此,分析了招平金矿带内不同级别的控矿因素,分别从控矿断裂构造、赋矿蚀变花岗岩、矿化体等3个方面分析了控矿因素的物性特征,厘清了控矿因素的综合地球物理异常表征,明确了矿化体、控矿因素与地球物理异常之间的对应关系,构建了覆盖区深部矿体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模型。通过多元地质特征和多层次地球物理技术方法组合分析,定位预测了一处深部成矿靶区,并进行了钻探验证。研究表明:根据区内已知金矿体的物性特征和综合地球物理找矿标志构建的覆盖区深部蚀变岩型金矿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模型,有助于解决该金矿带覆盖区深部找矿难题,可有效提高覆盖区深部找矿效率。  相似文献   

12.
罗田县牌楼湾金矿区位于湖北省大崎山穹窿北东缘,矿体严格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矿床工业类型为石英脉型金矿,矿化在垂向上具有石英脉型金矿向网脉型金矿转变的特征;矿体在垂向上延伸稳定,矿体中Au品位由浅往深逐渐变富;地表及深部地质、地球化学异常显示姜家咀—八字门金矿带具较好的找矿前景,深部可能存在较大规模的工业矿体。  相似文献   

13.
易志强  郭贤培  文景  闫贺龙  谢珂  杨涛 《金属矿山》2018,47(11):112-119
西官庄—镇平断裂带延伸于豫陕两省边界至南阳盆地之间,隶属于商丹断裂带这一重要的贵金属成矿带。通过对整个断裂带的调查研究以及对韭菜沟—母熊山区域的重点研究,分析了东秦岭西官庄—镇平断裂带两侧(研究区)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区域矿产特征以及成矿地质特征,并总结了找矿标志。研究表明:(1)金矿脉主要受西官庄—镇平断裂带的次级构造控制;(2)西官庄—镇平断裂带及其次级构造使得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进一步发生活化、迁移,随着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Au及其他伴生元素在有利部位发生沉积和富集,从而形成金矿床;(3)西官庄—镇平断裂带的次级构造叠加了以Au为主的化探异常和高阻、高极化物探异常,往往直接指示了矿体的赋存位置;(4)研究区与老湾金矿区具有相似的大地构造位置、矿化蚀变特征以及物化探异常特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在研究区内圈定了3处找矿靶区,并在靶区内发现了矿(化)点或大比例尺物化探综合异常等找矿线索,各靶区均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4.
晶质石墨矿体相对于其围岩为低阻高极化体。使用激发极化法测量视极化率、视电阻率作为物性参数,通过激电中梯测量圈定由低阻高极化体引起的异常范围;通过激电测深对纵向异常进行解释推断,再结合地质成果,能很好地对低阻高极化体异常进行验证及解释,达到晶质石墨找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招平金矿带在其长120 km的断裂带范围内拥有金资源储量达1 400余吨之多,其南段盖层之下为现阶段的找矿热点区域,但盖层下的矿化信息难以穿透盖层到达地表。因而有必要针对性地研究具有测深能力的地球物理方法及其勘查模型,以解决覆盖区找矿难题。结合区内地质工作成果,分析并总结了招平金矿带岩矿石的物性特征,厘清了控制金矿体赋存因素的综合地球物理异常表征,确立了金矿体、赋矿构造和地球物理性质的映射关系,构建了覆盖区深部金矿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模型。以陡崖曹家矿区为例,通过分析招平金矿带内多元地质特征,应用多层次地球物理技术组合探测方法,在盖层下定位预测了2处金成矿靶区,且该2处靶区均得到了钻孔验证。综合研究表明:依据岩矿石的物性特征和已知金矿体的地球物理异常特征构建的覆盖区深部金矿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模型,有助于提高陡崖曹家矿区盖层下矿体的找矿效率,对于类似地区找矿工作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嵩县槐树坪金矿床是近期在豫西熊耳山地区发现的大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主矿体为隐伏矿体,赋存于缓倾斜断裂构造蚀变带中。矿区矿石低阻、高极化特征明显,矿体与围岩的物性特征差异较大。为进一步揭示矿区矿体的激电响应特征,为矿区后续找矿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在详细分析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选择ZK24-0510、ZK24-4512钻孔开展了激电测井工作,对测井异常特征进行了详细解译,并进行了钻探验证。研究表明:(1)矿区自然电位和电阻率受地形、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对矿化蚀变带的指示效果较差;(2)黄铁矿化程度高、厚度较大时,激电响应特征明显,故而极化率可以对矿化蚀变带起到明显的指示作用,可以作为矿区井中激电成果解译的重点参数。  相似文献   

17.
火嚼龙潭位于青海东昆仑北坡,昆中断裂北侧,通过分析该地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特征,讨论了区内成矿地质条件。通过分析1∶50 000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区内金、钨等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研究表明:(1)该区具有东昆仑地区重要的赋矿地层——太古界金水口岩群,成矿物质来源充足;(2)区内构造蚀变发育,岩浆活动强烈,有利于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和富集;(3)该区1∶50 000地球化学异常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成矿潜力大,具有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的价值;(4)该区找矿主攻矿种应为金矿和钨矿,矿床类型以破碎带蚀变岩型及石英脉型金矿和岩浆热液型钨矿为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潘赵庄岩体构造位置、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化特征的研究,认为本区属陆块增生褶皱带靠近古陆块的边缘,岩石属铁质超基性岩,存在Cu、Ni矿化现象;通过对地球物理场特征的研究,认为局部存在重磁同高和低阻高极化异常,具备了寻找铜镍矿的构造条件和物质条件;在平面上,Ⅰ^#、Ⅱ^#岩体的东南部位应为成矿的有利部位,剖面上1300m以下,低阻高极化的岩体中下部是熔离型矿体及岩体边部和围岩贯入式矿体的主要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挖金沟金矿具有与梭罗沟沟金矿相同的成矿地质背景,金矿体赋存于上三叠统曲嘎寺组二段变质砂岩和凝灰质板岩中,矿体受2条近EW向断裂破碎带控制,呈脉状产出。详细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构造热液蚀变型,找矿标志以褐红色断裂破碎带和一套碎屑岩建造为主。  相似文献   

20.
陈丽  陈川 《金属矿山》2012,41(1):115-117,150
根据彩花沟铜矿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采用大功率激发极化中梯扫面和激电测深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勘查,在矿区发现了低阻高极化异常,推断为深部矿(化)体。结合物探资料和地质资料布设了验证钻孔,见到了铜矿体,证实了推断的正确性,达到了找矿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