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泉  马青  刘政  徐守立  李乐 《西部探矿工程》2012,24(12):110-113
针对塔北奥陶系碳酸盐岩古潜山成藏要素之一的盖层封盖能力评价问题,以较为综合客观地认识盖层对于潜山油气的封闭性能为目的,绘制分析了塔北H6区块的志留系下统柯坪塔格地层的厚度分布图,并在结合其地层孔隙度和油气突破压力等参数计算并绘制平面图的基础上,综合评价了此套地层对下部奥陶系古潜山油气的封盖能力。研究认为本区的志留系下统地层虽然具有一层直接覆盖于潜山顶面的砂岩这种封盖不利因素,但考虑志留系下统柯坪塔格组上段二亚段砂泥岩整体较高的油气突破压力,总体上仍可具有良好的封盖能力,对油气的保存有利;同时此研究方法亦可对相关油气藏盖层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塔东地区志留系发育2套储盖组合,柯坪塔格组下段砂岩和中段泥岩形成一套储盖组合,另一套是塔塔埃尔塔格底红色泥岩段与柯坪塔格上段砂岩形成一套储盖组合,每套储盖组合各有特点,盖层的有效性与封闭性是评价有效储盖组合的关键因素,据研究区泥岩盖层特征与致密砂岩盖层特征,结合目前收集资料,优选泥地比和泥岩单层厚度为参数,建立满加尔-英吉苏地区泥岩盖层评价标准,整体评价盖层的有效性,是落实下步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烃源条件是阿尔及利亚G区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之一。在对G区烃源岩的地球化学分析资料的统计基础上,分析并评价了该区志留系和奥陶系两套烃源岩生烃条件。研究表明,志留系放射性泥岩为G区的主力烃源岩,奥陶系阿扎泥岩为次要烃源岩,G区东南部为烃源条件最有利的地区。  相似文献   

4.
运用沉积学原理,通过对岩芯、录井、测井等资料的分析,揭示了塔北南坡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的沉积体系类型和平面展布规律,为下一步油气藏的预测提供了基础支撑。柯坪塔格组自下而上可分为柯下段和柯上段,柯下段为一套海侵过程中形成的碎屑滨岸—浅海沉积,自西向东依次发育后滨、前滨、临滨和浅海沉积,柯下段底部地层前滨相带砂岩储层占绝对优势,底部砂岩之上覆盖了广泛分布的厚层浅海相泥岩;柯上段主要发育碎屑滨岸沉积,以临滨和前滨沉积为主,后滨发育十分局限,前滨相带砂岩储层分布于北侧—中部—东南部。  相似文献   

5.
运用沉积学原理,通过对岩心、录井、测井等资料的分析,揭示了塔北南坡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的沉积体系类型和平面展布规律,为下一步油气藏的预测提供了基础支撑。柯坪塔格组自下而上可分为柯下段和柯上段,柯下段为一套海侵过程中形成的碎屑滨岸—浅海沉积,自西向东依次发育后滨、前滨、临滨和浅海沉积,柯下段底部地层前滨相带砂岩储层占绝对优势,底部砂岩之上覆盖了广泛分布的厚层浅海相泥岩;柯上段主要发育碎屑滨岸沉积,以临滨和前滨沉积为主,后滨发育十分局限,前滨相带砂岩储层分布于北侧—中部—东南部。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盆地狮子沟构造区在地质历史上经历多次强烈构造运动,区内发育有多套烃源岩和多套生储盖组合,在地质历史时期中经历了多次的生排烃和多期成藏,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油气藏。通过综合分析狮子沟地区的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圈闭以及运移等成藏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结合油气成藏期次及成藏过程,建立了多烃源岩供给、两期成藏的油气成藏模式,厘清了本区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为储层、油源断层、喜山运动中晚期活动以及流体动力等。  相似文献   

7.
运用沉积学原理,通过对岩心、录井、测井等资料的分析,揭示了塔里木盆地塔东地区柯坪塔格组的沉积体系类型和平面展布规律,为下一步油气藏的预测提供了基础支撑。塔东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自下而上可分为柯中段和柯上段,柯中段沉积时期,满加尔凹陷东南部以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主,夹碎屑滨岸沉积;满加尔西南部为河口湾—潮坪沉积,满加尔凹陷内部为潮坪—滨岸和泥质浅海沉积。柯上段沉积时期,满加尔凹陷东缘继承性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夹碎屑滨岸沉积,满加尔西南部继承性发育河口湾-潮坪沉积,满加尔凹陷北缘发育碎屑滨岸,凹陷内部为滨岸和浅海沉积,浅海范围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8.
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塔中地区顺托果勒低隆顺托Ⅰ号断裂带下盘构造含油气,主要目的层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柯坪塔格组存在大段强水敏性泥岩段,水基钻井液在钻进强水敏性地层时会造成井壁掉块、失稳坍塌等复杂问题,油基钻井液因其连续项为油,高温高压失水低至2mL,抑制性强、润滑性好,可很好解决强水敏性泥岩地层钻进难题。介绍了油基钻井液的特点及油基钻井液体系的基本配方,室内评价了油基钻井液的性能,重点阐述了油基钻井液体系在XXX井、XXX井的现场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油气成藏有利区层序样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油气成藏背景,研究了成藏有利区层序样式基本特征,预测了油气成藏有利区。认为在具备盖层条件的前提下,有利区应该具备的条件是烃源条件和储集条件配置关系良好。下古生界总体上保存条件优越,有利区主要位于湘鄂西、宜昌斜坡和江汉平原南部;上古生界总体上保存条件差异性明显,有利区主要位于渝东-鄂西区和江汉平原区。  相似文献   

10.
宁夏地区古生界烃源岩主要为太原组、山西组的煤层及暗色泥岩,有机碳含量为0.2%~7.95%,Ro平均为2.34%,干酪根类型为Ⅱ和Ⅲ型,烃源岩普遍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盖层主要为二叠系下部的高位体系域和水进的滨浅湖相泥岩,连续性好,封闭性好;储集层主要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油气成藏主要受区域构造及储层控制。  相似文献   

11.
李宣玥 《中州煤炭》2024,(3):144-154
西湖凹陷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大,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为明确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中南部区带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对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的构造背景、沉积特征、烃源岩条件和储层性质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中南部不同区带油气分布特征,总结了油气富集的分布规律以及差异成藏的主控因素,建立了成藏模式。结果表明,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中南部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早期通源断裂与砂体耦合及晚期保存条件,并根据储盖组合及油气分布规律划分为平湖组、花港组、龙井组3个成藏组合,其中花港组是主要的成藏层系,花港组具备发育岩性体的沉积环境,具有岩性、地层圈闭形成条件;烃源岩持续生烃提供了充足的油气源,深层—超深层砂岩储集性能依然保持较好,在3 900~3 700 m低渗储层广泛发育,有利沉积相带叠合次生溶蚀控制优质储层分布,油气充注与圈闭的形成时间配置关系好。研究结果对于西湖凹陷的持续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升平气田位于长垣以东徐家围子断陷北部,其西侧为古中央隆起,北面是安达断陷,东侧为宋站鼻状构造,南部为徐家围子深部断陷。烃源岩在115Ma开始成熟,生气期为泉头组末期;储集层包括泉一段、登二、登三、登四段碎屑岩储层、营城组火山岩储层,孔隙度为7%~12%;该地区发育登二段、泉二段及泉一段三套盖层;生储盖组合有2套:一是深层泥岩和煤为源,盖层为营城三段和登娄库组二段的火山岩或泥岩,储层为营城组火山岩的生储盖组合,另一是以登三、登四段砂砾岩作为储层,登娄库泥岩作为盖层的生储盖组合。天然气同位素表明天然气主要偏腐植型气和煤型气及偏腐植型气混合气。综合分析,升平气田主要发育断裂成藏体系,包括深大断裂相伴生,受断层裂缝控制的深部火山岩成藏模式和以断裂作为运移通道的上部砂岩气藏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3.
黄泥堂构造南段经多次钻探研究,目前尚未产出工业油气。利用地球化学的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储层、盖层、气源、圈闭、保存及匹配条件、测井、钻井、试油等资料,明确石炭系含油气性,以及对成藏起关键作用的断层的封闭性进行综合研究,认为该构造各层位天然气成藏主要有三套烃源岩:志留系暗色泥页岩、上二叠统碳酸盐岩、上二叠统煤系;后期断层作用使得油气发生散失,含油气性差;应加强对区块的构造重新认识,以期发现以石炭系有利含气构造圈闭。  相似文献   

14.
为认识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致密油形成有利地质条件,通过应用地化资料分析、烃源岩排烃期、盖层识别和精细地质分析等方法,研究该区致密油的生油条件、源储匹配关系、储集层和盖层的发育特征。明确齐家地区致密油形成不同于常规油主要表现在烃源岩、储集层和源储共生关系。高台子油层致密油主要发育在烃源岩内部的三角洲前缘相带,为源储共生型。青山口组高成熟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高,处于生油高峰期;有效烃源岩范围广,烃源岩排烃强度大,主要分布在齐家—古龙凹陷,为形成致密油藏提供丰厚资源基础。齐家地区致密砂岩储集层有单层厚度薄,隔夹层发育,纵向非均质性强,但横向分布稳定,大面积展布的特点。储集层砂岩孔隙类型、泥岩储集空间类型多样,物性整体较差但普遍含油。孔隙度一般在4%~12%,平均8.5%,渗透率一般在0.01~0.5m D,平均0.4m D。储层物性控制了纯油区的分布范围,纯油区内孔隙度普遍小于12%,渗透率多小于1m D。齐家地区致密油源储共生,处于稳定而宽缓的构造背景下,盖层发育,保存条件好,有利于致密油在断裂不发育、盖层发育的地质下成藏。建议以致密油成藏有利地质条件为突破口,逐步探索形成一套致密油勘探技术方法,加快生产运行节奏,推动松辽盆地致密油勘探开发进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双城地区构造、烃源岩特征、沉积特征、油水关系及油藏类型和油气成藏特征的分析,认为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排烃能力,分流河道砂体为油气聚集提供较好的沉积环境,大量排烃期前形成的断层有利于油气的聚集与保存。研究区没有统一油水界面,双城地区以断层-岩性油藏为主。区内扶杨油层的油气成藏受构造、储集条件、断层和储层匹配形成的有效圈闭和优势运移通道4个因素控制。明确了下一步的勘探方向,并已在指导勘探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Google Earth是一款全球卫星地图集成软件,其最大特点是能够提供大量清晰度很高的卫星影像图及三维高程信息,对地质勘探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论文通过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实例,利用Google Earth对柯坪地区进行综合地质解译,并分析新构造运动对该区油气聚集的影响。借助Google Earth对该区石灰窑鹰山组地层层序特征进行研究,认为鹰山组泥质灰岩段是油气储层和有效盖层,该段地层可能成为油气有利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的油气成藏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通过成藏要素及其特征、成藏要素空间配置关系、油气成藏机理等多项研究,总结了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油气成藏的3个主要要素,即成藏期古构造、烃源岩和储层。齐家地区长期受西北高、东南低古构造格局控制,物源主要为北部物源影响,青二三段优质烃源岩主要发育于东南部,且深部优于浅部;高台子油层储层北部相对较厚,而物性特征则浅部优于深部。油气成藏主要受3个要素成藏期空间配置:受先致密后成藏、压实及胶结等成岩作用影响,以及油源供给程度等多因素的影响,油气主要分布于储层物性较好、多油源汇聚古凹陷周边斜坡带;同时,运移输导量越大、砂地比越低、盖层越发育,越有利于形成纯油区;另外,活动断裂可作为油气垂向输导运移的通道,开启断裂附近油柱高度高,油水界面上移,导致上部储层油水关系复杂。  相似文献   

18.
腰英台油田位于长岭凹陷中部两个次凹之间的构造鞍部大情字井低凸起的东南部,是油气的有利聚集带[1]。首次证实了黑帝庙凹陷的对腰英台达尔罕构造带的供烃能力,通过对烃源、储层、盖层等油气成藏条件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断裂发育带控制斜坡背景上局部微幅构造圈闭及侧向上受断层控制形成遮挡的砂体向高部位尖灭形成的岩性圈闭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塔河油田托普台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下段岩芯、测井、地震等资料,结合地震精细相干属性、瞬时频率属性、波形分类以及地层切片属性,对TP16-1井区柯坪塔格组下段沉积相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塔河油田TP16-1井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下段发育一条宽350~500m近东西向曲流河,在河流的凹岸存在明显侧向加积现象。钻井证实河道内砂体发育,侧向加积的点坝砂体也发育,河道外其它地区砂体不发育,从而形成TP16-1井区典型的河道砂型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20.
利川—慈利走廊大剖面主要褶皱、断裂构造变形形成于燕山—喜马拉雅期,可划分5期变形;平面上,自南东往北西,一系列近东西向—北东东向—北北东向略向北西凸出的斜歪紧闭或尖棱褶皱、宽缓褶皱、箱状褶皱及与之伴随的逆冲断层组成的褶皱—冲断构造为本区显著构造样式;垂向上,具多层次滑脱—拆离构造特征,其中发育的顺层剪切滑动面构成了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地腹、有限的地震剖面与大地电磁测深资料表明,该区存在断弯式褶皱圈闭构造。区内震旦系—下古生界生储盖条件良好,并形成多套含油气成藏组合,具有形成一定规模工业性天然气藏的有利地质条件,且明显优于上古生界—下三叠统。综合生、储、盖、运、圈、构造等条件,预测石门—桑植复向斜带和花果坪复向斜带为区内油气勘探有利区带,勘探对象为下组合之"烃源岩(Z1d﹢∈1n)—储层(Z2∈1d)—盖层(∈1n﹢∈1s)"次级组合,主要勘探目的层为灯影组,陡山沱组可能为潜在目的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