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利用间歇实验对不同碳源、氮源及碳氮质量比值对产氢细菌RF-9的发酵产氢行为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葡萄糖和玉米浆+酵母膏复合物是产氢菌RF-9发酵产氢较理想的碳源和氮源.碳/氮(mC/mN)质量比值对菌株RF-9的生长发酵产氢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随着mC/mN比值的逐渐加大,菌株RF-9的生长及发酵产氢性能也逐渐提高,当mC/mN为5.5时,葡萄糖利用率最大93.3%,产氢菌株RF-9的释氢量和生长量也达到最大,分别为135.9 mmol/L和0.723 g/L,发酵液相末端产物总量相应地达到最高5 850.8 mg/L,其中乙醇和乙酸是主要的可溶性代谢产物,pH降为最低3.36.当mC/mN>5.5,随着mC/mN比值的继续增加,菌株RF-9的生长发育及代谢性能表现为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环流罐式光合微生物反应器(CCPR),进行了以经过预处理的猪粪污水为产氢底物,利用光合细菌菌群产氢的实验研究,探讨了连续光合产氢的工程控制参数.实验连续进行了69 d,连续稳定产氢63 d.研究表明,在采用连续批培养产氢方式,利用海藻酸钠进行光合细菌的固定化,采用太阳光和辅助光源连续照射,温度为(31±2)℃,基质浓度COD在5 000~5 500 mg/L,pH无需调整的情况下,可获得平均633.1 mL/(L·d)的产氢速率,稳定产氢期间最大产氢速率为722.6 mL/(L·d),原料的平均转化利用率为61.7%.  相似文献   

3.
海洋细菌B1109产胞外多糖的培养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多糖是在食品、化工与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用途的一类高分子生物物质。为了考察海洋细菌B1109产胞外多糖培养的条件,对从海泥中分离到的1株海洋细菌B1109产胞外多糖的碳源、氮源、碳氮浓度等营养元素和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基装量、接种量、培养温度等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该菌株产胞外多糖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硫酸铵,质量浓度分别为20和4 g/L;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8.0,培养基装量400 mL/L,接种量6%,培养温度24℃。在此条件下培养120 h,海洋细菌B1109产胞外多糖4.29 g/L。  相似文献   

4.
生物多糖是在食品、化工与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用途的一类高分子生物物质。为了考察海洋细菌B1109产胞外多糖培养的条件,对从海泥中分离到的1株海洋细菌B1109产胞外多糖的碳源、氮源、碳氮浓度等营养元素和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基装量、接种量、培养温度等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该菌株产胞外多糖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硫酸铵,质量浓度分别为20和4 g/L;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8.0,培养基装量400 mL/L,接种量6%,培养温度24℃。在此条件下培养120 h,海洋细菌B1109产胞外多糖4.29 g/L。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海洋真菌Sw-25发酵,研究不同碳源、氮源、培养基初始pH、温度及接种量、装液量对海洋真菌Sw-25产胞外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组成为:麦芽糖20 mg/L,酵母膏5 mg/L,海水400 mL/L,蒸馏水600 mL/L,培养基初始pH 6.0~6.5.最适发酵条件为:250 mL三角瓶装量80 mL,接种量为6%,24℃培养96 h.在此条件下,海洋真菌Sw-25产胞外多糖1.28 g/L.  相似文献   

6.
一株海洋真菌Sw-25产胞外多糖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海洋真菌Sw-25发酵,研究不同碳源、氮源、培养基初始pH、温度及接种量、装液量对海洋真菌Sw-25产胞外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组成为:麦芽糖20 mg/L,酵母膏5 mg/L,海水400 mL/L,蒸馏水600 mL/L,培养基初始pH 6.0~6.5.最适发酵条件为:250 mL三角瓶装量80 mL,接种量为6%,24℃培养96 h.在此条件下,海洋真菌Sw-25产胞外多糖1.28 g/L.  相似文献   

7.
以猪粪污水提取液为基质,脱NH4+/NH3猪粪污水提取液为对照,厌氧、连续光照、30℃下恒温培养产氢光合细菌,对光合细菌生长、产氢和[NH4+]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显示[NH4+]>0.2 mmol/L,光合细菌生长迅速,而产氢作用几乎被完全阻止,[NH4+]<0.02 mmol/L时,光合细菌停止生长,产氢速度最快.由此可见,通过改变基质中[NH4+]能够有效地调控光合细菌生长和产氢进程.  相似文献   

8.
连续流生物发酵制氢操作参数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20 L连续流搅拌罐式反应器(CSTR),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对厌氧发酵制氢的温度(T)、水力停留时间(HRT)、pH、C/N比等操作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适当条件下产氢速率、氢气含量、葡萄糖利用率、转化率最大分别达6.00 L/h、55.0%、99.0%、157.86 mL/g.最佳pH、T、HRT、C/N比分别是5.0、33.5~36.5℃、8.34 h、112/1.55.取最佳参数进行验证实验,进一步得出最佳温度为35.5℃,产氢速率、氢气含量、葡萄糖利用率、潜在最大葡萄糖转化率分别为5.66 L/h、54.0%、0.97、191.18 mL/g.验证实验所得结果优于正交试验中的任一单个试验结果,这表明正交试验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产木聚糖酶黑曲霉LN0601 的液体发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黑曲霉LN0601 菌株液体发酵生产木聚糖酶。分别考察培养基碳源、培养基氮源、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培养起始pH 及孢子悬液接种体积分数等因素对该菌株产木聚糖酶性能的影响。确立了黑曲霉LN0601 产木聚糖酶的最优条件, 即以质量分数为5 %的玉米芯粉作为培养基碳源;质量分数为1 %的NaNO3 作为培养基氮源;培养时间为2 d ;培养温度为28 ℃;培养起始pH 为6.5;孢子悬液接种量体积分数为20 %, 接入装有100 mL 液体发酵培养基的250 m L 三角瓶内, 150 r/ min 振荡培养。此条件下黑曲霉LN0601 的木聚糖酶活力可达2 000 U/m L 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嗜酸乳杆菌产细菌素的产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嗜酸乳杆菌产细菌素的培养条件。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含有细菌素的发酵上清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根据抑菌圈的大小,确定最适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产细菌素最佳培养基组分为:蛋白胨10g/L,牛肉膏12.5g/L,酵母膏5g/L,葡萄糖15g/L,柠檬酸氢三铵2g/L,无水乙酸钠5g/L,碳酸钙1g/L,K2HPO4·3H2O 2.62g/L,MgSO4·7H2O 0.58g/L,MnSO4·H2O 0.25g/L,Tween-80 3mL/L。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 6.3、37℃、接种量3%、培养时间22h。此条件下,抑菌圈直径可达22.4mm。  相似文献   

11.
选用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O1)为研究菌株,通过实验发现在该菌种自身生长过程中同时产生一种抑制剂,该种抑制剂对革兰氏阴性菌的AHL型信号分子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优化发酵条件为:3 g/L的葡萄糖为碳源,3 g/L的硫酸铵为氮源,250 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150 mL, 37 ℃摇床发酵培养72 h.  相似文献   

12.
从养殖柞蚕周边的土壤分离筛选和鉴定得到一株能够产生蛋白水解酶的菌株G1。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该菌株的培养基碳源、氮源、初始pH、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接种量等产酶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为Luteibacter anthropi。当培养温度为47℃,将菌株按4%接种量接种到以葡萄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初始pH为8.0的培养基中发酵96h,在此最优发酵条件下产酶量达到1 520U/mL。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加快生物制氢工业化进程,分析纤维素降解产氢新菌Clostridium sp.X9(梭杆菌,NCBI注册号:EU434651,简称X9)协同Ethanoigenens barbinense B49(哈尔滨产乙醇杆菌,NCBI注册号:AF481148,简称B49)同步发酵纤维素产氢的能力.方法 从连续流发酵产氢反应器(ZL92114474.1)中新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纤维素降解产氢细菌X9和一株试验室已有的高效乙醇型发酵产氢细菌B49,采用两菌种复合培养方式同步降解酸化汽爆玉米秸秆发酵产氢.结果 复合菌种X9和B49比单一菌种具有更高的降解玉米秸秆产氢的能力,两菌种间存在协同降解产氢效应.两菌种以体积比(1:1)复配,接种量10%,40℃复合培养,协同降解玉米秸秆产氢24 h的最大单位体积产氢量(YH2)和玉米秸秆降解率分别为1530 ml/L和61.8%.结论 复合菌种X9和B49在利用玉米秸秆类可再生生物质纤维素发酵产氢方面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一株海洋细菌产脂肪酶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离自海泥中产脂肪酶海洋菌株L42进行产酶发酵条件研究,包括发酵时间、起始pH、装液量、接种量、发酵温度、摇床转速以及底物、碳源、氮源种类。结果表明,发酵24 h,起始pH=8.0,装液量75 mL(250 mL三角瓶),接种量4%(体积分数),发酵温度20℃,摇床转速150 r/min有利于产脂肪酶;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蛋白胨质量分数1%,葡萄糖质量分数0.5%,橄榄油体积分数1%。通过产酶条件的优化,酶活较起始提高了44.4%。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纯菌种对产氢的影响,从污水厂活性污泥中分离了纯的产氢菌种XN12,根据16S rDNA序列和DnaJ基因序列、细胞形态、生理生化数据等多项鉴定分析,该菌种被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为了研究该纯菌的产氢性能,实验以葡萄糖为底物,在不同pH值条件下观察其产气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以每摩尔葡萄糖计,该菌在中性条件下获得最大产氢量为1.6 mol.对反应的液相产物的检验结果表明:该菌为丁酸发酵菌,通过丙酮酸代谢途径产出氢气.  相似文献   

16.
产氢菌株Clostridium sp. T7分离自天津海水浴场潮间带的污泥.研究起始pH、碳源、氮源、NaCl质量分数对菌株T7产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T7最适产氢的起始pH是6.0,能够利用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等碳源发酵产氢.菌株T7能够利用牛肉膏和酵母粉为单一氮源产氢,不能利用蛋白胨为氮源进行产氢.NaCl质量分数能影响菌株T7的产氢量,海水培养条件(NaCl质量分数为3%)下,最高产氢量是每摩尔葡萄糖(1.48,±0.05)mol,相比之下,淡水培养条件下其产氢量提高20%.NaCl质量分数在0.4%~7%时,菌株T7都能够产氢,这表明菌株T7有望应用于淡水或高盐有机废水产氢领域.  相似文献   

17.
放射型根瘤菌WSH2601生产辅酶Q10的摇瓶发酵条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放射型根瘤攻(Rhizobus radiobacterium,WSH2601)作为辅酶Q10的生产菌株,研究了氮源、碳源、接种量、溶氧、初始PH、发酵温度及添加物等因素对细胞生长与产物辅酶Q10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浆和酶母膏是较好的氮源,葡萄糖与蔗糖是辅酶Q10发酵的较好的碳源,接种量对辅酶Q10发酵的影响不大,为4%,适宜的初始PH值为7,番茄汁能较好地促进细胞的生长,添加玉米浆、L-甲硫氨酸、番茄汁和异戊醇有利于产辅酶Q10;溶氧对细胞生长与产物辅酶Q10合成的影响较显著,通过正交试验初步确定了发酵条件,碳源为1.5g/dL葡萄糖和2.5g/dL蔗糖混合物,酵母膏0.8g/dL,初始PH7,每500mL装液量为50mL,最后经综合优化条件,在摇瓶发酵条件下:菌体生长量(以干重计)为13.8g/L,发酵液中辅酶Q10产量达到22.ymg/L,比优化前分别提高34%和53%。  相似文献   

18.
鞘细菌液体发酵生产PHB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摇瓶培养鞘细菌,采用次氯酸钠.氯仿法提取PHB,浓硫酸氧化.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PHB含量,研究碳源、氮源、初始pH、温度、装液量及发酵时间等因素对生物量和PHB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甘油和蛋白胨为碳源和氮源,适宜质量浓度分别为50 g/L和3.0g/L,其他适宜营养条件为MgSO4.7H2O 0.2 g/L,CaCl2 0.05 g/L,FeCl3 0.01 g/L,KH2PO4 0.07 g/L,H3BO30.005 g/L;适宜pH值7.0;适宜温度35℃,接种量1.0%,用250mL三角瓶装100 mL发酵液.发酵至54 h时开始限氧,发酵72 h.在上述条件下100 mL发酵液的PHB产量最高可达10.58 mg.  相似文献   

19.
选用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O1)为研究菌株,通过实验发现在该菌种自身生长过程中同时产生一种抑制剂,该种抑制剂对革兰氏阴性菌的AHL型信号分子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优化发酵条件为:3 g/L的葡萄糖为碳源,3 g/L的硫酸铵为氮源,250 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150 mL,37℃摇床发酵培养72 h。  相似文献   

20.
产纤维素酶黑曲霉LN0401液体发酵条件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利用黑曲霉LN0401菌株液体发酵生产纤维素酶。分别考察培养基碳源、培养基氮源、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培养起始pH及孢子悬液接种的体积分数等因素对菌株产纤维素酶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黑曲霉LN0401产纤维素酶的最优条件。即以质量分数为5%的稻草粉作为培养基碳源;质量分数为1%的蛋白胨作为培养基氮源;培养时间为3 d;培养温度为30℃;培养起始pH为6.0;孢子悬液接种的体积分数为6%~8%接入装有100 mL液体发酵培养基的250 mL三角瓶内,150 r/min振荡培养。此条件下黑曲霉LN0401的CMC酶活为195.6~198.5 U/mL,FPA酶活为27.7~30.4 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