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9,(4)
<正>湿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生态功能十分强大,在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充分认识保护湿地的重要性以及采取必要的湿地生态保护措施,对于改善生态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湿地是我国自然资源的精华,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是生态文明和美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5)
营造高品质的学术生态,构建良性发展的高校学术生态文明系统举足轻重,文章论述了国内外学术生态相关研究和发展趋势,力图构建保障"学术主体"文明、"学术环境"文明和"学术载体"文明的体系,这对高校学术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以来,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成为国家战略之一,生态安全格局规划也成为城市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德阳市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生态安全格局专项规划为例,对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由来、重要意义及构建策略进行了系统阐释和解析,以期能对其他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规划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5年7月,福建省水利厅与省财政厅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实施意见》,意见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安全、生态"的安全生态水系为目标。本研究以麻沙镇麻阳溪为案例,分析乡村河流现有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实施意见为指导,提出符合本项目特征的设计方法与目标。实现河流的生态保护与修复。  相似文献   

5.
《规划师》2020,(2)
生态绿隔区是城镇开发边界与生态保护红线之间的区域,在城乡规划管控中一直处于灰色地带。为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创新、协调、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规划管理应逐渐从城镇空间延伸到生态空间、农业空间,从生态红线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扩大到生态绿隔区,完善新时期国土空间治理体系下的全域管控体系。在成都市建设公园城市的总体目标下,对生态绿隔区的管控不仅要从保护生态功能角度提出限制建设的刚性管控要求,还要充分考虑生态绿隔区亦是一种自然资源,从促进其生态价值转化的角度提出发展建设指引,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内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是"十四五"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宁夏石嘴山市为例,通过分析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生态功能区定位融合的现实困境,剖析引发困境的原因,进而提出4条解决途径: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协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优化划定实际操作和统筹多种分析方法.有助于构建石嘴山市"两...  相似文献   

7.
<正>据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习近平强调,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要结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形成节  相似文献   

8.
《规划师》2020,(2)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间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有效的生态系统是建立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目前各省已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以及城市总体规划改革试点城市划定的生态空间,在技术思路上存在生态系统思想体现不足、难以承担生态底线作用的问题。因此,要在详实生态资源调查评估的基础上,依据生态安全格局分析,从维护生态系统安全和质量的角度出发,明确需要保护的生态空间布局,并根据生态功能重要性和敏感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对生态空间进行差异化用途管控,细化生态保护红线具体管控要求,推进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成为备受瞩目的问题。研究三者的关系发现:(1)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的初衷是立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其中的连接点;(2)自然资源监管可以区分为载体使用许可、载体产权许可和产品生产许可3个环节;国土空间首先是自然资源的载体,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对应资源载体使用许可,是载体产权许可和产品生产许可的前置条件;(3)空间规划服务并作用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现实类型多,但内容、管理逻辑基本相同,产生的冲突是因土地发展权管理权力之争带来的;(4)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表明,以资源保护为出发点的一级土地发展权管理,对属于地方事权的二级土地发展权管理产生了更强的约束力,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内容也将包括"建还是种"、"种什么"、"建什么"、"建多少"等;(5)未来两级土地发展权的统一归口管理,要求空间规划管理既要管好全域国土空间的重要控制边界,也得管住微观的用地、用海行为,这对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构建空间规划体系,应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大计、长远大计,承担起基础性、指导性、约束性的功能;结合"管什么"、"谁来管"、"怎么管"的"管""用"前提,设想构建"一总四专、五级三类"的新时代空间规划体系,推进"三基一水两条线,两界一区五张网"的保护开发边界"落地"。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安全格局(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作为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的重要工具,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应"构建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将其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国家环保部也于2016年10月印发了《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纲要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生态保护的具体工作目标: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得到落实,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总体形成等。本研究以北京新机场项目为例,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划定生态区域边界,并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理论提出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以指导区域未来的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布局和规模,作为未来区域及城市空间规划方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风景园林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云峰  陶楠 《风景园林》2020,27(1):19-24
风景园林是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国土空间规划变革的背景下,明确其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任务迫在眉睫。通过回顾国土空间规划的推进历史,总结风景园林规划对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关键点,厘清目前风景园林的定位与职能。提出风景园林规划应有效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其内容不仅包括自然保护地规划与国家公园规划,还应发挥面向全域统筹的风景治理作用,从国土空间的空间格局开发保护、城乡区域的统筹调适、城镇功能控制区的提升增质3个层面全面参与国土空间规划,从而构建中国特色风景园林规划体系。风景园林规划不仅顺应了国家治理的基本价值导向,而且对坚持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国土空间、面向美好生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18)
加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构建美丽中国,为西藏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向,我们提出了建设美丽西藏目标和任务。西藏是中国湿地中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在维护高原生态平衡、保护高原湿地动植物物种、蓄洪防旱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同时是世界上相对稀有的、国内最较大的城市湿地,被誉为"拉萨之肺"。被列为典型高原湿地的拉鲁湿地,有脆弱性,分布不平衡,生物多样性等特征。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西藏人口的增加,西藏旅游业的发展,西藏湿地所面临的问题,如萎缩,湿地荒漠化,湖泊污染和保护不足。加强湿地的法律保护是更加迫切。湿地保护和恢复的有效手段——法律强制性保护尤为关键与重要。以拉鲁湿地保护的法律问题为主要切入点,在湿地环境保护这一实践过程中,具体问题及具体分析,切实通过法律的强制性、稳定性和特有的公信力,以习近平生态环境保护思想为基础为西藏湿地环境保护的法律实践营造更加可靠和有力的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方针指导下,减少快速城市化引发的过度人工干预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延续城市现状资源本底的生命力,从而体现城市湿地的“生态价值”是大势所趋。结合重庆市梁平双桂城区湿地城市设计项目实践,提出全域治水,湿地润城,构建城市湿地连绵体的理念。辅以小微湿地自然保育、景观更新的系统化湿地修复策略,与城市空间设计策略相结合,提出了湿地修复与城市空间设计协同的路径,包括城市用地空间与湿地生态基底耦合、城市慢行系统与湿地生态网络耦合、公共空间节点与湿地生态斑块耦合;并进行了湿地城市实施效益的初步评估。以期通过促进城市与湿地的协同共生,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园林》2018,(4)
正人类活动造成的景观碎片化已成为许多环境问题的根源,建设生态型城市成为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其中建设沿江生态廊道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生态立区战略,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的亮点之一,强调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深入推进绿色发展,打造沿黄生态经济带,依托黄河资源,保护黄河资源,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城融合、人水和谐的沿黄生态经济带。以中卫生态连城项目为例,分析对项目地现状的利用与改善,将连接卫宁两城的生态连城项目通过保护的手段建设成"黄河金岸生态景观休闲长廊",使其成为中卫市全域旅游的休闲农业示范区、黄河湿地生态保护示范点。通过生态立区,实现生态富民。最终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高度融合与统一。  相似文献   

16.
《规划师》2016,(3)
随着国家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各大城市愈来愈关注城市生态空间的规划、管控及实施。文章以武汉为例,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持续开展的一系列生态空间规划等相关研究为基础,从构建全域生态空间规划体系、探索生态空间管控模式与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等层面,提出一整套特大城市生态空间规划及实施思路,为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特大城市集约有序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安徽建筑》2019,(8):34-35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部署,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国土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宁国市空间规划编制为例,通过"双评价"为基础划定"三区三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和城乡空间布局,形成全域空间规划一张图。  相似文献   

18.
李晓东 《园林》2019,(6):8-13
生态网络的规划与建设是保障城市生态空间安全的重要措施,对维持城市生态系统正常运转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广州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进步较大,依托"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树状水系"的自然格局,在市内维育9大重要生态片区,构建"三纵五横多廊"的生态网络体系.同时根据生态廊道的功能作用,划分为区域、市域、绿道三个层次的生态廊道.三个层次的生态廊道互相连通,共同形成立体化的生态网络.建设方面以生态网络的源地斑块、生态廊道等就地保护提升为主,通过征地建设修复关键处的源地和廊道为辅,进而完善全市的生态网络.  相似文献   

19.
当前全域旅游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本文以系统化的基础研究和具体化的调研数据为依据,从全域旅游角度分析目前天祝县内乡村旅游发展特征,并结合全域旅游发展的内涵及要求,为今后天祝县乡村旅游发展提出具体化建议,提出应从乡村旅游管理机制与治理体系、顶层设计与发展定位、生态保护与共建共享、产业创新和产品供给、公共服务和设施建设、监督管理和文明建设等方面着手,为天祝县乡村旅游乃至西部地区实施全域旅游国家战略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8,(5)
<正>森林火灾作为一项破坏性大、扑救困难的突发性自然灾害,一直时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新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对森林火灾的防控工作,以切实保证林业发展与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1森林防火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1.1保护森林资源的需要没有森林就没有林业资源,作为森林覆盖率较低的少林国家,森林防火是保护现有林业资源的重要措施。在大规模火灾以后,森林很长的生长周期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