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拉市海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湿地、森林、草原、耕地,成为享誉全国的风景名胜区。盆地中部的湖泊是候鸟的栖息地,候鸟中包括8种濒危乌类。纳西族和彝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自从邻近的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拉市海的开发便面临来自社会各界的前所未有的压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游客的增多为湿地保护带来新的挑战。为了促使拉市海总规划蓝图成为现实,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设计团队与瑞安地产以及云南省政府合作,完成了环境和生态可持续的蓝图框架,与当地的文化和生态多样性保护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自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起,生态文明建设愈受重视,生态屏障区一直是管控和开发博弈的焦点。青城山是四川省最核心的生态屏障和珍稀物种栖息地,除包含都江堰水利工程外,还是大熊猫的自然栖息地。面对严格的管控需求,该片区由于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是区域内网红黄金游线,承载着以人为本的旅游开发需求。城市要发展、熊猫要野放、生态要保护,在多方诉求的驱使下,本文以大熊猫野放中心周边23平方公里区域的概念规划为例,探索了一条生态屏障区人、自然与野生动物和谐共生的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规划师》2015,(Z2)
湿地旅游综合体是城市湿地保护利用的创新形式,采用的是一种复合型保护利用模式。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文章在解读湿地旅游综合体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生态修复、空间重塑、功能复合和文脉传承四大规划策略,并结合山东省章丘市白云湖湿地旅游综合体规划案例进行详细剖析,希望能为其他城市湿地旅游综合体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
北海湿地是云南省唯一的国家湿地保护区。腾冲北海湿地生态旅游是云南新兴的旅游产业。因其景观的特殊性、唯一性、复杂性及其完善的生态系统,是云南新兴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针对北海湿地开发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在充分尊重其生态系统特点及当地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研究北海湿地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深度开发模式,提出采取加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修复;树立低碳环保理念,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合理共享旅游发展成果;加强环保普及宣传,引导游客文明出行;科学设计北海湿地生态旅游线路;多元化开发北海湿地生态旅游产品等措施,以促进北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4):153-156
丽江纳西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在云南省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背景下,丽江应积极挖掘这些生态资源,助力云南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为此,通过梳理丽江纳西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资源,指出其价值,并探索出开发和利用丽江纳西族传统文化中生态资源的可行路径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湿地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着它独特的自然、文化、景观和科学价值为湿地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是,当前湿地旅游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湿地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湿地旅游不能有效开发等。文章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分析当前湿地旅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结合龙文区北部生态园区·湿地公园概念规划设计的实际案例,在湿地旅游规划、项目合理植入、湿地生态策略以及湿地系统规划等方面提出了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前,滨海旅游区相关研究面临着如何应对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使得彼此成为推动相互发展的内生动力的严峻现实。文章以上海市奉贤区奉贤碧海金沙——海湾森林公园北侧沿海地域为研究对象,结合景观资源评级,以生态保护为主题,提出基于“娱、农、景、绿”的混合功能开发策略,强调带动当地旅游经济效益、提高湿地的种群生态多样性等功能,为我国滨海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区域气候、防洪蓄洪、提高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本文主要从生态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规划两个方面来探讨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并以鹤泉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论证了城市湿地公园旅游开发规划应在结合湿地生态文化、当地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创建有特色的游憩活动项目,为相关湿地公园的开发建设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生态文明"理念已逐步深入城乡规划的整个发展中。本文以根据高原湖泊目前存在的生态脆弱性以及高原湖滨区域开发的特殊性,提出无论是被动地保护,还是过度地开发,对高原湖泊建设都是不利的。高原湖泊区域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推动生态环境整体提升,以休闲旅游为引擎,推动流域内产业转型提升和绿色化发展。本文结合阳宗海区域城乡总体规划中的实际应用,总结出该类型区域的规划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湿地公园的大量建设,补充并丰富了城市的旅游产品门类体系,获得了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以无锡东蠡湖二期A块湿地公园等为例,阐述湿地公园建设的规划原则、功能定位、规划目标,并提出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生态文明背景下,西南山地城镇 面临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的要求。基于 对西南地区资源环境特征的认识,结合在重 庆、贵州等地的规划实践,探讨生态约束下的 西南山地城镇规划策略,提出以生态约束为 前提、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导向、以空间用途 管制和规划布局优化为核心的规划框架,并 从用地条件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生态— 产业”、“生态—人口”、“生态—城镇”协同 发展,以及生态空间管控和城镇建设布局等 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9)
湿地又被称为"地球之肾",因其生态景观魅力多样性、自然和文化景观独特性而逐渐受到人们青睐。黑龙江省是湿地旅游资源大省,湿地面积大、类型多、景观美、生物具有多样性。湿地也是重要的社会经济资源,开展湿地生态旅游,不仅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对湿地生态环境的积极保护与开发,还可以对旅游者及经营者进行生动的环境教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阐述黑龙江省湿地旅游资源概况和文化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基础上,分析黑龙江省湿地旅游资源在开发上存在的问题,为促进黑龙江省湿地旅游资源更好地开发与保护,提出以下对策: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管理湿地;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湿地保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着力塑造湿地旅游形象,全面打造特色产品。  相似文献   

13.
湿地公园以其独特的生态和景观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也得到了众多旅游投资商和开发商的关注和青睐。如何求取开发与保护的平衡,如何求取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确是湿地公园旅游开发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以《广东银湖湾湿地公园旅游概念性规划》的编制为例,在阐述该规划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就湿地公园旅游的成功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5)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我国提出了以追求绿色环保型为理念的发展目标,旨在建设一个美丽的中国。基于此,本文对我国现有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矛盾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12)
建设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需求,是人类发展的新形式。本文从游客文化感知的角度切入,通过收集网络文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借助ROST CM6.0软件,对文本进行词频分析、情感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张家界旅游酒店游客对生态文化存在一定主观感知,但感知尚浅,深度不足,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3条建议:增强生态文化意识的培养,加强生态文化符号设计与创新,建立健全生态文化建设综合协调管理机制。希望能够为张家界旅游酒店生态文化建设与开发提出借鉴,并以此推动旅游酒店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狭义的生态文明倾向于立足原生态保护和修复的保护主义范畴;而狭义的可持续发展则更强调能源和资源要素利用的持续性。位于欠发达地区的湿地生态区一方面属于生态敏感区,另一方面又是当地发展的比较优势资源,保护利用好这类资源,恰恰给了这两个理念一个很好的融合点。研究总结我国当前欠发达地区湿地保护与利用面临的"规划匮乏""规划失衡""规划失灵"等问题,从"规划切入""规划内容""规划组织""规划控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并以沈阳市卧龙湖生态区为例,探索生态敏感区主动保护与"城—湖"互动发展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7.
《规划师》2016,(3)
随着国家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各大城市愈来愈关注城市生态空间的规划、管控及实施。文章以武汉为例,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持续开展的一系列生态空间规划等相关研究为基础,从构建全域生态空间规划体系、探索生态空间管控模式与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等层面,提出一整套特大城市生态空间规划及实施思路,为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特大城市集约有序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要发展新型文化旅游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概念一经提出,就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词。"美丽中国"多层寓意的背后,或给中国旅游产业带来了发展良机。海南的旅游地产开发就是很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19.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新时代农村的发展方向。文章结合福建南安水头镇呈美村旅游规划建设,从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空间布局优化产业格局,从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提升、农房管控、文化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旅游服务配套,旅游景观风貌提升等详细规划,打造生态文旅新型乡村模式。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成为乡村发展破局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低平原淡水沼泽分布区、农业生态示范区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对三江平原生态资源进行分析,确定为“两带—三点—四组团”资源总体结构.建三江是三江平原国有农场集群的行政管理中心,规划以建三江为中心,深入挖掘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组织多日程的旅游线路方案.开展三江平原湿地风光游、北大荒特色文化游、特色乡村休闲度假游等生态专项旅游.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制定湿地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途径与对策,实现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北方特色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