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公共空间的三种介入方式进行分析,进而分别从科技创新、体验服务、互动协作以及公民美学四个方面分析如何在城市公共空间内应用公共艺术设计,构建良好的城市形象,传达城市文化和艺术价值之间的美,推动城市文化新一轮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校园文化与校园环境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公共艺术融入校园环境建设的观点,以增强校园环境的文化艺术氛围。校园环境中的公共艺术作品具有承载历史、启迪教育和美化环境的综合功能,可以作为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自从80年代以来将城市环境艺术的创作理念引入城市建设,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实施,但还存有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城市文脉的消减、城市品质的下降等,因此整个社会迫切需要发展城市艺术建设。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院长在2014年第六届中欧文化对话论坛指出"城市空间与艺术的结合应成为今后探讨的一个重要的命题"。2015年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的召开,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对于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性被再  相似文献   

4.
公共艺术作为展示城市形象与人文环境的艺术作品,反映着城市民众的审美意识形态,是实现交通空间的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结合。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的艺术性在国外早已成型,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国内地铁在公共艺术上的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但在表现形式上仍然缺乏融合创新与地域特色。因此,研究城市地铁公共艺术的地域性创新设计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深层次的研究与分析挖掘出极具代表性的徐州本土地域文化——"汉文化、山文化、水文化、巷文化"从"文字、造型、色彩、纹样"四个主体方向提取出极具象征徐州"地域文化"的公共艺术设计元素符号与设计表现思路并运用到地铁空间中主要装饰界面,体现出徐州浓厚的地域文化和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追随城市的高速度,满足都市人逐渐提高的审美需求以及文化需求,地铁空间建设成为国家全面发展的重要建设之一。公共艺术设计在地铁空间建设中起到了传承文化和提高审美的作用。本文试图以上海地铁站的公共艺术设计为例,分析在地铁空间设计中公共艺术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本次研究选择了公共空间艺术建设载体,这是城市文化中与城市形象中最为重要的,同时也是最为直观的建设载体,基于我国城市文化跟公共空间之间艺术关系,对现阶段城市文化建设中公共艺术空间的有效拓展途径进行针对的阐述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的拓展。提示,在后期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怎样完成城市文化形象的打造,最后完成生命力极强城市品牌的塑造,完成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凸显,最后实现城市影响力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公共空间艺术研究中,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互为和谐关系存在,且艺术表现形式也愈发多样化,对公共空间的艺术性表达有着重要作用。公共艺术自身就具有公共性,作为传播城市文化特色的载体而存在,而公共空间则作为公共艺术的载体而存在。随着时代的日益发展,公共艺术不仅仅是基于对视觉导视而进行的造型改造,还日渐发展为融合感官情绪等行为和观念性的艺术形式,形成了多元化的公共空间艺术营造。这种艺术不仅仅是单纯模式化的物体,而是能体现出一种艺术生活和文化的价值的表现形式。各样的公共艺术形式不仅呈现出城市精神还传递给大众城市文化的价值,使它们对城市公共空间起着显著的意义实现和深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公共艺术在数字赋能下成为展示城市魅力,传承地域文化,拉动经济的重要途径。数字公共艺术在文旅升级,休闲娱乐等产业中大放异彩,具有积极的发展前景。主要介绍了地域文化和数字公共艺术的特征,通过国内外的数字公共艺术案例分析了地域文化的应用优势,并提出地域文化在数字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为数字时代下的公共艺术、城市发展和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提供创新路径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再造景——三林公共艺术展是由浦东三林镇人民政府、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与上海三○国际艺术区共同合作策划和组织实施的一次公共艺术介入现场的艺术展示活动。展览共展示15件以现场环境为思考对象的特定创作,作品以装置、雕塑、绘画、灯光、影像等多各种艺术形式,试图重新解读古镇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公共艺术以其特有的表现方式和价值形态表达并参与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本文从公共艺术与生态文明的内在逻辑、公共艺术与城市生态建设、公共艺术在城市化发展和关丽中国建设中的作用等方面,论述公共艺术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1979年至2019年,深圳蛇口飞速发展。由于城市化进程和移民涌入,蛇口海岸线因填海造地导致原有的自然海岸线不断扩张。传统村落文化和景观逐渐消逝,使其失去了本土文化的内涵与风貌,引发了城市记忆危机。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的一部分,不单单是满足民众功能的需求,更应以艺术化、有趣化的表现形式改变原有空间固有形态,以艺术的力量激活城市空间的活力。文章从城市记忆角度切入,以深圳蛇口影剧院广场的记忆装置为例,解读如何以不同特性的公共艺术设计介入的方式打造具有感染力与号召力的城市公共空间,为延续城市的记忆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艺术动力。  相似文献   

12.
仿生设计融入到公共艺术中,有助于公共艺术赋能社会。通过分析仿生设计的概念与仿生公共艺术现状,针对公共艺术设计现存问题,基于设计美学视角,从植物仿生、动物仿生及特性仿生设计这3个方面探讨了仿生设计助力公共艺术设计的具体策略。通过充分挖掘公共艺术设计的社会价值与文化意义,推动了仿生设计在公共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代城市中,公共空间艺术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城市陈设的一种方式与方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公共空间艺术作品也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符号与象征的特色。本文以公共空间艺术的地域性为切入点,首先探讨公共空间艺术的概念与定义,然后阐述了其重要性,重点分析了地域特色下城市公共空间艺术作品如何体现城市的文明与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在苗族文化中探寻公共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苗族文化中公共艺术与公共性的展现,针对苗族文化中的刺绣、染织,以及节庆的巾幡进行研究,剖析苗族文化中的平等性和互动性,分析其是如何在少数民族社会中体现的。同时,借鉴国外民族元素在公共空间中的实践,具体分析美国、日本等国的公共艺术案例。最后,研究国内将苗族文化元素运用到现代城市空间建设中的实践,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与未来的期望。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的迅速发展,地上交通空间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中国城市地铁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随着这种高潮的迅速发展,地铁公共艺术空间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最老伦敦地铁Jubilee线地铁公共空间和新兴城市郑州十四号线地铁公共艺术空间进行比较,分别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公共艺术角度,得出优缺点,进一步说明郑州地铁在公共艺术上需要借鉴伦敦地铁的地方。完成国内地铁从"功能地铁"到"人文地铁"的过渡。  相似文献   

16.
互动性公共雕塑作为城市公共艺术的新元素,在提倡互动性艺术的同时应注重人的参与,让人身临其境,乐在其中。本文主要以研究城市公共雕塑的特质及国内外优秀互动性雕塑作品互动性表达与公共互动性和互动性雕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互动性"、"趣味性"、"平民化"等特点,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互动性公共雕塑进行介绍和赏析,使大众能在享受雕塑与人、人与环境、环境与雕塑"互动"的同时感受理性与感性,科技与艺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龚力 《广西轻工业》2007,23(10):112-113
公共景观艺术设计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项新型艺术设计。如何寻找最贴切的中国环境艺术的创作理念和生活空间中公共艺术的创作走向,将艺术与都市、人文与自然、传统与现代、建筑特质与区域共性和谐统一,成为公共景观艺术设计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公共艺术设计能够使大众在观看时产生直观感受,设计具有明快的视觉色彩,能够体现出空间形态。公共艺术设计发挥的作用较大,其中主要体现在活跃城市氛围,美化城市环境,近几年,公共艺术设计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使整体设计呈现出更好效果,可以将艺术美学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镇化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使得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重视城市公共空间夜景形象的塑造,而城市地域特色作为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因素,在技术性和艺术性结合的公共空间照明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云南芒市特色为基点,对芒市公共空间的照明艺术展开分析,主要包括道路、广场和公园这三方面的亮化。并讨论了地方特色与城市照明艺术交叉融合之后,在展示城市文化、提高艺术审美、特色品牌塑造以及旅游经济发展上具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公共艺术的设计、实施和维护,不应该脱离对城市所具有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战略性考虑。无论是出于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爱护,还是处于对地方性特色表现的某种需要,都使我们有必要从一个地方或区域的生态及大景观的视野去考虑公共艺术的存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