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静逸 《西部探矿工程》2012,24(5):75-77,79
通过对永安镇油田永12断块油藏这一勘探成熟区断裂体系和砂岩展布分析为基础,着重研究了该油藏输导体系的组合关系,并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和烃源岩资料分析了具有输导体系特征的油藏成藏模式,得出了永12断块沙三上亚段和沙二段砂体是较为理想的输导体系组合,其四级小断层对油气的运移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永12断块砂泥互层接触,反向断层与砂泥岩薄互层匹配较好,利于横向的砂泥岩对接;来自民丰洼陷沙三下及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的油气向永12断块构造高部位大规模运移形的过程中,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侧向运移为辅的方式沿着断裂、砂体运移等结论。  相似文献   

2.
断裂系统不仅控制着油气的运移,还对油气形成封堵,形成岩性-断块油气藏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宁海地区的勘探实践表明,只要有与断层相匹配的构造圈闭的存在,就有油气成藏的可能。采用常规勘探研究手段往往很难作出准确结论;然而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和不断成熟的相干分析等技术,对宁海地区构造断裂系统进行精细研究,结果表明不仅大大提高了断层及构造的解释精度,而且还使得过去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复杂小断块及微幅构造油藏逐渐涌现。因此,在勘探程度相对较低,且断裂系统复杂的宁海地区,利用长足发展的物探新技术,进行构造断裂系统的精细解释,进一步探索该区微幅度复杂断块油藏,应成为下一步滚动勘探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也为其它具有断裂系统的油气田勘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盆缘超剥带成藏规律分析——以坨154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北断层上升盘二台阶坨154块稠油油藏与郑家一王庄地区地层—岩性油藏同处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盆缘超剥带,通过对两个构造带成藏条件的对比分析,同时对坨154块自身成藏特点进行分析,明确了坨154块的成藏规律,认为坨154块馆陶组、沙三上的成藏关键是断层切割砂体形成构造—岩性油藏;通过地化指标对胜北断层上下盘油气的运移分析,认为坨154块稠油油藏的油源来自北部洼陷带,胜北断层以及坨154决的次级断层对油气运移提供了输导作用;通过综合分析该区构造及储盖特征,认为构造位置控制了油气藏的类型及油气的富集程度;有效输导体系及优势运移通道是该区油气藏成藏的关键;断层不仅切割砂体形成断块圈闭,起到控藏的作用,并且可沟通油源形成油气运移通道.通过以上分析初步认识了坨154块油气聚集的潜力和规模并可指导坨154块下步的滚动勘探.  相似文献   

4.
花庄油田花24断块戴南组油藏具有含油层系多、含油井段长、储量规模大等特点,现围绕该油藏的油源、储层、盖层、构造等方面特征,对其成藏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花24断块戴南组油藏油气来源于深凹阜四段成熟烃源岩,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具有良好的储盖组合。其中火成岩充注断层是该块成藏的关键,为下步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A区块断层在原油运移中起疏导作用,易形成断块、断层—岩性油藏。影响断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即断距、断裂充填物性质和断面的紧闭程度。通过A区块F55断层封闭性研究,得出断距越大,断层下盘与青山口组泥岩对接层段越长,断层的封闭性越好,断层上部封闭性要好于下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双城地区构造、烃源岩特征、沉积特征、油水关系及油藏类型和油气成藏特征的分析,认为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排烃能力,分流河道砂体为油气聚集提供较好的沉积环境,大量排烃期前形成的断层有利于油气的聚集与保存。研究区没有统一油水界面,双城地区以断层-岩性油藏为主。区内扶杨油层的油气成藏受构造、储集条件、断层和储层匹配形成的有效圈闭和优势运移通道4个因素控制。明确了下一步的勘探方向,并已在指导勘探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陈官庄地区沙四下红层沉积及成藏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官庄地区沙四下亚段的勘探及认识程度非常低,尤其对红层沉积体系、储层分布及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及油藏分布规律的认识尚不明确.通过对研究区储层沉积体系和成藏主控因素的深入研究认为,陈官庄地区沙四下亚段红层为物源来自广饶凸起的冲积扇沉积,储层物性较好.红层主要形成2种油气运移模式,油气成藏受控于构造背景、断层、储层分布及断层封堵4方面的综合因素,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本区构造、构造一岩性2种油气藏.通过研究分析,指出了研究区不同类型油藏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8.
A区块位于松辽盆地三肇凹陷东北部,勘探程度低。通过开展油藏成藏主控因素分析,提出A区块扶余油层成藏主要受分流河道、断层和砂体有机匹配、有效圈闭和后期保存条件等4个因素控制,可以有效地指导该区勘探部署,为该区寻找规模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松辽盆地肇源南地区油气成藏条件和成藏特征分析,认为该区油藏类型主要为构造-岩性和岩性油藏2种类型,油气成藏主要受控于4种因素:地层超压——油气运移的原动力;断层和渗透性砂体——油气运移通道;河道砂体——油气聚集的载体;有效圈闭——油气聚集成藏的关键。以上认识明确了研究区下步勘探方向,并已在指导勘探实践中取得较好成果。  相似文献   

10.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经历了下断上拗的发展演化历程。古近系复杂断块油气成藏研究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重点。位于②号断裂东段的涠洲D-8含油构造经历了研究-钻探-再研究-再钻探的循序渐进、层层推进的勘探历程。该构造已钻3口井反映该区带成藏模式主要为岩性油藏,储层为来自东北长轴方向不同期次的砂体,但仅具有大的沟源断层的砂体才能成藏。经精细刻画该构造区发育多个具备沟源断层的砂体,还具有较大勘探潜力。   相似文献   

11.
松辽盆地B区块以扶余油层为主要勘探目的层,地震资料解释成果表明该区断裂十分发育且均匀分布,断裂组合方式多样,断裂平面条带性明显,为油气提供了良好的运移及遮挡条件,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油水分布主要受构造和断层所控制,纵向上主要为上油下水;油气成藏受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及运移和圈闭等条件约束,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及运移等优势条件为油气成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高邮凹陷许庄地区泰州组构造、沉积及烃源岩演化特征进行综合研究,总结了泰州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并结合油气勘探实践,建立了泰州组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认为,泰二段有效烃源岩控制了油气藏平面分布范围,区域主干断裂控制了油气富集区带,区域盖层控制了油气纵向分布。许庄地区泰州组油气有三种成藏模式:第一种是储层侧向运移、反向正断层封堵形成的成藏模式;第二种是控凹大断层垂向油源沟通、小型构造或岩性圈闭控制形成的成藏模式;第三种是储层侧向运移和断层垂向沟通组合控制油气疏导,在断块、鼻状构造圈闭区带形成的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乌夏地区断裂与不整合的发育特征、断裂与不整合对油藏的控制和成藏作用等方面的分析,认为乌夏地区目前滚动勘探主要目的层的油藏主控因素随深度不同而不同,不整合的输导是侏罗系以上层位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是不整合,而深部断裂系统是三叠系及其以下层位油气成藏的关键控制因素。通过油藏主控作用分析,预测油气的富集层位,揭示油气的分布规律,有效地指导了该区的滚动勘探。  相似文献   

14.
胥良君  吴育林  江巍  梁虹  秦俐 《煤炭技术》2013,(11):171-172
阿姆河右岸区块是阿姆河盆地重要的油气富集区,构造多期次性,断裂复杂多类型。通过研究表明,研究区基底地层以正断裂发育为主,明显控制地层沉积厚度。盐下断裂演变为逆断层,并伴生大量圈闭。盐上地层以走滑断裂为主,既发育有正花状又有负花状构造样式,平面上既有左旋走滑,又有右旋走滑断裂。阿姆河右岸油气成藏模式主要有沿断层成藏模式和同层成藏模式,基于此提出了沿凹陷、顺断层找圈闭的勘探思路。  相似文献   

15.
战静  王战 《资源与产业》2010,12(5):138-141
牛居油田是辽河坳陷内的一个富油区,具有30多年的勘探开发历程,牛74块是典型的岩性—构造油藏,在复杂断块滚动勘探研究过程中,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不断认识该区的构造、储层及油气成藏规律,但随着牛74块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滚动扩边的难度越来越大。牛74块目的层地震反射层的层位标定不准,周边断层的位置、走向等因素直接影响到滚动扩边成效,运用VSP测井技术,可以从不同方向地震测线上落实断层的走向和方位,进而证实圈闭落实程度。通过在牛74块实施VSP方法结果的应用,加强了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确定断层是否存在或其确切位置,准确落实构造形态和断层展布,为牛74块滚动扩边提供可靠地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松辽盆地北部哈尔温油田萨尔图油层的油藏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认为研究区萨尔图油层油气主要来自于下伏青一段烃源岩,依靠油源断裂垂向或侧向运移至三角洲前缘砂体中富集成藏,油水关系复杂.构造、断层和砂体有机匹配,在凹陷低部位形成岩性透镜体油藏、在斜坡带形成断层(构造)—岩性油藏、在构造高部位形成岩性—构造或构造油藏.  相似文献   

17.
长洋淀潜山雾迷山组油气成藏规律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洋淀潜山构造带于70年代中期发现并投入早期勘探,期间由于对雾迷山组油藏认识不清楚,使勘探开发工作停滞。2006年长3井的钻探成功,打破了多年来古潜山勘探开发的沉寂局面。在长3井喜获高产油流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潜山地层区带统层对比分析工作,落实潜山地层分布特征,深化区带地质构造特征研究,精细刻画断块构造断裂格局,重建长3潜山油藏成藏模式,进行雾迷山组油气成藏规律再认识,从而实现长洋淀潜山油藏的整体评价建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曲堤地区是惠民凹陷南坡油气最为富集的构造带,但随着勘探的深入,勘探难度日益加大,勘探方向也不明确,亟需进一步梳理油气成藏要素,总结成藏规律,寻找油气富集部位。本文从油气藏分布特征研究入手,对该区已发现的油藏进行精细解剖,通过成藏要素的详细分析,总结了油气运聚规律,明确了油气富集区。研究结果表明,夏口断层分段启闭性控制了油气的注入部位,继承性构造背景决定了油气的输导方向,三级断层控制油气分带,四五级断层分割含油条带,储层分布及剥蚀线共同控制了鼻状构造高点油气的富集部位,曲堤东鼻状构造南部剥蚀区是油气可能的富集区。  相似文献   

19.
准噶尔盆地北缘哈拉阿拉特山哈深2井在老山上获得10.08 m~3/d的工业油流,揭示了该区重大的勘探潜力。通过对该井油气来源、充注期次等的分析认为:哈深2井油藏为成熟的中质油、干气混杂,来源于哈拉阿拉特山下部深埋的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油气成藏时期为哈拉阿拉特山主体形成之后,侏罗纪时期烃源岩深埋达到高成熟,早期断层活化与后期新形成的断层联合输导,并在有利储层中聚集。  相似文献   

20.
分析盐构造活动的演化过程对于了解含盐盆地的油气成藏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当前国际构造研究和油气勘探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滨里海盆地S区块内盐间地层中的构造行迹进行分析来了解S区块盐构造演化过程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在滨里海盆地S区块二维地震测线构造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将盐间地层划分为与盐丘呈整合接触的扇形生长地层和不整合接触的水平刺穿地层。分析结果表明水平刺穿地层形成于早期刺穿的盐丘附近,时代为晚二叠-早三叠;扇形生长地层形成于后期非刺穿的盐丘附近,时代为早三叠-晚三叠。整合接触型盐丘和不整合接触型盐丘在古构造高度上存在着差异导致了它们在油气成藏能力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