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王乐 《中外建筑》2005,(4):70-71
北京四合院住宅形制与中国传统宗法伦理观念相呼应.用"礼"的哲学世界观阐释四合院住宅中内外有别、尊卑有序、主次分明等空间秩序,发掘和把握四合院住宅的伦理功能.  相似文献   

2.
院落简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勇 《山西建筑》2007,33(6):22-23
基于父子住宅的案例简介,借用传统民居北京四合院等案例,从平面分布、院落布局、空间层次以及反应出来的伦理关系等方面与其进行了比较,讨论了在当代中国核心家庭结构之下低密度住宅的适应模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一个新中式风格的住宅项目——“嵩明四合院”,进行了对新中式建筑兴起的原因及中国建筑的建筑内涵、人文精神的研究,阐述了该项目所体现出的中国建筑的伦理美、自然美和意境美,以期倡导新中式建筑理念进一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介绍了太原的传统住宅形式———四合院的类型与布局特色,并从阶层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类型四合院的特点,以期对相关的住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浅谈北京四合院的空间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媛欣  周越 《山西建筑》2009,35(8):18-19
论述了北京四合院的空间特点,探讨了北京四合院赋予诗意的空间设计、点线面的有机构成及灵活多变的空间组合,并指出北京四合院的空间设计理念对当今的庭院及住宅空间设计值得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金岩 《中外建筑》2003,(3):60-62
北京四合院的继承和创新设计既要弘扬传统四合院精神,又要满足现代人民生活的全面需求。由此作者总结了人们对现代北京四合院的要求,并提出了“现代北京四合院”的住宅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建筑四合院不仅非常适合居住,而且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很深的文化属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文中介绍了中国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分析了四合院的建筑属性,即社会性、政治性、伦理性。  相似文献   

8.
跃层四合院     
利用四合院讲新情,便交往的优势,结合跃层住宅的讲独立,保私密的长处,互补组合,创造新型跃层四合院。  相似文献   

9.
中国庭院式住宅近来颇受世人瞩目,北京四合院在中国庭院式住宅中具有代表性,比较准确地描述介绍它是很必要的。现在仅以当前被多数高等院校建筑系当做教材使用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建筑史》住宅章的北京四合院一节文字为例,提出若干可商榷之处,发表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四合院形制的住宅历史久远,分布范围也较为广泛,在居住建筑类型中北京的四合院可称为典型的形式。它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家族制、宗法观念的自然产物,同时随着地区的自然条件与风俗习惯而发展起来的。那时人们生活起居既要有尊卑上下,又要内外有别,主从分明,这种设计主导思想也是我国当时社会条件下的居住建筑普遍的原则。因此可以说北京四合院住宅的形制是我国自古以来居住建筑的延续。早在《殷墟书契》中就有类似四合院形体  相似文献   

11.
北京四合院是中国北方民居和庭院式住宅的代表。论文简述了北京四合院与园林的关系;北京四合院的组成要素、空间构成和构造;从选址、平面设计、尺度、多样性、创新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园林中四合院的设计方法,使其既能满足建筑使用的要求,又能很好地融入园林环境之中,成为园林环境的点睛之笔,让北京四合院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设计方案,论述了“天人合一”的“新四合院”型健康住宅模式,探讨了符合人们需要的住宅设计新理念。  相似文献   

13.
米硕成  李亚光 《山西建筑》2006,32(22):30-31
在对京郊小城镇住宅情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健康住宅的技术要点,并结合北京传统健康建筑四合院的特点,为北京郊区建造健康住宅提供了理想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北京传统的居住建筑——四合院住宅不仅布局严紧,建筑工艺考究,而且十分注重装饰,在砖、石、木构件上面进行雕刻和彩绘是主要的装饰手段。自元代在京城创建大片胡同、四合院之后,雕刻在民间住宅中便有了广泛的应用领域,而明、清时期,又是中国资本主义由萌芽到产生、发展的时期,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国传统四合院中大家庭居住模式和共享庭院空间的分析与借鉴,提出了在多层集合住宅中建立"空中四合院"的创新设计构思,并对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北京的胡同是历史悠久的中心城区,它精致的城市结构由狭窄的街道和四合院建筑共同组成。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很多胡同都被破坏了。许多单层四合院住宅被高楼大厦所取代。  相似文献   

17.
指出四合院住宅是建筑与庭院完美结合的理想化居住空间,从院落的营造与构成、局部构件、庭院模式及居室设计等细部特征出发,由表及里的阐明了四合院所传达出的古人追求和谐的居住理念,从而促进现代建筑及环境设计。  相似文献   

18.
正id+c:我们看到您完成的项目中,经常用到"庭院"和"天井"的概念,最典型的是北京四合院天井住宅,以及去年的海棠公社住宅中也有看到天井元素。您为何对这种空间组织形式如此"情有独钟"?韩文强:依靠"院落"这个元素来组织空间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特征。尤其是中国北方地区的四合院,四合院把重心放在"院"字上,足见"院"对于居住生活的重要性。而由于南北自然环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北京的平房四合院居住区经过不断演变、发展与完善,逐步形成了一些共同的形态特征。明清以来,北京的四合院、特别是王府和达官贵人的住宅都依照严格的规制而建造。这种传统的规制决定了一座四合院的面阔、进深、檐高及曲线形屋顶形态等。笔者通过对北京西城区西四北一条至八条和东城区东四一条至八条四合院的调查,对其形态和尺度进行了初步分析与研究。 三进四合院 两进四合院 一进四合院 1 历史上的城市架构   一般而言,经过规划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其平面布局都较规整。由元代刘秉忠等人规划建造的北京旧城就是…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住宅的形式与内涵日益丰富,而且逐渐成为文化的载体。北京四合院作为中国民居的典型代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美国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草原式住宅也是植根于美国本土文化的。北京四合院与草原式住宅在选址、布局、造型和色彩装饰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它们鲜明地反映了各自的社会文化与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将两者进行对比发现东西方建筑的特征与差异,并由表及里,进而分析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此来探讨文化差异对于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