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秦山核电厂压水堆燃料元件堆内考验,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重水试验堆上高温高压考验回路中进行,组件平均燃耗25010MWd/tU。描述了考验组件结构及工艺制造、考验装置结构、辐照条件、考验参数(功率、燃耗)的确定,并对燃料组件、燃料棒、辐照装置堆内性能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2.
蒙特卡罗方法在反应堆物理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蒙特卡罗 (MonteCarlo简称MC)方法对高通量工程试验堆的堆芯物理进行了计算 ,计算了该堆的 5个临界装置的有效增殖系数keff以及一个实际运行的复杂堆芯中考验回路内的考验燃料元件的中子通量 ,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3.
正"国产新锆合金小组件辐照考验"课题组在完成辐照技术方案与组件设计加工的基础上,利用堆外高温、高压试验回路,开展了国产新锆合金模拟小组件的堆外水力冲刷试验。试验旨在验证国产新锆合金考验燃料组件在设计冷却剂流动条件下的流动特性及结构稳定性,为国产新锆合金考验燃料组件的设计验证及入堆辐照考验的安全评审提供依据。冲刷试验段由承压容器、模拟燃料组件和组件支座组成,其结构示意图示于图1,横截面结构示于图2。  相似文献   

4.
为了验证秦山核电厂燃料元件的堆内性能,在重水试验堆开展了3×3-2小元件堆内综合辐照考验。本文就影响考验结果的若干技术问题和考验条件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充分论证了该试验具有的实际意义。考验件在堆内经历了相当电厂堆稳态工况和一般事故工况的考验。 考验棒最大燃耗达34GWd/tU,棒最大表面热负荷达1.39MW/m~2。在整个考验过程中没有发生考验棒的破损。文章最后就考验结果在验证燃料元件性能及其在电厂堆内安全可靠运行方面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以PDMS为设计平台,对研究堆考验回路工艺系统进行三维数字化布置设计。针对单体大空间类型考验回路工艺间内设备实行系统分区化布置和模块化建模,高效实现了设备与工艺间空间合理匹配;管道系统分区及单元化的量化定性,从设备角度划分了整条回路各区域管道布置的优先级,使系统管道布置工作清晰明了且具有逻辑性;同时,结合系统间管廊化布置,使整条回路系统管道布局在满足工艺功能的前提下高度集约化。最后,通过PDMS自身的模型校验功能,保证了布置设计工作的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6.
为了验证秦山核电厂燃料元件的堆内性能,在重水试验难开展了3×3—2小元件堆内综合辐照考验。本文就影响考验结果的若干技术问题和考验条件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充分论证了该试验具有的实际意义。考验件在堆内经历了相当电厂堆稳态工况和一般事故工况的考验。考验棒最大燃耗达34GWd/tU,棒最大表面热负荷达1.39MW/m_2。在整个考验过程中没有发生考验棒的破损。文章最后就考验结果在验证燃料元件性能及其在电厂堆内安全可靠运行方面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前,研究堆的类型曰趋多样化,有重水堆、轻水堆、气冷堆和正在研制的核聚变堆,不同的堆型,回路系统的配置相差很大,如101重水堆有与重水氦气有关的几个回路系统,49.2游泳池式堆也有与轻水有关的几条回路。但采用轻水作冷却剂,重水作反射层的堆,至少需设置十几条回路。CARR是一座轻水作冷却剂、重水作反射层的研究堆,回路系统设计时主要参考了国内外一些研究堆,如HWRR、ORPHEE堆,HANARO堆、FRM—Ⅱ等。  相似文献   

8.
由意大利引入ESPRESSO钠回路是为意大利的PEC快堆进行燃料元件考验和热冲击试验而建造的,该台架的寿命和性能已不是原始设计值。同时由于是高温设施,经过拆卸和重新安装,特别是焊接的质量和检验的标准不同,对设备的安全运行均有重要影响。本工作对ESPRESSO钠回路管道应力进行分析和计算,判断回路管道的应力分布水平,最终通过调整恒力吊架来保证回路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9.
利用精细注量率重组和注量率形状因子的乘积方法对高通量工程试验堆的考验回路和堆芯燃料组件内的功率分布进行重组 ,并给出全堆芯的热点因子及其出现的时间 (燃耗步 )、组件位置、轴向位置、径向环位置和环向角度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冷中子源装置采用单相液氘作为冷中子慢化剂,液氘慢化剂通过堆内装置热虹吸回路封闭式自然循环和氦气夹层内低温氦气(约19 K)的冷却维持在液态状态。CARR冷中子源氘系统充氢调试的主要目的是采用氢替代氘进行首次氢装载、运行考验和氢卸载试验,验证氢装载/卸载操作程序;通过氦气制冷系统中氘气体分析仪测量氦气中的氢含量以进一步检查冷包及热虹吸回路的密封性。在充氢之前不开堆情况下启动冷源系统备用模式(SO)运行,采用含有200ppm氘气的混合氦  相似文献   

11.
用全胶凝工艺控制UO_2微球的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胶凝工艺已经发展成为制造10MW高温气冷堆燃料芯核,UO2微球的优选工艺;本文通过批量试验和工艺参数的控制,实现产品质量和产率的控制。批量试验结果表明:藉助于分散频率和胶凝条件的控制,实现了微球尺寸和球形的控制:藉助于烧结参数,其中包括氢气氛、温度和时间等的控制,能够实现微球密度和O/U比的控制。在批量试验中微球产品的产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2.
文章叙述了改建的重水研究反应堆(HWRR-3)和高温高压回路的噪声分析。利用多路模拟磁带仪记录中子、温度、流量和压力的信号。这些信号利用SD 375型动态信号分析仪进行分析,求得自动功率谱密度(APSD)、互功率谱密度、相位、相干和传递函数等。在正常工况下在APSD上2.3 Hz和6.8 Hz两处均有占优峰。在异常工况下,在APSD上0.7 Hz处另有个占优峰。在故障工况下,0.7Hz的占优峰分解为0.5Hz和0.9Hz的两个互相重叠的峰。  相似文献   

13.
刘原中 《辐射防护》1994,14(1):10-14
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正常运行工况下向释放的气载放射性物质主要有6种来源,本文介绍了计算这6种来源的气载放射性物质向环境的释放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压水堆核电厂一、二回路水化学及腐蚀的监测情况,综述了高温高压电化学测量系统的模拟研究现状,探讨了在线电化学测量的三种研究方案,并以实时电化学腐蚀电位(ECP)的测量为例说明了其在核电厂评价及运行工况优化过程中的作用,指出在线电化学测量技术在核电厂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多级临界安全混合澄清槽,进行了高加浓铀连续逆流萃取二循环(铀净化循环)槽运行的实验研究,得到了各级铀酸分布曲线,与试管串级的实验结果相符合。测定了界面高度与接触相比。运行过程中,液面高度小于临界安全限定值。铀的回收率>99.9%,2D槽萃取段的级效率>90%。  相似文献   

16.
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芯出口需设置热气联箱,以使氦气得到充分的热混合。使用两流体方程无量纳化分析方法导出相似准则,得到了热气联箱在缩小模型比例的系统上以常压小温差空气代替主压大温差氦气进行热工水力学模拟试验研究时应遵循的模拟准则,即几何准则、流动准则和传热准则。  相似文献   

17.
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两相流不稳定性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蒸汽发生器立式上升流动螺旋管内高压汽-水两相流不稳定性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螺旋管中存在压力降型、密度波型和热力型脉动。采用无因次分析法得到了预测系统稳定的经验关系式,并得到了判断系统稳定性的界限图。同时对蒸汽发生器立式下降流动螺旋管与立式上升流动螺旋管的不稳定性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实际蒸汽发生器两相流不稳定性进行了预报。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研究了硫酸铜对邻碘马尿酸标记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硫酸铜对邻碘马尿酸的标记反应具有显著的催化效果,少量的硫酸铜不但可以降低邻碘马尿酸标记反应的温度(115℃),使邻碘马尿酸标记快速(10min)、高产额(标记率为99%),而且还可以控制邻碘苯甲酸的生成和标记(标记率<1%)。此外还研究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邻碘马尿酸(或邻碘苯甲酸)标记率的影响,以及邻碘马尿酸(或邻碘苯甲酸)与放射性碘离子同位素交换反应的动力学规律。并初步讨论了硫酸铜在邻碘马尿酸标记过程中的催化机构。  相似文献   

19.
对高温气冷堆中燃料球运行情况的准确监测是保障反应堆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针对原有探测器的不足,利用穿透式涡流检测原理提出了新型对装式燃料球传感器。运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该传感器的电磁场数值计算模型,对传感器结构参数和检测参数进行了分析和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过球信号信噪比高,对连续过球具有很好的分辨率,满足反应堆现场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利用SPS,红外光谱,凝胶含量测试及辐照失重等方法,研究了聚偏氟乙烯(PVDF)的辐射效应及其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剂量范围内,提高辐照温度,明显地有得辐交联反应。在高温下,PVDF中不饱和双键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交或支化结构的进一步脱HF反应实现。而室温条件下,含氟自由基脱HF形成稳定的共轭多烯,也是导致双键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