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广珠轻轨对南朗段天然气管道杂散电流干扰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监测广珠轻轨中山段对南朗段产生的杂散电流干扰,分析了轻轨产生杂散电流对南朗段天然气管道的干扰情况。结果表明,在轻轨经过南朗段是产生严重的杂散电流干扰,干扰峰值大于12V;在无轻轨经过的管段是无杂散电流干扰。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泄漏到大地的杂散电流日益增多,这些杂散电流会对埋地燃气管道造成干扰。本文对北京市埋地燃气管道所受地铁杂散电流干扰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测,分析了干扰的程度和范围;研究了管道与地铁相对位置对杂散电流干扰的影响规律,同时探讨了北京地区地铁杂散电流干扰下管地电位的波动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管道与地铁间距的减小,干扰越来越严重,并且在相同间距下交叉点的干扰程度大于并行段。地铁检修站附近的管道受杂散电流干扰更大。北京地区地铁杂散电流干扰下管地电位的波动周期主要分布在50~200 s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减小杂散电流对南朗段天然气管道的干扰,消除杂散电流腐蚀隐患。方法利用沿线阴极保护电位测试、SCM检测等技术对南朗段管道的杂散电流干扰情况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实施排流设计与改造。在009—019测试桩中设计6个排流点,用固态去耦合器排流技术实施排流改造。改造完成后,对排流效果进行验证。结果检测表明,杂散电流最大干扰值达16.839 V,杂散电流密度达393A/m~2,干扰长度为8 km。杂散电流干扰来源于电气化铁路,在铁路运行时间段存在杂散电流干扰,在铁路停运时间段无杂散电流干扰。改造完成后,杂散电流干扰电压降至了4 V以下。结论该排流技术的应用有效减小了南朗段埋地管道的杂散电流干扰,使其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消除了杂散电流腐蚀的隐患,保障了南朗段天然气管线的安全运行。杂散电流干扰的检测与排流技术可以用于消除铁路等对埋地管道杂散电流腐蚀的影响,对受到新建带电结构影响的管道的防护工作具有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直流杂散电流干扰会造成钢制管道快速腐蚀。近些年来,由于直流杂散电流干扰,国内外多条钢制管道发生腐蚀穿孔事件。最近几年,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大面积上马。轨道交通形成的直流干扰,直接对周边钢制管道产生了腐蚀隐患。因此,如何组织开展管道直流杂散电流干扰治理,是管道技术管理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阐述了中石化销售华东公司成品油管网某管段的直流干扰治理实践,研究轨道交通直流干扰的特性,分析相关数据,探讨治理手段,寻求直流杂散电流干扰治理的有效治理措施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管道杂散电流监测及川西气田监测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杂散电流产生的原因,分析了监测的原理,并以实例说明管道腐蚀杂散电流监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国内外交流杂散电流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目前天然气管道交流杂散电流干扰的判据和常见检测方法。介绍了榆济天然气管道JLS110-JFY127段交流杂散电流的干扰现状,选取裸铜线作为接地极结合固态去耦合器进行排流施工。利用HC-069储存式杂散电流测试仪对11个测试桩管地交流电位进行连续监测,对比分析了排流前后的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密度。结果表明:固态去耦合技术的排流效果良好,可对今后交流干扰的解决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广州地铁一号线杂散电流腐蚀防护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煜 《腐蚀与防护》2001,22(8):360-362
利用中国矿业大学生产的ZSNJ-I型杂散电流自动监测系统测量记录的数据,分析了广州地铁一号线杂散电流腐蚀的防护情况,证明广州地铁一号线的结构钢筋没有严重的杂散电流腐蚀,对今后如何更好的防止杂散电流腐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地铁杂散电流评价方法的分析,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给出了地铁杂散电流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利用MATLAB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通过广州地铁一号线杂散电流监测系统得到的数据对杂散电流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减少漏报率,提高地铁杂散电流腐蚀状态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深圳地铁发展迅猛,泄漏到大地中的杂散电流可导致埋地管道腐蚀加速。对深圳地铁杂散电流干扰下的输水管道进行检测,确定管道的自腐蚀电位,探讨试片材质和表面状态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管道受杂散电流干扰的规律。结果表明:杂散电流干扰程度与地铁和管道的相对位置有一定的关系,随着管道与地铁间距离减小,管道受到杂散电流干扰越来越严重;并且在相同距离下,交叉段受到干扰程度要大于平行段。同时不同材质的管道抗干扰能力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地铁和管道的不断建设,由杂散电流引起的管道腐蚀问题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因杂散电流分布复杂且影响因素众多,导致埋地管道的有效防护成为实际工程中的一大难题。为了更好地解决杂散电流对埋地管道的干扰问题,详细介绍了杂散电流的分类、腐蚀机理和干扰指标,从地铁和管道2个角度综合论述了国内外学者对杂散电流分布模型、杂散电流源保护和埋地管道排流措施及其杂散电流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明确了进一步完善杂散电流分布模型的精确模拟和发展新型杂散电流监测新技术对于埋地管道的防护意义重大,并对未来管道受杂散电流干扰问题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能够为研究人员开展管道杂散电流干扰研究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1.
A new detection method has been presented of stray current field interference on underground metal structures. The method employs 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ation (STFT). This method of analysis allows determination of signal spectral power density changes (e.g., structure potential) in the function of time. In the paper results have been presented of total time-frequency analysis of a pipeline potential in a stray current field generated by a tram traction. The presented results have unequivocally shown that the described method allows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the stray current source and determination if it interacts with the underground metal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输油管道和电力设施建设迅速发展,由于空间地理位置限制,管线与电力设施不可避免地并行铺设,杂散电流对埋地管道的腐蚀问题日益突出.根据干扰源不同,可将杂散电流分为直流干扰与交流干扰.分别从直流和交流杂散电流出发,介绍了杂散电流的主要来源、形成原因及腐蚀危害;了解了二者的腐蚀特征以及腐蚀速率差异.通过调研国内外杂散电流腐蚀的相关研究,对直流腐蚀与交流腐蚀机理进行了系统论述与总结,并对交流腐蚀速率低于直流腐蚀速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分别介绍了直流杂散电流与交流杂散电流的排流方法与排流装置,分析了每种排流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为实际工况中排流方式的选取提供了参考.最后,针对目前杂散电流腐蚀难点,提出了有待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对鞍钢厂区地下管线进行牺牲阳极,外加电流及排流相联合的阴极保护,经过近8年的实践证明,保护效果良好,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张承典  陆希诚 《腐蚀与防护》1998,19(1):25-28,35
采用四通道快速数据采集存储器和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对紧靠上海地铁一号线沪闵路段的地输油管道受杂散电流干扰的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测。测试结果说明干扰来源于地铁列车的运行。其特点是双向动态干扰,没有固定的阴极区和阳极区。从实际条件出发,利用原来保护该输油管道所埋设的镁阳极作接地床,采用极性接地排流方式来抑制杂散电流干扰,各处的排流效果介于60% ̄100%。  相似文献   

15.
埋地钢质管道杂散电流的检测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机动轨车及电力网络的快速发展,其引起的杂散电流给埋地钢质管道造成的快速腐蚀已严重危害管道安全。首先介绍了常见的杂散电流干扰源及其可能造成的严重危害,接着介绍了杂散电流是否存在及干扰源定位的检测判断方法,之后介绍了当前常用的杂散电流防护与排流方法,最后以工程实例说明杂散电流的检测、判断方法和排流改造及效果整个过程。文章系统地从杂散电流的来源、判断、干扰源确定及排流和效果评定介绍了埋地钢质管道杂散电流防护工程的流程。  相似文献   

16.
Corrosion of copper, nickel, lead and aluminium in 1 N sulfuric acid by alternating current In view of the possibility that alternating current might flow to underground structures as a stray current the corrosion behaviour of steel in 1 N sulfuric acid has already been investigated. The study has new been extended to the effect of alternating current (50 cycles) on the behaviour of Cu, steel, Ni, Pb and Al. In this study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corrosion of these metals is increased by the current to 3 to times the normal corrosion, depending on the nature of the layer eventually formed by corrosion products and on the polarizability of the metal. Aluminium forms a protective layer having insulating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7.
杂散电流是指在管道周围土壤环境中漫流的一种大小、方向都不固定的电流,这种电流对金属管道的腐蚀称为杂散电流腐蚀,属于电解腐蚀范畴。杂散电流在管道中的流动会加速管道的腐蚀,对管道的安全性产生极大的影响。有杂散电流干扰的管道中,需要对管道实施排流保护,排除管道中的杂散电流。而杂散电流的排流工程是否合理充分,则需要应用相应的检测手段来测定。本文是在已经采取杂散电流排流保护的管道上,通过测量管道上的阴保电位、交流电压和交流电密度来判定管道的杂散电流排流情况。  相似文献   

18.
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观察和分析了交、直流杂散电流干扰下Q235钢在海南土壤中的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并对腐蚀过程的电化学参数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杂散电流腐蚀具有明显的电解腐蚀特征,电流流入金属构件部位成为阴极而受到保护,电流流出金属构件部位成为阳极而受到腐蚀;交、直流杂散电流腐蚀具有集中腐蚀特征,腐蚀产物呈絮状,产物层均有明显裂纹、分层、脱落现象,对基体不具有保护作用;交、直流腐蚀产物组成大致相同,主要为Fe3O4、Fe2O3,伴有少量FeS;杂散电流的存在会加剧Q235钢腐蚀,在同等外加电流下,交流杂散电流腐蚀的危害程度是直流杂散电流腐蚀的1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