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核桃壳过滤-超滤工艺处理油田含油污水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核桃壳过滤器-超滤装置组合工艺处理油田含油污水,可以实现含油污水的油、悬浮物和颗粒的去除。研究了核桃壳过滤器、超滤装置的除油去浊性能以及超滤装置的水通量变化和膜的清洗方法。结果表明,处理后水中油的质量浓度由115.70 mg/L下降为0.33 mg/L,粒径大于1.0μm的颗粒由原来的1 545 686个/mL下降到13 624个/mL,颗粒平均去除率为99.09%,悬浮物质量浓度由18.06 mg/L下降到0.56 mg/L,滤膜系数由3.16上升到28.61。采用该组合工艺处理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后的水质可以满足SY/T5329-94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中A1类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能源与环保     
利用生物技术处理含油废水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展的“人工固化工程菌处理含油废水”研究项目,通过了黑龙江省科技厅主持的专家鉴定。据介绍,含油废水主要来源于石化行业的采油、炼油环节。目前处理含油废水普遍使用“老三级”除油工艺,即隔油、一级气浮和二级气浮、生化处理。人工固化工程菌除油装置就是替代二级气浮装置的。隔油阶段主要除去水中的重油,而不沉淀、不上浮的乳化油和溶解油则无法去除,需要进行两次气浮处理,就是在水中通入细小气泡,让乳化油和气泡粘附在一起,气泡上浮的同时,就将乳化油带上水面。这种二级气浮工艺复杂,基建投…  相似文献   

3.
PVDF管式膜处理乳化油废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PVDF管式膜处理含乳化油废水,研究了膜面流速、运行时间等操作条件对膜通量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确定了合适的操作条件。在此操作条件下,对1g/L的乳化油废水,膜的稳定通量为60 L/(m~2·h),乳化油截留率达99%,处理后油含量<10 mg/L,完全达到回用和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提高含油废水处理效率,对新型(管式反应、高效溶气)溶气气浮装置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流量0.50 m3/h、PAC投加量60 mg/L、回流比20%、溶气压力0.60 MPa、絮凝速率0.80 m/s条件下,该装置对含油废水中油和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6%和85%,去除效果良好,运行稳定,在含油废水及更为广泛的废水处理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采用膨胀石墨深度处理油田废水,并与纤维球进行了对油田废水处理效果的比较。每克膨胀石墨可处理16.3 L含油废水,而每克纤维球可处理6.2 L含油废水,其出水都达到了国家回注水标准(含油量小于10 mg/L)。膨胀石墨对废水水样中油吸附效果与过滤速度成反比,即过滤速度越小,吸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气浮—缩聚—SBR工艺处理油墨生产废水,通过加药气浮去除油墨废水中的悬浮油、乳化油后再进行碱性缩聚,使废水中的醛类变成生化的碳源,再进入SBR生化反应器进行降解,出水指标CODCr可降至150mg/L以下。  相似文献   

7.
超滤处理乳化油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对乳化油废水适应性很强,在不同浓度下,其除油率可达到95%以上.当料液乳化油浓度在365 mg/L以下时,出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当料液温度维持在20~26℃,膜组件在操作压力为0.1 MPa,膜面流速为2 m/s运行约4 h时,膜通量稳定在38.4 L/(m2h).  相似文献   

8.
利用嗜油菌NY3菌的固定化生物膜处理含油废水.用静态曝气法确定固定化时间、载体量、固定化液初始pH值.确定生物膜处理运行的HRT,并评估生物膜循环使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载体10 g/L,pH7.5~9.0,固定51 h,膜生物量达488.32 mg/g.其处理含油废水最佳HRT为6 h,出水油量在1.38~3.2 mg/L.废水处理后,将载体置于营养液中培养15 d,膜上NY3菌能将所吸附的油降解,使其恢复活性,并可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9.
膨胀石墨深度处理油田废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膨胀石墨深度处理油田废水,并与纤维球进行了对油田废水处理效果的比较。每克膨胀石墨可处理16.3L含油废水,而每克纤维球可处理6.2L含油废水,其出水都达到了国家回注水标准(含油量小于10mg/L)。膨胀石墨对废水水样中油吸附效果与过滤速度成反比,即过滤速度越小,吸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
微波催化载铁GAC处理乳化油废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铁离子附载量的颗粒活性炭(GAC)在微波条件下对乳化油废水进行处理,通过正交试验,讨论了微波催化氧化处理乳化油废水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油去除率探讨了乳化油废水催化氧化动力行为.结果表明,微波作用时间是乳化油废水处理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GAC上Fe离子附载量为33.32 mg/g、微波处理功率为720 W、微波处理时间为45 min,出水COD值及油含量达到排放标准.在乳化油废水的微波催化氧化处理过程中,油去除率与处理时间的关系满足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河口飞雁滩油田聚驱后含水上升和产量递减快的问题,研制一种由油溶性合成高分子和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的乳化树脂深部调驱剂,调驱剂在水中可形成粒径小于2μm的稳定分散体系。该技术主要利用炼油中油溶性树脂由催化裂化的副产物聚合而成,属线性高分子。室内合成系列油溶性树脂,从而使该调驱剂中的高分子组分在地层中遇到水时先软化后聚合,形成可堵塞水道的成分,当高分子组分在地层中遇到油时,高分子可溶解在油中,具有堵水不堵油的优良性能。调驱剂中的活性剂成分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起到提高洗油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复合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采用该复合剂作为重油乳化剂,可使不同比例的重油和水体系得到很好的乳化。而且稳定性较好。在燃烧过程中,有较好的雾化效率手燃烧效率。  相似文献   

13.
柴油掺水乳化燃烧对NO_x与烟度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Gardner单缸柴油机掺水乳化燃烧与纯柴油进行对比试验,以检验对柴油机排放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机燃用乳化柴油能有效地降低NOx排放浓度,并对烟度排放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辽河油田曙一区超稠油乳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河油田曙一区超稠油属于劣质石油资源。用超稠油乳化制备乳化燃料油 ,是一条有效的利用途径。本研究制备了适合曙一区超稠油乳化的复合乳化剂 ,考察了温度 ,含水 ,乳化剂加入量 ,搅拌强度对乳化油性能的影响 ,并与其它的乳化剂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该乳化剂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柴油机燃用乳化柴油节油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在Froude水力测功器发动机试验台架上,借助于微机处理系统对FordInlineOHV柴油机燃用含水量10%容积比的乳化柴油与纯柴油进行了对比试验,并通过理论分析,揭示了柴油机燃用乳化柴油的燃烧特性和节油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机燃用乳化柴油能降低燃油消耗率。  相似文献   

16.
水相存在于含蜡原油体系中时,随着温降过程的发生,非牛顿型油水乳化体系的胶凝行为在具备含蜡原油属性的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性。针对油包水型(W/O)含蜡原油乳状液,考虑乳化水质量分数的影响,基于流变测量方法,识别并表征了不同乳化环境下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体系的胶凝温度界限及胶凝结构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乳化水含量的增加,以一定速率降温过程中体系的胶凝特征温度升高,相应胶凝过程中形成凝胶体的结构强度增大;在恒应力作用下,温降速率增大,任一乳化水含量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体系的胶凝特征温度均呈升高趋势,而体系的胶凝结构强度随温降速率的增大逐渐减弱。乳化水对含蜡原油降温胶凝过程特性影响规律的揭示为多相输送流动保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必要数据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石油中间乳化油破乳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减少油田采油对环境的污染,研究了中间乳化层的性状、组成。复配出一种新型特效的破乳剂,首次将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聚合铁及棉花消糖剂复配在一起作为乳化油的破乳剂,并进行了破乳效果试验,找出了该破乳剂的最佳使用条件。中间乳化油破乳后,最高脱水率为96.4%。在理论上对破乳机理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8.
以4100QBZL-2型直喷柴油机为模拟对象,采用化学动力学计算软件CHEMKIN与LLNL的n-heptane详细氧化模型为基础,对柴油机燃用纯柴油,10%、20%、30%的水乳化柴油进行化学动力学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乳化柴油带来的滞燃期延长、着火滞后等现象,是乳化燃料中的水分在缸内的物理现象引起的。从纯化学动力学方面来看,掺入一定的水分可以促进H、O、OH、HO2等自由基在低温燃烧(LTC)阶段的生成,使得着火提前。通过敏感性分析可知,掺入的水分会对n-heptane氧LTC时期过氧烷基的异构化过程及过氧化氢酮的分解都会产生促进作用,从而导致n-heptane的快速分解及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