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软交换技术的出现一方面造就了网络的融合,另一方面软交换采用了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API),方便了第三方应用的开发和新业务的引进。论文主要从软交换提出的必然性、软交换的概念和主要功能、基于软交换的增强型业务框架以及其各层问的协议等方面对软交换技术进行了论述,并对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前景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软交换的概念、从事软交换标准化研究的组织简介、软交换技术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软交换的网络结构及实现、软交换技术的功能、软交换技术的主要特点、软交换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软交换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软交换技术。  相似文献   

3.
NGN中的路由、交换及多层智能交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交换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一直是人们热炒的话题,国内各运营商对软交换技术投入极大的热情,3GPP的R4,R5和R6的核心网也采用了软交换,软交换技术在电信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电信界的高度重视。 本期《电信网技术》“网络技术”栏目,分别对软交换网络的组网结构、基于软交换的业务体系、软交换网络中的安全机制,基于软交换实现的业务及其计费、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及测试进行了介绍,以使读者对软交换技术在组网、业务、计费、协议测试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目前,软交换大规模商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软交换在组网和业务方面较电路交换网又有其自身的优势,经过电信界的努力,软交换技术将会得到发展并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4.
时下,软交换成了通信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国际软交换论坛(ISC)对软交换体系的网络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我国信息产业部紧跟国际形势的最新进展,出台了《软交换设备(呼叫服务器)总体技术要求》,对软交换标准进行了具体规定。中兴、华为、贝尔等通信设备制造商也在竞相推出自己的软交换产品。那么,软交换到底是什么技术?它对电信运营商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软交换技术的出现一方面造就了网络的融合,另一方面软交换采用了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API),方便了第三方应用的开发和新业务的引进。主要从软交换提出的必然性、软交换的概念和主要功能、应用,软交换的接口以及其各层间的协议等方面对软交换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首先对软交换技术在固网和移动网络的应用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固定软交换和移动软交换技术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网络融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网络融合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介绍了下一代网络(NGN)中的核心技术--软交换技术,并对软交换网络和传统电信网络进行了比较,指出了软交换技术的优点所在.最后对软交换技术的市场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研究在现有基于TDM技术的移动国际出入口网络引入软交换技术的可行性,并对软交换国际局的设局方案、国际侧和国内侧网络组织方案、软交换国际局的新功能需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对推动软交换技术在国际局中的应用有着重大的技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软交换技术1     
软交换技术是近几年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少厂商已开发出了自己的软交换产品,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下一代网络的试验也正在进行。本讲座将分3期对该技术进行介绍:第1期讲述软交换提出的背景、软交换的体系结构、功能及其对外接口;第2期对软交换与下一代网络的关系以及基于软交换的开放业务提供进行介绍第3期介绍软交换的应用和产品情况。  相似文献   

10.
首先对软交换技术在固网和移动网络的应用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固定软交换和移动软交换技术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网络融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网络融合方案。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软交换与NGN的区别,重点介绍了软交换组网技术的优势和软交换组网急需解决的问题,并对软交换组网技术的使用提出了一些策略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下一代网络概念的提出对软交换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的控制核心。本涉及下一代网络的特点及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下一代网络的演进策略,并对基于软交换的开放业务提供进了详细介绍。上一期介绍了软交换的体系结构、功能对外接口。下一期将介绍软交换的标准化、软交换的用和产品情况。  相似文献   

13.
软交换技术和网络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燕霞 《移动通信》2005,29(6):100-103
文章首先对软交换技术在固网和移动网络的应用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固定软交换和移动软交换技术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网络融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出网络融合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软交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辉  冯玉敏 《电子技术》2002,29(6):30-32
随着IP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向网络融合的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文章从软交换产生的背景入手,介绍了软交换技术的概念及特点,并重点对软交换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软交换技术的出现一方面造就了网络的融合,另一方面软交换采用了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API),方便了第三方位应用的开发和新业务的引进,论文主要从软交换提出的必然性,软交换的概念和主要功能,基于软交换的增强型业务框架以及其各层间的协议等方面对软交换技术进行了论述,并对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前景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梁德敏 《通信电源技术》2011,28(6):66-67,79
文中主要阐述了软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以软交换为核心的网络结构,给出了软交换在云浮局电力通信网的应用实例,对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王晓琦  卫冬 《无线电工程》2003,33(10):7-8,39
文章阐述了软交换技术以及软交换的功能及其设备,提出了支持多媒体的软交换技术系统体系结构、设备功能、开放接口、应用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目前软交换技术还仅仅处于摸索阶段,要实现利用软交换来接入各种终端设备和各种网络还需要漫长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软交换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首先分析了软交换技术的产生原因,然后对软交换技术做了简要介绍,并针对目前软交换设备所能够提供的业务,提出了软交换网的应用,最后,对采用软交换技术组网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阐释了软交换技术的概念,分析了基于软交换的开放网络体系结构和软交换的基本功能,指出了多媒体软交换在下一代网络的演进发展中的积极推动作用,对我国多媒体软交换技术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软交换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交换在继承传统的PSTN业务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软交换采用了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API),方便了第三方应用的开发和新业务的引进。本文主要从软交换的概念和主要功能以及层次结构对软交换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