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时频属性及其在油气地震地质技术中应用的综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基于非平稳信号时频分析方法研究的认识和实践,综述了地震时频分析属性在地层层序分析和地震储层研究中的应用。在对地震属性的一般性和方法阐述的基础上,讨论了利用地震方法研究沉积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技术,指出频谱分解和分频解释是地震层序分析和储层研究的核心和关键技术。给出了地震层序分析和地震旋回分析的时频分析方法和实例,以及地震储层研究中的频谱分解和分频属性提取的方法和应用效果示例。研究和分析表明:分频解释可以在不同的频带上显示不同级别的地质现象,是地震资料研究沉积环境和储层的有效手段;时频分析是实现地震分频解释的重要手段。提高时频分析方法的精度和分辨率以及在各种实际地质情况下进行实践,将会不断促进方法研究和实际应用效果改善。  相似文献   

2.
储层裂缝描述与预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多年裂缝研究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裂缝研究的相关成果,简要分析了储层裂缝研究存在的问题、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总结了储层裂缝研究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储层裂缝研究的时间序列、并扼要介绍了储层裂缝描述和预测的主要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碳酸盐岩成岩过程和孔隙类型复杂,储层物性特征变化大,岩石结构组分、世代胶结物和交代物也比较复杂多样,因此对碳酸盐岩储层研究提出挑战。微区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就是应碳酸盐岩储层研究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套综合研究方法,其也是今后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中微区元素分析和微区同位素分析是近年来在储层地球化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和焦点,微区元素分析技术已形成了从主量和次量组分到痕量和超痕量组分分析的一个完整技术体系,包括电子探针(EMPA)、扫描电镜(SEM)及核探针(SNM),同步X-射线探针(SRXRM)和二次离子探针质谱(SIMS)以及激光溶蚀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等;碳酸盐岩微区同位素分析技术主要介绍了激光显微取样C、O同位素分析技术、多接收激光等离子质谱分析技术(LA-MC-ICP-MS)和热电离子同位素比质谱分析技术(TIMS)。通过2个实例的剖析,说明了微区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在碳酸盐岩储层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微区多参数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将是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PRO/E中对数控轴钻工装干涉模型的建立和研究,探索出一种切实可行的牙轮钻头工装干涉分析三维建模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我们的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过程中,可以起到优化设计的作用,通过设置运动实现对机床加工的仿真,通过设置干涉体积和间隙等PRO/E系统内参数,提供运动过程中所监控和分析的参数以便确定是否发生干涉。通过敏感度分析、可行性/优化性分析工具,分析研究得到临界值,进而通过此临界值确定所研究参数的设计范围,对设计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检索到的地球科学世界电子期刊(GSW)数据库与页岩气相关性靠前的80篇文献,基于可视化、自动化和专业化文献分析软件RefViz的干预分析和相关文献研究,认为页岩气研究的热点主要有页岩气成藏、页岩气资源量评价和页岩的沉积研究等方面,本文也尝试应用RefViz对热点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沉积旋回的地球物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沉积旋回性分析在地层学理论研究和石油勘探开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沉积旋回级次的划分及旋回内部结构剖析是旋回性研究的基本内容。地球物理观测数据作为地层岩性、物性的反映,其中必然蕴含了大量与沉积旋回有关的信息。通过地球物理研究手段来分析提取这些信息,会大大提高沉积旋回研究的定量化水平,加深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沉积速率波动分析、频谱分析、时频分析等方法在此方面研究中的实践证明,沉积旋回的地球物理研究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层次分析是在不同尺度上、采用不同的研究手段对客体所包含的多种对象及其作用过程进行描述、解释和建模的研究方法。成油体系与成藏动力学研究需要将研究对象分为成藏空间、油气物质量、盆地流体能量、地质过程时间等4个方面进行层次分析。本文详细说明了不同层次规模上4个研究对象包含的描述内容、解释方法和分析建模等诸方面的不同之处。在层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层次归一综合评价,使成油体系与成藏动力学研究更具可操作性、准确性、使用性和定量化。  相似文献   

8.
水力压裂力学机理新探索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引入分形理论、岩石损伤力学和岩石断裂力学等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综合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数值分析等手段,主要对油气藏水压裂缝的分形特征、水力压裂裂缝起裂延伸的损伤力学模型和裂缝几何形态模拟的损伤力学模型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力图对上述水力压裂力学机理研究中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理论分析与探索,分析了相应的力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并进行了探索性的算例分析,为水力压裂力学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土壤腐蚀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壤腐蚀分类,数据集累和理论分析以及土壤腐蚀研究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土壤腐蚀研究的现状并对土壤腐蚀研究进行了展望.土壤腐蚀研究实验方法和分析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必须把电化学基本理论应用于土壤腐蚀研究中,并予以提高,提出合理的分析方法,开展快速实验室试验.找到有效的土壤腐蚀评价标准,才能快速推动土壤腐蚀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胜利油区埕北30潜山储集性裂缝预测方法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潜山油藏的岩性复杂,又经历过风化淋滤和多次构造运动,因此它的储集空间的识别和评价一直是有待攻克的地质难题,尤其是古潜山裂缝性储层的评价更困难。作者以埕北30古潜山的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和太古界片麻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化的岩心描述、实验室分析、测井分析、地震的相关分析及速度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潜山裂缝性储层的评价和预测方法。该方法对于同类油气藏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制氢转化炉炉管经常出现失效现象 ,为了弄清失效原因 ,利用宏观检验和显微分析、炉管金相组织分析和管内外表面腐蚀产物分析等方法 ,对制氢转化炉炉管失效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制氢转化炉炉管失效主要是由于材料发生碳化物析出和蠕变所造成  相似文献   

12.
根据振动理论和有限元方法,研究了钻柱振动的模态。考虑钻柱的纵向振动、横向振动及扭转振动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了钻柱振动分析的综合模型。结合实例研究了钻柱振动的固有频率及其振型,分析了跳钻和蹩钻情况下钻柱的共振频率及临界转速。该分析研究对探讨钻柱的动力学特性和现场钻具防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利用测井资料研究层序的方法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层序地层分析在地层学理论研究和石油勘探开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不同级次层序界面的划分及其内部的旋回结构剖析是层序地层分析的关键.测井资料作为地层岩性、物性的反映,其中必然蕴含了大量与沉积地层旋回变化有关的信息.通过不同方法科学的分析提取这些信息,会大大提高层序地层研究的定量化水平.测井曲线活度、深-频分析、小波分析及分析等方法的研究实践证明,利用测井资料研究层序地层是行之有效的.介绍了这些方面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4.
采油平台井口管道是腐蚀高发部位.通过对井口管道进行材质分析、电镜分析、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化学分析等方法对腐蚀形貌特征和腐蚀原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导致A06H井失效管段内壁腐蚀的主要原因是紊流形成的冲刷腐蚀和电偶腐蚀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杏白地区长6段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岩心观察与描述,综合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古生物等特征,确定研究区整体上属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以此为基础,对研究区8口取心井进行单井相分析,建立了测井相识别模式,并识别出研究区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河口坝、支流间湾4种沉积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是研究区主力沉积相带,是油气储集层。根据岩心微相分析、小层砂体形态和测井剖面对比分析,对该区及小层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了解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和变化规律,确定了其沉积过程。并根据单井相和剖面相分析,编制了研究区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恢复了长6段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6.
碰撞、爆炸灾害下海洋平台风险评估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碰撞和爆炸灾害作用下海洋平台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分析和总结了研究的方法和流程,指出了碰撞和爆炸灾害作用下海洋平台风险评估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原油中钙存在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大港原油为研究对象 ,通过加水萃取试验、实沸点蒸馏和氧化铝柱色谱四组份分析及全溶剂法四组份分析对原油中的钙和镍进行了研究 ,发现原油中的钙大部分是非水溶性钙 ,和镍一样主要富集在渣油中。但四组份分析结果表明 ,钙和镍的存在状态具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正>利用油气包裹体丰度、包裹体岩相学、包裹体荧光光谱和显微测温分析,研究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储集层油气成藏史。流体包裹体分析首先研究包裹体岩相学,即借助紫外-可见光光谱划分包裹体组合,再选择包裹体组合内的盐水包裹体和油包裹体开展显微荧光光谱、显微测温研究,最后根据均一温度、冰点温度并结合PVT模拟分析油气充注史。包裹体分析应注意:①样品的选择和处理;②利用包裹岩相学,综合  相似文献   

19.
非牛顿流体顶替机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非牛顿流体顶替机理对提高注水泥顶替效率和固井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从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3个方面概述了国内外非牛顿流体顶替机理研究概况,重点分析了非牛顿流体在井眼中的顶替过程与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实验方法与理论分析的最大不足是很难按实际的井眼条件与流体特性来研究,导致了对非牛顿流体顶替过程与机理认识的不足.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实现实际井眼条件下非牛顿流体顶替过程的可视化,通过数值计算和部分实验验证,系统分析各种因素对顶替效率的影响规律是今后的一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陆相坳陷型盆地地震沉积学研究规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总结近年来中国陆相地震沉积学研究经验,结合松辽盆地齐家地区研究实例,探讨陆相坳陷型盆地地震沉积学研究规范。地震沉积学所用基础资料包括三维叠后数据体、周边二维区域地震测线和地质背景资料以及工区钻井、测井资料。工作流程强调地震、地质资料综合解释以及地震沉积学分析、层序地层学分析和地震地层学分析的相互配合。工作流程包括井震对比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子波相位调整、追踪等时标志层、地震分辨率分析、岩石物理关系分析、地震参数筛选、地层切片处理、地震沉积相分析以及综合评价等基本步骤。要求的成果图件则包括联井基干地震剖面、层拉平相对地质时间剖面、地层切片、沉积相图等十余种。这些步骤在松辽盆地齐家地区白垩系青山口组的实例研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其研究思路、分析资料和成果图件可作为在其他陆相盆地,尤其是坳陷型盆地进行地震沉积学研究的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