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莹卷  穆杨  裴世源  周民 《轧钢》2018,35(6):45-49
高线轧机油膜轴承工况条件极为恶劣,为了保证轧机油膜轴承在多种工况下的安全性,采用有限元方法耦合求解润滑方程和温黏方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轧机油膜轴承的关键静动特性润滑性能参数,并对多种工况条件下轴承的润滑特性进行了校核。在高速重载工况下,轴承的温升偏高,可以通过增加冷却润滑油的流量或采用具有高热导率的轴承材料来加强散热;在低速重载工况下,轴承的比压较高,油膜厚度较小,可以通过增大轴承宽度来提高轴承的安全性。同时,应当减小轧机在恶劣工况条件下的连续运行时间,降低对轴承的损伤,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环下润滑角接触球轴承温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环下润滑角接触球轴承在工作状态下的温升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轴承的生热,在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中对不同转速下轴承的温度进行数值模拟,并与试验法测得的轴承温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轴承的热源主要来自钢球自旋生热和差动滑动生热;供油温度对轴承的温度变化起主导作用;轴承的转速越大,生热越多,轴承的温度越高。数值模拟法与试验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卫洋洋  许可  王瑞  钱宇 《机床与液压》2019,47(8):109-114
针对轻载、高速、小偏心下电主轴动静压轴承刚度难以提升且温升过高的问题进行研究,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法求解广义雷诺方程。以某精密磨床电主轴样机轴承为例,分析了额定载荷下轴承的性能受主要参数的影响规律。以增大刚度和控制温升为双目标,优化轴承间隙和节流孔直径,结果表明:在温升满足要求的条件下,优化后的轴承在额定载荷下的主刚度提升了8.8%;适当改变供油压力后的轴承,其额定载荷下主刚度提升了15.3%。证明单一参数的改变难以同时降低温升并提高主刚度,多参数协同优化能够使轴承额定载荷下的主刚度有较明显的提升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轴承作为支撑部件的机械设备,在转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轴承受应力场、温度场作用下经常发生失效现象。针对圆柱滚子轴承的失效现象,基于热力耦合原理建立了轴承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考虑应力场和温度场的耦合作用,对轴承进行仿真分析。获得了不同温度场下轴承的接触应力和等效应力,同时探究了稳定运行工况下轴承的工作参数。结果表明,轴承的接触应力和等效应力随温度地升高而增大,同时该工况下的轴承温度低于112°C时,机械设备运行稳定,轴承设计选型要综合考虑温度场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狭缝节流静压气体止推轴承的狭缝加工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微孔节流气体静压止推轴承。基于Fluent软件,保证轴承的总节流面积相同,通过改变气膜厚度、节流孔(缝)深度,对比研究了狭缝节流和微孔节流静压气体止推轴承的承载力、刚度及耗气量;其后对轴承的总节流面积取不同值时的轴承特性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判断了两种轴承在一定条件下是否具有互换性。结果表明:气膜厚度、节流孔(缝)深度、轴承的总节流面积取不同值时,微孔节流静压气体止推轴承在承载力、刚度及耗气量上都与狭缝节流静压气体止推轴承有较高的一致性;在一定的工况下,微孔节流静压气体止推轴承可以代替狭缝节流静压气体止推轴承。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高速轴承内气液固三相流动状态,基于VOF模型和DPM模型,建立三维轴承腔多相流模型,在考虑接触角及石墨烯含量的条件下,分析不同进气速度、转速下轴承腔内液固两相分布状态。结果表明:轴承外圈滚道润滑油膜形成与转速和进气速度有关;不同工况下,进入轴承腔内的石墨烯数量不同,随着转速的提高,石墨烯在轴承腔内沿周向的扩散速度加快,进气速度的提高使得石墨烯沿轴向扩散的速度增加。在转速为9 000 r/min时,润滑油易生成较为均匀的润滑油膜。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狭缝节流空气静压轴承-转子系统在阶跃载荷作用下的稳定性,结合流体力学和转子动力学方程,利用动网格技术,充分考虑转子在流场作用下的非线性运动,建立轴承-转子动态耦合计算模型。利用流固耦合方法得到系统在瞬态和稳态下的轴心轨迹和流场分布。通过分析计算得到载荷作用下系统的轴心轨迹和轴承内部流场分布云图,并引入时域参数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改变空气轴承结构参数,研究特定转速下不同轴承参数对系统瞬态响应阶段快速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轴承的狭缝间距、深度和宽度等参数,能够改善系统的动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圆锥滚子轴承的减振降噪技术,直接影响着轴承的稳定性、寿命和产品质量。本文在探究相关影响因素的前提下,针对轴承的装配高、润滑及安装方式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出合理的减振降噪方案,用以提升轴承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典型空间环境因素对涂层型自润滑关节轴承寿命的影响。方法 通过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在GE17型关节轴承表面沉积了H-DLC(含氢类金刚石)薄膜,并使用自主研发的关节轴承磨损试验机,分别在大气、真空、原子氧侵蚀、紫外辐照4种环境下,对关节轴承进行了全寿命试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白光三维轮廓仪等仪器,对关节轴承内外圈磨痕进行了表征。结果 在不同环境下关节轴承磨损过程中的摩擦扭矩信号和摩擦面温度信号都可以作为轴承磨损失效的物理信号,但是温度信号的突变点要早于扭矩信号;在大气、真空、原子氧侵蚀、紫外辐照4种环境下,关节轴承平均磨损寿命分别为87.48、30.55、17.06、29.37 h,轴承在4种环境下都主要发生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在原子氧侵蚀后的轴承还存在一定的氧化磨损。此外,轴承内圈磨损比轴承外圈更加严重,轴承外圈更容易吸附大量球状磨屑。结论 真空环境导致轴承内外圈产生的摩擦热不能快速排出,因此轴承摩擦接触面温度较高,H-DLC薄膜性能下降,导致轴承磨损寿命大幅度降低,原子氧侵蚀会导致H-DLC薄膜部分氧化分解,在原子氧侵蚀后轴承磨损寿命进一步降低,而紫外辐照对轴承磨损寿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工业平缝机旋梭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复杂力作用而发生倾斜。为研究旋梭轴倾斜状态对轴承气浮特性的影响规律,文章建立旋梭轴倾斜下的物理模型,分别对前后轴承气膜高度进行曲面拟合,并利用Matlab有限差分法计算气膜压力分布,分析旋梭轴绕不同倾斜中心倾斜时,转速在4000~8000rpm下,前后气浮轴承动态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旋梭轴在倾斜条件下,最大承载力倾斜中心在靠近前轴承后端三分之一处附近;随着旋梭轴转速增大,气浮动压效应越明显,引起承载力增大,耗气量也增大;前后轴承气膜差异明显,旋梭轴高速运动下前轴承的气体稳定性比后轴承好,后轴承比前轴承具有更好的动压效应。  相似文献   

11.
针对故障诊断过程中滚动轴承型号复杂、种类繁多,生产厂商各异的情况,利用Powerbuilder这一强大的数据库开发工具,设计出可广泛应用于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和预知维修领域的滚动轴承数据库系统,并以实例说明了该数据库系统在故障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轴承钢线材的需求、生产情况分析,指出了我国轴承钢线材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我国轴承行业现状及热处理技术和装备概况,提出了我国轴承热处理技术和装备的发展方向.介绍了工艺优化、余热利用、智能控制、减少热损失等节能措施,并列举了轴承节能热处理技术和装备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4.
段泉义  徐俊  程其华  姚寿军 《轧钢》2012,29(5):73-76
针对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冷轧薄板厂1220mm冷连轧机组支撑辊轴承非正常报废情况较为严重的问题,结合现场实际,从润滑、密封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引起冷轧支撑辊轴承外圈裂纹剥落的深层原因,通过将润滑油油箱液位由30%增加到70%~80%,缩短润滑油的油水分离周期,将密封圈更换周期由原来的3~6个月改为固定的3个月,加强轴承状态跟踪及管理维护,使支撑辊轴承因外圈裂纹剥落而报废的数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MK84250高速轧辊磨床主轴所用液体动静压轴承是决定加工质量和效率的关键部件,其温升是影响轴承的正常工作的关键因素。但由于其油膜包角及油膜压力的求解域未知,无现成资料可查,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拟合了未知包角的承载量系数-偏心率函数曲线,分析了轴承结构并求解了线速度为45 m/s和60 m/s时的流量,并对温升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轴承热处理装备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伟 《金属热处理》2004,29(7):9-13
论述了国内外轴承零件退火、淬火回火、渗碳和感应加热等热处理装备的开发、应用现状和成果,提出了国内轴承热处理装备技术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以及国内外轴承热处理装备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冷轧厂在线轧制过程中轧机的振动问题,从辊缝油膜承载力的角度分析其对轧机振动的影响,得出轧制过程中辊缝间距的减小导致辊缝油膜需提供更大的承载力来维持轧机稳定。从乳化液浓度、轧辊转速、乳化液金属微粒含量方面探讨了增强辊缝油膜承载力的方法,得出乳化液浓度与轧辊转速在增强油膜承载力的同时减小了辊缝的摩擦系数,也易导致轧机振动。通过试验得出,调节乳化液金属微粒含量能够在原有摩擦系数的基础上增强辊缝油膜承载力,从而保证轧机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
佟萌  许鹏  罗静  杜阳 《物理测试》2020,38(6):57
从生产企业所在地、企业规模、产品类型、检验项目等方面阐述了国家轴承钢材产品质量监督专项抽查的概况,统计、分析得出监督抽查企业及其产品的合格率情况。在检验项目方面分析得出不合格项为碳化物液析、脱碳层和室温拉伸试验,并对质量监督抽查结果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提出了开展轴承钢材产品抽查工作的建议,为完善、规范轴承钢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以及规范企业生产秩序、提高轴承钢材产品质量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采用箱型焊接结构的特大型轴承外圈是某重大工程的关键零件,它的强度、刚度直接关系到整个结构的安全,笔者对其具体结构进行了设计,采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了应力应变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结构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的四辊板带轧机由于在线换辊的需要,轴承座与机架间存在换辊间隙。虽然为了保证轧制稳定设置了工作辊相对支承辊的偏心距,但偏心距派生出的水平力仍使辊系处于不稳定的工作状态。本文在充分考虑附加弯矩和摩擦弯矩的影响后,通过对板带轧机轴承座与机架间有效间隙的分析,并结合辊系最佳偏移距的确定,提出了保证轧制稳定的措施,给出了相应的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