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用恒电位极化曲线法和旋转挂片失重法研究了316L、304不锈钢和20号碳钢在30℃,pH=2.10的含酚酸性废水中的耐蚀性。结果表明316L和304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而20号碳钢不耐蚀。含酚酸性废水中所含甲醛对316L和304不锈钢有缓蚀作用,与相同pH的盐酸溶液中腐蚀速度相比,其缓蚀率为70%。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水-溴化锂-硝酸锂三元工质与传统的水一溴化锂工质的双效吸收式制冷循环,分析了直燃型双效制冷系统。结果表明:采用新工质后,系统的热力系数COP有了明显的提高,其它表征系统热力性能的经济指标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尤其在直燃型双效冷热水机组中有明显的优势,热力系数COP提高约30%,溶液循环倍率降低12%。因此,该新工质与传统的水-溴化锂工质相比,具有较好的热力性能。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水-溴化锂-硝酸锂三元工质与传统的水-溴化锂工质的双效吸收式制冷循环,分析了直燃型双效制冷系统.结果表明:采用新工质后,系统的热力系数COP有了明显的提高,其它表征系统热力性能的经济指标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尤其在商燃型双效冷热水机组中有明显的优势,热力系数COP提高约30%,溶液循环倍率降低12%.因此,该新工质与传统的水-溴化锂工质相比,具有较好的热力性能.  相似文献   

4.
凌国平  刘涛  王勤 《材料保护》2001,34(7):14-15
为了防止作为吸收剂的溴化锂对溴冷机内碳钢、铜制元件的腐蚀,而采用了化学镀Ni-P层方法,并通过腐蚀失重和极化曲线的测定,在不同的温度、压力及缓蚀剂的务件下.研究了化学镀Ni-P层在LiBr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常温常压下,Ni-P镀层在LiBr溶液中的耐蚀性约为纯cu的25、30倍;在真空、100~160℃内,Ni-P镀层在LiBr溶液中的耐蚀性约为纯Cu的4~6倍。此外.Ni-P镀层具有优异的抗LiBr溶液水线腐蚀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对以氨/水及水/溴化锂为工质的两级复合吸收式制冷循环进行计算分析后发现,该循环不仅提高了循环的COP值,而且也增大了制冷温度范围。但是只有在冷却水入口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循环才能获得较大的制冷温度范围。同时,循环随着冷却水入口温度的提高,最低制冷温度也随之上升,由于受到溴化锂溶液结晶和腐蚀问题的限制,Ⅱ级发生温度不能过高,放气范围不能过兢兢业业,否则会影响该循环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法研究了A3钢化学镀镍层、ATSI316和AISI304L不锈钢在NaSCN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AIS316不锈钢在NaSCNB溶液中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其成分中Mo能抑制点蚀。A3钢Ni-P镀层在NaSCN溶液中可能取代不锈钢,但镀层针孔及缺陷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7.
腐蚀磨损交互作用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测量了不同载荷下40Cr钢和304不锈钢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磨损率,用Tafel法和极化阻力技术测定了静态及磨损状态下的腐蚀率,并用浸泡实验结果了予以修正,定量分析了两种材料在3.5%NaCl水溶液中腐蚀磨损交互作用量,结果表明腐蚀对磨损的加速作用是材料流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三元工质对水-溴化锂-硝酸锂及传统工质对水-溴化锂的制冷循环进行热力计算及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水-溴化锂-硝酸锂制冷循环是优越的,其性能系数COP有明显的提高,且循环率f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慢应变速度应力腐蚀试验,研究制冷压力容器用材16MnR、Q235-C、20R三种材料焊接接头在液氨中的应力腐蚀行为,评定其在液氨中发生应力腐蚀开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氨—水和溴化锂—水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两种二元吸收工质对,但各有缺陷,为此人们希望采用三元吸收工质克服这两种二元工质对的不足。国外许多学者对三元吸收制冷尤其是氨—水—溴化锂三元吸收制冷作了大量理论和试验研究,国内未见这方面的文献发表,该文从物性和循环两方面对这些研究作简单介绍,并对三元吸收制冷研究简单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型的串联型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缓解基本的串联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中的高温溶液腐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串联型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即在基本的串联三效循环的中压和低压发生器之间加一个压缩装置,并对该循环进行优化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循环可以大幅度降低循环的最高溶液温度至低于180℃,COP可达1.59,循环的COP随着高发出口溶液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压缩比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2.
高温碱液中NaClO_3杂质浓度对1Cr18Ni9Ti耐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质对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温碱液中的耐蚀性影响较大,其中以NaClO2杂质的影响最显著.通过动电位极化试验、浸泡试验、3点弯曲应力腐蚀试验并结合腐蚀产物的XRD和SEM分析,研究了1Cr18Ni9Ti不锈钢(18-8)在150℃,50%NaOH溶液中的耐蚀性.结果表明,18-8耐蚀性与高温碱液中NaClO3杂质的含量有关,随着NaClO3杂质浓度的提高,18-8的耐蚀性提高,其主要是溶液的氧化性增强,18-8表面形成了致密的保护膜;只有当溶液中NaClO3浓度为0.15%时,18-8才发生应力腐蚀开裂,这主要是表面膜层的保护性有限,此时应力腐蚀开裂符合阳极溶解机理.  相似文献   

13.
电沉积RE-Ni-W-P-SiC复合镀层的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RE-Ni-W-P-SiC复合镀层在10%HCl,10%FeCl3,10%H2SO4和40%H3PO4等介质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以Ni-W-P合金为基体的复合材料镀层在镀态或热处理条件下,在硫酸、磷酸、盐酸和氯化铁溶液中具有较好的耐蚀性,其耐蚀性优于316L不锈钢;RE-Ni-W-P-SiC复合镀层在硫酸和磷酸溶液中的耐腐蚀性更明显;RE-Ni-W-P-SiC复合镀层在硫酸和磷酸溶液中的腐蚀为缝隙腐蚀和晶间腐蚀,而在盐酸和氯化铁溶液中的腐蚀为点蚀和晶间腐蚀。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纯镍及焊缝耐蚀性的研究较少。以纯镍N6及焊缝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浸泡腐蚀与电化学腐蚀试验等分析了纯镍及焊缝在不同浓度的H_2SO_4、NaOH及FeCl_3溶液中的耐蚀性。结果表明:常温(25℃)下,试样在不同腐蚀介质中浸泡腐蚀的耐蚀性优劣排序为:母材、填丝焊缝、不填丝焊缝;常温(25℃)电化学腐蚀试验中试样耐蚀性优劣排序:母材、填丝焊缝、不填丝焊缝;纯镍及焊缝在不同腐蚀介质中浸泡腐蚀试验与电化学腐蚀试验结果完全一致。纯镍及焊缝在不同浓度H_2SO_4、NaOH溶液中的耐蚀性评价为良好或耐蚀,可以在H_2SO_4、NaOH溶液环境中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5.
在较高的热源温度下,吸收制冷系统需采用双效再生流程提高制冷性能系数COP,从而却使只用氨作为制冷剂的系统再生操作压力大幅度增高.为克服这种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吸收制冷系统,分别以水-溴化锂和氨-硝酸锂作为二个系统的工质,将二系统耦合组成双制冷温度双工质系统.对该系统的操作性能进行了热力学模拟,分析讨论了热源温度、冷却水温度和蒸发器2蒸发温度对系统操作性能的影响及系统适宜的操作条件.该系统操作稳定,在较宽的操作条件下,COP可以稳定在1.10以上,与类似条件下只用水-溴化锂作为工质的系统相当,但相应的制冷温度可低至-13℃以下,是一种很有开发应用前景的吸收制冷系统.  相似文献   

16.
康虹 《制冷技术》1996,(1):23-24
溴化锂溶液在机组系统内进行再生处理的方法,步骤。处理过程在真空状态下进行,避免“暴气”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减轻处理过程的劳动强度及减少处理溶液损失,可供溴化锂制冷机的使用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7.
扈显琦  梁成浩  黄乃宝 《制冷》2003,22(4):27-30
本文综述了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发展概况,介绍了三效式溴冷机新工质对、吸收循环方式、传热与传质和新型缓蚀剂的研究状况。同时,展望了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根据溴化锂溶液的物性参数方程,利用试验数据和超声作用于均相液体中空化气泡运动的动力学模型,推导出溴化锂溶液超声空化气泡运动方程。利用MATLAB对溴化锂溶液超声空化气泡的运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对过冷沸腾和饱和沸腾条件下溴化锂溶液沸腾气泡的运动变化特性进行研究,得到超声空化效应对气泡运动特性变化影响的模拟结果。为溴化锂溶液传热性能和吸收式制冷机组制冷效率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离子液体[mmim]DMP-甲醇作为吸收式制冷系统工质对,运用文献提出的[mmim]DMP-甲醇二元溶液经验方程进行制冷循环计算研究,并将此系统的工作压力、COP等与相同工况下的溴化锂-水、氨-水制冷循环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mmim]DMP-甲醇工质对制冷系统工作压力要求适中,COP稍高于NH3/H2O系统,低于H2O/LiBr系统;[mmim]DMP-甲醇溶液对金属无腐蚀,其适用范围要大于H2O/LiBr系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换热管腐蚀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制冷机组吸收器的冷却水管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穿孔进行宏观和微观形貌分析,对腐蚀孔附近腐蚀产物进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并对冷却水管化学成分、冷却水质和溴化锂溶液进行分析。指出吸收器壳体开裂导致大量空气进入溴化锂水溶液,产生点蚀源,铜管的化学成分为点蚀的产生提供了材料条件,冷却水硬度超标加剧了铜管点腐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