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通过对给排水管道工程基础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探讨了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建设与处理的工艺,并指出了给排水管道工程基础建设施工的要点以及质量控制措施,希望能够为给排水管道工程基础建设与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门窗》2015,(1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城市道路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作为道路配套工程的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也受到高度重视。可以说,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是市政道路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得以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之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本文从笔者的自身实践经验出发,论述了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对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基于对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概述,文章还从给排水工程管道材料的选择、排水量和管径设计等方面对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的要点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与论述,以切实地做好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工作,从而促进城市建设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土建项目施工中给排水管道的重要性,针对给排水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同时对给排水管道防腐工序、排布工作、质量控制等内容作了论述,以保证给排水管道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4.
叶晔 《门窗》2013,(7):225
软弱地基处理是当前我国给排水管道设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但是受到我国工程施工中的粗犷性因素影响,在给排水管道设计施工阶段,针对软弱地基的处理指标往往不能满足相关规范,所以,对给排水管道设计遇软弱地基的处理工作就十分重要了,本文简单介绍了给排水管道遇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并对其如何应用到给排水管道设计中来做了简要探析,望给同行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给排水管道工程是城市基础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对城市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施工的工程中却存在大量的质量通病,对给排水管道的性能造成重大伤害。本文总结了在给排水管道施工中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并给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结合给水管网设计与多年施工的实践,介绍了给排水管道施工在回填土地区基础处理的几种方法,总结了给排水管道设计中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7.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至关重要,其直接关系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加强对于施工技术的管理和控制,切实保障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本文就重点针对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技术,首先介绍了准备阶段的一些注意事项,然后探讨了其施工技术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8.
回填土地区给排水管道施工基础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徐富 《山西建筑》2004,30(11):78-79
结合大同市给水管网设计与多年施工的实践 ,介绍了给排水管道施工在回填土地区基础处理的几种方法 ,总结了给排水管道设计中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当前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概况,分析了给排水管道施工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给排水管道进行质量控制。根据实际案例,在实践中分析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可为给排水管道施工的质量控制找到基本工作方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四川建材》2017,(2):231-232
给排水管道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永久性隐藏工程设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如果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处理不好,其安全性就难以得到保障。进而也无法顺利保障后期的运行质量,甚至会对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造成不良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给排水管道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质量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赵远清 《特种结构》2009,26(1):5-8,4
本文介绍了给排水工程结构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大地震中的震害情况,并分析总结了地震破坏的特点,从而对给排水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提出了建议,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后,都江堰市对城区部分污水管道采用内窥检测技术进行了检测,本文通过对其检测成果的分析,总结了城市排水管网中混凝土管道和HDPE塑料管道地震破坏的特点,凸显了城市管网抗震性能的脆弱性,对给排水管道抗震设计提出了建议,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震害调查表明,在历次大地震中给水排水管道均遭受严重的破坏,造成城市大面积停水,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度困难,一旦发生火灾还会造成严重的进一步的次生灾害。本文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管道的震害情况,以及在各种不利地段应采取的工程措施,以尽量减轻在强震作用下管道的震害,从而减少震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给排水建、构筑物抗震设防类别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区分建、构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是进行抗震设计的前提和依据。本文依据相关标准和文献资料,结合工程实例,给出了对给排水基础设施中主要建、构筑物进行抗震设防分类的体会,可为设计人员确定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建筑常用给水管道地震易损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对结构的抗震设计有着严格的要求,对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却缺乏足够的重视。地震后即使建筑物的结构损伤较小,也可能因为非结构构件的破坏而丧失使用功能。管道系统作为一种典型的非结构构件,是建筑实现给水、排水、消防、燃气等功能的重要保障。针对国内新老建筑中常用的PPR、镀锌钢管等建筑给水管材,以直径、水压、壁厚、加载方式为变量设计并完成24组共计72个往复加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总结各类型管道的破坏特征和地震易损性,并通过算例介绍了试验易损性数据在管线抗震设计和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了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在设计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应注意的一些事项并提出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鲁航线  张开军  陈兵  夏文辉 《特种结构》2011,28(5):30-32,25
给排水工程结构的耐久性设计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目前给排水结构耐久性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结构使用年限、环境类别、混凝土材料及构造要求、施工质量要求等几方面提出建议,最后提议在规范修编时对有关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宋红玉  张东岩  韩天华 《特种结构》2010,27(5):43-45,52
在给排水工程中,带盖封闭矩形水池是常见的构筑物形式之一。本文通过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地基刚度不同的封闭矩形水池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讨论了地基土的刚度对计算模型内力的影响程度。希望能给予设计人员参考,从而使设计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9.
地震时供水管网的可靠性和功能分析(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管线的可靠度分析为基础,对震后供水管网的可靠性及其功能进行分析.将直埋管线看作地基梁,考虑它和地震波引起土层位移的相互作用,建立极限状态函数.假设其随机矢量正态分布和线性无关或非正态分布和非线性无关.对于这两种情形,可采用电子表格的规化求解方法,或采用可靠度指数的Hasofer-Lind公式,都可得到管线的可靠度指数.用电子表格法对于用户无需求偏导数等复杂的数学运算,而采用H-L公式则要涉及偏导数和R-F变换等的运算,通常这是很困难的.本文借助MATLAB的符号运算程序可给出偏导数和其他相关函数,使得可靠度指数计算变得容易.在给出所有管线的失效概率后,就可对震后管网的可靠性及供水功能进行分析.管网的连通性估计是由Monte-Carlo法进行模拟计算得到的,可以给出任意两节点间的可靠概率估计.供水管网在地震时由于受损可能出现渗透漏,它的供水功能可能降低,可以通过管网的水力分析进行评价.本文采用点式渗漏模型模拟震后管线的渗漏,提出用管线损坏概率的反正弦函数来表示渗漏面积,实现对震后供水管网的水力计算.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供水管网抗震能力分析方法已经建立.依据来自GIS的管线失效概率、管网的可靠性和供水功能的分析信息可以对供水管网的抗震能力做出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地震时供水管网的可靠性和功能分析(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管线的可靠度分析为基础,对震后供水管网的可靠性及其功能进行分析.将直埋管线看作地基梁,考虑它和地震波引起土层位移的相互作用,建立极限状态函数.假设其随机矢量正态分布和线性无关或非正态分布和非线性无关.对于这两种情形,可采用电子表格的规划求解方法,或采用可靠度指数的Hasofer-Lind公式,都可得到管线的可靠度指数.用电子表格法对于用户无需求偏导数等复杂的数学运算,而采用H-L公式则要涉及偏导数和R-F变换等的运算,通常这是很困难的.本文借助MATLAB的符号运算程序可给出偏导数和其他相关函数,使得可靠度指数计算变得容易.在给出所有管线的失效概率后,就可对震后管网的可靠性及供水功能进行分析.管网的连通性估计是由Monte-Carlo法进行模拟计算得到的,可以给出任意两节点间的可靠概率估计.供水管网在地震时由于受损可能出现渗透漏,它的供水功能可能降低,可以通过管网的水力分析进行评价.本文采用点式渗漏模型模拟震后管线的渗漏,提出用管线损坏概率的反正弦函数来表示渗漏面积,实现对震后供水管网的水力计算.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供水管网抗震能力分析方法已经建立.依据来自GIS的管线失效概率、管网的可靠性和供水功能的分析信息可以对供水管网的抗震能力做出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