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聚酯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为原料,合成了水性聚氨酯丙烯酸乳液,加入含侧氨基和不饱和双键的有机硅氧烷进行扩链改性,得到了一系列有机硅改性的聚氨酯丙烯酸乳液。对得到的产物进行了表征,对改性前后的体系涂膜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有机硅改性的聚氨酯丙烯酸乳液形成的涂膜接触角更大、附着力更强、具有更好的耐水性,但硬度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微乳液聚合、核壳乳液聚合、无皂乳液聚合等新型乳液聚合技术,以及有机硅、有机氟、聚氨酯等改性技术在制备羟基丙烯酸乳液中的应用;同时对羟基丙烯酸乳液在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中的应用技术研究进展也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有机硅涂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有机硅树脂涂料及有机硅改性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苯丙乳液、聚氨酯等涂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指出了有机硅涂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高级外墙涂料和灰泥的新型有机硅树脂,新型油改性丙烯酸多相分散体,阻燃涂料用水性环氧乳液,木器用新型水性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改性UV固化水性聚氨酯,耐盐雾苯丙乳液,无APEO型环氧树脂改性苯丙共聚乳液,柔性链改性的水性环氧丙烯酸UV固化涂料,有机-无机杂化超级疏水涂料,水性带锈防腐涂料,离子遮罩防腐蚀涂料,智能及多功能涂料,HAPTIC(触觉)涂料等新型水性树脂及涂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聚氨酯乳液、纯丙乳液和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对可剥指甲油的影响,发现利用聚氨酯乳液和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制备的指甲油性能最好,具有良好的光泽度、附着力和耐水性。  相似文献   

6.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接枝氨酯油乳液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功能性有机硅采用两种方式引入水性丙烯酸接枝氨酯油体系,得到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接枝氨酯油乳液.对得到的聚合物及乳液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粒径、热重(TGA)、水接触角、冻融稳定性、漆膜耐水性、耐醇性及力学性能等测试及表征.  相似文献   

7.
丙烯酸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芝华  任冬燕  邬花元 《江苏化工》2005,33(6):35-38,42
采用丙烯酸树脂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性,得到了共混改性(PU/PA)、共聚改性(PUA’)、接枝改性(PUA)3种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聚合物。通过对改性聚氨酯乳液的激光粒度分析,乳胶膜的红外光谱、热分析、透明性、耐化学性及扫描电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水性聚氨酯,各项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机械共混聚合物PU/PA体系中,聚氨酯分子链和丙烯酸树脂分子链间具有一定的相容性及共混性;在共聚反应聚合物PUA’、PUA体系中,聚氨酯分子链和丙烯酸树脂分子链形成核壳结构,且在PUA中,聚氨酯分子链和丙烯酸树脂分子链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可以有效的提高二者的相容性及共混程度。  相似文献   

8.
《现代涂料与涂装》2009,12(1):54-54
聚氨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合成及其涂膜性能;低温快干氨基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研究;耐高温导电导热防腐蚀涂料的研制和机理分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防老化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腰果酚改性环氧无溶剂绝缘防水重防腐涂料在大型石油储备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有机硅单体与丙烯酸类单体的乳液聚合反应,制备出高性能的改性丙烯酸酯乳液。主要讨论了乳化剂、引发剂、有机硅加入方式及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制成的涂料具有优越的耐水性,其耐洗刷性达60000次。  相似文献   

10.
丙烯酸改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丙烯酸酯与聚氨酯共混、以水性聚氯酯为种子乳液进行丙烯酸种子乳液聚合以及水性聚氨酯与丙烯酸接枝共聚3种方法分别得到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氯酯,通过激光散射粒径仪测定乳胶粒的粒径、乳胶膜的透明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构分析以及扫描电镜(SEM)对乳胶膜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反应和接枝反应所得到的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氯酯乳液乳胶粒粒径比水性聚氨酯的粒径显增大,表现出良好的相容性;由种子乳液聚合和接枝聚合制备的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氯酯胶膜中颗粒与颗粒之间结合紧密,表面光亮、透明。  相似文献   

11.
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其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酯及其衍生物作为主单体,丙烯酸为官能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酯乳液,并用水性聚氨酯对聚丙烯酸酯乳液进行了改性。研究了搅拌速度、引发剂、丙烯酸和水性聚氨酯的含量对乳液及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搅拌速度为200r/min,引发剂、丙烯酸和水性聚氨酯的含量分别为0.8%、0.3%和40%的条件下得到的乳液的稳定性、外观较好,黏度为88mPa㈦漆膜柔韧性好,附着力为一级。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合成了聚丙烯酸酯乳液,改性后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具有聚丙烯酸酯和聚氨酯的复合结构。  相似文献   

12.
复旦大学的游波等通过乳液聚合制备出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乳液中的有机硅分子在催化剂作用下与基材表面的羟基脱水交联 ,使粘接力大大提高。研究了有机硅单体用量及丙烯酸交联单体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有机硅单体质量分数为 8%时 ,乳液的综合性能最好 ,其耐水性、抗粘性、附着力、拉伸强度等均得到提高 ;加入丙烯酸单体A ,可起催化剂作用 ,使共聚乳液交联度增加、粘接性提高 ,以苯乙烯代替部分甲基丙烯酸甲酯 ,不会影响乳液稳定性和质量 ,可降低成本。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  相似文献   

13.
对水性聚氨酯改性技术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包括: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纳米材料改性水性聚氨酯、超支化聚合物改性水性聚氨酯、可再生资源改性水性聚氨酯、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等,并对其改性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氨基硅油微乳液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和性能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合成了水性聚氨酯乳液和氨基硅油(AEAPS)微乳液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了两种水性聚氨酯的性能及在织物上的涂层效果。结果表明,当氨基硅油相对于聚丙二醇的质量百分比为8.18%时,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离心稳定性好,乳液胶膜表面硅原子的质量分数为0.92%;该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软段相与硬段相的微观相分离增大,乳液胶膜的耐水性能和热稳定性提高;该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作为织物涂层剂时,可以赋予织物柔软、滑爽的风格。  相似文献   

15.
用丙烯酸类单体接枝改性环氧树脂E-20,通过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等证实得到了丙烯酸类单体改性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用有机硅氧烷对纳米SiO_2进行表面修饰制备分散液加入丙烯酸接枝改性的水性环氧乳液中,利用改性后乳液制备出具有环境友好型、耐水时间长、高效防腐的水性涂料,其中VOC含量为125 g/L,耐水性和耐中性盐雾实验分别为720 h和800 h。  相似文献   

16.
水性聚氨酯-有机硅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醚二元醇(GE2000)为软段,环氧树脂(E-20)为部分硬段,制备出有机硅交联改性的聚氨酯乳液,探讨了有机硅含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有机硅含量增大,乳液黏度、分子量增大,胶膜耐水(溶剂)性、机械性能、疏水性增强。FTIR分析证实有机硅键合到聚氨酯结构中。SEM分析表明,有机硅改性聚氨酯胶膜结构致密。DSC与DMA分析表明,有机硅改性聚氨酯软硬段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微相分离,有机硅含量的增加提高了其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紫外光固化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含丙烯酰氧基有机硅、含丙烯酸基有机硅、含丙烯酸和环氧基有机硅、聚氨酯改性丙烯酸类有机硅的合成、性能及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以羟丙基硅油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型聚氨酯合成了一种有机硅改性聚氨酯预聚体,将预聚体乳化后制备了一种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确定了乳液最佳配方,讨论了各工艺条件对改性水性聚氨酯整理棉织物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棉织物、聚氨酯乳液整理和改性水性聚氨酯整理的棉织物表面粗糙度(SMD)分别为2.625、2.605和2.190,弯曲刚度B分别为0.0894、0.0869和0.0464,可见聚氨酯乳液整理前后棉织物的表面特性和柔顺性变化不大,但经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整理后棉织物的表面特性和柔顺性则大为改善。  相似文献   

19.
丙烯酸酯改性聚醚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雨烯酸酯与聚氨酯的接枝反应,合成了丙烯酸改性聚氨酯乳液,用其配制的水性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涂料,用于木材、塑料等涂装效果良好。本用红外与热稳定性仪器分析了乳液的分子结构及成膜物的热稳定性,讨论了预聚温度、链转移剂加量及丙烯酸酯含量对乳液及成膜物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付少辉  卿宁 《应用化工》2005,34(6):336-339
主要从聚合方法和多重复合改性两方面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丙烯酸聚氨酯复合水分散体的研究进展。比较了互穿网络法、种子乳液法和原位乳液聚合法等的特点和进展,对多重复合改性如有机硅、纳米材料等的进展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