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无机盐工业》2015,47(6):70
以γ-氧化铝和六水合硝酸镁为原料,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氧化镁/γ-氧化铝催化剂。X射线衍射(XRD)显示,随着氧化铝含量增加,主要衍射峰位置逐渐向低角度方向偏移,表明在γ-氧化铝载体表面形成了MgAl2O4相。在常压、50 ℃下评价了氧化镁/γ-氧化铝催化剂对蒽醌工作液再生和5,6,7,8-四氢-2-乙基-9, 10-蒽醌(H4EAQ)转化性能。结果表明,氧化镁/γ-氧化铝催化剂对蒽醌工作液中降解物再生和H4EAQ转化效果优于未改性γ-氧化铝,并且随着氧化镁负载量增加蒽醌工作液再生和H4EAQ转化效果增加。当氧化镁负载量达到30%(质量分数)时,氧化镁/γ-氧化铝催化剂对蒽醌降解物再生和H4EAQ转化量较γ-氧化铝分别提高54%和231%。  相似文献   

2.
<正> 一、前言目前,国内蒽醌法合成过氧化氢循环使用的工作液有两种不同的体系:体系Ⅰ是以重芳烃和氢化萜松醇为溶剂,以二乙基蒽醌和四氢蒽醌为原料;体系Ⅲ是以磷酸酯取代体系工中的氢化萜松醇。随着工作液循环使用次数的增加,工作液中会不断产生一系列被称为降解物的蒽醌衍生物。近几年在体系Ⅰ中研究发现的降解物有:环氧蒽醌、蒽酮、羟基蒽酮、环氧羟基蒽酮和环氧氢蒽醌。降解物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克服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工艺中普遍使用的蒽醌降解物再生催化剂碱式氧化铝的缺点,以苯胺、1-萘胺、吡啶、N,N′-二丁基苯胺、N,N′-二甲基苯胺、N-甲基吗啉、乙胺、乙二胺8种有机碱作为再生催化剂,研究了这些催化剂对工作液中蒽醌降解物的再生效果。结果表明,工作液中有效蒽醌增量随着有机碱催化剂碱性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规律。电离平衡常数pKa在5.20~5.49的3种有机碱N,N′-二甲基苯胺(pKa=5.20)、吡啶(pKa=5.30)、 N,N′-二丁基苯胺(pKa=5.49)为催化剂时,工作液中2-乙基蒽醌(EAQ)增量和有效蒽醌增量均比碱式氧化铝为催化剂时高,其中以N,N′-二丁基苯胺的催化性能和稳定性最好。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为0.8%(质量分数)、反应时间为24 h、反应温度为40 ℃、氧气流速为30 mL/min。  相似文献   

4.
根据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中控质量控制的需求,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工作液中有效蒽醌的方法。采用Acclaim TM 120 C18 (150 mm×4.6 mm, 5μm)液相色谱柱,40℃恒定柱温,流动相为75%色谱甲醇水溶液,流动相流速为1 m 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20μL的检测条件,先根据2-乙基蒽醌(EAQ)、2-乙基四氢蒽醌(THEAQ)单标的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分析,再采用标准曲线法对工作液中EAQ和THEAQ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准确测定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工作液中2种有效蒽醌的质量浓度,EAQ和THEAQ的保留时间分别为8.275 min和11.080 min,经检测,分析2022年5月28日新配制工作液中EAQ、THEAQ分别为143.64和0.86 g/L,10月21日循环工作液中EAQ、THEAQ分别为123.94和27.74 g/L,该方法操作简单、相对标准偏差在0.02%~0.18%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8.59%~1 01.05%之间,可作为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中间过程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以蒸馏法提取工作液中的重芳烃为标准物,与磷酸三辛酯、2-乙基蒽醌(EAQ)和四氢2-乙基蒽醌(H4EAQ)等制备标准溶液,采用色谱法(外标法)分析得到工作溶剂含量的标准曲线。该法对于重芳烃测试在580.0~800.0m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9),相对标准偏差〈2%,实验的回收率为94%~97%。建立了测定葸醌法生产过氧化氢工作液溶剂中重芳烃含量的标准比较法,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准确度能达到工艺测定的要求,适用于生产控制分析。  相似文献   

6.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中氢化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胥稳军 《中氮肥》2010,(4):46-47
蒽醌法过氧化氢生产工艺以2-乙基蒽醌和2-乙基四氢蒽醌为载体,重芳烃和磷酸三辛酯为混合溶剂配成工作液。该工作液与氢气并流进入装有加氢催化剂(钯催化剂)的滴流床反应器(氢化塔)内,在压力0.15~0.36MPa、温度40~75℃条件下进行加氢反应,生成相应的氢蒽醌溶液(氢化液)。氢化液进入氧化塔,在0.18~0.30MPa、40~55℃条件下用空气氧化,氢化液中的氢蒽醌氧化成原来的蒽醌,同时生成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7.
李学梦  蔡志伟  洪洁 《化工进展》2004,23(9):1019-102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了双氧水生产蒽醌工作液主要成分2-乙基蒽醌(EAQ)和四氢2-乙基蒽醌(THEAQ)的分析方法,并作了精密度和准确度检验。  相似文献   

8.
《云南化工》2018,(12):69-71
生产过氧化氢是以2-乙基蒽醌(EAQ)为载体,重芳烃、磷酸三辛酯(TOP)为混合溶剂,配制成具有一定组份的溶液(以下称工作液)。若组分中2-乙基蒽醌、生成的四氢2-乙基蒽醌及降解物含量(主要是蒽酮)分析不准,将直接影响过氧化氢产量。采用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对其组分含量进行比对分析。  相似文献   

9.
刘光昌 《化工进展》2003,22(9):1014-1016
用大口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氢火焰离子化(FID)检测器测定了双氧水工作液组分中的2-乙基蒽醌(2-EAQ)、四氢2-乙基蒽醌(H4EAQ)和磷酸三辛酯(TOP)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采用二次导数极谱法测定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用钯催化剂选择性评价工作液中2-乙基蒽醌(EAQ)和四氢-2-乙基蒽醌(H4EAQ)含量的方法。克服了常规极谱法测定EAQ和H4EAQ含量时分辨率低、误差大等局限性,可使EAQ和H4EAQ的极谱波清晰地分离;并通过加入适量的除氧剂,有效消除了氧波对波形的干扰,改善了波形,并抑制了极谱极大峰的出现,实现了对工作液中EAQ和H4EAQ含量的准确测定。该法测定EAQ和H4EAQ的相对误差分别为+4.6%和+4.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和1.7%,检出限分别为4.1 mg/L和1.7 mg/L。  相似文献   

11.
王芳  顾志强 《河北化工》2011,34(10):34-35,57
主要探讨了双氧水生产蒽醌工作液加氢过程中温度、压力、溶剂配比等对氢化效率的影响,通过调整溶剂配比,可以提高氢化效率,同时控制有效蒽醌的降解速度,使工况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2.
王芳 《河北化工》2011,34(6):46-47,60
探讨双氧水生产蒽醌工作液中溶剂配比对氢化效率的影响,通过调整溶剂配比,氢化效率可以提高,同时控制有效蒽醌的降解速度,使工况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3.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工作液体系和催化剂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忠平  傅骐 《工业催化》2004,12(8):24-29
合成了邻甲基环己基醋酸酯(2-MCHA),并将其用作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工艺中的工作液。与传统的工作液体系相比,该工作具有氧化时间短、溶解度大、时空产率高等特点。同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加氢催化剂。实验室评价表明在该催化剂上反应的时空产率高,蒽醌降解少,与现行的工业催化剂相比,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蒽醌法制过氧化氢工艺研发新进展,包括工艺装置(特别是微反应器应用),工作液组成、降解及再生,氢化催化剂制备及再生等方面的研发新进展。还介绍了过氧化氢产品浓缩、净化及安定化的新方法,以适应不同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陈四海  杨伯伦  朱泽华 《化工进展》2004,23(11):1253-1257
介绍了蒽醌氢化降解反应的类型和降解物的种类,利用反应工程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反应条件等因素对蒽醌氢化降解反应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就生产上如何控制降解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蒽醌法过氧化氢生产中工作液的降解与再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综述了蒽醌法过氧化氢生产中降解物的组成。降解机理以及工作液的再生问题。  相似文献   

17.
蒽醌法双氧水生产中加氢反应原理及其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纪兴 《无机盐工业》2000,32(2):36-37,40
概述蒽醌法双氧水生产中催化加氢反应原理和控制要点,从实际生产的角度,着重介绍了优化反应条件,遏制副反应,保持蒽醌稳定性的主要途径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