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乌珠穆沁蒙古族在长期的迁徙和历史演变中,逐渐融合各种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风格的服饰体系。其部落的袍服呈"十"字形结构,与其他部落的袍服相比具有宽领、长袖、胸宽摆阔的特点,整体呈现宽松肥大的款式风格。通过对乌珠穆沁蒙古族服饰的构成、结构和工艺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查阅大量资料,了解有关蒙古族服装的研究现状及乌珠穆沁蒙古袍服的相关信息。仔细研究从乌珠穆沁当地带回的六件蒙古袍的结构特点,并对各尺寸反复测量,得出准确数值,从而分析各尺寸设定的规律,得出比较符合乌珠穆沁蒙古袍结构绘制的公式。  相似文献   

2.
蒙古坎肩在蒙古族传统服饰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也是内蒙古地区28个蒙古族部落必不可少的传统服饰之一。蒙古族坎肩在廓形、面料、色彩、图案及工艺方面都体现着蒙古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笔者以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坎肩为例,并在对内蒙古地区28个蒙古族部落的坎肩进行解读后,将与其相似的其他部落传统坎肩做了对比研究,以小见大的分析了蒙古族传统坎肩的特征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我国西北民族中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的刺绣特点,举例说明了西北民族刺绣在现代服装、服饰设计中的应用,对刺绣的现代应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马芳  崔少英 《北京纺织》2005,26(2):57-59
阐述了我国西北民族中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的刺绣特点,举例说明了西北民族刺绣在现代服装、服饰设计中的应用,对刺绣的现代应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我国西北民族中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的刺绣特点,举例说明了西北民族刺绣在现代服装、服饰设计中的应用,对刺绣的现代应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蒙古族传统服饰是中华民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其部落服饰形成的文化脉络,目的是为现代中国风的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宝库与文化底蕴。通过文献阅读和田野调查的方法,从清朝对蒙古族的政治制度背景出发,溯源清代以前满蒙服饰特点,并从服装造型以及艺术审美特点的角度,对比分析清朝时期满蒙服饰特征。研究表明,科尔沁服饰是清朝盟旗制度与联姻政策双重作用的产物,在清朝政治制度下的满蒙民族服饰之间的文化交融,形成了两个民族服饰造型的融合与审美的共通。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蒙古族定制服装创新性不足,尚未形成个性化工业生产模式,缺乏数字化时代的市场营销手段等问题,从“互联网+”制造业的角度,以智能设计为目标,引入模块化理论,对蒙古族个性化定制服装进行研究。提出定制服装模块化设计流程和划分原则,结合蒙古族个性化定制服装款式和工艺特色,对蒙古族个性化定制服装进行4级模块划分、服装属性和服装模块化设计编码设定,形成服装模块设计库。以蒙古族定制礼服为例,依据“互联网+”蒙古族服装个性化定制流程,通过服装通用模块配置和属性设定,完成定制礼服的模块化设计,形成设计编码,并生成线上服装订单,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为蒙古族个性化定制服装智能设计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蒙古族服饰特点、元素、造型等方面出发进行分析,探讨了蒙古族服饰元素与现代服装融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丝绸》2021,(1)
锡尼河流域布里亚特蒙古族传统袍服作为中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独特的造型风格、经典的分割修饰手法和精湛的制作工艺都蕴含着某种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标记。文章通过历史文献查阅、实地调研考证等方法,阐述了布里亚特蒙古族部落的发展历程,并对其传统袍服形制特征进行了溯源分析;从美学角度解读其造型艺术特色,从人文视角剖析布里亚特蒙古族传统袍服中所体现的装饰意蕴、色彩象征及艺术内涵,进而展现布里亚特蒙古人独特的审美心理与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科尔沁与鄂尔多斯部落分别是蒙古高原东部和中部蒙古族部落的代表,其妇女头饰在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和人文环境中形成了明显差异。将科尔沁妇女头饰与鄂尔多斯妇女头饰进行比较剖析,探究传统头饰的风格特征。研究方法是通过合理有效的提取科尔沁与鄂尔多斯蒙古族妇女头饰的设计元素并将其分类整理,提出应针对蒙古族首饰设计的特殊要求,研发具有标准性、规范性和易识别等特点的蒙古族风格的首饰。  相似文献   

11.
程醉 《中国纤检》2012,(Z1):53-55
节日服装顾名思义就是指人们在各种节日中穿着的服装。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和独一无二的节日服装。改革开放之后,西方文化逐渐渗透、影响、融合进中国人的观念里来。诸如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也开始在我国兴盛起来。而外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蒙古族几何图案的分类分析,将蒙古族几何图案与针织成形服装相结合进行创新设计,开发具有蒙古族文化特色的针织产品。分别从运用提花针织工艺、3D组织结构针织工艺、针织数码印花工艺以及针织工艺结合其他工艺,介绍了蒙古族几何图案针织成形服装的创新设计,设计制作并详细介绍了3款服饰实例,对针织成形服装的创新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程醉 《中国纤检》2012,(3):53-55
节日服装顾名思义就是指人们在各种节日中穿着的服装。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和独一无二的节日服装。改革开放之后,西方文化逐渐渗透、影响、融合进中国人的观念里来。诸如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也开始在我国兴盛起来。而外国人在这些节日中所穿着的独特服饰以及其服饰文化也随之在国内流行起来。因此,纺织服装行业里就出现了一个特别的节日服装产业.并且催生出了蓬勃发展的节日商机。  相似文献   

14.
服装的结构是影响其着装舒适性的重要因素。服装的开口部位可形成"烟囱效应",本文以已有的蒙古族服饰相关研究为基础,从蒙古袍的结构方面分析了蒙古族服饰的着装舒适性,上下贯通的"烟囱效应"风道,是蒙古袍达到通风、透气、散热效应,满足热平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蒙古族劳动人民创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刺绣工艺。蒙古族的妇女有学刺绣的习俗:女儿学手工活儿,都是母亲教给,母亲要教女儿如何拿针线做活。十来岁时要学会纳袜底和做各种荷包。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牧人纯熟地掌握了刺绣工艺。  相似文献   

16.
与动漫同行     
携手动漫 自国内服装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以来,诞生了无数年的服装品牌,企业之间竞争已经变成了品牌的竞争。各服装企业根据自己的产品特点和市场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品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刘雅萍  徐红 《江苏丝绸》2009,38(5):39-42
从全国的角度来看,西有新疆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北有内蒙古自治县、南有云南蒙古族、东有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各地区的蒙古族服饰文化进行了全面地阐述:首先,简述了各地区蒙古族服饰的相关性;其次,分别介绍了各地区蒙古族服饰特点;最后,阐述了蒙古族服饰的图腾文化。  相似文献   

18.
《游》     
作品说明:本系列服装以北方少数民族蒙古族为设计灵感。蒙古族世居草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服装配色体现蓝天、土地、草原的自然风貌,以传统蒙古族图腾为设计图案,体现蒙古族自由洒脱的民族色彩。  相似文献   

19.
历史文化不仅表现在人们的风俗习惯,更表现在见证了历史演变的服饰文化。其中蒙古族由于地理因素,长期处在草原地带,故人们均以身穿长袍为主。另外,蒙古服饰是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它体现了蒙古族的文化习惯,同时展现了传统文明的多样性。本文将以科尔沁和扎鲁特两部落为例,深入探讨两部落的服饰区别、服饰渊源、变化即承载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服装生产为背景,进一步研究生产线平衡方案。首先介绍了服装生产线平衡的概念与特点,然后针对用于解决服装生产线平衡问题的方法,将其分为工业工程、数学模型法、启发式算法和仿真优化法,对各优化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总结各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环境,并提出各优化方法的融合运用。最后结合服装生产的特点,对未来服装生产线平衡问题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