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耿源谦  吴传生  刘文 《计算机应用》2020,40(4):1171-1176
为能够复原出高质量的清晰图像,提出一种混合正则化约束的模糊图像盲复原方法。首先,根据模糊核的稀疏性,采用L0范数的正则项对模糊核进行稀疏约束,以提高模糊核估计的准确性;然后,根据图像梯度的稀疏性,采用混合一阶和二阶图像梯度的L0范数对图像梯度进行正则化约束,以保留图像边缘信息;最后,由于所提出的混合正则化约束模型本质上是非凸非光滑优化问题,通过交替方向乘子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在非盲反卷积阶段采用L1范数数据拟合项和全变分的方法复原清晰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复原出更加清晰的细节和边缘信息,复原结果的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2.
在Bayesian-MAP框架下,建立了针对Laplace噪声的稀疏性正则化图像去噪凸变分模型,模型采用L1范数作为数据保真项,非光滑的正则项约束图像在过完备字典下表示系数的稀疏性。进一步基于Peaceman-Rachford算子分裂算法,提出了数值求解该非光滑模型的多步迭代快速算法,通过引入保真项与稀疏性正则项的邻近算子,可将原问题转换为两个简单子问题的迭代求解,降低了计算复杂性。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与数值算法的有效性,本算法在摄像自动报靶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图像去模糊方法易产生振铃和边缘模糊等“伪像”效应,针对这一问题,采用非光滑的正则项约束图像在稀疏字典下表示系数的稀疏性,并引入非负约束项,提出了图像的稀疏正则化去模糊模型。进一步,基于交替方向拉格朗日乘子算法,提出了求解该模型的多变量分裂迭代快速算法,将复杂问题求解转化为三个简单子问题的迭代求解,降低了模型求解的复杂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去模糊模型及其快速算法相对较好地保持了图像的结构特征和平滑性,并降低了计算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杨国亮  罗璐  鲁海荣  丰义琴  梁礼明 《计算机科学》2015,42(Z6):180-183, 198
针对遮挡和光照等因素影响的人脸图像,提出一种具有低秩稀疏性的矩阵回归模型。该模型采用低秩性约束回归误差,采用p范数约束回归系数使其达到稀疏最大化,然后通过广义迭代阈值算法求解p范数,最后用交替方向法求解模型参数。在AR和Extended Yale B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与当前的回归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高的识别率,能够更好地消除由遮挡引起的结构性噪声,且对光照变化也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稀疏表示和结构自相似性的单幅图像盲解卷积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振春  禹晶  肖创柏  孙卫东 《自动化学报》2017,43(11):1908-1919
图像盲解卷积研究当模糊核未知时,如何从模糊图像复原出原始清晰图像.由于盲解卷积是一个欠定问题,现有的盲解卷积算法都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各种先验知识.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稀疏表示与结构自相似性的单幅图像盲解卷积算法,该算法将图像的稀疏性先验和结构自相似性先验作为正则化约束加入到图像盲解卷积的目标函数中,并利用图像不同尺度间的结构自相似性,将观测模糊图像的降采样图像作为稀疏表示字典的训练样本,保证清晰图像在该字典下的稀疏性.最后利用交替求解的方式估计模糊核和清晰图像.模拟和真实数据上的实验表明本文算法能够准确估计模糊核,复原清晰的图像边缘,并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新的图像去噪方法,它是Besov空间的变分模型,在负实数次Sobolev空间上定义了数据项,用Besov半范数定义了正则项。并详细推导了变分模型在Besov空间的阈值求解公式,先做一个Contourlet变换域的小阈值收缩,然后再利用该模型去噪。去除噪声的同时也损失了部分边缘信息,把边缘分为四种情况,针对不同情况确定相应的边缘补偿方法。实验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几何结构相似性和协同表示的超分辨率图像重建算法.该算法利用l2范数正则化的协同表示和局部几何相似约束模型求解低分辨率图像块在低分辨率字典下的线性表示系数,并利用这一系数重构出高分辨率图像块.文中基于l2范数的系数求解模型可得到解析解而不涉及局部最小解,相较于l1稀疏性约束具有较低的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小尺寸超分辨率图像重建可行且有效,并在重构效果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进一步研究表明,在放大因子增大和存在噪声的情况下,该算法较传统算法重构效果也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卷积变换学习(CTL)结合了无监督学习与卷积神经网络的优点,通过无监督的方式训练卷积核,是一种新兴的稀疏表示方法.现有的单层CTL模型仅通过一层稀疏编码,不仅难以有效提取输入信号的深层语义信息,并且,基于l0范数的CTL模型得到的稀疏解虽然稀疏度强,但它的求解是一个NP-hard难题,而基于l1范数的CTL模型则存在稀疏度不足和参数过度惩罚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og正则化函数的多层CTL模型(CTLlog):为了提取输入信号更具鉴别性与丰富语义的稀疏特征,对单层的CTL模型进行多层拓展,同时使用稀疏度强,偏差性小的非凸log正则化函数作为CTL模型的稀疏约束方法.通过使用近端凸差分方法对模型的非凸优化问题进行优化求解,开发出基于近端凸差分方法的多层卷积变换学习算法.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近端凸差分方法的多层卷积变换学习算法所使用的log正则化稀疏约束效果优于现有的CTL模型,且多层CTL-log的特征提取效果相较于单层取得了提升,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的分类精度提升了2个百分点左右.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域CT重建图像的特点,提出TV约束条件下采用l1范数作正则项的重建模型,并给出了基于Bregman迭代的模型求解算法.算法分为两步: 1)采用Bregman迭代求解图像的l1范数作为正则项,误差的加权l2范数作为保真项的约束极值问题;2) 采用TV约束对1)中得到的重建图像进行修正.算法对TV约束条件下采用l1作正则项的重建模型分开求解,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加快了收敛速度.算法在稀疏投影数据下可以快速重建CT图像且质量较好.本文采用经典的Shepp-Logan图像进行仿真实验并对实际得到的电路板投影数据进行重建,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满足重建质量要求且重建速度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0.
稀疏性正则化的图像泊松恢复模型及分裂Bregman迭代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玉宝  费选  韦志辉  肖亮 《自动化学报》2010,36(11):1512-1519
生物医学、天文等成像系统通常会受到泊松噪声的干扰, 基于图像在过完备字典下的稀疏表示, 在贝叶斯最大后验概率估计框架下, 建立了针对泊松噪声的稀疏性正则化图像恢复凸变分模型, 采用负log的泊松似然函数作为数据保真项, 模型中非光滑的正则项约束图像表示系数的稀疏性, 并附加恢复图像的非负性约束. 进一步, 基于分裂Bregman方法, 提出了求解该模型的多步迭代快速算法, 通过引入辅助变量与Bregman距离, 可将原问题转化为两个简单子问题的迭代求解, 大幅度降低了计算复杂性. 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模型与数值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Most state-of-the-art blind image deconvolution methods rely on the Bayesian paradigm to model the deblurring problem and estimate both the blur kernel and latent image. It is customary to model the image in the filter space, where it is supposed to be sparse, and utilize convenient priors to account for this sparsity.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the use of the spike-and-slab prior together with an efficient variational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EM) inference scheme to estimate the blur in the image. The spike-and-slab prior, which constitutes the gold standard in sparse machine learning, selectively shrinks irrelevant variables while mildly regularizing the relevant ones. The proposed variational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algorithm is more efficient than usual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MCMC) inference and, also, proves to be more accurate than the standard mean-field variational approximation. Additionally, all the prior model parameters are estimated by the proposed scheme. After blur estimation, a non-blind restoration method is used to obtain the actual estimation of the sharp image. We investigate the behavior of the prior in the experimental section together with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ith synthetically generated and real blurred images that validate the method's performance in comparison with state-of-the-art blind deconvolution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盲卷积算法细节恢复有限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表示和梯度先验的图像盲卷积算法。虽然每个图像块可以通过字典稀疏表示,但是图像块重构出的图像常常出现“伪像”,本文将梯度先验知识和超拉普拉斯先验知识融入稀疏表示盲卷积模型中,采用迭代方法交替估计中间清晰图像和模糊核,一旦获得模糊核,采用超拉普拉斯非盲去卷积算法恢复出最终的清晰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去模糊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在抑制振铃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小波域中双稀疏的单幅图像超分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过去几年,基于稀疏表示的单幅图像超分辨获得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小波域中双稀疏的图像超分辨方法。方法 由小波域中高频图像的稀疏性及高频图像块在空间冗余字典下表示系数的稀疏性,建立了双稀疏的超分辨模型,恢复出高分辨率图像的细节系数;然后利用小波的多尺度性及低分辨率图像可作为高分辨率图像低频系数的逼近的假设,超分辨图像由低分辨率图像的小波分解和估计的高分辨率图像的高频系数经过二层逆小波变换来重构。结果 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双稀疏的方法不仅较好地恢复了图像的局部纹理与边缘,且在噪声图像的超分辨上也获得了不错的效果。结论 与现在流行的使用稀疏表示的超分辨方法相比,双稀疏的方法对噪声图像的超分辨效果更好,且计算复杂度减小。  相似文献   

14.
许影  李强懿 《计算机科学》2018,45(3):253-257
通过分析二值图像发现其像素值具有稀疏特性,因此采用L0梯度反卷积算法结合二值图像的组合特性来处理盲二值图像的复原问题。常见的图像复原方法均将二值图像看作灰度值图像来处理,当其考虑到二值图像的特殊性质时,将会针对这种特定类型的图像得到更好的复原效果。提出的盲复原算法基于一阶梯度空间L0最小化问题的框架,利用L0梯度图像平滑方法来获得明显的图像边缘以估计模糊核,并将二值图像的特有属性作为正则项加入目标函数。在图像的复原过程中,通过二值图像先验来强制复原结果趋于二值图像。根据提出的模型,给出了基于稀疏特性的盲二值图像复原算法。通过实验将该算法与传统的盲反卷积复原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对二值图像进行复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Previou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wavelet method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Besov smoothness of a function (signal).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algorithm that is based on the magnitudes of the wavelet coefficients and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to estimate the smoothness of different signals of one and two-dimensional in the Hölder spaces. Computation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Holder smoothness of the general two-dimensional image is between 0.2 and 0.7. We compare our results with those in Besov smoothness spaces and discuss the smoothness relations between these two function spac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各类终端设备获取的大量数据往往由于信息丢失而导致数据不完整,或经常受到降质问题的困扰。为有效恢复缺损或降质数据,低秩张量补全备受关注。张量分解可有效挖掘张量数据的内在特征,但传统分解方法诱导的张量秩函数无法探索张量不同模式之间的相关性;另外,传统张量补全方法通常将全变分约束施加于整体张量数据,无法充分利用张量低维子空间的平滑先验。为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提出了基于稀疏先验与多模式张量分解的低秩张量恢复方法。方法 在张量秩最小化模型基础上,融入多模式张量分解技术以及分解因子局部稀疏性。首先对原始张量施加核范数约束,以此捕获张量的全局低秩性,然后,利用多模式张量分解将整体张量沿着每个模式分解为一组低维张量和一组因子矩阵,以探索不同模式之间的相关性,对因子矩阵施加因子梯度稀疏正则化约束,探索张量子空间的局部稀疏性,进一步提高张量恢复性能。结果 在高光谱图像、多光谱图像、YUV(也称为YCbCr)视频和医学影像数据上,将本文方法与其他8种修复方法在3种丢失率下进行定量及定性比较。在恢复4种类型张量数据方面,本文方法与深度学习GP-WLRR方法(global prior refined weighted low-rank representation)的修复效果基本持平,本文方法的MPSNR(mean peak signal-to-noise ratio)在所有丢失率及张量数据上的总体平均高0.68dB,MSSIM(mean structural similarity)总体平均高0.01;与其他6种张量建模方法相比,本文方法的MPSNR及MSSIM均取得最优结果。结论 提出的基于稀疏先验与多模式张量分解的低秩张量恢复方法,可同时利用张量的全局低秩性与局部稀疏性,能够对受损的多维视觉数据进行有效修复。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协同稀疏和全变差的高光谱线性解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疏分解是高光谱图像(Hyperspectral image,HSI)解混中的常用方法,为了克服传统稀疏解混方法只重视挖掘空间相关性而忽视稀疏性精确刻画的缺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协同稀疏和全变差(Total variation,TV)相结合的高光谱空谱联合线性解混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解混的精度.该方法基于已知光谱库的高光谱稀疏线性回归模型,利用TV正则项对高光谱邻域像元间的相关性进行约束;同时,协同稀疏性被用来刻画丰度系数的行稀疏性,从而表明协同稀疏先验对空谱联合解混精度的提高至关重要;最后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求解模型.模拟高光谱数据实验结果定量地验证本文方法能够比现有同类方法获得更精确的解混结果,同时真实高光谱数据实验结果定性地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当前基于稀疏表示的行人再识别都是通过松弛l0正则项为l1正则项以达到逼近l0范数稀疏性的目的.在满足有限等距性质(RIP)条件下,l1和l0具有等价性,然而在具有杂乱背景、物体遮挡等众多干扰因素的行人再识别任务中,却很难满足RIP条件.因此,文中提出混合l2/l1/2范数的组稀疏表示方法,通过将gallery集中同一行人图像序列视为一组,利用l2范数约束组内结构,l1/2范数约束组间结构,对遮挡和杂乱背景等干扰因素具有更高的鲁棒性.为了进一步增强模型的判别性,引入人体结构约束,将行人图像划分为若干近邻块区域,针对每一区域分别构造适应性的混合l2/l1/2范数的组稀疏模型,最终融合全部稀疏模型得出再识别结果.在当前具有挑战性的2个多行人图像序列数据集PRID 2011和iLIDS-VID上的实验验证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