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使用Hauser-Feshbach理论,在一定的假定和近似下进行了14.5MeV(n,2n)反应同质异能态截面比的系统学研究。在35≤A≤209、0≤Jm≤16、0≤Jg≤8范围内,通过获得的系统学参数,可以很好地预言无实验数据核素的14.5MeV(n,2n)反应同质异能态截面比。  相似文献   

2.
根据蒸发模型和激子模型,在一定的假设和近似下建立了(n,2n),(n,3n),(n,x)(x=p,a,d,t, ̄3He),(n,np+pn),(n,na+an).及(n,γ)等十个反应道的中子核反应截面的参数化理论公式。公式中仅含最灵敏的参数,根据所建立的参数化理论公式,编制了参数化理论公式拟合分析程序SFF。与实验数据的比较表明:参数化的理论公式可以很好地描述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3.
用双屏栅电离室测量快中子(n,α)反应的双微分截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唐国有  陈泽民 《核技术》1994,17(3):129-135
双用屏栅电离室和多参数数据获取系统建立了一套测量(n,p)、(n,α)快中子诱发带电粒子反应双微分截面的装置。在北京大学4.5MV静电加速器上测量了4MeV和5MeV中子的^40Ca(n,α)^37Ar反应的能谱和角分布以及5MeV中子的微分截面。实验结果表明整个系统工作正常,用于研究(n,p)、(n,α)反应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4.
用14MeV中子辐照一组厚度分别为35、75、100、150及200μm的纯Fe箔,用4πβ-γ符合吸收效率外推法测量 ̄(56)Fe(n,p) ̄(56)Mn反应产物 ̄(56)Mn的活度,计算得中子注量率的相对总不确定度为1.9%。与α伴随粒子法绝对测量结果相比较,相对偏差小于2%。  相似文献   

5.
用光学模型(OPM),带宽度涨落修正的Hauser-Feshbach理论(WHF)以及包括平衡前发射在内的蒸发模型(PEM),计算了入射能量在1-20MeV的中子与天然锑(Sb)相互作用的反应数据。计算结果与评价的实验数据比较,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铁离子和亚硝酸对偏二甲基肼还原六价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Fe3+和HNO2对硝酸体系中偏二甲基肼还原Np(Ⅵ)的影响。结果表明,Fe3+与偏二甲基肼反应生成Fe2+;Fe3+对偏二甲基肼还原Np(Ⅵ)→Np(Ⅴ)的反应有催化作用;在实验条件下,当cFe3+=0.1mmol/L时,反应2h后,能检测到有Np(Ⅳ)生成;HNO2能与Np(Ⅵ)及偏二甲基肼反应,当HNO2存在于偏二甲基肼与Np(Ⅵ)的反应体系中时,Np(Ⅵ)→Np(Ⅴ)的还原速率显著加快。  相似文献   

7.
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多路望远镜系统,测量了天然Ni和Fe(n,xp)反应在E_n=14.6MeV能区的双微分截面,所测量的反应角为25-165°,共16个,质子出射能区为4-14MeV,并由此得到能谱、角分布和总截面。  相似文献   

8.
在10 ̄(-5)_eV-20MeV中子能量范围内对天然汞的中子核数据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总的、弹性、去弹、总非弹、30条分立能级、连续非弹、(n,2n)、(n,3n,)、(n,n'P)、(n,n'α)、(n,P)、(n,α)、(n,d)、(n,t)和(n,γ)截面;次级中子角分布;双微分截面(DDCS);γ射线产生数据等。评价根据有效实验数据(至1993年)和UNF-92 ̄[1]理论计算。评价数据以ENDF/B6格式录入中国评价核数据库CENDL-2.1版(MAT=1800),并提供核工程有关部门使用。  相似文献   

9.
天然铊的中子核数据评价在10 ̄(-5)eV-20MeV中子能量范围内进行,它的内容包括总的、弹性、去弹、总非弹、16条分立能级、连续非弹、(n,p)、(n,a)(n,d)、(n,t)、(n,2n)、(n,3n)、(n,n'p)、(n,n'a)和(n,r)反应截面;次级中子角分布;双微分截面(DDCS);r射线产生数据以及共振参数等。评价以到1993年为止的有效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UNF-92程序)为依据。评价数据以ENDF/B6格式给出并收入中国评价核数据库(CENDL-2.1)版(MAT=1800)和提供核工程有关部门使用。  相似文献   

10.
 ̄9Be(n,2n)反应中子的能量角度双微分谱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意义。将 ̄9Be(n,2n)反应视为具有不同反应机制的核反应过程,即两步非弹级联衰变和三体直接崩裂过程,利用动力学和准自由散射方法,导出相应于两个过程的能量角度双微分谱,并用Tepel-Weidenmuller统计模型的改进形式计算跃迁分截面。通过适当选择 ̄9Be、 ̄8Be核的结构参数,及对两核的能级宽度和能量的实验分辨率效应做高斯型分布的平均,计算、分析了14.2,10.lMeV入射中子在一些角度上的双微分中子产生截面。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HNO3介质中c(HOC2H4N2H3)、c(H+)、c(UO2+2)、c(Fe3+)、c(HNO2)、离子强度和温度等因素对还原Np(Ⅵ)反应速率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条件下的表观速率常数,确定了Np(Ⅵ)还原反应速率方程式。25℃时,还原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k2=391min-1;反应活化能为56.6kJ·mol-1。提高2-羟基乙基肼浓度、降低HNO3浓度或升高温度,Np(Ⅵ)的还原加快;增加UO2+2浓度和离子强度,还原速率稍有降低;当c(Fe3+)≥1.0mmol·L-1时,Fe3+对Np(Ⅵ)的还原有一定的加速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在En=14.5-14.9MeV中子能区用活化法以27Al(n,α)14Na的反应截面为中子注量标准测得的154Sm(n,2n)153Sm和148Sm(n,p)148gPm反应截面,并将其与已有的数据进行了比较。中子能量用铌锆截面比法测定。  相似文献   

13.
10MeV中子引起的 ̄(238)U, ̄(209)Bi,Fe和 ̄9Be的次级中子双微分截面测量祁步嘉,唐洪庆,周祖英,周陈维,沈冠仁,柯尊建,孙振强,夏海鸿(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所,北京275-46信箱,102413)次级中子双微分截面是核工程设...  相似文献   

14.
TRPO 流程中使用抗坏血酸还原 Fe(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0%TRPO-煤油直接萃取时,由Fe(Ⅲ)的大量萃取而引起第三相。研究了利用抗坏血酸还原高放废液中的Fe(Ⅲ)为Fe(Ⅱ)的行为,从而减少铁的萃取量,消除TRPO萃取过程中出现的第三相,同时研究了在抗坏血酸存在下,TRPO萃取超铀元素及Tc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MeasurementandtheoreticalevaluationofcrossectionforNa(4D)+Na(3S)→Na(4F)+Na(3S)ShenYiFan,LiWanXing,PolatAhmatandLuoLan(Depa...  相似文献   

16.
^17O系统的约化R矩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多道多能级约化R矩阵理论,综合分析了E_n=6.2-10.5MeV之间中子全截面以及 ̄(16)O(n,n) ̄(16)O和 ̄(16)O(n,a)~(13)C的实验数据,发现和标定了一些能级参数,讨论了应用约化R矩阵理论涉及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理论计算的有关截面能相当好地符合实验数据的前提下,用核反应光学模型,带宽度涨落修正的Hauser-Feshbach理论,预平衡发射的激光子模型和扭曲波玻恩近似方法计算次级放射性核束^17F引起的反应。  相似文献   

18.
利用穆斯堡尔方法研究了N2+、N+与 Cu基底中α-Fe纳米颗粒相互碰撞和碰撞后的热动力学过程。实验结果表明,N2+与α-Fe纳米颗粒的相互作用存在着明显的非线性,即N2+与α- Fe纳米颗粒的碰撞截面,远大于 N+与α- Fe纳米颗粒的碰撞截面。  相似文献   

19.
刘彤 《原子能科学技术》1995,29(4):335-341,328
比照新实验数据对1991 NEANDC/INDC核标准库的数据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除^10B(n,a)截面和15MeV以上能区的^235U(n,f)截面数据有待调整外,从现有实验数据状况看,1991NEANDC/INDC核标准库的数据是合理可靠的,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发展了为核反应模型计算用的中国评价核参数库(CENPL)。国际原子能机构通过国际合作组装了一个为核反应数据模型计算用的推荐输入参数库(RIPL),CENPL的全部数据文档选作RIPL的起始文档,而由本工作组估算和推荐的主要模型参数选为RIPL的推荐模型参数。目前,正在研制更新的CENPL(CENPL-2),一方面,数据被检验、更新和扩充,特别注重研究适用于更高能区和非稳定核区的核模型理论计算的模型参数;另一方面,发展CENP的检索软件和网络软件,以实现网络在线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