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据广州出版的《制冷》1998年第4期王亚珍“一起惨重事故的分析”报道,1998年6月28日10时50分,福建省惠安县某冷冻厂,发生一起惨重的爆炸事故——维修制冰池蒸发器,违章操作竟用氧气进行试压,致使制冷压缩机爆炸,又引发机房爆燃,造成4人死亡,设备损坏,直接经济损失50多万元。  相似文献   

2.
珠海经济特区湾仔冷冻厂,以补偿贸易的方式从日本引进全套制冷设备。生产规模为制冰200吨/日,贮冰1200吨,冻结40吨/日,低温冷藏1200吨,主库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该厂从破土动工到建成投产仅用一年零三个月,这样快的建设速度目前在国内是比较少的,这主要是施工采用了新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双碳”背景下制冰新技术的研究进展,为研发更加低碳高效的制冰技术提供参考。方法 重点对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技术、真空闪蒸制冰技术和太阳能吸附式制冰技术3种制冰新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论 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技术、真空闪蒸制冰技术和太阳能吸附式制冰技术具有低碳、节能等优点,可对冷链运输、人工冰场等领域起到积极作用,在“双碳”背景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如何保证制冰系统稳定性、提高制冰效率是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制冰技术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连续式制冰方式和动态制冰方式制冰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并从溶液的冻结模拟、冰晶的形成机理以及冰蓄冷中脱冰的特性等方面论述制冰特性的研究进展,最后文章对制冰技术的发展作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5.
“从单一的方冰机到板冰机、管冰机、碎冰机等多样化产品;从最初只有制冰机生产企业参会到现在用冰单位、高校,甚至控制系统、搅拌设备等部件生产商开始参与,全国制冰产业链发展论坛历时5年,成功搭建了制冰行业交流平台的同时,也见证了我国制冰行业的快速发展。”11月28日,第五届全国制冰产业发展论坛暨2013中国制冰年会上,北京制冷学会秘书长孙大琪在致辞中对制冰行业的发展速度表示感慨,“目前,制冰产业链已经形成并不断扩展。”  相似文献   

6.
水产冷库的节能,涉及面广,利用率高,在这里简要介绍冷库管理方面对于能源开发利用和节能降耗的几种途径。 1.利用冬季自然条件制冰 在北方地区,为了挖潜降耗,冷冻厂在12月至翌年的2月可在室外自然冻结冰块。采用冲鱼用的铁瓦片冲片盘,冻结的冰块在30~40kg左右,每天冻成后要及时脱盘,脱盘后的冰块要及时贮存到冷藏间,贮藏量可  相似文献   

7.
沿海某水产冷冻厂的规模是:制冰160吨/日,贮冰2000吨/次,冻结20吨/日,冷藏300吨/次。三层楼框架结构,一楼为机房、冻结间冷藏间及理鱼间,二楼贮冰库,三楼制冰间。81年5月动工兴建,84年3月完成土建工程,4月中旬制冰试产,5月上旬冰库按规范降温,六月上旬开始贮冰。6月中旬发现一楼冷藏间门框处有水渗出来,每小时集水量拾多公斤,渗漏水无咸味。事发后设计、施工和使用单位经过多次会诊,作了一系列处理。到目前为止,虽然漏水量有所减少,但一楼冷藏间门框处仍滴水不停,每小时集水量约0.3公斤左右,时多时少,冷藏间难于投入使用。在此笔者想就有关问题作一些分析和提出个人若干意  相似文献   

8.
岗埠冷冻厂是肉鸡生产加工出口企业,在肉鸡市场行情严重滑坡之际,冷冻厂主要从5个方面来加强计量工作:1做好全厂计量原始台帐的清查备案工作;2.抓好周期检定工作。冷冻厂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出所有计量器具检定周期,报市、具备案,并遵照执行;3.健全计量数据的传递网络,确保数据可靠。冷冻厂从毛鸡收购到最后的成品出厂,所有数据的准确与否影响着产品产出率、产品质量以及安全、环保,健全数据传递网络十分必要;4.做好计量合格确认的准备工作,争取早日与国际惯例接轨;5.抓好计量人员培训工作。目前,冷冻厂…  相似文献   

9.
谢烈 《制冷》1992,(2):69-72
前言目前国内外制冰的方法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间接冷却方式,如盐水冷却桶式制冰法;直接冷却方式,如片冰,板冰,管冰及桶式快速制冰法等二大类。但无论何种制冰方法,节能的主要方面都应该是如何提高制冰能力和降低制冰的耗电量,这就需要从强化换热,加快周转,改进制冰工艺,改造制冰池结构、设备等方面加以考虑。尽管提高制冰的能力与降低制冰的电耗两者之间似乎是矛盾的,但在实际中两者必须是统一的。如果只强调提高  相似文献   

10.
郜建明  吴炳荣 《制冷》1995,(3):88-89
Ice-MakingPrincipaeAndAdjustingofTubeIceMachine管冰机具有占地少、上马快、操作简便等优点,它适合渔业、食品加工、铁路运输等行业使用。管冰机的工作原理见图亚。它的制冰蒸发器又称发生器,实际是一个构造特殊的立式壳管式换热器,管子中流着由循环水泵不断送来的制冰水  相似文献   

11.
采用CFD方法对大型砖冰机制冰桶排列方式对制冰池流场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现有制冰桶为顺排,制冰池内制冰桶横向间隔内的盐水速度几乎为零,制冰桶纵向间隔内盐水呈层流分布,流速约为0.3~0.4m/s。制冰桶横向间隔内盐水温度高于纵向间隔;整个制冰池盐水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很不均匀,盐水阻力相对较小。采用叉排制冰桶可显著改善制冰池内盐水流场,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相对更均匀,且盐水温升相对较大,盐水与冰水换热效果更好,但盐水阻力也有所增大。通过对制冰池内盐水流体的速度场、温度场和压力场的对比分析,为砖冰机制冰池制冰桶排列方式的优化提供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过冷水连续制冰系统中过冷却器进出口水温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震  曲凯阳  江亿 《制冷学报》2003,24(1):46-50
为了使给定的过冷水连续制冰系统的制冰功率和COP达到较高的数值,关键在于过冷却器进出口水温的选择。在过冷水连续制冰系统中,从蓄冰槽出口到过冷却进口水的温升可以通过三种不同途径实现,(1)专门外界热源加热;(2)依靠环境传热;(3)空调系统回水加热。研究了在这三种情况下过冷水连续制冰系统过冷却器进出口水温的选择方法。计算了某一给定系统在这三种情况下的制冰功率和COP随过冷却器进出口水温的变化,根据计算结果选择了在这三种情况下合适的过冷却器进出口水温。  相似文献   

13.
冷库顶管塌下事故分析江西省九江市外贸冷冻厂熊华峰1995年8月2日凌晨四时左右,我厂制冷车间机房操作人员发现-28℃系统蒸发压力越来越低,总觉不正常,四处观察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误认为膨胀阀开小了,供液不足,就加大开启度,过一会儿观察,仍无济于事,压...  相似文献   

14.
汪文斌  陈滋顶 《制冷》1998,(1):32-35
本文通过介绍颗粒制冰技术在我国铁路制冰厂中应用的优缺点,得出颗粒制冰技术不宜在铁路制冰厂中推广应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家用制冰机结冰过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磊  蒋德伦 《制冷》2007,26(1):10-13
根据家用制冰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利用焓法对其制冰过程建立数学物理模型,采用全隐式格式开展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研究。在一台家用制冰样机上进行实验测试,通过改变环境温度观测冰层厚度与制冰时间的关系,并将实验结果与数值解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数值解与实测值之间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小于3%。升高环境温度,在同样的时间内成品冰厚度减小,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制冰工业的突出优点就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劳动力,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冰质,使之适合生产上的需求。这不仅要求体现在制冰阶段,更主要的是在整个制冰、用冰过程中,包括输送、贮藏阶段,确保现代化的制冰方法得以改善、发展,充分发挥自动化制冰的优越性。就目前我国现阶段的制冰方法来看,常用的有四种类型,即管冰机、片冰机、板冰机和块冰机。其中管冰机技术于当今世界尤为发展迅速,因为管冰具有较大的热交换表面,耗能低,投资小。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省现有的水产冷库大多是属中小型的,且都是混合型的(兼有制冰、贮冰、急冻及冷藏)居多。而制冰量较大的(100吨/日以上)冷库,其制冰间多设在顶层。下面就顶层制冰的利弊问题以及贮冰库的大小问题探讨一下。一、冷库顶层制冰的利与弊我国目前的制冰工业,基本上是以生产条冰为主,且几乎都是供给渔船出海打鱼用的。因此,条冰的输送是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把制冰设在顶层,主要是基于这个原因。  相似文献   

18.
过冷水法动态冰浆制取技术具有传热效率高、系统简单等优点,但过冷却器易发生冰堵是影响其稳定性的突出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块化过冷解除装置的动态制冰系统,利用设置在过冷却器内的可灵活拆装式螺旋叶片对制冰溶液进行过冷解除,同时刮削换热壁面上粘附的冰晶。测试了不同工况下该制冰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该制冰系统可稳定产出冰浆并有效改善冰堵问题,最高含冰率达9.1%,最大持续制冰时间可达521 s。冰浆含冰率与持续制冰时间成正比。NaCl添加剂质量分数为6%时对冰浆含冰率和持续制冰时间的改善效果显著。实验获得制冰系统最佳运行参数:制冰溶液体积流量为0.50 m^3/h、二次冷媒起始温度为-15℃、螺旋叶片转速为175~225 r/min。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BL90—6Pl5制冰楼(Ⅰ型)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构造和安装调整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对操作和使用也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20.
过冷却水制冰蓄冷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过冷却水制冰蓄冷的关键设备是过冷却器,建立了过冷却器制冰蓄冷的实验装置。通过测定过冷却器进、出口两种流体的温度,整理绘制出正常状态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实验得出,当冷水温度为-1.5℃-1.7℃,流速在1.4-1.8m/s时,经管束喷出的水流会在碰撞后成冰,有利于制冰蓄冷,可得到较高的HPF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