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采用传统的熔体冷却方法,研究以TiO2和ZrO2为成核剂,以含Na2O的Li2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为基础组成,通过二步法热处理制度制备出符合微电子机械系统静电键合要求的微晶玻璃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EM)、能谱(EDS)等技术对微晶玻璃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热处理制度对微晶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和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后,基础玻璃发生的结构变化是微晶玻璃膨胀系数和电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应用DSC(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SEM(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晶核剂P2O5含量对Li2O-ZnO-SiO2系玻璃析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微晶玻璃体系中,析出晶相为方石英、磷石英以及少量的Li2O-ZnO-SiO2和Si02相。晶核剂P2O5的加入促进了玻璃中方石英晶体的析出,当P2O5添加量增加到4.0%时,该体系玻璃中析出的方石英相对含量达到最高。当进一步提高P2O5的含量达到5.1%时,促进了玻璃在低温下的析晶,基础玻璃在535℃的较低温度下可以析出晶体。  相似文献   

3.
载体用多孔Na2O—TiO2—P2O5—CaO微晶玻璃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应用过析晶(post-crystalliztion)热处理工艺制备多孔Na2O-TiO2-P2O5-CaO微晶玻璃的方法。运用XRD探讨了该玻璃在过析晶热处理中晶相的演变过程,阐述了孔径扩大的机理。用SEM和密度法研究了过析晶热处理对孔径尺寸和气孔率大小的影响。由于连通孔的特征和孔径可控的特点,该类多孔微晶玻璃有可能作为生物、药物载体而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粉煤灰、碎玻璃为主要原料,在建立的MgO-CaO-Al2O3-SiO2系统玻璃组成的基础上,通过DTA、XRD、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晶核剂种类及浓度和热处理制度对玻璃实现表现微晶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iO2和Cr2O3复合晶核剂能有效地促进MgO-Cao-Al2O3-SiO2系统玻璃在较低温度下即实现表现微晶化,且形成的主晶相为透灰石;晶化保温时间是影响表面晶化层厚度的关键因素,晶化保温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其存在最佳值。  相似文献   

5.
(联邦德国专利3703342)该种透红外微晶玻璃当厚度为3毫米时,抗弯强度≥140牛顿/毫米~2,可见光波长≤500纳米时透光度≤5%,但当红外线波长为1500纳米时透光度为80%,而且呈黑色状态。实际上,微晶玻璃是由玻璃基体和分散的β-石英固溶体组成,组成(重量百分比)为:SiO_2 60—72.Al_2O_3 14—28、Li_2O 2.5—5.5、MgO 0.1—0.9、ZnO 0.1—0.9、TiO_2 3—6、V_2O_5 0.03—0.5、Na_2O 0.1—1、K_2O 0—1、CaO 0—2、BaO 0—2、PbO 0—2、As_2O_3 0—2、ZrO_2O—3、P_2O_5 0—3。制得的微晶玻璃用于烹调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从SiO2-Al2O3-MgO和CaO-Al2O3-P2O5系统基础玻璃中析出微晶玻璃的研究发展过程。作者研究了通过控制基础玻璃的核化与晶化制得具有不同性质的微晶玻璃,例如:具有高机械强度的微晶玻璃,可机械加工的微晶玻璃以及生产活必微晶玻璃,核化工艺过程的关键业已发现,铝硅酸盐玻璃是玻璃与玻璃相分离,但是磷酸盐转化玻璃则没有任何相分离现象,因此它可能一方面是通过相分离,另一方向通过特殊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控制玻璃中铁离子含量、调整碱金属氧化物Na2O和K2O等的含量和比例,利用混合碱效应等来提高玻璃的透过率;讨论了碱土金属氧化物BaO、SrO、P2O等对玻璃X-射线吸收系数的影响;分析了CeO2提高玻璃耐辐射能力的机理:制得了一种透过率高速90%.0.06rm的X-射线吸收系数超过37.2^1/cm,并且具有良好耐辐射变色性能的CRT屏玻璃。  相似文献   

8.
钙铝硅系统建筑装饰微晶玻璃经历了10年的发展。与天然石材相比,烧结法微晶玻璃装饰材料有以下优点:致密的结构、高强、耐磨等。它的基础玻璃成分属于CaO-Al2O3-SiO2系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晶玻璃装饰材料有了一些新变化。文章对近几年来建筑装饰微晶玻璃发展动态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CaO-Al_2O_3-SiO_2系统微晶玻璃中的应力产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a O- Al2 O3- Si O2 系统微晶玻璃作为微晶玻璃中的一个新品种 ,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内应力的存在将对微晶玻璃的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分析了 Ca O- Al2 O3- Si O2 系统微晶玻璃中应力产生的原因 ,这将对微晶玻璃的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建筑微晶玻璃引领新潮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建筑微晶玻璃建筑微晶玻璃又称为人造大理石、玉晶石、微晶石和珍珠石等,是集玻璃、陶瓷、石材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目前,国内外生产用于建筑装饰微晶玻璃有矿渣微晶玻璃、铸石微晶玻璃和仿大理石花纹的微晶玻璃,其中前两者是普通建筑装饰材料,而仿大理石微晶玻璃则是中高档建筑装饰材料。1.1建筑微晶玻璃的组成及性能建筑微晶玻璃其原始玻璃组成基本上属于CaO-MgO-Al2O3-SiO2系统,主晶相一般有硅灰石、钙长石、钙黄长石、透辉石等、而具有天然大理石外观特征的建筑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为硅灰石(CaO·SiO2)。因其可利用…  相似文献   

11.
从微晶玻璃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出发,采用差热分析方法对以TiO2作为晶核剂的Ca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的析晶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测定,目的是为了研究TiO2的含量对增钙液态渣微晶玻璃晶化的影响规律以及其作为晶核剂的作用机理,并最终确定适宜的TiO2含量.  相似文献   

12.
结合微晶玻璃装饰板材的生产实践,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密度测定的研究,表明微晶玻璃的密度与晶型、玻璃颗粒度、晶化温度、晶化时间有密切关系。指出微晶玻璃中的β-硅灰石向α-硅灰石的晶型转变是制品产生微裂纹的原因。密度测定可为生产控制中调整工艺参数以消除微晶玻璃微裂缝缺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硅微晶玻璃混凝土制品范恩荣绍兴市管道煤气公司1.引言俄罗斯彼尔迈斯克工业技术研究所研制成了一种玻璃微晶复合材料,它是在钠一钙一硅玻璃系统的玻璃粉末中加入无机掺入相,通过烧结成为玻璃微晶复合材料,这种夏合材料被称为硅微晶玻璃混凝土,在俄罗斯已用这种硅微...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以钠长石粉为主要原料制备微晶玻璃装饰板条件,由于钠长石粉的主要成分为SiO2和Al2O3,选择CaO-Al2O3-SiO2系统为玻璃配方依据,探讨了烧结法工艺的核化、晶化温度对制品的影响,获得了主晶相为β-硅灰石及固溶体的微晶玻璃装饰板。  相似文献   

15.
锌渣作晶核剂的微晶玻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铁尾矿为主要原料,以锌渣中的ZnO为晶核剂制备微晶玻璃材料,研究了ZnO含量变化对强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1.2%ZnO的微晶玻璃发生整体晶化,强度性能好,可代替天然石料作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16.
Li_2O-Al_2O_3-SiO_2系统微晶玻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 i2 O- Al2 O3- Si O2 系统微晶玻璃是微晶玻璃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这种微晶玻璃的主要性能是低膨胀 ,耐高温 ,耐热冲击性 ,其应用非常广泛。文中综合评述了锂铝硅微晶玻璃的研究状况 ,并对β-石英固熔体和β-锂辉石固熔体微晶玻璃的组分及热处理制度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磁热效应的铁钙磷权盐生物微晶玻璃研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将制备的CaO-Fe2O3-P2O5系统玻璃试样在570-577℃下进行热处理,并在模拟生理液中浸泡,经热处理及模拟生理液浸泡后的样品以XRD方法确定了主晶相,测定了微晶化后样品的密度、化学稳定性及磁滞回线,试验表明,试样在磁场下能发热,经模拟生理液浸泡后能生成羟基磷灰石(HAP)。  相似文献   

18.
田华  叶乃清  王庆 《石材》2007,(11):53-56
以成都亚鑫矿渣微粉公司提供的矿渣为主要原料,辅以其它化工原料,采用熔融-浇注-微晶化工艺制备了矿渣微晶玻璃。利用DSC、XRD、光学显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基础玻璃的析晶温度和矿渣微晶玻璃的结晶相,考察了矿渣微晶玻璃的组成对成型性能的影响以及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对玻璃晶化的影响,分析了矿渣微晶玻璃的析晶机理。  相似文献   

19.
微晶玻璃花岗岩一种采用铝硅酸盐矿物为原料的微晶玻璃花岗岩,巳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研制成功.它是将特殊玻璃经过晶化工艺处理而形成的新型人造建筑石材.这种人造花岗岩含有针状硅灰石,具有天然色泽和纹理,色泽纯正、质地均匀,物、化性能指标均优于天然大理石和花岗石...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应用过析晶(post crystallization)热处理工艺制备多孔Na2O TiO2 P2O5 CaO微晶玻璃的方法.运用XRD探讨了该玻璃在过析晶热处理中晶相的演变过程,阐述了孔径扩大的机理.用SEM和密度法研究了过析晶热处理对孔径尺寸和气孔率大小的影响.由于连通孔的特征和孔径可控的特点,该类多孔微晶玻璃有可能作为生物、药物载体而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