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智能管网监测系统管网运行情况的综合分析和智能管控,构建综合信息平台,为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阐明了江西省金溪县供水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基本情况,描述了智能管网监测系统的发展历史和应用背景,通过对金溪县智能管网监测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应用成果进行初步小结,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网水质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输配水管网的腐蚀、水龄过长、二次供水设施污染等。城乡管网系统庞大、复杂、分支多,靠有限的水质监测点进行人工监测,达到实时、全面掌握、监控整个管网水质状况是很困难的。因此,解决保障水质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对城乡供水管网合理布置水质在线监测点。并配有对管网的合理优化、二次加氯等措施共同保障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管网水质达标。  相似文献   

3.
王磊 《海河水利》2023,(2):58-62
为解决城乡供水一体化调度系统耗时长、能力差的问题,考虑管网压力设计一种新的城乡供水一体化调度系统,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考虑管网压力的城乡供水一体化调度系统的设计花费时间相对较少,调度过程投资成本降低了20%~30%,对于城乡供水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4.
南方丘陵地区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网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丘陵地区城镇供水管网的特点,提出了管网规划中控制点和最小服务水头的选取方法,应用EPANET建立管网规划模型,分析了管网的分区供水及增压方式选择等问题,通过模拟计算对管网进行优化调整,确定城乡间联络管直径,并分析了城乡间调水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郭国富 《治淮》2024,(3):66-68
随着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全面推进,末梢管网用水计量技术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本文探讨了小口径智能表在城乡供水工程中的应用,包括光电直读式、摄像式、脉冲式和电子式等,重点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智能表的特点。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小口径智能水表的仪表选型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定陶县城乡供水现状、地下水污染进行了简要阐述,通过以刘楼水库为水源的城乡供水管网一体化工程的实施,对保障"同网、同质、同价、同源"的城乡供水一体化问题,从改革体制、管理、资金、水价和宣传等方面提出加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供水管网的智能调配系统是在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并且满足用户用水量要求的前提下,根据管网监测系统反馈的实时运行状态数据,利用科学的预测手段和最优化技术,从各种可能的调度方案中确定一种使系统总运行费用最省,可靠性最高的优化调度方案,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克拉玛依市供水管网系统为例建设管网智能调配系统,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建立给水管网水力模型,实现对给水系统中压力、流量等分布的全面了解并制定最优的调度运行管理方案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方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自来水公司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东营市利津县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尚存在供水水源地的水源不足、供水管网改造任务重和资金不足、供水市场不健全等问题,必须通过打造水利融资公司平台、扩大水源地和供水管网建设、强化市场化经营等措施不断加以解决,为该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相似文献   

9.
桐乡市针对管网布局不合理、乡镇地区供水水质不稳定、地面沉降和水源污染严重等问题,实施了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介绍了该工程的规划和建设情况,阐述了给水厂、供水管网的总体布局以及资金筹措、政策处理、运营模式等实施管理经验.工程建设期由2007年至2020年,分三期实施,工程竣工后桐乡市三座给水厂的供水范围将覆盖整个市域,至各乡镇管网全部形成环状网,供水安全性高.从目前实施的一期工程来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对乡镇用户水质的提高、缓解地面沉降有着突出的作用,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水行业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民生工程,数字化建设是其重要支撑。该文分析福建省城乡供水一体化数字水务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城乡供水一体化数字水务建设总体思路,构建城乡供水一体化数字水务体系,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系统、统一建设、统一运管,实现互联互通,实现"水利万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