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2021年8月3日,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长庆乙烷制乙烯项目投料开车,生产出合格乙烯产品。该项目是国内第一套利用中国石油自主研发的乙烷裂解制乙烯技术建成的大型乙烯生产装置,利用长庆油田天然气中分离出来的乙烷组份加工乙烯,较传统石脑油加工乙烯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短、占地面积小、装置投资少、乙烯收率高、生产成本低等诸多优势,对优化利用天然气资源、提升国内乙烯生产技术水平,推动乙烯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长庆乙烷制乙烯项目申请报告在西安通过专家评审。这是中国第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被列入国家示范工程的乙烷制乙烯项目,即将在陕西榆横工业区开工建设,有望2021年6月建成开车。这也是陕西2019年实施《投资项目和重大事项咨询评估管理办法(试行)》以来首个被评估的化工类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3.97亿元,采用中国石油自有的技术建设国内首套80万t/a乙烷制乙烯示范装置,年产  相似文献   

3.
高选择性银催化剂在环氧乙烷/乙二醇工业装置的开车过程中,往往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调整才能使催化剂发挥出较高的综合性能,即所谓的驯化期。对催化剂进行有效"驯化",对于整个装置的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乙烷和氯乙烷对高选择性银催化剂的驯化过程,发现乙烷可以快速提高银催化剂的初期选择性。待选择性达到预期值后,适当降低乙烷浓度,提高抑制剂-二氯乙烷浓度,有利于保持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乙烷氧氯化制备氯乙烯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郑进 《中国氯碱》2004,(3):14-16,31
介绍了乙烷氧氯化制备氯乙烯的合成工艺及研究过程,并将乙烷氧氯化制氯乙烯与国外其他几种制氯乙烯的方法对比分析,还介绍了欧洲乙烯公司开发研究乙烷氧氯化制备氯乙烯的情况,指出乙烷氧氯化制氯乙烯工艺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哈兵 《乙烯工业》1999,11(1):47-53
通过建立SRT-I型炉乙烷裂解数学模型,采用逐段计算法,分析了乙烷裂解反应过程中的操作参数和裂解产物沿管长的分布情况,讨论了操作参数对乙烷裂解反应过程和结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乙烷/乙烯分离过程中,缺乏高效稳定的乙烷选择吸附剂,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双金属微孔MOF材料MUV-10(Mn),通过吸附分离的方式,实现了乙烯中低浓度乙烷的高效分离。采用XRD、SEM、TGA、比表面分析等表征手段对所制备材料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确认和分析,详细测试了MUV-10(Mn)对乙烷和乙烯单组分气体的吸附性能,并进行了选择性和吸附热的计算。结果表明,MUV-10(Mn)在室温下的乙烷吸附量高于乙烯对于乙烷/乙烯混合气的选择性为1.42,且具有高的酸、碱和水蒸气稳定性。混合气体穿透实验表明,MUV-10(Mn)能够高效去除乙烯中的低浓度乙烷,得到高纯乙烯气体,在乙烯提纯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较详细地分析了我厂16型金属阳极电解槽第一次开车两台单槽严重爆炸,部分单槽轻微爆炸的经过和原因。在总结第一次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重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再次开车方案。在严格执行新方案过程中,加强技术管理,严格操作,使开车获得成功,值得氯碱企业借鉴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彭跃坤 《乙烯工业》2004,16(4):52-55
介绍扬子乙烯装置乙烷裂解炉的改造情况和运行现状,分析了乙烷裂解炉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循环乙烷与芳烃装置丙烷料共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装置的BA-108炉(SRT-Ⅰ型),原设计是以裂解装置自产的循环乙烷为裂解原料,但从初始开车以来原料的性质较设计值有较大的不同,且经常变化,使得BA-108炉的负荷一直在46~75%之间,严重制约了该  相似文献   

10.
综述乙烷氧氯化制备氯乙烯的合成工艺及研究过程,并将乙烷氧氯化制氯乙烯与国外其它几种制氯乙烯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介绍欧洲乙烯公司开发研究乙烷氧氯化制备氯乙烯的情况,指出乙烷氧氯化制氯乙烯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1,1,1-三氟乙烷是一种性能优异的ODS替代品,是混合工质R-404A和R-507的主要组份,近年来国内需求量增长速度较快。本文综述了多条原料路线经过气、液相法单独合成1,1,1-三氟乙烷的技术研究情况及联产1,1,1-三氟乙烷的技术进展情况,并结合在我国的申请专利文件介绍了1,1,1-三氟乙烷的应用技术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国内十溴二苯乙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汝绍刚 《山东化工》2006,35(3):16-18
介绍了新型高效溴系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的突出优点,介绍了我国十溴二苯乙烷的生产方法和现状,讨论了国内十溴苯乙烷的研究及应用研究情况,展望了十溴二苯乙烷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引进大型合成氨、尿素技术的消化吸收,对布郎深冷净化工艺开车流程做了几项重要修改,从而大大缩短了开车周期,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Celanese和Dow化学等公司正分别开发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及醋酸技术。20世纪70年代Union Carbide和Phillips石油公司首次进行了乙烷制乙烯工艺的示范试验,但是发现该工艺尚不能与蒸汽裂解工艺相竞争。乙烷制醋酸工艺已在21世纪初由沙特Sabic工业应用,在催化剂回收及工艺设备等方面的改进使其可与现有乙烯原料工艺相竞争。  相似文献   

15.
张珊  张焕玲  李春义  王国玮 《化工进展》2020,39(6):2390-2398
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随着乙烯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乙烷脱氢已成为乙烯增产的重要途径。乙烷脱氢制乙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乙烷脱氢催化剂逐步改善。本文首先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乙烷脱氢制乙烯的研究现状,然后从催化剂制备方法、性能以及应用等方面对乙烷催化脱氢催化剂和乙烷氧化脱氢催化剂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其进行了系统分类。催化脱氢是低碳烷烃转化为烯烃的有效途径,烯烃选择性高,受到热力学平衡限制,能耗较高。氧化脱氢由于氧化剂的引入打破了热力学平衡限制,能够有效抑制焦炭的生成,减少能量消耗。然而,深度氧化反应难于控制,乙烯的选择性低。因此,选取合适的催化脱氢催化剂,尽可能提高乙烷单程转化率、降低能耗是乙烷脱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据英国化学系统咨询公司的一份题为“烷烃活化:将来的石化原料”的报告,目前正在开发的甲烷或乙烷氧化制醋酸、丁烷氧化制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等生产工艺吸引着技术和工业化开发的兴趣。这些技术路线使用新催化剂与低价格的C1~4烷烃原料配合,有可能使产品的可变成本比传统技术生产的产品低380美元/t。从75种用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为原料制造的有发展前途的产品和有关技术中,化学系统公司选出了11种最有前途的技术践线,其中包括乙烷氯氧化制氯乙烯单体,丙烷氨氧化制丙烯腈。新技术中包括加拿大天然资源公司正在以…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聚乙烯厂乙烯装置在2005年的扩能改造过程中,采用林德公司的列管式恒温碳二加氢反应器前加氢流程技术对乙烯进行脱炔。列管式恒温反应器技术在国内同行业中属首次采用,在该单元开车过程中,技术人员遇到并解决了一些难题,顺利实现了安全开车目标。文中对此项新工艺在开车过程中调整及相关问题处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乙烷/石脑油共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堵祖荫 《乙烯工业》2002,14(1):11-13
对乙烯厂乙烷/石脑油共裂解和乙烷单独裂解方案以及炉型选定进行了较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19.
1,1,1-三氟乙烷能够用来替代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物质),具有十分优异的性能。本文概述了1,1,1-三氟乙烷的相关知识,总结了1,1,1-三氟乙烷的合成技术,并且简述了1,1,1-三氟乙烷的应用现状以及发展情况,希望为该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博  陈晓霏  赵思尧  周欣 《化工学报》1951,73(10):4255-4267
乙烯是石油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材料,聚合级乙烯工业纯化的关键挑战是去除其中的乙烷杂质,这一步骤难度大、能耗高。近年来,以乙烷选择性吸附剂为核心的吸附分离纯化技术快速发展,并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该技术可在温和工况下高选择性分离出乙烯中的乙烷杂质,显现出巨大潜力。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乙烷选择性吸附剂(特别是乙烷选择性MOFs)的研究进展,并归纳阐释其选择性吸附机理。同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可行的乙烷选择性吸附剂的设计策略,指出当前开发高效乙烷选择性吸附剂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