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安全玻璃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全玻璃是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钢化玻璃、夹层玻璃及由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组合加工而成的其他玻璃制品,如安全中空玻璃、防火玻璃、防弹玻璃、防盗玻璃等,安全玻璃主要应用于汽车、火车、船舶、飞机、家电等工业领域以及房屋建筑、家庭装饰等行业,随着建筑、汽车行业的发展和  相似文献   

2.
玻璃原料熔化过程不仅能耗高,而且熔化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玻璃制品的质量,因此熔化过程的工艺和技术参数一向是玻璃界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在熔化过程中,玻璃原料在热源物质(如煤气、天然气或重油等)燃烧产生的高温作用下逐步熔化,由固态逐步熔化为熔融状态的玻璃液,玻璃液经过澄清、均化、冷却后进入玻璃成型设备并最终形成各种玻璃制品。由于玻璃成型设备对玻璃液质量有较  相似文献   

3.
<正>电器类物品微波炉、电磁炉、台灯、音响以及摄像头等电器强大的电磁波会对信号产生明显的干扰,影响无线网络信号传输,导致传输受阻,降低网速。因此,路由器周边应减少摆放这类物品。玻璃制品玻璃杯、玻璃花瓶或玻璃艺术品等玻璃制品密度很大,会减弱信号的接收。所以,路由器旁尽量不要放玻璃制品。金属制品金属制品的导电性等性能会隔离信号,例如大家可能有过在火车里接收不到信号的  相似文献   

4.
安全玻璃是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钢化玻璃、夹层玻璃及由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组合加工而成的其他玻璃制品。如安全中空玻璃、防火玻璃、防弹玻璃、防盗玻璃等,安全玻璃主要应用于汽车、火车、船舶、飞机、家电等工业领域以及房屋建筑、家庭装饰等行业。随着建筑、汽车行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空间环境要求的提高.安全玻璃由于其优良的安全性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环保、节能、高效"是玻璃生产行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水性玻璃漆因其具有很好的环保性而备受关注。其部分产品的涂膜物化性能及装饰效果已能与某些溶剂型玻璃漆相媲美。玻璃及玻璃制品的涂装保护与装饰在工业和民用领域有着广泛的需求,特别是包装用玻璃制品、精细玻璃制品(包括玻璃工艺品)、玻璃纤维制品、特殊玻璃制品、如透镜和玻璃仪器以及彩  相似文献   

6.
日本板玻璃公司是日本三大玻璃生产、经营公司之一。生产规模、经营范围在日本居第二位,是目前世界上几个技术比较先进,生产规模较大,具有一定影响的大公司之一。公司成立于1918年,主要从事建筑用平板玻璃、玻璃制品、玻璃深加工(如:中空、钢化、夹层、镀膜、制镜、汽车用玻璃等),还生产夹丝、压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我国汽车制造、建筑业的发展,在我省掀起了发展以平板玻璃为基材,经过各种不同的工艺加工处理,使其具备一种或多种新的性能或形状的加工玻璃制品的热潮。根据各方面的统计和测算,目前全省加工玻璃企业已超过90家。其中:钢化玻璃生产企业16家;夹层玻璃生产企业13家;连续镀膜玻璃生产企业3家;间歇镀膜及制镜生产企业26  相似文献   

8.
以前的玻璃制品常由于易碎而不能被大量运用到居室装饰中去,常让人遗憾。现在一些玻璃制品公司引进新技术,将传统的玻璃经高技术处理后,使之具备了装饰性、抗撞击、防盗等新功能,拓宽了玻璃制品的用途。这些装饰性极强的玻璃有透明磨边、冰花磨边、云霞、水纹、气泡等图案,颜色五彩缤纷,让设计师产生无尽的灵感。在现代居室装修工程中,艺术玻璃主要用于门、窗、隔断、吊顶等部位。门窗上的玻璃有不少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古代对玻璃的应用我国的玻璃有着自己的渊源。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玻璃制品主要是珠、管、壁、剑饰等一些小型的装饰品,它们常常与玉石类器物同时出土。至今还没有发现这一时期玻璃制品应用于建筑的实例。西汉以后,玻璃的应用范围已发展到日用器皿。目前我国最早的玻璃器皿之一是中山王刘胜墓出土的玻璃耳杯,是铅、钡玻璃制成,制作工艺之精足以与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玻璃制品媲美。至于玻璃在建筑上的使用,是从平板玻璃的出现开始的,而平板玻璃的大规模生产又是同近代工业相联系的。我国古玻璃在建筑上的使用尚属少见。二、我国古代玻璃在建筑上的应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劳动人民生产的玻璃壁(其中许多含有很高的铅、钡成份)就是采用压铸工艺生产  相似文献   

10.
用废玻璃生产泡沫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沫玻璃是一种新型的轻质保温材料。它具有隔热性能好、强度高、不吸湿、耐腐蚀、抗冻、不燃及易加工等优良性能。若在生产时加入着色剂,还可生产出各种色彩艳丽的泡沫玻璃,具有良好的装饰性能。 废玻璃是各种玻璃制品破碎或污染后失去使用价值的废物。它的存在给人们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