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主要介绍了C8O高强高性能泵送混凝土在徐州国贸中心工程应用中的控制技术。通过提高原材料质量严格生产工艺、施工工艺、采用地产材料即生产出了C80泵送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相似文献   

2.
以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C80钢管混凝土柱施工为例,重点介绍了C80高强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钢管混凝土模拟实验、生产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等技术难点、亮点。研究成果成功地生产出性能优异的C80高强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并实际应用于周大福金融中心工程C80钢管混凝土柱的浇注,为高强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和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是混凝土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现代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物越来越高,跨度也越来越大,设计单位采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将越来越普遍。目前,较多地使用了C50及以上等级的混凝土,本文主要从技术上分析了C80高性能混凝土试验配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国内的广泛应用,以强度为设计指标的传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已不能满足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以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工程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实际施工配合比为例,详细介绍了国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设计方法(简称全计算法)和国外Mehta、Aitein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简称Mehta、Aitein法).实践表明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工程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符合以强度、工作性、耐久性为设计指标的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法和Mehta、Aitein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对高强混凝土(≥C60)、超高强混凝土(≥C80)的需要不断增长,C60以上的混凝土已逐步进入我国建筑工程,目前国际上配制高强、超高强混凝土比较通行的技术是:高性能水泥+高性能外加剂+特殊混合材。工程实践表明:胶凝材料(水泥+特殊混合材料)是配制高强、超高强混凝土极其重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2016,(6)
为研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设计6组强度等级在C50~C80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标准试验。通过试验,测得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及泊松比等性能指标,分析上述性能指标与抗压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结合已有试验资料,提出合理的统计计算式。  相似文献   

7.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文卿  陈裕平  谢麟  韩素芳 《建筑科学》2002,18(3):42-47,62
研究了在深圳地区配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途径,包括原材料适用性、配合比设计、高效减水剂及矿物掺合料的双掺技术等。配制出强度为C40-C80,工作性能好,可泵性强,各项力学性能、长期和耐久性能均较常规混凝土优越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对其强度的增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用一元二次方程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制中混凝土强度与水胶比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对C80级高性能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干燥收缩人、抗碳化、抗渗、抗冻、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等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未来世纪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使用常规原材料、改性工业废渣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30%-50%)及通用的搅拌工艺配制出C80-C100高工作性、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并成功应用于具体工程中,这在国内尚属首次。本文就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一系列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和研究,为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全面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成功开发的粉煤灰复合超细粉(PFAC)和高效复合减水剂双重作用的结果赋予了混凝土一系列的高性能:高工作性、高强、低干缩、高体积稳定性、优异的耐久性等。  相似文献   

9.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永胜  韦庆东  沈骥  谷少东 《混凝土》2012,(1):94-95,99
结合合肥天时广场工程C60、C70和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实例,分别从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使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替代普通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针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实现免振的关键——降低混凝土的屈服应力和粘度入手,优选高性能减水剂,试配了不同浆体体积、水少而精比、砂率的免振高强度性能混凝土,研究其工作性能及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采用不同种掺和料配置出C80—C100级免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经耐久性实验,表明该种混凝土完全可以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