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4月15日零时1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巾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二号)送入预定轨道。北斗二号卫星是中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计划中的第二颗组网卫星,为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为我国及刷边地区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等服务,能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航天与航空     
随着我国第三颗“北斗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运营服务平台”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了完全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大规模应用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北斗系统是我国用很少投资建成的区域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系统不仅解决了我国有无自主导航系统的问题,同时与其他导航定位系统比较,它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北斗系统主要有三大功能:快速定位,为服务区域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实时定位服务,定位精度与GPS相当;短报文通信,一次可传送多达120个汉字的信息;精密授时,…  相似文献   

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用很少的投资建成的区域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世界上第三个投入实际服务的系统.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该系统主要有三大功能:快速定位.为服务区域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实时定位服务,定位精度与GPS相当;短报文通信.一次可传送多达120个汉字的信息;精密授时.精度达20纳秒。与其他定位导航系统相比.该系统具备同时定位与通讯功能、无通讯盲区、安全可靠等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我国已开始建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1北斗卫星区域导航完成组网并正式提供亚太区域服务 2012年10月25日23点33分,随着我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我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完成.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区域服务.该系统覆盖区域扩展到55°E~180°E,定位精度提高到平面10m、高程10m,测速精度由0.4m/s提高到0.2m/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也将随之迎来新的高速发展期.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2000年12月21日0时2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该卫星与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一起,构成我国自主建立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该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建成后将主要为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海上作业等领域提供导航服务,对我国经济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具备了自主建设卫星导航系统的能力。  这次发射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4次飞行,也是自1…  相似文献   

7.
2月25日0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11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该卫星为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今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8.
据新华社报道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 ,1 0月 31日凌晨零时零二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据有关部门介绍 ,为满足国内卫星导航需求 ,我国将自行建立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这个系统建成后 ,主要为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海上作业等领域提供导航服务 ,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的首次发射成…  相似文献   

9.
2011年12月2日5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10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北斗导航系统组网的第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此次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0.
航天与航空     
我国成功发射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2011年4月1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此次发射是今年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的第一次发射,  相似文献   

11.
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成、定位过程及服务内容和精度,展现了新一代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刊首语     
4月3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改进Ⅰ型运载火箭成功将北斗二号第12、13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导航卫星,对提高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效率、加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11月5日19时45分,我国北斗三号首发双星搭乘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随后,火箭上面级与卫星成功分离,卫星进入预定轨道。本次发射的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第一、二颗组网卫星,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迈入"最后一步"。北斗三号首发双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  相似文献   

14.
针对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多种类型服务综合评估的问题,将网络通信中的服务质量(QoS)概念引入到北斗系统服务评估,提出了一种北斗系统QoS分层模型,给出了初步的分类评估指标设计,涵盖北斗系统全球定位导航授时(RNSS)服务、星基增强服务(SBAS)、精密单点定位服务(PPP)、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RSMC)、全球短报文通信服务(GSMC)、国际搜救服务(SAR)和地基增强服务(GAS).通过分析服务的保障机制与指标映射关系,提供了在复杂情况下实现多QoS指标优化以及异常情况下快速定位故障源头的途径,确保了北斗系统服务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综合性能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自主研发的基于北斗卫星的拖拉机导航系统一次性成功完成演示。据介绍,该导航系统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定位技术,导航精度达士2.5cm/1km,不但打破了国外GPS导航系统的垄断,降低了拖拉机导航系统的生产成本,而且有效保证了国家地理信息的安全。此外,该导航  相似文献   

16.
<正>7月25日20时2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经过约3.5h飞行后,远征一号运载火箭上面级将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圆满成功,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覆盖的建设目标迈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提供的开放式免费授时服务,摆脱计算机终端系统校时对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依赖,在分析了BDS功能特点和授时原理的基础上,以和芯星通公司BDS接收模块UM220芯片为平台搭建了校时硬件电路,给出了计算机终端校时系统软件实现及工作过程。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设计的校时系统可靠性高,授时精度可满足计算机终端系统的要求,具有较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高动态北斗/GPS/GLONASS兼容导航终端.可以接收北斗、GPS、GLONASS导航系统信号,其采用多星座卫星组合定位技术.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和精度.减少了对单一导航系统的依赖性。同时。该兼容导航终端具有多系统自主完好性监测功能.采用通用化与模块化设计.可以通过模块升级等方式实现对我国导航系统的兼容。  相似文献   

19.
技术开发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技术简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而北斗二代高性能集成天线是目前北斗用户终端的重要部件之一,需要满足双面、高增益和小型化的要求,是一种双模多频天线,同时具有信号接收和发射功能,并能兼容北斗、GPS和GLONASS等3种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20.
正TFT系列GBD授时产品产品简介GBD系统是四川泰富地面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地面PNT(Positioning,Navigation and Timing)产品系列,是基于光纤链路的地面北斗(Ground Beidou)系统的简称。GBD系统能在地面实现天上北斗卫星完成的工作,即独立于卫星依靠地面自身系统来实现授时定位导航功能,并且在服务精度方面优于卫星系统,应用范围也更为广泛。GBD系统提供完整的授时解决方案和地面定位导航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