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主要是:社会主义阶段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不能把商品生产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经济计划也具有自发性;要重视利用价值规律,搞好经济核算。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的局限性主要有:理论上的摇摆;偏重于从政治角度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认识上的不彻底以及理论和实践的脱节。  相似文献   

2.
于雷 《商品与质量》2012,(Z3):105-106
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的认识,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发展进程,对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规律,深化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找到了社会主义国家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方向,构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两部分阐述了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突破苏联模式,在所有制的改造、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关系、商品经济问题、经济体制问题等方面所作的具有探索意义的理论贡献,这也是今天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探索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4.
<正>40多年前,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走过了一段充满艰辛曲折的道路.今天我们在学习特色理论,对特色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的理论勇气和伟大贡献深深折服的同时,也对这一理论的先驱毛泽东的求索精神和历史功绩由衷赞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实际上凝结着毛泽东和邓小平这两位历史巨人的毕生心血,邓小平同志正是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探索所得历史经验才最终形成了特色理论.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应当怎样走所做的艰辛探索和不懈追求:一、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讲话开始了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二、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步入正轨;三、江泽民的“十二重大关系”是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马列主义经济建设理论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对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其主要内客包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的工业化要走自己的路;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努力发展商品经济,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探索,即对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清醒认识和实践中的曲折之路;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科学认识和实际过程中的起伏不定:对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采取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统一.分析了其探索的得失和原因.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在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创新。建国后中13t共产党人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出发,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毛泽东根据建国初期的客观实际情况,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艰辛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9.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毛泽东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历史和历史经验,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并开辟了一务与苏联有别的工业化道路,提出了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邓小平在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党的基本路线、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及关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方面作出巨大贡献,产生历史性突破;江泽民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理论及党建理论,认真考察他们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轨迹,对于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领导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 ,对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早先他提出全面向苏联学习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在苏联模式弊端显露之后 ,又积极进行了探索 ,提出要适当扩大地方自主权 ,在社会主义初期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 ,认为在中国还需要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 ,在三年自然灾害之后 ,又提出在农村进行生产关系的调整 ,完善责任制 ,对工业也提出改革企业管理体制 ,兴办托拉斯 .这些探索 ,对我国后来进行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有益借鉴 .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这些宝贵的思想成为我们党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探讨毛泽东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毛泽东思想及其和邓小平理论之间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发展不同阶段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兼具时代感与民族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是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生动诠释,其在每个具体的社会历史阶段都蕴含着具体的思想内涵和理论特征: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时代特征理论进行了探索发展,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时代特征理论的丰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时代特征理论.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毛泽东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二是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叉道路的探索;最后对建国后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同志在继承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同时,又对其进行了重大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理念方面,从协调发展到科学发展;在经济建设指导思想方面,从独立自主到求真务实;在经济形态与经济运行机制方面,从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发展商品经济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建设路线方针方面,从"多、快、好、省"到"又好又快";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从适度分权、"鞍钢宪法"到宏观调控、以人为本式管理。  相似文献   

15.
竞争是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只要有商品生产,就必然存在竞争,没有竞争的商品生产是不存在的。社会主义既然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那么,竞争就必然发挥作用。竞争能够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这一作用,目前还不能用计划管理和行政办法来代替,只能通过竞争来实现。竞争除了积极作用的一面,还存在着消极的因素,我们如能趋其利避其害,利用竞争的杠杆,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6.
在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公有制、主张经济私有化的鼓噪声中,有一种颇带理论色彩的“高音”,叫做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商品经济不相容(以下简称“不相容论”)。这种思潮的逻辑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就不能发展商品经济;要发展商品经济就必须实行私有化。有人甚至宣称:要想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简直是经济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  相似文献   

17.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杰出代表,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回顾这一探索历程,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毛泽东对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新认识,以及探索中的失误和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中除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之外 ,还包含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来源于并服务于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 ,它对于落后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这一世纪难题进行了可贵探索 ,开拓了新的思路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它的提出和实践 ,还具有极大的方法论意义。研究这一理论及其实践过程对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 ,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有关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内涵,商品经济所应遵循的规律,以及它适宜建立和发展的土壤等理论也都相应地提出并发展起来。但是,在道德领域,却令人始料不及地出现了蜕化的现象。这些现象形形色色,而且大多和“钱”字密切相关。在日常生活中,它主要体现为人们道德观念的混乱和道德水平的下降。中国历史,尤其是建国以后的四十多年历史严正地告诉我们:社会主义要不断发展,永不变色,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下大气力狠抓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在50~60年代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进行探索的实践中,先后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等3篇文献。文献都经历了一个从口头讲话到经典文献的锤炼过程,其理论内涵十分丰富,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烈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