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三维虚拟现实漫游仿真和虚拟仪器实验过程仿真能模拟实验场景和仿真实验细节.为解决全空间分布光度系统实践教学缺少有效预习工具、学生对仪器缺乏直观认识等问题,开发了基于Unity3D的虚拟实验平台.首先规划系统结构、功能流程和交互内容;其次在虚拟场景中置入虚拟仪器素材并实现交互设计;最后以构建的平台开展教学实验.实践表明在实践教学中利用该平台作为辅助工具,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尹克岩  杨旭  郭玉刚  王晓蒲 《电子技术》2012,39(9):83-86,82
基于组件的设计性虚拟实验实现了学生自主选择、操作仪器,完成设计性实验[1,4,5]。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了基于虚拟实验的实验报告自动评判系统,通过虚拟实验数据接口获得实验信息,实现实验报告的自动评判,提高了教师批阅的效率,拓宽了设计性实验教学应用面。并以自组万用表设计性实验为例,实现了可设计性虚拟实验报告系统的构建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在电路理论的教学中利用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作为开发平台开发的虚拟实验仿真系统.以便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进行仿真演示,使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仿真实验的构造,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实验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MOOC是一种新型在线教育模式,本文以重庆理工大学“电气系统与检测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子平台——“智能电网全景虚拟平台”为例,详细介绍如何按照MOOC模式的教学设计原则进行平台资源设计。首先通过设计仿真学习系统,在实验之前提供“认知地图”,让学生明确实验的内容和要求,理解学习动机。其后再详细介绍电力生产动态模拟系统、输配电混合仿真系统和高压电气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功能以及可完成的开放式虚拟实验项目。该平台建设充分吸收MOOC模式的精髓,达到了“交互性、共享性、体验性”的实验效果,提高了学生兴趣和实验质量。  相似文献   

5.
传感器虚拟实验平台的开发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变传统的传感器实验方式,通过传感器虚拟实验平台完成应变式传感器测量实验。在虚拟仪器实验平台上运行编写的程序生成模拟信号,利用实验结果分析信号并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为课堂理论教学提供更完善、更直接的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基于LabVIEW的网络化直流调速实验系统,系统综合利用了网络、自动控制、计算机实时控制、数据库和虚拟仪器等技术,将真实的物理设备与网络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实验平台,学生能够通过远程登录进行实验,并通过网络查看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如何将先进的虚拟设计仿真平台Proteus与网络化教学管理平台“乐学网”相结合,实现对“单片机原理”课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实验模式的深化改革,并提出了提高学生的单片机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与调试能力的具体举措.此外还对课堂教学模式与实验模式改革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深入论述,并对虚拟设计仿真+网络化教学管理平台以及虚拟设计仿真+新型模块化实验装置的新型教学模式与实验模式以及与上述改革配套的教学资源建设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践效果,适应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高速发展的要求,对实践管理模式与“互联网+”融合方法进行探讨。构建了智能实践教学管理平台,通过手机APP实现实验预约功能,利用云端数据库建立实验预习效果评价试题库,以学生答题数据统计分析形成闭环管理,反馈学生学习掌握程度,促进教学实践效果提高。此方法为实践教学管理改革、新技术融合提供了途径,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高效、智能的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9.
目前,虚拟仪器技术在诸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将仪器的功能植入计算机的技术使得计算机的功能更强大。以传感器实验原理为基础,以LabVIEW软件为平台,设计了传感器实验系统,主要实现了应变测量、位移测量、热电偶温度标定等实验项目。通过实验证明该系统可行,既能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实现实验教学和工业实际应用零距离的教学新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全面而精确地监测多种应用场合下的信息,如压力、位移、流量和温度等一系列完整的实时数据曲线,本设计以LabVIEW7.1为软件开发平台,重点介绍了对多通道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的虚拟仪器系统,采用NIPCI-622数据采集卡,运用虚拟仪器及其相关技术研制了基于LabVIEW的具有显示实时数据曲线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最后搭建实验平台,通过测试经过传感器转换的电信号。实验表明,该系统操作简单,能够使用户更精确、方便地完成对各种数据的全面监测,保证了在测控领域的正常、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1.
围绕现代民航机务维修工程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突出学科优势与专业特色,设计开发了民机自动飞行控制虚拟仿真实验。针对民机运行中典型的姿态、轨迹自动控制过程开展虚拟仿真实验,再现飞行真实场景,还原自动控制中姿态变化、飞行轨迹、运动参数、舵面偏转的动态过程,探究控制参数对自动控制性能的影响规律,实现抽象概念形象化、理论问题工程化、动态过程立体化、变化规律明晰化,有效解决民机自动飞行控制可视化实验难以开展、成本高昂的局限性,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虚实结合教学实践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和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为应对新冠疫情对实验教学的影响,并解决海上无线通信教学中存在海试实验危险性大、费用高、周期长等实际问题,本文将虚拟仿真技术融入实验实践教学,突破实验教学受地域环境、实验设备和安全因素等限制的局限性,设计了一种海上无线通信虚拟仿真实训平台。首先,本文阐述了平台建设目标与特色。其次,以“认知实验—典型系统实验—综合场景实验”为主线,详细介绍平台的功能模块。学生可从海上通信设备操作、海上通信系统设计和海上通信组网仿真进行实验实践。之后,本文介绍了基于3ds Max和Unity 3D相结合的平台开发关键技术。最后,本文分别介绍了三大实验模块的应用案例。该平台涵盖了海上无线通信学科相关课程实验,将为海洋信息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光电成像目标检测识别与跟踪系统平台是配合学生学习光电图像及光信息处理相关理论知识的一套完整实验系统,是形成“实验教学与科研成果相融合,软件开发与硬件设计相融合,虚拟仿真与工程实践相融合”的三融合教学体系的基础。该平台的建设丰富了本科教学实验的内容,为高素质光电技术人才培养提供实验、实践平台及高质量教学资源,也为构建高水平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打下夯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电子技术在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依托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电子信息技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采用工程仿真软件进行复杂电子系统设计,解决高成本与不可及的实验难题。教学项目以工程实践内容为背景,对接行业应用,满足电子技术人才培养需要。文章对电子技术在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孙春晖 《电子测试》2014,(11):84-87
本课题应用虚拟仪器技术,采用LabVIEW 9.0作为开发工具,构建了一个适合高职电子专业学生远程使用的实验平台。文中重点讨论了远程实验平台的总体框架、实验项目的开发与集成、实验平台网络通信的实现方法。学生使用浏览器或“连接至远程前面板”方式完成实验。此种模式突破了传统实验的时空限制,对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更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的实验教学方式容易受限于实验设备、实验手段的约束,本文提出“物理平台+虚拟仿真”的本科实验教学研究,将物理平台生动具体的优点和虚拟仿真可扩展性强的优点结合,丰富本科实验教学手段。本文首先探究各种现有实验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具体说明“物理平台+虚拟仿真”的半虚拟本科实验教学研究,最后以本科继电保护实验课程为例,具体说明电气专业半虚拟实验教学情况。  相似文献   

17.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是模拟电子技术中涉及知识点较多的实验,而传统的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受时空的制约,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采用的虚实结合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系统解决了线下实验和现有仿真软件器件为虚拟器件的不足,能够全面地对电路的性能进行分析和研究。本电路系统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验操作与实验复习,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虚拟仪器在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特点,本文以LabVIEW作为开发平台,构建了实验室虚拟仪器系统,并应用于实验教学中.该系统不但功能多样、测量准确,而且图形界面好、操作简单,克服了传统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改善实验条件、降低实验成本、对提高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用于模拟电子电路实验教学的虚拟实验平台,该平台可以实现模拟电子电路实验实际操作与计算机模拟分析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式,同时应用虚拟仪器技术对电路进行测试和故障查找,从而培养学生应用EDA技术设计电路系统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电机类课程实物实验存在危险性大、实验平台建设成本高等问题,基于Unity3D软件设计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以直流电机、异步电机、同步电机、变压器等为对象,构建了电机拆装、起动、并联等实验场景,建立了集“理论知识学习、虚拟仿真项目研习、仿真模型实操”于一体的综合实验方法,实现了“理论与实践、虚拟与现实、教学与创新”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开放的实验条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