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区块链技术和虚拟货币具有去中心化、跨区域性、高度隐匿性等特性,逐渐受到洗钱犯罪团伙的青睐,衍生出一系列新型洗钱犯罪手段。当前,由于金融监管不足、情报来源匮乏、取证难度大、追赃工作困难等原因,虚拟货币洗钱案件的侦查工作往往收效甚微。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以提升侦查效能为目标,通过分析区块链技术及虚拟货币特性,归纳案件侦查难点,创新侦查思维,提出合理策略,为此类犯罪案件的侦查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信息的高速发展,以其为载体的虚拟货币产品也随之出现。由于虚拟货币具备去中心化、匿名性、不可篡改、开放等特点,导致各类犯罪层出不穷,如传销、洗钱、赌博等,而其中突出的犯罪类型就是诈骗犯罪,给国家的金融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对此,应从规范区块链管理制度、提升群众的思想认识、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出发,对虚拟货币领域诈骗犯罪提出合理有效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面对当前各类网络犯罪高发的新形势,必须认清网络阵地控制的必要性,切实分析网络阵地控制所存在的问题,如:网络阵地控制工作不被重视、网络犯罪隐蔽性强以及网络犯罪信息整合难度大。因此,从转变网络阵地控制工作态度、强化网络犯罪情报信息整合和加强网络犯罪资金监控等方面拓宽新形势下网络阵地控制的发展路径,从而提高网络犯罪打击成效,建立常态化的网络防控阵地。  相似文献   

4.
网络诈骗犯罪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诈骗形式和作案手段发展不断翻新,已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犯罪类型。目前呈现出诈骗手段多样作案隐蔽、案件易发高发打击滞后,受害群众面广止损困难的特点,基于宣传不到位、手法更新快、办案成本高、协作不密切等因素影响,致使网络诈骗犯罪在防范和打击层面存在难点,亟须通过拓展宣传形式强化源头防控,加强管控预判网络诈骗动向,坚持多方联动内外协同配合,探究精准战法打造侦防模型等路径强化防范打击。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洗钱的方式已不局限于过去的传统线下模式,如今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的虚拟性、高技术性等特点,不断开发出新型的网络洗钱犯罪手段,如何对网络洗钱犯罪进行有效的防控已然成为当下的重点工作。对此,可以采取建立洗钱数据共享平台、健全客户身份识别制度等手段进行防范,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研判以及加强国际警务合作等多种途径进行有效打击,形成打防一体化的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传统犯罪借助互联网以及高新技术产生异变,具有范围广、危害大、打击难度大的特点,传统的阵地控制手段在此种形势下常常出现打击不力或者无从下手的情况,在侦查工作信息化、侦查大数据化的背景下,发展网络刑侦阵地控制工作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2021年以来元宇宙和NFT双双火热出圈,在促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经济犯罪的风险。且在FATF和各国政府的密切配合下,虚拟货币洗钱受到有效遏制,因此流窜在虚拟空间的犯罪分子将洗钱犯罪的触手延伸到元宇宙及NFT上,将其作为规避监察的新工具。元宇宙NFT交易具有匿名性,难以追踪,其中存在大量的清洗交易,且NFT的价值具有主观性,这给洗钱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为有效防治元宇宙NFT洗钱犯罪风险,需要明确监管要求,加强行业监管,利用先进技术监控元宇宙洗钱犯罪风险,实现风险预警与打击,加强部门合作和反洗钱宣传教育,推动建立元宇宙NFT洗钱犯罪治理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逐步兴起,"虚拟货币"、"区块链"等新兴概念大热,并且虚拟货币具有去中心化、不记名性、便捷交易以及无法撤销等独有特点,随之而来的是有些不法分子利用国家监管或者法律所存在的时效滞后性以及漏洞,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子利用虚拟货币进行非法集资、逃税、盗窃、敲诈勒索、洗钱、传销等犯罪活动.这些涉及虚拟货币的犯罪具...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虚拟货币在黑灰产犯罪领域中被高频使用,给我国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新的风险。因此,归纳虚拟货币犯罪模式,开展犯罪治理对策研究,对我国治理虚拟货币犯罪、维护金融安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研究从法定性、去中心化程度的视角,对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进行概念辨析,明确虚拟货币犯罪的概念。其次,重点分析了虚拟货币的三种犯罪模式,归纳其犯罪规律。结果表明,从社会共识、风险责任主体、监管法规、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五个维度,阐述虚拟货币犯罪的治理难点及治理对策,为维护金融安全与社会稳定提供可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时代,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几何级增长趋势,危害性大,对我国的政治安全、人民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秩序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网络的跨境、跨区域的特点,导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难以侦破。本文通过对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侦防困境来提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侦防对策。  相似文献   

11.
虚拟数字货币为恐怖分子融资、洗钱、毒品交易等犯罪活动提供了温床,而门罗币作为新兴数字货币的代表,具有公认的高匿名性.针对利用门罗币匿名性犯罪的问题,从技术角度探索门罗币匿名技术及其追踪技术,综述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从而为有效应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犯罪提供技术支持.具体来说,总结了门罗币匿名技术的演进,并梳理了学术界关于门罗...  相似文献   

12.
我国金融行业的风险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不容忽视,而洗钱作为导致金融行业风险的一大因素,也越来越引起监管部门的警惕.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从法律上确定了反洗钱工作的合法性.作为金融行业的典型代表,银行因此成为控制金融行业风险的主要机构以及反洗钱工作的重要阵地.洗钱的手段多种多样,准确的监测、预测已知的和未知的洗钱行为能有效地控制金融行业的风险.现代的银行业严重依赖于各种信息系统,几乎所有的交易都会形成不同的存储形式、不同主题的数据,有效地利用这些数据建立一套灵活、高效的洗钱监测系统,能及时发现可以的交易,有效地控制银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网络洗钱犯罪作为传统洗钱犯罪与网络技术结合的产物,借助信息技术与金融工具,已衍生出多种形式,社会危害性较大,对国家金融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分析其中典型的代充类洗钱犯罪的流程、方式、特点等,发现其侦查难点,进而提出相应打击治理策略,有效打击代充类洗钱行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以区块链和虚拟货币为噱头、宣称只涨不跌的利用虚拟货币传销犯罪高发频发,呈现出受害人多、资金数额大以及涉及区域广等特征。以虚拟币传销犯罪的界定、模式、特征分析为导入,厘清与传统传销和其他网络传销的不同。并通过犯罪本质特征对侦查策略提出可行性构想,有利于实现被动侦查向主动侦查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洗钱犯罪活动逐渐向着复杂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并且呈现出跨国趋势,这一现象严重危害了社会乃至国际经济的稳定运行。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也为洗钱犯罪活动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同时洗钱犯罪侦查工作的难度也逐渐提高。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洗钱犯罪的形式和特点,其次,分析大数据在洗钱犯罪侦查中的运用流程,最后,研究大数据技术在其中的运用策略,为今后我国洗钱犯罪侦查活动的良好发展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反恐形势的变化,恐怖活动形式和袭击手段都发生了重要改变,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恐怖主义活动浮出水面,特别是以社交网络媒体和暴恐音视频等信息数据链传播等犯罪活动为主的新型网络恐怖活动在全球高发频发,逐渐成为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为适应新形势下打击新型涉恐犯罪的需要,公安机关阵地控制应与时俱进,以大数据为依托,构建网络阵地控制,对新型涉恐类案件的侦查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不断繁荣,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开展贩枪犯罪活动也大肆发展,形成了非法买卖枪支犯罪的新形式。基于网络犯罪的不接触性、电子证据的易损毁性、买卖枪支犯罪的隐蔽性等特点,如何有效打击网络贩枪犯罪成为侦查机关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在裁判文书网检索出涉及“网络贩枪”的相关裁判文书并开展统计分析,归纳出网络贩枪犯罪的特点和侦办网络贩枪犯罪的难点。提出以数据为基础开展智慧侦查,侦查机关主导下多部门联合打击犯罪,以及加强线上线下的阵地控制等侦查对策,以期有效遏制网络贩枪犯罪的势头,形成应对网络贩枪犯罪的长效性打防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与货币的单位、价格标准和形式存在模糊的认识,认为货币都是现实的,能够看得到。其实不然。本文以崭新的视角强调了货币与其形式的区别,及其对我国现行《刑法》分则结构的影响。本人认为网络游戏虚拟货币是货币的一种形式,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货币在货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急需加强针对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网络犯罪形式多样化,手段不断翻新。网络犯罪涉及数据技术的应用,与数据安全密切相关,研究网络犯罪的治理难点以及如何实施数据安全治理,对新型网络犯罪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网络犯罪治理存在手段隐蔽,取证困难,入罪标准模糊,技术判定复杂,犯罪行为智能化、复杂化,产业化和组织化等治理难点,今后要健全和完善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制,大力推进法治化治理,加强数据安全治理,加强网络犯罪打击,提升综合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的对敲型洗钱摆脱了传统的接触型洗钱模式,在网络层面形成了非接触洗钱模式,给公安机关侦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探讨对敲型洗钱的相关概述,认识并理清其实施步骤,实行从源头上切断宣传源、从监管上加强管控、从合作上协调并进、从打击上整体兼顾、从防范上全面宣传的治理对策,实现打击、预防同步开展,压缩犯罪生存空间,从而更好地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