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力行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基础行业,肩负电力系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及数据安全等多重使命,已成为国家级网络攻击的重点目标。而以风力、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系统作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主力电源,保障其网络安全对保障电力稳定供应、维护国民经济稳定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期,欧洲多家风能公司遭遇网络攻击,涉及风电机组8000余台,严重影响了当地电力的正常供应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本文对近期所发生的针对新能源行业网络攻击的事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为新能源企业在接下来的运维中提供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设计的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网络安全监控系统主要是由客户端和多个服务端组成,通过客户端对被监控的主机进行监控,获取主机的操作和运行信息,根据高速公路企业制定的安全准则和行为规范对主机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了一个可靠、实用、方便、高效的企业网络安全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3.
对于电力系统而言,了解并掌握网络安全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网络安全问题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本课题笔者在对电力自动化系统基本应用功能进行概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了探究,希望以此为整体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一些具有价值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电网与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已经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讨论通过,自2002年6月8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防范对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的攻击侵害及由此引起的电力系统事故,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建立和完善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的安全防护体系,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决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及国家关于计算机信息与网络系统安全防护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5.
基于NDIS的网络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易青松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15):2816-2817,2873
内部局域网络的安全性,等同于系统内安全性最弱的主机。要全面提高网络的安全性能,必须提高每台主机的安全性。建立一个分布式的C/S结构的网络监控系统,在各客户主机上,客户软件使用网络封包截获技术,在后台截获网络数据包,并根据配置中的安全策略,进行分析过滤,同时,将重要信息转发给监控服务器处理;在监控服务器上,监控软件监控网络上所有主机的活动,可统一对各客户主机进行安全设置,所以可全面提高网络中每一台主机安全性能,降低网络安全的管理难度。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电力监控系统组网架构及网络安全协同防护的需求,提出一种多层次且纵深分布的主动安全协同防御模型,并从模型架构、功能机制等方面设计一整套实现方案。基于域内自防御和跨域协防的特性,通过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最高关联度防御决策,并协同安全防护设备间协作,实现从主机层、安防设备层到网络层的网络安全多级防御。通过电力监控系统典型现场对网络安全应用场景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协同防御模型增强了各层级间安全防护能力,能够提供更高效的安全风险监测、安全事件响应及动态处置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保地铁多线路多系统能够安全运行,本文提出设计一个多层次的地铁网络安全系统,该系统由安全管理平台、工业防火墙、运维审计堡垒机、工控安全监测审计系统、网络防病毒系统、终端安全系统、数据库审计系统、下一代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高级威胁检测系统等融合在一起形成,实时地监控地铁多线路多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安全态势,为地铁的网络安全防御提供有效保障。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多层次网络安全防御系统防御效果达到了99.89%,从而可以防范各种木马和病毒,避免地铁多线路多系统遭受入侵无法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在电力行业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日趋重要。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问题威胁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优质的运行,影响着数字电力系统信息化的实现进程。维护网络安全,确保业务系统的稳定可靠、防止“内外部黑客”的攻击,制定电力系统信息遭受外部攻击时的应急响应措施等都是电力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深入推进,传统变电站逐渐向智能变电站演变。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逐渐智能化的过程中,变电站监控系统所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日益增加。为了确保智能变电站持续平稳运行,对变电站监控系统进行网络安全渗透测试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特点、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所面临的潜在风险以及主要的渗透测试技术,对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渗透测试流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电力信息通信网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常常会面临着许多风险.只有对这些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全面的分析,才能保证电力通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分析了电力通信运维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弊端和潜在风险因素,并针对风险因素提出了对应的一些解决方法,以提高电力通信运维的有效性,保证电力安全生产提高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电力监控系统远程测试测评的迫切需求,基于TD-LTE无线虚拟专网设计实现了远程测试系统,将电力监控系统的现场测试测评工作延伸至远程端开展,提高了系统测试的效率。远程系统采用冗余技术对测试主站进行可靠性设计和部署,在主机、数据库、网络等方面进行安全加固,采用国家商用密码算法和加密认证技术实现通信的安全,采用TD-LTE无线虚拟专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设计了便携式现场测试终端。最后提出电力监控系统远程测试的两种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现有的电力监控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在度量风险值时指标权重分配不均,导致所得风险评估效率较差,为提高风险评估的实时性,基于改进AHP算法设计电力监控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建立电力监控网络安全层次结构模型,将其分为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方案层,计算电力监控网络安全风险因素指标权重,重新分配安全风险因素权重系数,基于改进AHP算法度量电力监控网络整体风险值,建立层次分明的电力监控网络安全评估构架,设计风险评估算法,实现电力监控网络安全风险的评估。分别使用三种不同的攻击模式对模型中的四个主机进行攻击,通过风险值的测试结果可知,该电力监控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可以迅速有效地检测各节点在恶意攻击下的风险值。  相似文献   

13.
电力系统作为典型的工业控制系统,面临着大量的终端和现场设备的脆弱性、通信网及规约上可能存在漏洞、采用线路搭接等手段对传输的电力控制信息进行窃听或篡改等安全威胁,电力系统网络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王伟昊 《信息与电脑》2022,(23):225-227
在医院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中,引入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和基于日志管理、入侵监控的检测技术,配置移动Agent检测构件、Oracle数据库,对其进行网络安全威胁来源、系统安全性的监控分析,并完成该入侵检测系统方案的实验测试,得出医院网络攻击入侵日志数据和服务器故障数据的监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网络安全态势的软件监控方案,对各交换机、服务器、主机运行状态以及日志数据进行实时监控,有效提高了入侵检测的准确率和网络数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统一威胁管理(UTM)的单点失效、设备稳定性等问题,设计一种分布式信息安全防御系统。该系统为树形多级管理结构,可分为主动防御平台、监控节点、主机监控模块3个部分,分别承担不同的信息系统防御任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地减轻网关处的安全管理负担,解决单点失效及系统稳定性问题,适用于防御混合型网络安全威胁。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力行业信息化的发展,为了应对新的安全威胁,安全保护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重点介绍电力行业的网络安全的发展需求,运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等,为解决电力网络安全方面面临的监控、分析和决策问题建立安全有效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该系统可以为整个网络提供大量的安全信息自动分析和深度挖掘,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构建安全威...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运维领域的实时威胁检测与应对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首先深入分析网络安全运维领域中实时威胁检测的两种主要技术:基于签名的检测技术和基于行为分析的检测技术,其次探讨网络安全运维领域面临的实时威胁,包括零日攻击和高级持续性威胁,最后提出一系列应对策略,包括实时威胁情报的及时获取与分析、网络流量监控与异常行为检测,以及实施灵活的安全策略与演练应急响应计划,以帮助网络安全运维人员更好地防范和处理实时威胁。  相似文献   

18.
在既往的网络技术中,网络通信和网络安全走的是两条平行道路,网络厂商、主机厂商、安全厂商、软件厂商各自为政,开出他们自己的安全药方。但是网络安全是一个系统级的概念,安全威胁潜藏在网络通信的各个环节之中,各自为政的安全方案在安全威胁面前显得捉襟见肘。例如.网络安全设备和网络通信设备之间不能很好地联动,网络安全设备需要的数据不容易通过网络通信设备采集.  相似文献   

19.
系统安全加固是网络安全的基础,通过加固优化,系统达到安全级别的要求。安全加固是通过技术手段对系统主机的安全性进行加固,提高系统抵抗攻击的能力。本文通过对Linux系统安全从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入侵防范和恶意代码防范5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总结了安全加固的方法,减少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和安全风险,确保服务器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20.
“双碳”目标愿景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发展方向,保障新型电力系统的网络安全意义重大。本文首先总结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电力系统转型带来的新变化。其次,结合现有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从电力市场安全风险、电力供应链、物联网、数据、信息新技术应用等不同方面分析了网络安全风险。最后,对新型电力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涉及的物联网安全、供应链安全、数据防护、新型安防体系、红蓝对抗机制等方面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