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汉英语言中的动物词汇都具有丰富的民族智慧和历史文化内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意象。因此,在动物文化意象的汉英互译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源语文化意象的异质色彩,还要考虑到目的语文化中读者的接受,适时择取直译、转译或省译的翻译策略,以尽力再现动物文化意象的丰富内涵与修辞色彩。  相似文献   

2.
"预设"(presupposition)可被定义为一种语用推理,与发送者假定接受者拥有的且为提取发送者信息所必需的语言和语言外知识相关。文化预设在传达源语篇的文化或社会文化特殊性信息方面必不可少,按照Holz-Mntri的翻译行为理论,翻译被视为有目的并涉及跨文化转换的人类活动。Nord提出,译者应首先比较委托书中确定的源语篇和目的语篇样态(诸如意图达到的语篇功能和受众),以确定两个语篇的差异,分析源语篇以确定翻译策略的功能优先性。Nord提出了源语篇分析的语篇内因素,预设性分析是其中之一。考虑到许多困难源自源语篇读者和目的语篇读者之间的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可以认为,译者要给目的语篇读者留下怎样的印象,文化预设的作用非同小可。译者为这些读者提供的文化背景多少,取决于要达到的效果,译者可根据翻译目的应用文化预设达到相应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从尊重译者主体性的角度探讨了文化意象翻译中情感错位的翻译策略.认为对于微观层面的情感错位现象,译者可以采取“存异”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向源语文化和原作靠拢;对于宏观层面的情感错位现象,译者应采取“求同”的翻译策略,向译语文化靠拢,使译文符合译语读者的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4.
翻译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那就涉及到如何处理文章中的文化因素,尤其是如何处理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问题.翻译界就此有两种对立的看法,即归化和异化.前者主张以源语或原文读者为导向,后者主张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导向.后者似乎在翻译中占了上风.在文学作品中文化翻译也是以归化翻译为主,一来可以避免文化冲突和各种形式的误解:...  相似文献   

5.
由于旅游对外翻译的源文本具有一定的未定性,译者须要运用自己对源语文化的精通了解,对各种源文本进行解读分析,根据翻译的意图,重新构建原文本.这个过程要求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思维习惯和文化需要,忠实表达旅游资源蕴舍的文化信息,但不必拘泥于源语文本的形式,以达到对外文化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作为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转向中一种重要的文本理论,互文性强调文本的相互指涉、渗透、吸收和转化。从互文性理论审视中国古诗中文化意象的翻译,可以成为诗歌翻译实践及其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译者既要充分认识中国古典诗歌中文化意象的互文性特点,又要采取适当策略准确传递源语的互文指涉,同时激励读者产生积极联想,了解异域文化,形成有效的互文。  相似文献   

7.
历史经典作品有其自身的语言和表达特色,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采用模糊意象和抽象概念。借助翻译涨潮《美人》一文之实践,文章拟说明词语的准确理解、诠释与跨越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语言与文化差异的重要性,以在目标语读者心中引起与发源语读者相似的共鸣。同时留意并在译文中体现原文的题材风格与行文节奏。  相似文献   

8.
在深入研究各学派翻译理论之后发现,就实质和内涵而言,翻译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以源文作者、源文、源语文化为中心的历史阶段;以译者为中心、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历史阶段;以读者、译本、译入语文化等为中心的、方兴未艾的历史阶段,此时读者已经取得了和源文作者、译者至少平等的地位.此翻译理论发展的客观规律彰显了翻译行为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书名英译的难题折射出了文化意象的可译性限度,但可译性限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各民族文化交融的增强而逐渐降低的。从这个趋势来看,文化意象的翻译应尽量采取异化手段法,尽可能完整地传递原文意象,如果“意”“象”不能两全,则取“象”而舍“意”,即保留源语中的意象符号,期待中西文化的融合使西方读者对中国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而逐渐理解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宁波文物古迹对提升城市国际形象极为重要,更具学术价值,但其译介问题颇多。巴斯内特文化翻译理论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具有高度且贴切的视角:宁波古建筑的译介已不仅是微观的文本翻译问题,更应提升到文化输出与交流的战略高度;以此为方针,其译介应在文化功能对等基础上,追求源语文化在目的语文化中的植入和融合;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从读者期待,到翻译目的、策略、技巧选择等方面,都应将文化(输出)因素纳入考量的范畴。  相似文献   

11.
林纾是中国近代著名翻译家,其翻译代表作《巴黎茶花女遗事》一出版即大受欢迎。译者采用了归化翻译策略,在语言形式、写作手法和伦理价值观等方面都着力向目的语文化和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遵守目的语文化伦理价值观。归化式翻译增强了该译作在译语文化中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2.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由于诸种原因,其文化地位在中国多元文化系统中却一度被边缘化。其实,在文化翻译活动中,译者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文章以《红楼梦》两种译本为例,探究在翻译活动中译者如何进行文化改写,论证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受到意识形态、政治动机以及语言文化等因素影响,创造性地将原作以源语转化成目的语。译者即如架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文化取向决定译者的翻译策略,不同的译者,由于文化取向的不同对同一作品往往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红楼梦》的两位译者,杨宪益与霍克斯,本着不同的翻译目的,在其翻译中分别采用了以异化为主和以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作者认为异化策略在保存源语文化特色和传播源语文化遗产方面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的交际活动。翻译实践的发起者、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构建了主 要交际主体和交际时间空间。译者传递跨文化信息过程中能动作用至关重要,关键在于译者负责领会翻译发起者 意图,分析源语语篇,制定策略,满足译文读者群需求。文章概述并解析影响翻译过程的语篇外部和内部要素。 语篇外部要素包括情境语境、文化语境和语篇功能;语篇内部要素包括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译者基于此认知,须 于分析源语语篇之际,结合语篇内外部要素综合考量,运用确定之恰切翻译策略,恰当实现翻译意图,创造出合 适译文,藉此促进世界不同文化的发展和融合。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的交际活动。翻译实践的发起者、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构建了主要交际主体和交际时间空间。译者传递跨文化信息过程中能动作用至关重要,关键在于译者负责领会翻译发起者意图,分析源语语篇,制定策略,满足译文读者群需求。文章概述并解析影响翻译过程的语篇外部和内部要素。语篇外部要素包括情境语境、文化语境和语篇功能;语篇内部要素包括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译者基于此认知,须于分析源语语篇之际,结合语篇内外部要素综合考量,运用确定之恰切翻译策略,恰当实现翻译意图,创造出合适译文,藉此促进世界不同文化的发展和融合。  相似文献   

16.
文化意象是文学翻译的一个基本单位.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往往需要保留文化意象以保持原作的异域风格和艺术特色,给读者带来独特的审芙享受.同时,由于社会文化心理的差异,文化意象不可避免地被遗失、被改变和被重构.在诗歌、小说的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动态对应反映出译者的主体操控.  相似文献   

17.
文化负载词是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复合体,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衡量翻译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本文从奈达的"动态-功能对等"来看文化负载词的可译性,从而达到文化翻译的目的,最大限度地保留源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以目的语观众为核心的电影字幕翻译应坚持忠实反映源语字幕信息、生动再现原剧语言风格.因此,需要在字幕翻译中充分运用归化理论方法,对目的语观众的文化诉求与认知能力给予特别关注,综合运用各种归化策略,以更好地满足目的语观众的审美需要,使目的语观众达到与原语观众相近甚至相同的艺术共鸣.以电影《功夫熊猫》字幕翻译为例,探讨了归化策略在具体翻译中的应用,如"四字格""民谚俗语""武术术语""时代流行语"等翻译方式.  相似文献   

19.
认知语用学跨越了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局限性,能更为有效地促进文化交流,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更深层次的理论支持。以《论语》为特定文本,从认知语用视角分析文化意象的翻译问题,认为要实现译文和读者的最佳关联,在对语言的选择和使用上应考虑并顺应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同时对文化意象传递过程中的亏损问题进行语用充实,以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实现原文和译文的语用等值。  相似文献   

20.
文化负载词是带有特定语言文化特征的词语。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必然产生如何翻译文化负载词的问题。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目的论以是否达到目标语读者的预期目的来判断译文的成功与否。本文以莫言小说《丰乳肥臀》英译本为切入点,从目的论的视角审视英译本中对原文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由此挖掘文化负载词有多种翻译方法,包括直译、直译加注、音译、音译加注、意译、省略、替换等。译者在翻译作品时既要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又要保证准确地传达原语中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