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江西铜业集团化工有限公司100kt/a硫酸装置的工艺流程、设备结构及生产运行情况。原料全部采用硫精矿,采用氧化焙烧、酸洗净化、"3+1"两次转化、96%酸干燥、98%酸中温两次吸收工艺。生产实践表明,该系统的设计是合理的,经过部分优化及改造,生产控制指标基本上达到或好于设计值。  相似文献   

2.
张焕玲 《山东冶金》2006,28(4):57-58
精苯废酸经过初步处理、静置分离去除酸焦油后送入硫酸生产装置沸腾炉沸腾层进行焙烧,通过高温裂解、吸收得到硫酸,将废物进行资源化处理利用。介绍了试验原理、生产工艺及操作参数的确定,按规模为年产1万t的粗苯精制加工装置产生废酸700t计,年效益可达15万元。  相似文献   

3.
罗虎 《钛工业进展》2003,20(3):41-43
介绍了攀钢钛白粉厂在酸解工序采用新建生产线生产的微细粒级钛精矿进行酸解试验的情况。通过酸矿比、初始硫酸浓度的酸解过程控制对酸解影响的研究及优化操作参数,实现了提高酸解率和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介绍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贵冶硫酸车间三系列烟气制酸干燥塔酸循环系统运行状况及改造,在采取有效措施后稳定了生产,提高了系统作业率,避免改造前因SO2泄漏污染环境,实现清洁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焦炉煤气净化系统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煤气净化系统的运行状况,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采取初冷系统在线工艺优化、硫铵工序饱和器并联运行及技术改进、强化蒸氨操作、脱苯工序强化洗萘操作及设备改造等措施,减少了系统运行阻力,提高了化产品收率。  相似文献   

6.
周楠 《四川冶金》2023,(4):66-70
结合贵溪冶炼厂铜电解车间生产实践,针对铜电解系统出装槽生产现场原有输酸管路布局的限制与不足之处进行创新改造,以每个电解槽体配备的输酸管路与阀门控制为设计思路,以厂房现有的设备布局为设计框架,拆除原有橡胶软管,改装聚丙烯输酸管路与控制阀门。输酸管路优化改造之后,通过日常生产运行的观察,大幅减少了环保、安全、操作、维护等生产方面的隐患,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攀钢烧结烟气脱硫制得硫酸为生产钛白的酸解原料,制备颜料钛白,并跟踪酸中有害元素在钛白生产中的走向,最终制得符合颜料钛白要求的偏钛酸,验证了烧结烟气硫酸用于钛白生产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脱硫酸酸解钛精矿可以达到同等条件下硫磺酸的酸解率水平。脱硫酸可作为硫酸法生产颜料级钛白酸解工艺的原料,但由于脱硫酸色泽发黑不能作为硫酸法钛白洗水、包膜等工序的原料。使用脱硫酸生产钛白,产生的废酸、废水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8.
硫酸和碱腐蚀在轻苯酸洗精制法洗涤工序中较为普遍,如何防止酸洗精制法洗涤工序中的设备酸、碱腐蚀及采用何种材料防止腐蚀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主要对酸洗精制法洗涤工序的设备腐蚀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傅勤斌  马克任 《安徽冶金》2010,(2):37-38,42
介绍了轻苯精制中洗涤、吹苯系统的几项改造措施,减少了再生酸和废水的产生量,提高了苯渣的产品质量,保证了设备的运行稳定性,使得经济技术指标和环保效益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某公司331kt/a冶炼烟气制酸装置的设计和运行实践。净化工序采用两级动力波净化+两级电雾、转化工序采用"3+2"常规转化工艺,采用进口催化剂,尾气为大规模干法活性焦脱硫。上述制酸装置于2015年9月投产,2016年以来,在侧吹熔炼炉投料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通过对部分设备进行改造以及转化催化剂进行调整等措施使得总转化率控制在99.85%以上,系统产能达520kt/a以上,制酸尾气SO2浓度保持在活性焦脱硫装置所能够接受的合理范围,从而确保了冶炼生产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1.
介绍紫金铜业910kt/a冶炼烟气制酸系统的挖潜改造主要内容和运行实践。通过在转化工序应用预转化工艺、干吸工序补充生产发烟酸等,转化进气浓度由12%提升至15.89%,改造后系统运行平稳,平均转化率达99.9%以上,实践证明该制酸系统挖潜改造较为成功。  相似文献   

12.
张鑫  王敏学  王晓晶 《有色冶炼》2013,(5):30-32,38
概述了危险源及可操作性分析方法(HAZOP),介绍了硫磺制酸工程的主要生产工艺,论述了硫磺制酸工程的HAZOP分析流程.硫磺制酸工程通过实施HAZOP分析,减少了详细设计错误,提高了自控系统的稳定性,保证了装置生产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姜周华  姚聪林  朱红春  潘涛 《钢铁》2020,55(7):1-12
 电弧炉炼钢在环保、投资以及效率方面优势明显,为了重点推行该节能环保型炼钢工艺流程,近年来电弧炉炼钢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综述了国内外电弧炉高效化冶炼技术、绿色化生产技术和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其中绿色化和智能化是电弧炉炼钢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集操作、工艺、质量、成本以及环保于一体,进一步提升电弧炉炼钢技术的绿色化和全流程监测与控制的智能化,是推动整个钢铁行业向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结合当前有色冶金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新形势,围绕数字化、智能化在铜冶炼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就冶炼终点判断、冶炼过程智能控制及装备寿命预测、智能系统应用等几方面进行简述,对提升铜冶炼企业整体操作水平和铜冶炼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采取分段浸出对废弃非对称电容型动力电池进行循环回收再生处理,研究了分段浸出温度、分段反应时间、硫酸浓度、氧化剂用量和添加顺序等对浸出率的影响,并提出废旧电池循环利用流程:废旧电池材料—硫酸浸出—沉淀稀土—除钙、镁等杂质—调节浓度—沉淀制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制备三元正极材料—组装电池。在最佳浸出条件下,Ni、Co浸出率达到95%以上,稀土金属浸出率分别达99%。  相似文献   

16.
炉体循环水系统为冶炼厂的工业炉窑和风机等设备提供冷却水,是有色冶炼厂的关键辅助设施,该系统的安全可靠关系到炉窑的安全稳定运行.当前,冶炼厂水泵房一般设置液位、流量、电机电流等常规检测装置,主要依赖人工巡检,人力需求多,维护工作量大,因此炉体循环水系统面临着智能化升级和无人值守改造的需求.本文介绍了无人值守循环水系统的架...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钛白粉制备的不同工艺,总结了硫酸法和氯化法在钛白粉制备中的优缺点,分析了传统硫酸法的水解过程以及氯化法中的气相氧化、内表面结疤等问题,展望了钛工业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硫酸法制备钛白粉的技术日趋成熟,在实验室条件下,硫酸法中水解过程遇到的问题得以解决,但是在工业化生产时,无法做到兼顾优化水解和提高TiO2颜料的性能,难以满足工业生产需要。氯化法被认为是当今钛白粉制取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硫酸法相比,氯化法有巨大的环保优势,而且易于实现连续化和自动化,经济效益较好。但是氯化法对生产技术和装备材料的要求高,关键设备结构复杂,在国内的推广受到限制。国内钛白粉产业应提升现有的硫酸法工艺水平,同时对硫酸法工艺向氯化法工艺转变做出调整,还需研发新的污染物处置技术和治理方法,实现钛白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磨矿流程是选矿生产中一道重要生产工序,其受来料矿石性质、磨机衬板损耗、钢球与给水大小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同时磨矿产品粒度、浓度对后续浮选流程具有重大影响。城门山铜矿磨矿流程历经多次技术升级改造,已具备了较高的自动化水平,实现了给矿、给水等稳定控制。随着技术的进步,近年来陆续进行多项技术改造,采用变频技术控制磨机,安装新型仪表等多项工作,进一步提升了磨矿流程的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