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4):613-617
利用坡面径流场,采用修正后的内梅罗指数法,通过对华西雨屏区坡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坡度的自然生草、黑麦草和灌木的土壤肥力及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5°坡度,自然生草土壤pH值、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小于黑麦草,而土壤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黑麦草.15°坡度,土壤pH值大小顺序为灌木>黑麦草>自然生草;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大小顺序为灌木>自然生草>黑麦草;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大小顺序为自然生草>灌木>黑麦草.土壤综合肥力系数大小为5°自然生草>5°黑麦草、15°灌木>15°自然生草>15°黑麦草,且五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肥力均为一般,说明具有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生草对华西雨屏区表层土壤的肥力提高效果优于黑麦草,而木本植物对华西雨屏区表层土壤的肥力提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污泥堆肥营养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外源微生物对营养土堆制过程的影响,选择复合微生物菌剂(HBH-Ⅱ)开展了污泥堆制营养土的试验。结果表明:①复合微生物制剂的添加增加了总氮的损失,但大幅度提高了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及发芽指数,而对总磷、钾含量的增加率贡献较小。②总氮与所有指标均呈负相关,其他指标之间都为正相关;在0.05的水平下,HBH-Ⅱ的添加量与总氮呈显著负相关、与有效磷及发芽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在0.01的水平下,总氮与碱解氮、有效磷呈极显著负相关,而HBH-Ⅱ投量与碱解氮、碱解氮与有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③菌剂中存在对氮、磷元素转化非常活跃的微生物种群,能够将非碱解氮成分转化为碱解氮、固态氮转化为气态氮,还能提高非有效磷转化为有效磷的效率。④HBH-Ⅱ对污泥堆制营养土过程中营养学指标及发芽指数的影响次序为碱解氮发芽指数(总氮=有效磷)钾总磷。  相似文献   

3.
垃圾渗滤液为碳源时A~2/O法的脱氮除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垃圾渗滤液为碳源,进行了A2/O法的脱氮除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垃圾渗滤液投量的增加,A2/O工艺的出水总氮浓度降低,而对总磷的去除率却呈下降趋势.当垃圾渗滤液投量为0.2%时,出水总氮为11.38 mg/L,对总氮的去除率为62.40%,较对照的提高了13.96%;出水总磷为0.21 mg/L,对总磷的去除率为94.35%,较对照的下降了2.61%.当垃圾渗滤液投量为0.4%时,出水总氮为9.16 mg/L,对总氮的去除率为68.59%,较对照的提高了20.15%;出水总磷为0.26 mg/L,对总磷的去除率为92.37%,较对照的下降了4.59%.之后随着垃圾渗滤液投量的进一步提高,出水总氮和总磷浓度均高于对照试验的.可见,适当掺加垃圾渗滤液可提高脱氮效果,解决原水碳源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外源微生物对营养土堆制过程的影响程度,选择多功能复合微生物菌剂(MCMP-Ⅱ)开展污泥堆制营养土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MCMP-Ⅱ的添加增加了总氮的损失,降低了碱解氮的转化效率,大幅度提高了有效磷含量及发芽指数增加率,但对总磷、钾含量的增加率提高较小.总氮、碱解氮与MCMP-Ⅱ、其他营养指标及发芽指数均呈负相关,其他各指标之间呈正相关;在0.05水平下菌剂与总氮呈显著负相关,发芽指数与总磷、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而在0.01水平下,菌剂与碱解氮呈极显著负相关.MCMP-Ⅱ能够加快总氮中氮元素状态的转化,同时对磷元素转化的影响亦较大,其中存在反硝化及提高有效磷转化效率的菌种.MCMP-Ⅱ对污泥堆制营养土过程中营养物质及发芽指数的影响排序为碱解氮>总氮>发芽指数>总磷>有效磷>钾.  相似文献   

5.
以甲醇为碳源,进行了生物滤池去除二级处理出水中氮、磷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甲醇投量的增大则生物滤池出水中的总氮浓度降低,但对总磷的去除率呈下降趋势。当甲醇投量为10mg/L时,生物滤池出水中的总氮〈6.60mg/L,对总氮的去除率〉37%,对总磷的去除率〉43%;当甲醇投量为20mg/L时,生物滤池出水中的总氮〈1.20mg/L,对总氮的去除率〉88%,对总磷的去除率〉9%;当甲醇投量为30mg/L时,生物滤池出水中的总氮〈1.20mg/L,对总氮的去除率〉88%,对总磷的去除率〉6%。当滤速在3~8.5m/h间变化时,陶粒滤池的脱氮除磷效果基本不受影响;砂滤池的脱氮除磷效果稍优于陶粒滤池。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粒径在25~30mm的天然沸石、浮石、钢渣、砾石在低浓度下对溶液中氮、磷的吸附特性,优选出具氮、磷高效吸附的多孔混凝土材料;通过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研究,对数据进行模型拟合及回归分析,得到了各材料对氮、磷的饱和吸附量.结果表明:4种材料对溶液中氨氮的吸附能力大小排列为沸石>浮石>钢渣>砾石,对总磷的吸附能力大小依次为浮石>钢渣>沸石>砾石.沸石对氨氮和浮石对总磷的吸附结果均能很好的拟合Lagergren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静态试验中当氨氮浓度为2 mg/L时,沸石对氨氮的吸附容量相应为116.28 mg/kg;浮石在总磷浓度为0.2 mg/L时,浮石对总磷的饱和吸附量为10.06 mg/kg.动态试验中各材料吸附效果明显优于静态吸附效果,在氨氮浓度为5 mg/L时,沸石对氨氮的吸附量达到了823 mg/kg,在总磷浓度为0.5 mg/L时浮石对总磷的吸附量为49 mg/kg.沸石和浮石可作为具氮、磷吸附特性的多孔混凝土优选材料.  相似文献   

7.
潜流湿地控制暴雨径流中氮磷冲击负荷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3种人工潜流湿地(无植物空白床、芦苇床、茭草床)控制暴雨径流中氮、磷浓度的冲击负荷试验,考察了潜流湿地对氮、磷的去除效果及其耐冲击负荷能力。结果表明,潜流湿地能够有效控制暴雨径流中的氮、磷浓度,且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其中以芦苇床潜流湿地对暴雨径流中氮、磷的去除效果为最好。处理滇池流域重现期为5a的单场降雨,试验床体面积占汇水面积的比例〉3.7%时,芦苇床湿地对总磷的去除率高达92%,对总氮的去除率为63%;当冲击负荷流量增大后,处理系统面积占汇水面积的比例减小到2%时,芦苇床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38.6%和52.6%。在相同水力停留时间下,潜流湿地的冲击试验与前期的连续流试验结果相比,冲击负荷会降低系统的脱氮除磷率,降低的脱氮率〈10%,降低的除磷率在15%左右。  相似文献   

8.
稻草调理剂的掺量对污泥堆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污泥与稻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进行好氧堆肥,研究了其温度、含水率、有机质、pH、总氮、碱解氮、总磷、有效磷、发芽指数等指标参数的变化规律,并确定了最佳堆肥方案。试验结果表明:①由稻草含量与各营养指标之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可知,总氮含量与稻草含量呈负相关,总氮的损失率比较高,应该采取保氮措施。在0.01水平下,碱解氮、总磷和有效磷含量分别与稻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0.05水平下,总磷和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②随稻草含量、微生物活性的增加,非碱解氮转化成碱解氮的速率提高,同时堆体内有机质分解速率加快,总磷和有效磷的含量增加。③堆肥完成后,各产品的种子发芽指数均大于80%,对植物生长的抑制较小,且稻草含量为9%时的发芽指数100%,堆肥产品对植物的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④经过36d的堆肥试验研究,测定并比较了各个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发现堆肥效果最好且满足堆肥各项标准的最佳配比方案是稻草含量为9%。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道路降雨径流初期冲刷效应及初期弃流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政技术》2015,(4):81-86
以深圳市光明新区高铁站附近道路为径流采样区域,对路面降雨径流进行监测,通过不同降雨径流事件,测试径流过程中悬浮颗粒物(SS)、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硝氮(NO3-N)质量浓度的变化,并利用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和M(V)曲线,综合研究该区道路径流的初期冲刷效应及初期径流弃流量。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道路降雨径流存在初期冲刷效应,其中SS、COD要比NH4-N、NO3-N、TP和TN的初期冲刷作用明显;综合分析得出初期径流截流率为30%~40%,所对应的污染物负荷比例为42%~70%,定量确定该区道路初期弃流量可控制在8 mm左右,并建议在实际工程中,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酌情选定初期弃流量。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水动力、水质污染扩散数学模型,研究活水方案下的不同工况湖区的总氮和总磷水质浓度扩散场,研究湖区总氮和总磷达到IV、V类水质标准的来水水质浓度控制指标,为上游的河道水体整治水质控制目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