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通过转速、料浆浓度及喂料速度等操作参数对碟式分级机分级超细粉性能的影响试验,分析了蝶式分级机部分分级效率曲线的特性,通过特征分级径d10c及分级精度m,建立了分级机分级超细粉分级效率模型,由多元线性回归得到了模型参数与各操作参数的关联式。并用此模型分析了分级机操作条件对模型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运用正交试验方法,探求了NHF-Ⅱ型分级机的最佳操作参数,并对分级粒径及部分分级效率与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该研究对分级机的工业化生产调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离心转子式分级机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内外现有超细粉分级机文献的调研分析,参考国外ACUCUT干式分极机,设计了一套逆流式离心分级系统.在超细粉分级研究工作中,引入一个简化了的物理模拟模型.该模型假设颗粒在离心力场的任向具有一个二力平衡状态,即颗粒的运动状主要决定了空气曳力及离心力的作用情况.在这种力的平衡假设下,粉体中粗粉及细粉分别被带向不同的出口,这种颗粒的不同运行方向由其尺寸所决定.此外,模型假设在分级机转子中颗粒的旋转速度等于转子中气流的旋转速度,通过转子中速度场的计算结果,可以进行极限分级粒径的计算本论文应用商业化的…  相似文献   

4.
涡流分级机流场特性分析及分级过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利用流体运动方程和平面强旋转流的流动特性分析了涡流分级机内空气流动特性和气固两相流运动特性。指出涡流分级机内主气流作二维运动,主气流速度场就时均值而言是一个点汇和一个Rankine涡的叠加,这将引起Tailer柱效应,形成均匀力场,有利于分级效率和精度提高。分析了涡流分级机的分级过程,并用“空气动力筛”概念说明分级原理。提出了改散物料分散性、改进流场均匀性的措施。这将对理解和改进涡流分级机分级性能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水力溢流分级机的CFD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Fluent软件模拟了水力溢流分级机内的气-液-固多相流,采用k-ω模型模拟分级机内水的流场,用VOF模型模拟气液交界的溢流面,然后在得到的流场内采用拉格朗日随机轨道模型预测颗粒的分级情况,并运用以上模型计算了水流量和分级机的直筒高度对颗粒分级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结构参数一定的分级机,分级机的综合效率随着水流...  相似文献   

6.
何富军  方莹  秦健波  柴淑媛 《硅酸盐通报》2016,35(12):4128-4132
为获取新型涡流分级机分级区流场分布情况,在分析涡流分级机空气流动特性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ANSYS CFX14.5对不同转速下环形区和转笼两区域各速度与转笼转速间关系进行了模拟.通过模拟可得:转笼转速大小影响环形区速度场稳定,并将导致转笼叶片间产生惯性反旋涡现象,存在一定范围的转速可使分级区的气流场稳定,从而使分级机的分级效率提高,最后,通过物料实验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数值模拟对选择分级机合理的操作参数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旋风式分级机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造价低、维修方便等优点,在粉体工业领域应用广泛.总结了国内外采用的提高工业旋风式分级机分级效率与分级精度的改进措施及其相关专利,介绍了几种旋风式分级机的主要构造、工作原理及工作参数,并对旋风式分级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物料进入涡流空气分级机前采用了气流预分散装置,使物料悬浮分散并输送到分级机中。以滑石粉和石灰石粉料为原料进行分级实验,研究不同条件下气流预分散对分级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对分级机内环形区流场进行速度测定,分析预分散气流对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预分散气速大于1.1 m/s时,细粉产率、牛顿分级效率和切割粒径随预分散气速的增大而增加;在不同的系统进口风速条件下,物料预分散后,细粉产率、牛顿分级效率增加;平均粒径小的石灰石粉料其中含有的超细颗粒(<4μm)不易实现气流预分散,预分散气流可以明显地减小对分级不利的轴向速度。  相似文献   

9.
分析提出磷矿石颗粒的垂直沉降速度与磷矿浆的垂直上升速度之间的关系是影响斜板分级机分级选择性的关键,据此找到控制斜板分级机分级选择性的方法,同时进行了相应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磷矿浆的垂直上升速度尽量接近欲分级磷矿石颗粒的垂直沉降速度,是控制斜板分级机分级选择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离心气力分级机的流场分析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流体力学的能量方程,分析了分级机内的速度和压力分布.运用气流中颗粒分级原理.研制成功了一种干法气力分级机.并且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操作参数对分级机分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立磨选粉机叶片结构对分级区速度场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磨选粉机分级区速度场是影响其分级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机内气固两相流为非理想流体。本文应用流体力学流体黏滞性与速度梯度原理,分析了速度梯度过大造成选粉机选粉精度和选粉效率下降的机理。通过构建不同叶片结构转笼的立磨选粉机模型,采用Fluent软件模拟分析了立磨选粉机不同叶片结构转笼的分级区速度场中速度流向、速度大小与速度梯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立磨选粉机转笼叶片结构改造试验,试验表明:改造后的Z形叶片结构转笼的立磨选粉机产量在直叶片转笼结构的基础上提高了15 t/h,且0.08 mm颗粒的筛余降低了10%。  相似文献   

12.
介绍干法离心分级机的分级基本原理,讨论了转子转速、加料量、气流量等因素对UCM-4型分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传统卧轮式分级机内流场分布比较混乱,分级精度普遍不高。本文基于对分级机内气流运动规律的分析,将传统切向进风方式调整为径向进风,分别设计了百叶窗型和多孔型风筛,试验对比了传统切流风筛和上述两种径向进风方式对分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径向进风方式对分级流场形成和细颗粒淘洗更有利,不仅可以提高分级机的粗粉产率,同时还可降低粗组分中的细粉夹带量,提高粗、细颗粒分离的程度,改善颗粒分级效果;百叶窗型风筛分级机的分级效果最优,气流经百叶窗风筛可对粗组分进行多层、充分扬析,减少细颗粒误入粗产品的概率,牛顿分级效率较传统切流风筛分级机平均提高约6%;此外,入口气速也对分级精度有较大的影响,但对分级粒径的影响不明显,存在临界入口气速使得综合分级效果最好。为提升涡轮分级机的颗粒分级性能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旋风分级器分级效率较低的难题,本文设计了一种中部进风、顶部重力进料式新型旋风分级器,利用数值模拟和试验手段对其流场特征及分级性能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表明,新型旋风分级器内存在若干旋涡,主气流进入分级器后形成由上、下两个旋涡构成的主分级流场,上部旋涡均为上行气流,下部旋涡为切流返转形式;二次气流形成的细颗粒淘洗旋涡具有近壁面处高转速、中心区快速上升的特点,最大轴向速度达16.5m/s,可强化对边壁处浓集颗粒的剪切分散和淘洗作用,对主分级流场切向速度影响较小,但可使其轴向速度值最大增加100%,这将缩短细颗粒的停留时间;主分级流场与淘洗流场相互作用形成分区流动,具有较明显的动态边界,为粗、细颗粒的定向分离提供了力场基础。试验表明,二次气量占比约20%,主、二次气流气速分别为14m/s和20m/s时,牛顿分级效率可达88%,分级精度指数K值最小为1.84,此时新型旋风分级器具有较高的分级精度。  相似文献   

15.
李翔  綦海军  李双跃 《化工学报》2013,64(4):1204-1210
分级环间距大小是影响选粉机分级性能指标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构建不同分级环间距的立磨选粉机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SMG5500型立磨选粉机不同分级环间距下的流场特性进行研究,对比分析间距大小对速度场、压力场和分级效率的影响规律,得出最优的分级环间距,并对整机进行实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分级环间距过小时,大部分大于80 μm的粗颗粒都能进入转笼,使产品极易出现跑粗现象;当分级环间距过大时,大部分小于80 μm的颗粒不能进入转笼,这使得选粉机的循环负荷加大,选粉效率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当分级环间距为110 mm左右时,SMG5500型立磨选粉机的分级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6.
The estimation of air velocity distributions and particle trajectories is inevitable to analyse the mechanism of classification, but the direct measurement of il is extremely difficult.

The authors, here report three dimensional air velocity distributions within the inside drum of model Sturtevant-type air classifier measured by a spherical five-holed Pitot-lube, and also two dimensional particle ejecting velocities on a model distributor determined by photography.

Using those results, the cut size calculated from particle trajectories in the classifier is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theoretical values.  相似文献   


17.
孙占朋  孙国刚  独岩 《化工进展》2018,37(3):861-866
气流分级器性能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流场分布,改变常规旋风分级器的切向进风口位置,在分级空间建立不同类型的离心流场,采用数值模拟和分级试验手段分析了分级流场形态对颗粒运动过程和分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旋风分级器边壁下行流造成粗粉中细颗粒夹带较多,影响分级精度;新型旋风分级器内形成上下两个旋涡,上旋涡均为上行气流,其流量约占总风量的80%,下旋涡携带细颗粒较少,降低了细颗粒进入粗组分的概率;上旋涡可实现对边壁区的细颗粒的轴向淘洗、再分级,提高了分级精度。试验结果表明,入口气速从10m/s增加至22m/s。相较于传统旋风分级器,新型旋风分级器的分级性能明显改善,分级精度指标平均提高27%,压降损失为传统旋风分级器的53%~62%。  相似文献   

18.
立磨选粉机叶片参数的分析与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不同叶片间距和安装倾角的立磨选粉机模型,采用CFD软件模拟分析了转子叶片间距与安装倾角对分级区速度场的影响及分级效率的变化规律. 对立磨选粉机转子进行了基于叶片间距及安装倾角的改造试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转子叶片数为48、安装倾角为5o的立磨选粉机产量比叶片数为72、安装倾角为0o的提高了0.5~1 t/h,且减小了循环负荷与能耗,降低了成品生产成本与设备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