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产品和市场的发展,维修和再制造在理念和技术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此前,俄罗斯质量研究院士、科学技术博士、教授尼科拉耶夫在《建筑机械化》(俄)上撰文:《建立高效的机械技术服务组织》,提出"维修是第二种设备资源"的理念。并指出,维修是投资小、收益大的设备投资方式,是先进的少资产经营方式。而为了提高再制造机械的市场竞争力,众多主机厂和配件厂推出了升级型再制造的再制造新模式,即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将老旧工程们械再制造成主要性能达到或接近原型工程机械新型号性能标准的再制造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机电产品可持续设计与复合再制造的基础研究”资助下,提出面向产品再制造性 的再制造优化设计(RemanufacturingOptimalDesign,ROD)科学问题。获得产品再制造分析评估标准及模式、再制造优化设计模 型等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上述工作提出研究报告。 产品再制造性是通过再制造达到规定性能,获取原产品价值的能力。再制造设计是新产品再制造性设计、废旧产品再制造性 评价,以及再制造加工仿真,最终形成最优化再制造方案的设计过程,分析、描述及评估是其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3.
再制造是一种对废旧产品实施高技术批量修复和改造的产业。平地机再制造是以有修复价值的废旧平地机为载体,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修复工艺和材料对其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使再制造后的平地机在技术性能上达到或超过同型号新产品技术水平的过程。本文主要介绍平地机再制造产品的过程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快速再制造成型技术的定义、框架及主要技术特点,介绍了研制和开发的基于机器人MIG堆焊熔敷的快速再制造成型系统。该系统将机器人技术、反求测量技术、快速成型技术综合在一起,达到了扫描精度高,成型快速,智能化程度高,适应范围广,开放性好,能对磨损金属零件进行再制造成型的要求,并使再制造成型件性能达到或超过原始件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政策导读     
五部门印发再制造产品"以旧换再"试点实施方案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质检总局决定组织开展再制造产品"以旧换再"试点工作。为规范推进有关工作,特制定《再制造产品"以旧换再"试点实施方案》。再制造是指将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再制造产品达到与原有新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以旧换再"是指境内再制造产品购买者交回旧件并以置换价购买再制造产品的行为。国家牵  相似文献   

6.
《现代零部件》2008,(9):12-12
2008年8月20日,国家发改委对外公布包括一汽在内14家企业将在全国率先试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实现废旧汽车零部件的再生制造,再造出的产品技术性能和安全质量同样能达到原产品的标准。同时还确定了试点的五大基本原则:一是暂不允许再制造企业从报废汽车拆解企业收购“五大总成”进行再制造,其他零部件按照《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二是再制造产品原则上不得低于同类原产品新件的质量保修期;三是零部件再制造企业不得回收或再制造未获得授权的其他企业产品;四是再制造产品应进入汽车生产企业售后服务系统进行流通,不得直接向社会零售市场销售;五是再制造企业应获得可再制造旧件的原生产企业的商标使用权。  相似文献   

7.
乔磊 《机械》2009,(Z1):82-83
轴是各种机械产品中用得最多也最为关键的零件之一,而磨损是工程机械轴类零件失效的主要形式。轴类零件的再制造是以废旧轴为毛坯,采用表面强化技术等修复或改造废旧轴,使之获得再生。再制造能充分提取报废轴类零件中的附加值,最大限度挖掘废旧轴中的剩余价值。据统计,再制造与初始制造的原料耗费量之比为1∶(5~9)。再制造产品的重要特征是其性能和质量能够达到甚至超过新品,而产品再制造的成本仅为新品的50%、节能60%、节材70%。  相似文献   

8.
《中国设备工程》2006,(11):62-62
再制造是指主要以机电产品(装备)等废旧工业制成品为原料,在基本不改变产品形状和材质的情况下,运用高科技的清洗工艺、修复技术,或者利用新材料、新技术,进行专业化、批量化修复和改造,使得该产品在技术性能和安全质量等方面能够达到满足再次使用的标准要求。再制造是实现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原则中“再利用”原则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废旧机电产品循环利用的关键措施。发展再制造产业,对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和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再制造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和“机电产品可持续设计与复合再制造的基础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和“汽车发动机和轮胎再制造过程质量控制与评价技术研究”,以及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重载车辆关键零部件的加速寿命试验技术研究”等联合资助下,提出基于先进表面工程技术的汽车发动机再制造工程的流程原型结构,及其技术原型方案。 认为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是按照再制造标准,通过工业化的再制造工艺流程,将旧废汽车发动机恢复原有性能指标或超过新机性能指标,再次获得新的使用性能。提出由拆解、清洗、检测、分类、再制造加工、装配、测试、封装等组成的再制造工艺流程原型结构,认为再制造加工是再制造的核心工序,提出采用高速电弧喷涂技术(HVAST)修复缸体主轴承孔和采用电刷镀技术( EBPT)修复凸轮轴轴颈等两项再制造关键工艺,报告相关工艺方案,提出工艺参数,给出实现原型。以此工艺为基础,开发相关表面制造工艺,能够实现箱体轴承孔、连杆轴孔、曲轴轴颈、缸体等部位缺陷的修复。建立起发动机再制造效益分析方案,试算了相关案例,证明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是一个极有前景的制造产业。  相似文献   

10.
再制造汽车产品可靠性指再制造的汽车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汽车再制造是汽车工业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技术途径,提高再制造汽车产品的可靠性是保证再制造汽车产品质量稳定性的重要手段,是消除公众对再制造产品不公正偏见,提高其认可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必然选择.汽车再制造试点工作已经展开,产业化是其发展方向,再制造产品的可靠性问题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再制造在实现资源能源节约的条件下生产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产品,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针对中国特色的再制造模式,结合再制造产品及其生产环节,分析影响再制造零件质量的主要因素,指出为保证再制造零件质量应把控的几个环节,即再制造毛坯质量评价、再制造生产过程监测、再制造零件/涂层质量检验,并提出再制造零件质量保证技术体系,介绍我国近几年在再制造标准方面的主要成绩,并指出为适应我国再制造产业快速发展需要,急需加强再制造成形技术方法和再制造质量检测评价方法等方法标准的研究。阐述再制造毛坯和再制造涂层质量无损监/检测评价方法,并结合车辆发动机典型零件再制造实践,介绍无损检测评价技术在再制造质量保证中的应用。展望中国特色再制造零件质量保证技术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面向再制造的产品设计理论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敏  刘晓叙 《机械设计》2005,22(Z1):25-26
介绍了再制造技术的基本含义和特点,分析了产品再制造与产品设计的关系,提出了面向再制造的产品设计应考虑产品的再制造价值分析、产品主要零件的再制造设计、产品的拆卸性设计、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和模块化设计等几方面的问题,对进行面向再制造的产品设计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1.再制造业的内涵与发展状况 再制造就是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修复和改造旧的机电设备,使之恢复性能甚至获取新的性能,以达到延长机械使用寿命目的。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国际上再制造业的主要对象是机械类产品。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通过对废旧产品失效零件的再制造,恢复产品原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再制造决策者在产品再制造成本发生前无法决策的问题,提出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产品零部件失效类型信息与产品再制造费用之间的线性关系;基于同类产品零部件失效类型信息以及同类产品再制造费用的统计,对产品的再制造费用进行事前预测,并根据各类零部件的质量属性,对产品再制造的预测费用进行修正,获得相对准确的产品再制造费用预测,并用预测费用与实际费用的相对误差描述再制造费用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再制造工程技术及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再制造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和“机电产品可持续设计与复合再制造的基础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汽车发动机和轮胎再制造过程质量控制与评价技术研究”所获得的系列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NKLR)的系列科研成果,构建中国特色再制造工程体系框架,提出再制造工程的科学发展方向。 讨论再制造工程的实现可行性与价值。认为,再制造工程实现的前提是产品设计寿命冗余,方法是重新赋予报废零件新的寿命,价值是最大限度地保留并释放废旧产品蕴含的附加值,核心是避免重复的资源损耗、能量消耗和环境污染,优势是再制造产品性能优于原始制造产品性能,前途是敏锐地吸纳最新科学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16.
面向再制造全过程的再制造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面向再制造全过程的再制造设计是开展再制造工程的必要前提,涉及许多新兴学科。文中探讨了再制造设计的内涵、主要内容及前沿研究课题。通过再制造设计的研究,可以为开展科学的再制造提供依据,最大限度地挖掘废旧产品中蕴含的财富和信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再制造是指把废旧产品恢复到像原产品一样的技术性能和产品质量的生产工艺流程,其所再制造的产品在性能、质量和保修期上与原有新品一致。目前国内开展再制造试点的内燃机零部件产品范围主要有发动机、变速器、发电机、起动机、转向器等几类产品,实际上仅内燃机上的可再制造产品就多达30余种。1中国发展内燃机再制造产业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内燃机制造大国,内燃机工业是国家重要基础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内燃机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发电及船舶动力以及国防装  相似文献   

18.
日前,法士特首台“再制造”变速器在宝鸡厂区成功下线,并顺利通过在线出厂检测,各项主要性能指标和安全质量指标均达到原产品出厂标准要求,这标志着法士特再制造生产工艺流程全面打通,已具备了汽车零部件及变速器总成产品的再制造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9.
再制造性评估是机械产品再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该评估应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主要体现在设计阶段的再制造性评估,废旧零件的可再制造性评估,以及再制造后零件的性能评估。首先建立了基于产品全寿命周期的再制造性综合评价模型,然后分别构建了设计阶段对零件进行的再制造特性评估模型,和对服役后废旧零件的可再制造性(进行)评估模型。最终通过某型号装载机的废旧销轴为实例,验证了其再制造性评估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再制造系统大规模定制特性及其三维优化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再制造产业的发展不仅要求再制造产品在功能、性能上能够达到甚至超越新品,还要求其像新产品一样能适应多样化个性化的客户需求和快速多变的竞争市场。引入大规模定制理论,揭示再制造系统源于废旧零部件回收重用率极大化定制需求和面向客户多样化个性化定制需求的双向大规模定制特性。基于再制造系统的定制特性分析,建立再制造系统大规模定制过程框图模型。集成产品再制造与制造过程,提出再制造系统大批量定制化过程三维定制优化策略,三个优化维度包括产品结构维、再制造过程维、零部件重用维。结合某企业车床及滚齿机床再制造实践,分析并验证大规模定制化优化策略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