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关于新老混凝土缝面应力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实验室,缺乏对实际工程新老混凝土缝面早龄期力学发展规律的原型试验研究,且现有仿真计算程序虽然考虑了新老混凝土缝面的早龄期应力发展情况,但不能确定所计算得到应力的合理性。以浙江省澥浦泵站为例,设计了该工程新老混凝土缝面早龄期原型试验,获取了该工程新老混凝土缝面应变和温度历时曲线,利用已有的弹模公式计算得到缝面应力历时曲线。同时,根据实际浇筑计划,对混凝土泵站的施工期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仿真计算,再利用原型试验数据验证仿真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计算结果表明:原型试验获取的温度和应力历时曲线与仿真计算结果比较吻合,证明现有仿真计算程序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新老混凝土缝面计算较为准确,计算得到的应力值比较符合实际现象。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在干燥气候条件下运行的混凝土大坝下游面应力变形状态的特点,以及其季节性温度伸缩缝开度特性。依据钢筋数量和施工缝间距来评估施工缝的开度;依据大坝功能,对下游面的配筋特点进行研究,研究范围为封闭坝段下游面、阶梯溢流面、钢筋混凝土结构连接部位等。为使温度应力最小化,根据施工缝之间混凝土自由变形的特性,提出了阶梯溢流面的配筋方案。  相似文献   

3.
由于缺乏新老混凝土缝面早龄期力学性能发展规律的研究,一般认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间歇面强度与浇筑块相同,由此导致间歇面上下层新老混凝土相互约束偏大,从而使浇筑块内部的应力计算值偏大。设计了新老混凝土缝面早龄期剪切试验, 获取了需要的参数历时曲线,然后将该成果应用到实际混凝土坝工程的施工期温度场和应力场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间歇面上设置缝面单元,并考虑其早龄期强度发展,可以相对合理地模拟约束情况,计算得到的浇筑块拉应力值相对较小,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辽宁东港市罗圈背水库迎水侧坝体、背水侧坝体、溢流堰面裂缝表面出现了渗漏、表面混凝土缺损等现象。为了修补这些裂缝,修补施工中采用了遇水膨胀的柔性灌浆料灌注缝内部、微细化学浆液缓慢渗透裂缝内外、手刮聚脲弹性体表面封闭等技术措施,其主要技术手段为化学灌浆、手刮聚脲表面封闭。检测表明:采用聚氨酯类柔性灌浆料、手刮聚脲弹性体处理溢流堰面部位的温度缝、裂缝、施工缝,可以取得较好的修补效果,修补后裂缝表面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工况,能够适应东港地区的冷热温度变化,适应冻融环境;修补处理后,不影响温度缝发挥其正常的变形作用;通过黏结试验发现手刮聚脲材料不仅与混凝土基面具有较好的黏结性能,同时满足抗冲耐磨要求,对溢流堰面结构缝的保护具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坝厚浇筑层、短间歇期、均匀连续快速施工方法的应用对加快混凝土坝建设进度、施工节资意义重大,但采用快速施工方法引起的混凝土坝仓面裂缝问题值得重视.以某在建混凝土重力坝为例,分析与探讨了低温浇筑及长间歇、气温骤降等随机因素下,快速浇筑混凝土坝仓面的应力特性和裂缝机理,对早龄期混凝土坝仓面开裂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以温度的空间梯度和时间梯度作为混凝土开裂风险的判别指标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6.
水口电站经过多年运行,溢流面产生较多裂缝,对坝体安全构成威胁。为了全面分析溢流面裂 缝发展状况,保证大坝安全运行。通过裂缝特征检测手段,对裂缝的长度、宽度以及深度作了详细的统 计,并分析了溢流面裂缝性状。通过钢筋锈蚀、混凝土强度和碳化状况等专项检测,溢流面的各项指标均 符合工程要求。最后探讨了水口电站溢流面裂缝形成的成因,为裂缝的处理和预防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高海拔极端环境下,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过程中易出现裂缝,影响结构的工程质量和安全运行。通过圆环法混凝土限制收缩开裂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5、10、25、40 ℃)、湿度(50%、65%、80%)对混凝土早龄期受限收缩开裂的影响,揭示了早龄期混凝土开裂的机理。结果表明:早龄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养护温度和湿度的提高而增大,抗压强度随龄期的增长比弹性模量随龄期的增长更加明显;养护温度的降低或养护湿度的增大会减轻混凝土的干燥收缩以及自收缩作用,从而减小混凝土的内部应力,提高其抗开裂能力;提出了混凝土早龄期限制收缩开裂的预测模型,可准确预测混凝土早龄期限制收缩开裂时间。研究成果为混凝土开裂控制技术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混凝土受原材料组成和生产工艺及周边环境的影响。从单位用水量、使用原材料、配合比、外加剂、养护条件的影响、温度、碳化、混凝土的早期体积变化等不同方面说明了均能引起混凝土体积变化。对干缩裂缝、沉降裂缝、温度裂缝、塑性收缩裂缝、应力裂缝、施工因素裂缝等多种混凝土裂缝的形成成因和过程及应对措施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9.
金安桥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60 m,顺流向最大长度156 m。通过对坝体混凝土通仓浇筑和横缝间距对温度应力的影响分析,确定大坝混凝土采用通仓浇筑,同时为控制和减少温度应力引起的劈头裂缝,在坝体上游面设置短缝。  相似文献   

10.
金安桥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60m,顺流向最大长度156m。通过对坝体混凝土通仓浇筑和横缝间距对温度应力的影响分析,确定大坝混凝土采用通仓浇筑,同时为控制和减少温度应力引起的劈头裂缝,在坝体上游面设置短缝。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新老坝面结合问题是南水北调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的主要技术难题之一。目前国内尚无混凝土坝加高的成熟经验和工程实例。新老结合面由于受到外界环境温度年际变化影响、运行期水力劈裂等多因素作用产生开裂,为大坝安全运行带来风险。通过有限元直接反力法计算内力.按重力坝规范方法计算分析1#坝段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完好、结合面开裂及结合面开裂进水3种情况下的安全度,并给出了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由于气温年变化及新老混凝土温差的作用,混凝土重力坝加高后,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绝大部分将被拉开,使大坝整体性降低。本文提出了在新混凝土内进行横向分缝并在下游面进行永久保温的防裂工程措施,使结合面开裂面积大幅度下降,超载条件下的坝体应力显著改善。文中研究了缝端应力集中问题,结果表明,年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深度只有5m左右。当横缝深度超过6m时,缝端应力集中不显著,横缝不致于扩展。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坝温度控制与防止裂缝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朱伯芳 《水利学报》2006,37(12):1424-1432
首先对混凝土坝温控防裂技术的发展进行回顾与展望。在此基础上,对抗裂安全系数的取值、材料抗裂性能的改进、基础温差和上下层温差的控制、表面保温和养护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安全系数偏低和对表面保护认识上的片面性是导致无坝不裂的重要原因。文中提出,在适当提高安全系数,严格控制基础温差、做好早期表面保护的基础上,再做好长期表面保护,就有可能防止施工期出现裂缝,这些经验己在工程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若再把长期保温板改进为永久保温板,则可在增加工程费用不多的条件下实现混凝土坝的永久不裂。  相似文献   

14.
普定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普定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新技术研究是“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在碾压混凝土拱坝结构设计、筑坝材料优选、坝体防渗型式、温度控制和防裂措施、层面结合综合处理技术、变态混凝土技术、狭窄河谷入仓工艺、施工工法和施工质量控制、原型观测技术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裂缝的成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水电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作为一种适应性强的经济坝型将成为首选。面板堆石坝的关键技术问题是要解决面板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分析了面板结构裂缝和非结构(温度)裂缝的成因,并列举了一些工程上常用的防止面板裂缝的措施,引用了天生桥一级水电站面板堆石坝的面板施工措施,探讨了对面板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半城子水库沥青混凝土面板坝的现状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半城子水库是我国北方地区最早采用沥青混凝土面板防渗形式的砂砾石料坝,以其严重的低温开裂和高温流淌问题为国内工程界所熟知。1985年对该坝采用砂砾石料覆盖和沥青混凝土面板加固等综合措施进行了处理。20年来的运行情况表明,这种加固形式是有效、可行的,对该坝相关技术问题的分析,对国内相关工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表面保温措施工程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避免某水电站坝体在施工和蓄水运行过程中因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缝,结合该大坝的实际工程情况,将大型商业有限元软件ANSYS与三维有限元温控主体程序RCTS相结合,对该水电站坝体在坝轴线方向横缝之间的整个坝段施工期和运行期的温度场、温度应力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坝体基础常态混凝土垫层部位在外温变化及基岩约束双重作用下,出现了较大的拉应力。混凝土表面铺设保温板后,减小了外界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垫层部位的最大应力有所降低。可见,混凝土表面铺设保温板是降低温度应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吉林台一级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防裂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混凝土面板裂缝产生原因予以分析,据此对新疆吉林台一级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筑坝材料选择、坝体分区、混凝土配比、坝体填筑和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等方面的防裂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混凝土大坝产生裂缝的种类及其原因,并介绍了防止各种裂缝产生的常见措施。阐述了混凝土表面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表面裂缝产生,进而防止混凝土大坝产生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重力坝加高工程中,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在各种荷载作用下可能会脱开.结合某重力坝加高工程,利用无厚度接触面单元模拟新老混凝土结合面,通过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研究了影响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开裂的多种因素,包括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的强度、新混凝土的厚度、保温措施、分缝措施等,提出减小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开裂的工程措施,以增强大坝的整体性,为以后的重力坝加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