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根据邯郸市水资源二次评价成果,利用数理统计方法,求出的邯郸平原各流域和行政分区的降水量~地下水资源量相关关系的经验公式,可供市、县级水资源管理人员估算本地地下水资源数量、填报年度水资源报表、制定年度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时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永超 《河北水利》2010,(11):22-22
<正>1.平泉县水资源概况及问题平泉县水资源总量少,仅为3.46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748.46m~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近几年,由于降水量逐年减少,地下水补给量的减少,使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状况加剧,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更为突出。由于地表水资源缺乏,工农业、生活及生态环境用水以地下水为主,由于全县铁矿业的迅猛发展,地下水一直处于超采状态,使得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城市化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寿阳县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的同时,指出全县地下水存在分布不均、南北供需矛盾严重、地下水和地表水开采不均衡以及水资源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摸清地下水资源总量、减少地下水开采、加大宣传力度、提倡安装节水器具和计划用水管理制度、加强盆地地下水监测以及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的一些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邯郸市有丰富的煤、铁矿产资源.矿排水作为矿产资源开发的附属产物.在矿产资源开发的同时也造成了对地下水的大量开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邯郸市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通过矿排水的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在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充分利用矿排水.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5.
邯郸市东部平原区微咸水现状及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邯郸市东部平原区淡水资源匮乏,地下水超采严重,大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天然平衡状态已遭破坏,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本文研究了馆陶县微咸水的分布规律、特征及其资源量,介绍了馆陶县微咸水的开发利用现状,并探讨了微咸水在农业灌溉中的利用方式,提出了开发利用微咸水、缓解馆陶县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中东部平原水资源先天不足.80年代以来.本区降水量偏少.地下水综合补给量减少。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水量逐年上升.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在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地质环境上暴露了许多问题。因此.河北省中东部平原目前面临水资源紧缺与水环境、地质环境日益恶化的严重形势。为适应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研究并制定水资源合理开发及地质环境防治保护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邯郸市是我省重要的工业城市,由于地表水量少质差,工业及城市用水主要依靠开采地下水资源。据1996年统计邯郸市工业开采地下水4.2亿m~3,城市生活开采地下水1.10亿m~3。由于局部地区超采地下水,出现了水位下降、水质变差等现象。为做好地下水资源保护,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现根据1996~1997年度《取水许可证》换发时对地下水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是严重的资源性缺水省份,水资源形势十分严峻,尤其是地下水资源量衰减明显。因此,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迫在眉睫,而建立地下水监测保护体系是做好此项工作的有效手段和根本保证之一。本文从河北省邯郸市入手进行分析.提出要科学、规范地构建地下水监测保护体系,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河北省水资源短缺,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大量超采地下水,虽然近年来节水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地下水超采量也逐年减少,但水资源形势依然严峻。面对水资源严峻形势和水资源管理艰巨任务,为对地下水压采综合治理工作效果进行目标考核和科学评估,提高地下水资源管理和监控工作效率,亟需在全省进行地下水量水位监控体系建设工作。1.工程概况为改善和修复河北省地下水生态环境,201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10.
邯郸市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而用水量较大的城市.由于严重的资源性缺水和地表水资源不足.多年来邯郸市不得不靠大量开采地下水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地下水资源在保障城乡居民生活、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长期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笔就此探讨一二。  相似文献   

11.
由于水资源短缺,加强管理对于邯郸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邯郸市水资源现状与主要的水资源管理措施的基础上,研究了邯郸市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指出邯郸市水资源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流域管理为主,计划用水与水费管理、水权交易相结合。并对邯郸市水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了分区探讨,初步提出了西部山区蓄引提综合利用、中部平原井渠结合与东部平原地下微咸水利用三种基本模式。指出山区蓄引提综合利用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蓄为主、蓄引提相结合、充分利用水资源;井渠结合模式的特点是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井渠结合,井灌井排,提高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利用;微咸水利用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挖掘浅层地下水潜力,咸淡水轮灌或浑灌。从而为邯郸市的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2.
崔海滨 《治淮》2023,(12):12-14
山东省临沂市水资源有年际、年内变化大和地域分布不均的特点,年总供水量、用水量、地表水供水量、地下水供水量呈渐减趋势,其他水源供水量呈渐增趋势。生活用水量和人工生态与环境补水量在总用水量中所占比例正在逐年增加,农业用水量在总用水量中所占比例在逐年减少,工业用水量基本保持稳定。针对临沂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提出了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科学拦蓄雨洪资源、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完善市级水量监测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邯郸市是河北省一个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城市。解放以来,该市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来,经济发展更是突飞猛进,随之,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迅猛增长。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9.78亿m’,1996年』总用水量为ZI亿m‘。从总量上讲,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饱和,现状开发水资源以地下水为主,占用水总量的8入8%;同时,地下水也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尤其是在东部平原区开发利用程度更高,而且许多地方大面积超采地下水引发环境地质问题;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对东部平原区乃至整个邯郸市实现国民经济可…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控制要素.邯郸市水资源极为匮乏,人均水资源量为191.6m3,是全省人均水量的61%、是全国人均水量的9%.尽管如此,由于拦蓄工程、输水工程配套不完善等原因,我市仍存在地表水利用不充分,地下水严重超采等问题,水资源配置存在严重偏差.  相似文献   

15.
1淮北地区水资源的类型与特征本区主要分布有地表水、孔隙型地下水和岩溶水等类型的水资源11地表水资源本区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年均降水量及产水系数自南向北递减,因此地表水资源空间分布规律是东南部较为丰沛,而西北部则较为匮乏平枯年份及枯水期,水资源量少,水质差;而到偏丰~丰水年和汛期,一般水资源量较大,水质较好目前仅有13亿m3库容,供水能力和保证率较低12地下水资源121孔隙型地下水资源广泛分布于平原区域,按含水层组埋藏及开采等条件,划分为浅层(埋深0~50m)、中深层(埋深50~150m)、深…  相似文献   

16.
垫江县是一个水资源贫乏县,且水资源在全县的分布亦不均匀,地下水资源更是如此,本文在总结垫江县地下水资源基本特征的同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资源是邯郸市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或唯一水源。随着邯郸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和尖锐,能否保证深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关系到邯郸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根据邯郸平原近30年深层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今后对深层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阿城市主要河流有15条,分属于阿什河、蜚克图河、运粮河、信义河四个水系,是松花江右岸的一级支流,直接汇入松花江干流的流域面积180km2。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阿城市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在城区内出现约15km2的降落漏斗,目前,阿城市水资源特点是:(1)水资源并不丰富,人均水量和公顷均水量都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2)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匀,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东部山区阿什河流域,水量十分充足,在不同水平年情况下,水资源都有剩余量;西部漫岗区流域,水少而地多。(3)该市的水资源水质比较好,具有良好的天…  相似文献   

19.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演变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对石羊河流域近45年的降水、径流、地下水等水文要素及水资源分布特点与演变趋势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降水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干流出山径流量略有减少;地下水位呈逐年下降趋势。针对石羊河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与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现状,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周秀芬  马瑞 《治淮》2023,(7):12-13
根据凤阳县水资源现状,发现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浅层地下水资源利用率低、用水量逐年增加、用水结构变化快、用水保证率要求高、地表水部分河道污染严重等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系统分析了凤阳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凤阳县水资源安全的对策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