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文首先回顾了大坝坝址地震危险性估计的研究现状,然后介绍了大连工学院抗震研究室关于大坝地震反应分析的部分研究成果,其中包括:1.重力坝和拱坝计算模型的选择、2.重力坝地震荷载的若干方面、3.求解坝和地基相互作用问题的模态综合技巧、4.分开坝身人工切缝的升阶摄动法、5.坝上附属结构的反应分析。  相似文献   

2.
地震发生时,使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建筑物产生振动。在振动过程中,建筑物上产生的地震力就是地震荷载。地震荷载与一般荷载不同,一般荷载与结构的动力特性无关,如雪载只与气候有关,静载只与结构的自重有关。地震荷载不仅取决于地震烈度的大小,而且与建筑物的动力特性有关(自振周期和阻尼值等)。因此地震荷载的计算比一般荷载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3.
对土坝扩建工程的边坡稳定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段家峡均质土坝扩建工程为例,按稳定渗流、库水位骤降的非稳定渗流两种情况,并考虑地震等多种荷载组合,对大坝上游坝坡、下游坝坡进行了稳定计算,结果表明,大坝扩建后满足稳定要求。  相似文献   

4.
高土石坝坝坡抗震稳定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拟静力法进行高土石坝坝坡抗震稳定分析时,地震荷载按照现行<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1997)建议的土石坝地震加速度动态分布系数图示确定.但是此图示只适用于150m以下的土石坝,而目前许多土石坝的设计高度已远大于150m.与低坝相比,高坝的高阶自振周期与地震卓越周期遇合的机率增大,高阶振型的振动易于被激发放大,从而导致坝体地震加速度沿坝高分布与低坝有所不同.本文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高土石坝的加速度分布,提出了250m级高土石坝的地震加速度动态分布系数图示,并以此确定地震荷载,同时利用筑坝材料的非线性强度准则和土体动强度准则,对250m级高土石坝坝坡抗震稳定性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高压旋喷灌浆技术在舟坝电站围堰防渗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堰是临时性的水工建筑物,用来围护永久建筑物的施工,在基坑排水后形成干地施工条件以保证永久建筑物施工顺利进行,在南方大江大河上修筑水利工程的施工围堰防渗,是一个既重要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四川舟坝水电站工程大坝上、下游围堰、电站厂房纵向围堰的防渗处理,施工中采用了高压三重管旋喷水泥灌浆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风机基础设计特点,对比中国与欧洲设计标准,以某风电场单机容量为2 000kW为例,对按照正常运行荷载与地震作用组合、正常运行中的平均荷载与地震作用组合进行分析,得出按照平均荷载与地震作用组合比按照正常运行荷载与地震作用组合弯矩低17.8%,竖向力低4.77%,水平力低18.8%;采用平均荷载与地震作用组合的设计方法,单台风机造价可节约8.3×104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UBC(UNIFORM BUILDING CODE 1997)地震荷载计算方法在国产出口电站锅炉中的应用以及地震荷载计算中各项系数的选取及工程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8.
建筑物的台风荷载可分为台风的水平风荷载和台风向上抽吸的虹吸效应所产生的上拔吸力荷载两部分,前者可按现行规程的设计方法考虑,而后者则按前者的水平风力以θ角作用建筑物时的垂直上拔吸力荷载考虑。  相似文献   

9.
输电铁塔强震抗灾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输电铁塔在强震作用下的抗灾能力,以实际地震记录作为地震输入,采用直接动力法分析了1基500 kV双回路典型铁塔在地震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在基本设防烈度下,典型杆塔的地震作用荷载效应一般低于非地震作用的荷载效应,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在强震情况下,地震作用的荷载效应超出了杆塔的承载和变形能力。对于大跨越等抗灾能力要求很高的输电线路杆塔,建议设置更高的抗震设防目标,考虑强震作用下抗震性能设计;同时,对于横担悬臂较长的杆塔,抗震验算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输电铁塔在强震作用下的抗灾能力,以实际地震记录作为地震输入,采用直接动力法分析了1基500kV双回路典型铁塔在地震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在基本设防烈度下,典型杆塔的地震作用荷载效应一般低于非地震作用的荷载效应,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在强震情况下,地震作用的荷载效应超出了杆塔的承载和变形能力。对于大跨越等抗灾能力要求很高的输电线路杆塔,建议设置更高的抗震设防目标,考虑强震作用下抗震性能设计;同时,对于横担悬臂较长的杆塔,抗震验算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地震荷载对烟风道加固肋选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及其配套设计计算方法,提出矩形烟风道加固肋选型时地震荷载的计算方法,并把地震荷载参与到加固肋选型计算中,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地震荷载对矩形烟风道加固肋选型的影响,提出结论及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建设一座水电站,不管它是采用什么开发方式,都必须修建下列有关建筑物。1)挡水、泄水建筑物:其中挡水建筑物用以拦截江河,形成水库,抬高水位;泄水建筑物用以渲泄多余水量、泥沙、冰凌。这两类建筑物主要有闸坝,位于闸坝上的溢流坝、泄水孔、溢洪道以及泄洪隧洞等。2)输水建筑物:为发电或灌溉、供水等而修建的引水建筑物,如明渠、引水隧洞、引水管道等。3)发电建筑物:为发电而专设的主厂房、副厂房、升压站等建筑物。除上述三大件外,根据实际需要,有的电站可能有船闸、鲑道等辅助建筑物。水电站的“三大件”  相似文献   

13.
《建筑物能源效益条例草案》已于2010年年度获得香港立法会通过,并立法成为《建筑物能源效益条例》。该条例下的附属规例,即《建筑物能源效益(费用)规例》和《建筑物能源效益(注册能源效益评核人)规例》也于2011年3月中获得香港立法会通过。该条例和两条附属规例已分别于2011年2月21日及2011年3月21日开始强制性实施。  相似文献   

14.
地震动输入的形式的选取是计算水工建筑物地震反应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工程波动理论,总结推导出基于黏弹性边界的二维P波和VS波的等效荷载计算公式,进而施加在人工边界上,实现地震波的斜输入。通过斜输入算例表明,本文的黏弹性边界地震波斜输入方法很好反映P波和VS波的斜入射情况,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有效应用于地震斜输入过程中结构与地基的相互作用的计算中。  相似文献   

15.
基于风洞试验,研究了考虑周边干扰环境(建筑物)对大型冷却塔风荷载分布特性的影响。通过风洞试验得到了单塔和周边建筑物干扰下的冷却塔表面风压时程,分析了不同风向角下测压塔的最不利工况,给出了最不利风向角下的平均风压与脉动风压,结论可为考虑周边环境干扰情况下大型双曲线形冷却塔设计时风荷载的取值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开发我国西部地区丰富的水电资源,一批高坝大库已建或正在开工建设当中。西部地区是我国强震多发区,因此对高坝进行地震风险分析研究至关重要。坝址区多位于高山峡谷之中,在高烈度地震发生时,极易产生地震作用下的边坡滑动,滑坡入库将激起巨大涌浪,所产生的高水头冲击力作用于高坝上将会额外增大高坝风险。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对高坝在地震及地震所产生的滑坡次生灾害共同作用下的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比了高坝在不同作用组合条件下的风险,得出的结论可为高坝地震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曹彬  李君  孙倩  王红梅 《供用电》2016,(3):76-82
四川汶川和雅安地震造成四川电网大量电力设施损坏,导致供电一度中断,并给社会各界的地震抢险带来巨大困难。文章首先总结了四川两次地震的特点,并统计了地震中电力设施破坏的具体情况,发现细而长的绝缘瓷套管在地震中损坏最严重,输电线路和杆塔则受地震影响较小。其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地震中电力设施损坏的原因,认为导致地震对电网巨大破坏力的主要因素包括:抗震设计标准不够,绝缘部分的瓷柱式结构,以及部分建筑物和设备年代久远。最后,提出我国电网今后应完善地震应急和快速恢复机制,提高电力设备与建筑物抗震可靠性,并优化变电站选址与高压输电线路路径等一系列应对措施,为提升电网的抗震能力和运行可靠性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溶解氧含量对于维持河流,特别是城市河流的生态环境起到关键作用。河流中修建的泄水建筑物不仅具有蓄水功能,而且在泄水过程中,可使水流湍动卷吸大量的空气进入水体,从而使溶解氧含量增加。为了对不同形状的泄水建筑物复氧能力进行预测,本文选择阶梯溢流坝和跌水型泄水建筑物作为典型的河道型泄水建筑物。在室内模型试验中,通过改变阶梯型溢流坝面上阶梯的高度(或宽度)和流量,测定了34种工况条件下的坝上、下游溶解氧浓度和水温,观测了掺气发生起始点的位置。对阶梯溢流坝面水流的复氧能力进行分析,建立了在相同坝高条件下阶梯溢流坝复氧效率与单宽流量、阶梯高度以及溢流坝底坡的定量关系式;通过收集整理跌水建筑物原型观测32组数据,建立了跌水建筑物复氧效率与跌水流量、跌水高度以及尾水深的定量关系式。这两个定量关系式的建立,可快速计算出阶梯溢流坝和跌水建筑物的复氧效率,给环保以及水利工作者优化设计低矮型泄水建筑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四川属多山区,又是地震高发的地区,近些年发生了包括汶川8.0级地震、芦山7.0级地震及九寨沟7.0级地震等数次7级以上大地震,地震引发了大量的地质灾害,对灾区造成了的巨大的破坏。地震所形成的地裂缝,是地震引发次生地质灾害的一种,对地震灾区的建筑物特别是对山区输电线路影响较大。本文根据近些年四川地震灾区典型地段地震地裂缝统计,分析了地震地裂缝类型、分布特征、性质及对输电线路的影响,并对工程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特高压输电线路是生命线工程,但是现有的规范标准对特高压铁塔的抗震规定并不明确。为此对特高压建设中的典型杆塔酒杯型铁塔进行了模态分析和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研究,使用了梁杆混合模型,考虑了地震作用效应与风荷载等其他荷载效应的组合,确定了地震作用下酒杯型铁塔的最不利杆件,通过在不同抗震设防烈度、不同的场地类型的条件下的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得到了地震荷载组合效应值与常规工况效应值的应力比,提出了特高压酒杯型输电杆塔抗震设防分级标准。研究表明,特高压酒杯型铁塔建立在8度以上地区时,需要进行抗震验算,对于不满足抗震要求的杆件,需要进行相应的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