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了我国的东北地区,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作为傀儡,成立了伪"满洲国",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在此期间,先后有数百名日本作家来到当时的"满洲",创办杂志和报刊,创作了大量的小说、诗歌等与伪"满洲国"有关的文学作品.这些所谓的"满洲文学",大多以"建国精神"为中心思想进行创作,自觉地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服务,充当了日本向伪"满洲"进行思想控制和文化渗透的工具.伪"满洲"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日本作家有北村谦次郎、山田清三郎和长谷川溶等,他们有的煽动日本人吞并"满洲"的狂热,有的鼓吹"满洲建国"的侵略行为,有的为伪"满洲国"涂脂抹粉,有的杜撰"五族协和"与"日满协和"的神话等,其作品带有明显的日本殖民主义、军国主义的文化歧视与种族偏见.  相似文献   

2.
日俄战争次年(1905年)开始,到大正初年(1926年)的数年间,自然主义的风潮席卷日本,成为风靡一时的文艺运动,为日本近代文学的成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从欧洲传来的自然主义,在日本的土壤上,深受其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学传统影响.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自然主义文学,并确定了日本现代文学的基本走向.其中不得不提的是日本自然主义的核心思想--"真实观".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诞生以及发展都离不开"真实观","真"起源于日本传统文学中对自然的感情的"真实",并一直延续到近代文学中,发展成为自然主义文学中对自我内心世界的"真实".  相似文献   

3.
日本作家的"故乡"与"异乡"的情感纠葛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带来的难以避免的精神现象和历史问题.清冈卓行在曾为日本殖民地的中国大连生活了26年之久,大连成为清冈卓行生命体验的基础和文学创作的感性来源.对大连的爱恋和对"真假故乡"辨析的痛楚奠定了诗人、小说家清冈卓行内心的文学沃土.日本殖民侵略战争的失败所造成的"精神家园的丧失"和"无根草"的悲哀构成了清冈卓行"大连文学"的基本主题.  相似文献   

4.
"陌生化"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这一理论自从问世以来就受到文学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翻译研究派的重视.文学翻译的产出和接受有着"陌生化"审美可以构建的意义之处.本文以"陌生化"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具体语言实例来分析文学语言在语音、语义、语符三个层面的"陌生化"审美构建及文学翻译中译者对"陌生化"审美的再现,并进一步阐释"陌生化"的审美构建与再现必须适"度"而止.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文学翻译中"信"与"达"的关系,介绍了钱钟书关于林译小说的"讹"的论述.认为翻译在实现"达"的过程中,"信"是基础,"讹"是补充.文学翻译中恰到好处的"讹",有利于实现"达"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政治文化"作为介于"政治"与"文化"之间的元素,有效地植入整个"十七年"文学,是"政治"与"十七年"关系在实践方面的具体呈现.而"革命历史叙事"作为"十七年"文学的主要构成要素,与"政治文化"催生的"浪漫性",则更值得研究."革命"的"胜利"指向."历史"讲述的权威性,都使叙述"革命历史"呈现出"浪漫"--理想化特质.本文主要以"政治文化"为切入点,试图对"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所流露出的"整体"的"浪漫性"作一番"全景式"考察.  相似文献   

7.
19世纪以来,西方文学传统中作为文体的"史诗"概念逐渐演变为"史诗性"这一审美范畴.随着国外小说及理论的引入,"史诗性"与中国传统的史传传统结合成为中国当代小说最高的审美追求和评价标准.植根于关中地区久远的<诗经>、<史记>之史传传统,陕西作家的创作往往有更深的史诗情结.以柳青、杜鹏程为代表的"革命正史"写作,纪"史"有余,"诗"意欠佳.<白鹿原>以"民族秘史"纠"革命正史"宏大叙事之偏,执着于对民族精神、民族命运的探求,对历史进程中人物文化心理的摹刻;巧设叙事的历史时空,多维透视史诗人物形象,臻于"史"与"诗"的完美融合,丰富发展了了陕西文学的"史诗性"写作传统.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文学学史就是总结认知文学、研究文学变迁的历史.当前从事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学史,对于张扬中国传统文学精神、加强当代的学术建设、促进文学繁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中国古代认知文学的最核心的基因与传统是文学原人论,而不是原道论.研究文学最具统率力的方法是以治经之法治文,具体表现为依经立义、"文"的关注、实证返原、因时适变、经世致用等,当然其中也有不少弊端.当前中国文学学史的书写可有多种方式,各有侧重,但都当有一定的学术追求,而不是写成一本日用账簿.  相似文献   

9.
"日本文学鉴赏"作为一门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在以往有着多种教学方式,但是都有明显的弱点.在此总结了笔者在担任该课程的过程中探索的新教学方式的主要内容,将该课程由教师单方面教学改进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课堂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并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检验了这种方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日本古代文论中的"心"范畴,涉及到文论中的创作主体论、心词(内容与形式)关系论、审美态度论、主客统一论.日本的"心"、"有心"、"无心"均来自汉语,在语义上接受了中国影响,但在中国,这些都是哲学概念而不是文论概念,在日本则主要是文论概念.日本文论中的"心"论及其衍生出来的"心·词"、"歌心"、"有心·无心"等概念,都与中国有关,都受到中国的影响,但比起中国文论中的"心"论,却具有较高的范畴化程度,"心"论在日本古典文论中的地位与作用,也较中国的"心"论为高.  相似文献   

11.
共情(empathy)和反移情(counter-transfcrence)分别是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理论上两者有很大的差别,但在实际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两者却有着一些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着新的考验。转变过往的以“秩序”为核心的学生管理理念,与时俱进,构建以“和谐”为核心的新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以人性化、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为特征的新《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是以“和谐”为核心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的良好阐释。  相似文献   

17.
随着媒介产业日趋激烈的竞争,媒体为抢夺新闻资源"买新闻","新闻线人"为获取利益而"卖新闻".如何正确对待媒体环境中这两种现象,规范新闻市场,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也是急需解决的.  相似文献   

18.
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的十六大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重要政治任务.作为科教兴国奠基工程的中小学教育,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不辱使命,把推进教育创新贯穿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