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获得最直观的行人目标检测结果,避免运动姿态不确定性对实时检测造成的影响,设计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行人目标检测系统。以CNN计算框架作为硬件结构主体,分级连接目标传感器与神经型卷积分类器,按照并行检测原理及卷积神经架构搭建检测体系结构。建立训练文件体系,通过迎合目标训练环境的方式,配置必要的检测文件参数,完成待检测行人目标的样本训练处理。在检测节点架构中,规定与访问接口关联的配置条件,借助增设的模块复用加速结构,直接获取行人目标检测结果,实现行人目标的样本重构,完成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行人目标检测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与PCA、SVM算法相比,应用卷积神经网络型检测系统后,单位时间内的行人目标检测量达到9.6×109T,目标数据堆积速率降低至1.14×109T/s,能够直观获取行人目标检测结果,有效抑制了运动姿态不确定性对系统实时检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齐苏敏  黄贤武  孟静 《计算机科学》2006,33(11):192-194
在基于视觉的手势分析与识别中,一个关键环节是手势跟踪。本文提出了基于颜色信息的自适应活动轮廓模型,并与均值漂移算法相互融合,实现图像序列的实时手势跟踪。跟踪算法分为两步进行,首先应用均值漂移算法实现手部区域的定位,然后基于自适应活动轮廓模型提取手部轮廓。在跟踪过程中,轮廓提取为下一帧的区域定位更新搜索窗口,提高了搜索效率,使目标跟踪达到实时性要求。同时,本文根据跟踪区域模板与目标模板的相似性度量Bhattacaryya系数给出了在跟踪目标被遮挡时的处理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实验结果证明了在无遮挡和遮挡两种情况下算法均能实现准确、实时的手势跟踪。  相似文献   

3.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电子稳像处理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嵌入式平台的行人检测算法:采用平滑特征轨迹法对输入视频进行电子稳像处理;采用sobel边缘算子提取人体的头肩边缘图像,根据改进Hausdorff相似性度量原理,提出了基于改进Hausdorff距离头、肩边缘模板匹配的行人目标检测算法;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对行人目标进行实时跟踪.实际路口测试结果表明:在TMS320DM8168嵌入式平台上设计与实现的基于改进Hausdorff距离头肩边缘模板匹配的行人检测算法可以对行人实现实时检测和实时跟踪,结合电子稳像算法,可以达到95%的检测率、9帧/s的检测速度,而误检率为4%,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4.
现有的孪生网络目标跟踪算法采用边界框模板进行跟踪,在目标形变、遮挡等干扰下很容易导致跟踪漂移。在轮廓检测网络和孪生卷积网络(Siamese)跟踪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深度轮廓模板更新的改进孪生卷积网络目标跟踪算法。利用轮廓检测网络获取目标边缘轮廓,降低背景杂波干扰;利用改进的Siamese网络获得轮廓模板和搜索区域的深度特征;通过相似性匹配获得最优跟踪目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模型能够提高目标形变、遮挡等干扰下目标跟踪性能,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多行人跟踪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然而受相机移动、行人频繁遮挡和碰撞影响导致第一人称视频中行人跟踪存在效率和精度不高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社会力模型优化的第一人称视角下的多行人跟踪算法。方法 采用基于目标检测的跟踪算法,将跟踪问题简化为检测到的目标匹配问题,并且在初步跟踪之后进行社会力优化,有效解决频繁遮挡和碰撞行为导致的错误跟踪问题。首先,采用特征提取策略和宽高比重新设置的单步多框检测器(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SSD),对输入的第一人称视频序列进行检测,并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提取行人的表观特征,通过计算行人特征相似度获得初步的行人跟踪结果;然后,进行跟踪结果的社会力优化,一是定义行人分组行为,对每个行人跟踪目标进行分组计算,并通过添加分组标识,实现同组行人在遮挡的情况下的准确跟踪;二是通过定义的行人领域,对行人分组进行排斥计算,实现避免碰撞后的准确跟踪。结果 在公用数据集ETH(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MOT16(multi-object tracking 16)和ADL(adelaide)的6个第一人称视频序列上与其他跟踪算法进行对比实验,本文算法的运行速度达到准实时的20.8帧/s,同时相比其他准实时算法,本文算法的整体跟踪性能MOTA(multiple object tracking accuracy)提高了2.5%。结论 提出的第一人称视频中社会力优化的多行人跟踪算法,既能准确地在第一人称场景中跟踪多个行人,又能较好地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6.
主要研究动态背景下的运动目标检测和跟踪问题。背景补偿差分法是一种常用的动态背景下运动目标检测算法,但检测到的目标轮廓要比其真实轮廓大,检测结果不准确且算法复杂度较高。主动轮廓模型在图像分割和目标提取过程中具有拓扑结构变化灵活性,对数值计算方案的设计更加方便、有效,据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V模型和卡尔曼滤波的算法,用来检测和跟踪动态背景下的运动目标。提出的算法利用C-V模型曲线演化检测和跟踪目标,使C-V模型在目标的边缘处收敛。结合卡尔曼滤波预测运动目标下一帧位置,从而实现对运动目标轮廓的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动态背景下运动目标进行精确的检测与跟踪。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一种基于压缩传感的实时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结合多特征和压缩传感目标跟踪,增加随机测量矩阵提取多个特征用于检测,在跟踪时采用基于boosting的框架,利用多实例的正负样本包特性,提高置信区间估计,实现了实时的目标跟踪。实验结果及分析表明,本文方法在目标运动、姿态变化以及被部分遮挡的情况下,可在原压缩传感目标跟踪算法的基础上提高跟踪的可靠性;与传统的单一特征目标跟踪算法相比,由本方法提取的两种不同类型的特征具有互补性,使得跟踪的鲁棒性较好,能达到稳定、实时的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均值漂移和边缘检测的轮廓跟踪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时的轮廓跟踪算法可以为视频监控系统提供物体的轮廓信息以供对物体类别、物体行为等进行识别.提出一种基于均值漂移和边缘检测的轮廓跟踪算法.方法中,首先利用均值漂移算法跟踪得到目标物体的中心位置,同时用高斯统计模型进行背景更新,从前景图像和背景图像中分别得到具有相同位置和大小的前景矩形区域和背景矩形区域,然后用背景分割的方法得到目标物体区域,再对目标物体区域进行边缘检测就得到了目标物体的轮廓,进而实现了对目标物体的轮廓跟踪.实验表明,可以实时、准确、稳定地对目标物体进行轮廓跟踪.  相似文献   

9.
目的 针对深度卷积特征相关滤波跟踪算法因特征维度多造成的跟踪速度慢及其在目标发生形变、遮挡等情况时存在跟踪失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卷积特征选择的实时跟踪算法。方法 该算法先分析结合深度卷积特征的相关滤波跟踪算法定位目标的特性,然后提出使用目标区域和搜索区域的特征均值比来评估卷积操作,选取满足均值比大于阈值的特征通道数最多的卷积层,减少卷积特征的层数及维度,并提取该卷积层的有效卷积特征来训练相关滤波分类器,最后采用稀疏的模型更新策略提高跟踪速度。结果 在OTB-100标准数据集上进行算法测试,本文算法的平均距离精度值达86.4%,平均跟踪速度达29.9帧/s,比分层卷积相关滤波跟踪算法平均距离精度值提高了2.7个百分点,速度快将近3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自适应特征选择的方式在保证跟踪精度的同时有效地提升了跟踪的速度,且优于当前使用主成分分析降维的方式;与现有前沿跟踪算法对比,本文算法的整体性能优于实验中对比的9种算法。结论 该算法采用自适应卷积通道和卷积层选择的方式有效地减少了卷积层数和特征维度,降低了模型的复杂度,提升了跟踪速度,利用稀疏模型更新策略进一步提升了跟踪的速度,减少了模型漂移现象,当目标发生快速运动、遇到遮挡、光照变化等复杂场景时,仍可实时跟踪到目标,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复杂环境下非刚体目标轮廓跟踪存在跟踪失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在线学习的Snake模型及其轮廓跟踪算法。利用跟踪-学习-检测( TLD)机制实现目标快速跟踪,通过跟踪结果在线更新Snake模型约束,进而提高目标轮廓跟踪的准确性。初始化阶段,在GrabCut算法的基础上,将待跟踪目标分成若干个子块,并在后续跟踪过程中,利用TLD实现各子目标的定位跟踪,形成目标的轮廓置信图。同时针对各子目标提取特征,产生正负样本,更新各子目标跟踪模型。应用置信图建立参数化Snake模型的约束条件,进而得到目标轮廓。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适应光暗变化与较为复杂坏境下的跟踪,并获得精确的轮廓。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已有的行人检测算法存在的误检率高、实时性差等问题,首先基于Yolov3-tiny网络模型进行算法改进,提出一种Ped-tiny网络模型。通过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层替代部分原始网络中的传统卷积层来适当加深特征提取网络,同时增加一尺度的预测层,保证各个尺度的行人目标被精准检测到;其次结合GMM(混合高斯模型)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能有效利用目标运动时所产生的运动信息对行人目标进行检测、定位;最后将两算法的目标框进行对比,并对目标框进行修正。实验结果表明,在应对不同地铁场景、不同行人姿态和不同遮挡等情况时,文中方法具有更低的误检率,更高的检测精度并能满足检测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无人机视频中存在目标密集、运动噪声强而导致跟踪性能显著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YOLOv3的车辆检测算法及一种基于深度度量学习的多车辆跟踪算法。针对车辆检测的精度与实时性问题,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网络MobileNetv3作为特征提取网络实现网络结构轻量化,同时采用CIoU Loss作为边框损失函数对网络进行训练。为了在多目标跟踪过程中提取到更具判别力的深度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度量学习的多车辆跟踪算法,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算法有效改善车辆ID跳变问题,速度上满足无人机交通视频下车辆跟踪的实时性要求,达到17 f/s。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作业现场视频监控水平,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监控与追踪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Res2SENet网络作为SECOND网络的卷积模块,并使用可变形卷积替代SECOND网络的标准卷积,以实现SECOND网络的改进。首先,基于改进的SECOND网络对目标进行检测,实现作业现场视频监控目标检测;然后,通过采用空洞卷积替代MobileNet V2网络的普通卷积,并使用改进后的MobileNet V2网络作为目标追踪算法,实现作业现场视频监控目标检测与跟踪;最后,在典型的包含大量激光点云图像的KITTI数据集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利用改进SECOND网络对作业现场视频监控三维目标检测的平均精度和检测时间分别为81.62%和0.048 s,相较于标准SECOND网络、特征金字塔网络(Feature Pyramid Network,FPN)、F-PointNet网络,改进SECOND网络具有明显优势;利用改进的MobileNet V2网络对作业现场视频监控三维目标跟踪的准确度、精确度和跟踪数分别为81.62%、80.55%和57.30%,丢失数和跟踪轨迹中行人ID瞬间转换次数分别为11.08%和22%,具有较快的运行速度,为39 f/s,相较于MobileNet V2网络、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arkov Decision Process,MDP)网络、平滑支持向量机(Smooth 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网络,改进的MobileNet V2网络在各项指标上均具有一定优势,可以满足作业现场视频监控目标的检测与实时跟踪需求。  相似文献   

14.
王程  刘元盛  刘圣杰 《计算机工程》2023,49(2):296-302+313
行人检测在无人驾驶环境感知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现有行人检测算法多数只关注普通大小的行人目标,忽略了小目标行人特征信息过少的问题,从而造成检测精度低、应用于嵌入式设备中实时性不高等情况。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小目标行人检测算法YOLOv4-DBF。引用深度可分离卷积代替YOLOv4算法中的传统卷积,以降低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量,提升检测速度和算法实时性。在YOLOv4骨干网络中的特征融合部分引入scSE注意力模块,对输入行人特征图的重要通道和空间特征进行增强,促使网络学习更有意义的特征信息。对YOLOv4颈部中特征金字塔网络的特征融合部分进行改进,在增加少量计算量的情况下增强对图像中行人目标的多尺度特征学习,从而提高检测精度。在VOC07+12+COCO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原YOLOv4算法,YOLOv4-DBF算法的AP值提高4.16个百分点,速度提升27%,将该算法加速部署在无人车中的TX2设备上进行实时测试,其检测速度达到23FPS,能够有效提高小目标行人检测的精度及实时性。  相似文献   

15.
由于交通场景中的行人目标所处的背景环境复杂、目标较小等因素,使得目前的行人检测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检测精度不高、检测速度较慢的问题.因此行人检测模块作为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核心模块,一直以来都是目标检测的研究热点之一.针对交通场景中小尺度行人目标,将传统的SSD网络结构中的主干网络卷积层结合Inception模块中的稀疏...  相似文献   

16.
姜敏  王力  王冬冬 《软件》2020,(2):57-61,74
针对行人检测中检测速度慢,不能实现实时性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行人检测算法。改进网络通过调整基础网络中卷积层的数量,去除冗余的卷积层,降低模型复杂度,提高检测速度;不同尺度特征图进行预测之前加入残差块,进一步提取特征,提高准确率。提取PASCAL VOC数据集中的行人图像和INRIA数据集形成混合数据集进行训练,增加模型泛化性,实验证明本方法拥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快的速度,具有良好的泛化性,满足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复杂环境下行人目标因检测器漏检和频繁遮挡而导致的数据关联不正确、跟踪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免锚检测的多目标跟踪算法.算法采用预测目标中心点热力图的方法实现目标检测定位,改善了因锚点框回归歧义所导致的漏检问题.同时在检测模型中嵌入深度表观特征提取分支,构建联合检测与跟踪的多任务网络用于提升实时性.为解决跟踪阶...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车载计算单元的计算资源和计算能力有限,不能运行网络层次较深的目标检测算法,设计了一种轻量化的网络模型用于对拥挤行人场景的检测,将Darknet53骨干网络替换为GhostNet,通过引入线性计算获得与普通卷积相似的特征图来减少计算资源消耗;引入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实现多尺度融合,加强特征提取;提出使用更加高效的搜索机制改进卷积块注意力机制模块,联合分类网络AlexNet对自适应搜索广度k值进行选取,进一步提高网络性能;采用Grad-CAM算法将网络模型实现热力图可视化来对注意力机制进行分析;引入CIOU损失函数实现真实框和预测值在中心点上的拟合,以此来加速模型收敛和实现更加精确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网络在WiderPerson行人检测数据集上行人类别查准率达到75.35%,相比于改进前的模型在行人查准率和平均查准率上分别提高了5.76个百分点和3.28个百分点。在Visdrone数据集上,改进后的网络平均查准率达到35.6%,在基本接近于YOLOv3的基础上,每秒检测图片的数量可以达到60张,相较于传统的单阶段检测算法,检测速率最高提升了52.1%,能满足移动设备以及车载...  相似文献   

19.
针对移动端目标检测算法需要模型参数量与计算量更少、推理速度更快和检测效果更好以及目标检测算法对于小目标误检、漏检及特征提取能力不足等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YOLOv5改进的轻量化目标检测算法. 该算法使用轻量级网络MobileNetV2作为目标检测算法的骨干网络降低模型的参数量与计算量, 通过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结合大卷积核的思想降低网络的计算量与参数量, 并提升了小目标的检测精度. 使用GhostConv来替换部分普通卷积, 进一步降低参数量与计算量. 本文算法在VOC竞赛数据集, COCO竞赛数据集两份数据集上均进行了多次对比实验, 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相比于其他模型参数量更小、计算量更小、推理速度更快以及检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多摄像机非重叠视域下存在的运动目标不连续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运动行人目标的交接算法. 首先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构建人脸特征提取模型, 对人脸特征提取模型进行训练, 获得精确的人脸特征. 然后比较两种常用的相似度度量方法, 选择其中一种更适合的相似度度量方法, 以完成最优的人脸匹配过程, 提高人脸匹配的准确率. 最后通过对不同摄像机下的人脸进行特征匹配找到最匹配的人脸, 实现运动目标的交接. 实验表明, 深度神经网络可以减少运动目标丢失的概率, 准确地提取到运动目标的人脸特征, 有效完成多摄像机下运动目标的交接跟踪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